评分及书评

4.6
8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之前看过李不白的那本透过地理看历史,再看这本三国篇,感觉熟悉了很多。多了很多地理位置的解说,又是很熟悉的三国故事,一口气读完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透过地理看历史:三国篇》这本书是由李不白所著,由中华地图学社在 2020 年 9 月出版。这本书以地理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直观的地图和地理分析,揭示了这些历史事件和战争发生的地点及其背后的地理因素。主要内容概述地理背景与历史事件:书中详细描绘了三国时期中国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中原地区的肥沃土地、西南地区的复杂地势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等。这些地理条件对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分析地理因素,书中解释了为何某些地区会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以及这些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历史事件与地理关联:书中涉及了三国时期众多重要历史事件,如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并深入剖析了这些事件 与地理条件的紧密关联。例如,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利用长江天险和自身的水军优势,成功击败了强大的曹军,这一胜利与东吴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人物与地理:书中还通过对三国时期重要人物的地理背景进行考察,揭示了他们的行为决策与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刘备在荆州的战略布局、诸葛亮的北伐路线等,都受到了地理条件的深刻影响。书籍特色图文并茂:书中配有大量地图和插图 ,使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融地理、历史、文化于一体:通过地理的视角讲述三国历史,不仅丰富了历史叙述的维度,还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总结《透过地理看历史:三国篇》是一本具有独特视角和丰富内容的历史读物。它以地理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为背后的地理因素,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立体、生动的三国时代。对于喜欢历史、地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过去了解这段历史,更多是通过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经典演义,也知道演义和正史还是有区别,虽然很多掌故似乎很熟悉,但对于整段历史脉络一直是雾里看花,这本书延续了地理历史的思路,重新梳理了从黄巾起义到三家归晋的历史,看完确实清晰了不少。比如经典的隆中对,之前一直加了很多诸葛亮的主角光环,但分析下来无非也是历史教训再分析,包括最后王𣿰从西往东打也是很多年的经典思路。从地理看历史,又通透了很多,虽然有人提到部分史实的偏误,但瑕不掩瑜,与我来说真是一本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乱世英雄,建功立业,受制于天,成败于地。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但为何最终归于晋,这本书里给出来了不一样的见解。三国是指北方的曹魏集团,西边的西蜀集团,东边的东吴集团,曹魏占据兖州、豫州、雍州、徐州等北方多个重镇,基本平定了淮河以北的绝大部分地区,可以说是一统中原,占领了当时中国的绝大部分经济文化中心。西边的刘备集团,赤壁之战后有荆州的南郡一部,而后又占据了益州、汉中等地。地理位置封闭,人口较中原稀少,但易于防守。东边的孙吴集团,幅员辽阔,占有淮河以南绝大部份地区,擅长水战。从三家实力上看,曹魏实力最强,东吴次之,西蜀最弱。但这三国中,每一家都有其成败的症结,注定了其最终的命运。西蜀的刘备,一生以义气闻名于世,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征伐几十年,靠着欺负,抢夺本家刘氏兄弟(主要是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章)才勉强打下一片安身立命之地。然成也兄弟败也兄弟,刚攒下点资本,还没捂热,就被好兄弟关羽给葬送了,把荆州给丢了。从此,西蜀相当于自断一臂。更不幸的是,为了给兄弟报仇,三弟张飞被部将给杀了,大哥刘备为了义气,带着小弟倾巢而出,赵孙权报仇,结果又被陆逊一把火给烧的命都丢了。临终时,把蜀汉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为了报答主公刘备,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帜,六出祁山,硬生生的被崇山峻岭的山路折腾的民穷国尽,自己也精疲力竭,在五丈原追随主公而去了,此后的姜维,又陆续折腾了 11 次北伐,均无半寸之功。究其原因,正是因为蜀地是一个群山环绕之处,做个守成之主还行,想要一统中原,确实有点逆天而行了。这就是蜀汉必忙的政治死结吧。东吴倒是人才辈出,从孙坚北上抗击董卓,英雄豪气威震天下,但可惜英年早逝,孙策也是征战四方,一统江左,成就一方霸业,而到了孙权,虽也是英明之主,但却少了帝王气概,只会一般诸侯的利益之争。在整体战略上,没有大局观,只有短期利益。为了荆州,联合曹操,诛杀了关羽,与刘备反目成仇。与诸葛亮联合进攻曹魏时,在合肥遇到抵抗,担心损失就撤兵,实在不是一个好合作伙伴。所以纵观孙权的一生,只想做个守成之主,并无逐鹿中原之心。所以司马昭平定西蜀后,等待东吴的就只有灭亡了。曹魏集团占据了当时最优质的资源,依托中原有利地形,发展自身实力,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政治主动权,此外,曹操礼贤下士,不以出身而以能力对待人才,帐下人才济济。最难得的是曹操有一统天下之大志,征战多年,北征乌恒,一统北方后,依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又有很强的政治自控力,虽然携天子多年,但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为自己赢得了很多政治资源。相较于董卓,那是不可相提并论的。自古以来,成败的关键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从战略上讲,天时是时代的大机遇,地利和人和才是导致魏蜀吴三家成败的关键因素。曹魏占据中原有利地形,曹操励精图治多年,兵精将强,加上曹操独特的人才观,占尽地理人和。西蜀的地势已经讲过,一句话,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集团内部,刘备是客军,内部统治派系纷争,加上西蜀部落杂乱,人心不齐。而东吴经营江东数十年,地势人心俱佳,然统治集团偏安一隅,只想守成,赤壁之战前夕,面对曹操八十万大军,吴中士大夫居然大多数都是主张投降,可见其目光之短视。因而三国归于魏晋,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换一种方法读三国,畅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再读三国

              已经读完了三册的套装,却把这本单独拎出来,再看一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讲的是三国之间的地理形态。吴魏之间是两国之间必争之地,是枢纽地带。而魏蜀之间则来自对于汉中与拢西的控制。吴蜀之间,关羽丢荆州前夕,荆州成了吴蜀矛盾的导火索。而三国都看中的战略要地就是襄阳和樊城。有大量的图,可以把历史具象化的呈现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透过地理看历史》系列第二本,配图很精准,要是再丰富些会更好,把耳熟能详的前三国历史串联起来,解决了好多地理盲点,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在高空视角下一览无遗。再读到其他三国方面的历史书时,可以随时翻看查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三部曲很好

                    看过第一部再看三国,就容易多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地理的因素看是非成败

                      地理因素很重要,天时不如地利。曹操赤壁兵败,诸葛亮、姜维北伐没有取得成功,东吴凭江守险活的最久,诸多史实都和地理因素有关。但地理也不是绝对的,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还是有邓艾、王濬这样的名将,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青史留名。而如今,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