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孤勇者的自白——我读《我与地坛》
重新再看《我与地坛》还是因为余华,因为余华的一个段子。余华说,当年他和马原、刘震云把史铁生扛上火车,去到沈阳。还跟沈阳文学院的孩子一起踢球,在一个篮球场上面踢,用篮球架下面的框作为龙门。那史铁生怎么踢啊?让他当守门员。余华说,史铁生当守门员,谁都不敢朝他射门。说完哈哈大笑。这个段子让我看到的是中国的作家们真的是一起成长的,除了上面四个还有莫言、西川、苏童等等都是跟余华他们一起玩。第二个想到的是,余华他们打破了禁忌,让史铁生踢足球不是让他出丑吗?史铁生曾经写过,他坐了轮椅后,家里人连 “走”、“跑” 这样的字眼都不敢在他面前说。但是跟余华他们一起折腾,他是愿意的,守门员都愿意当。而史铁生曾经写过的那句话,就是在《我与地坛》的《我与地坛》。是的,《我与地坛》是一本书名,也是一篇文章标题。那篇文章,我们应该都读过,在学生时代的语文课本,肯定都有它的节选。就是因为它出现在语文课本,我们才不喜欢它。我们要做它带来的阅读理解,去概括它的中心思想、去分析它某句话的意思,甚至背诵一些著名段落。我们都不知道做这些有什么用?但是有一天,你长大了,你重新再回顾这些文章,你会发现当年真的是没看懂。就像大家常说的听李宗盛的歌的那个感觉: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这些年陆陆续续读了史铁生的一些小说和文章,例如说《命若琴弦》、《昼信耶稣夜信佛》,发现他的文字可读性很强,思考得很深很远。他的人虽然被轮椅所限制,但是他的思想早就遨游宇宙,纵横古今。就是失去了自由,他才更渴望自由,才更自由地发挥。就像我们脚好好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有一天脚受伤了,你才会去感受它,去怀念它,并发誓康复后要好好待它。只是我们好了之后,我们都会忘了原来失去的感觉,而史铁生一直没有康复,所以他才上天入地地想。这些 “想” 当中,我觉得《我与地坛》这本书最有代表性。我越看越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我就在下面划了一根线,最后这本书是我在得到电子划线最多的一本,好多都值得仔细琢磨。这本书又不止说他个人,还说他那个年代,他那个年代的人与事。我感觉陈年喜应该看过这本书,因为有些文字风格来看,陈年喜跟史铁生有点像,所以你喜欢看《微尘》、《活着就是冲天一喊》,你也可以看看这本书。当然,史铁生肯定更厉害些,因为感觉变化很多。有时候像一首诗,让人沉吟。有时候像一首歌,朗朗上口。有时候像一部电影,回味无穷。我看完的时候总会停一下,回味一下,如果有个镜头,应该会拍出我的思绪随他的文章飞走的感觉,就是那种镜头慢慢拉远留下我一个人的画面。如果要推荐一篇大家都适合看的文章,我觉得是《好运设计》,看完或许大家都会有我上面那种回味的感觉。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人生,你会怎么设计呢?是不是要有完美的身材和健康的体魄?是不是要儿孙满堂和胜友如云?是要有 “伯爵的地位” 和 “肖邦的隽永”?是不是这样就有美满的人生呢?史铁生给你答案,不仅用一篇文章,还用一整本书。
1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316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深夜失眠,可以读一读的史铁生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大家对待它的方式不尽相同,有人痛苦、有人倾诉,而我,总是喜欢在最心灰意冷的时候,一个人静静的翻着《我与地坛》,去感受史铁生分享自己 “身残志坚” 的日子里那些值得收藏的思考。
这本书并没有什么鸡血,没有太过曲折的情节,尽是生活的点滴,简简单单、平平淡淡。读起来给人一种生命好似悲情的话剧,但是悲剧中又蕴含着希望。就像这一句: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情,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都不会错过的事。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时常感受到了小焦虑、小压抑、小痛苦,读一读史铁生的内心独白,可能会有柳暗花明的喜悦。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清明节纪念史铁生昨天清明去了雍和宫,与地坛公园只隔一条街道。回想起行家老师文化参考里面提到的史铁生,回来又重新读了行家老师的文章,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1972 年,21 岁的史铁生,他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一下子,"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同样的,这个问题也落在了母亲的心里:《我与地坛》中写到的母亲: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 ——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想起电影《李焕英》里的小玲,其实女儿儿子都一样,多么想让母亲为自己骄傲。史铁生一开始的写作目的很简单、很真诚,仅仅是 "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他说,"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来分享这一点点快乐。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后来,他的写作动力就深邃了起来。行家老师认为史铁生最重要的小说是《务虚笔记》。著名哲学家邓晓芒老师的评论是:史铁生的 "务虚" 就是超越。我们日常太务实了,现在需要有一段时间让我们来想想务虚的问题,超越一切,包括物质利益,包括身体上的健康或者是痛苦。他站在务虚的层次上,悟到了自己的残疾也是人类的普遍命运,任何人都有他的局限性,也有他的限度,可以说是残疾的程度不同而已。在史铁生笔下,人的命运是偶然的,没有什么道理可讲,而是首先要认命。认命以后是面对生死的问题,生死取决于你的生命力是否强悍。他的人虽然残废了,但是自由意志可以觉醒。人一旦发挥自己的自由意志,就可以拿既定的命运去干自己想干的事,史铁生选择了文学,选择了一条务虚之路。清明节纪念史铁生,作为这本书的书评。史铁生因为写下的文字而不朽,他在用他的文字告诉我们:人通往自由的可能性就摆在那里,史铁生能走通,任何人都可能走通,这是一个作家能够送给世界的最伟大的礼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人生无所谓幸与不幸,只是两种不同境遇的比较罢了🍀很多人都在探讨人生的意义,史铁生给出了他的答案。🍀他说:"我四肢健全时,常抱怨周围环境糟糕;瘫痪后,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几年后长了褥疮,又怀念起前两年安稳坐在轮椅上的时光;后来得了尿毒症,又开始怀念当初长褥疮的时候;又过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时间很少,便又开始怀念起刚得尿毒症的时候。人生无所谓幸与不幸,只是两种不同境遇的比较罢了。"🍀在崇尚自由的时代,很幸运我们拥有无限选择的自由。而不幸的也是因为选择太多,选择的代价太沉重让我们的精力耗散在选择里,我们最缺是给自己选择限制的能力,从而能集中精力破局而出。🍀被病魔困在轮椅上是很不幸,封死很多路,但也让作者专心的在写作这扇窗里破局而出,成为一个正常人都无法企及的存在。🍀差别造就了这个鲜活的世界。有丑女才能造就了美人,懦夫衬照了英雄。有了众生的苦难才度化了佛祖。🍀最后用作者名言结尾:“一个人出生了,死也就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试着好好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通透的心,孩童的魂哪怕世界有再多的恶,史铁生对这个世界也没有什么恶意,没有抱怨,而是坦然接受,这一点容易与那些,对世界充满善意的读者有共鸣。史铁生的乐观和坚强更令人称道,还有他对世事一叶知秋的通透。历经沧桑,还能以孩童的天真、浪漫去看世界,一直保持着孩童的美好愿望,知世故但不世故,我眼里的史铁生就是这样独特。无论是生病,还是发生任何难过的事,史铁生总能冷静地面对,从时光缝隙里探寻生命的意义,语言平实、质朴而又亲切,潺潺流水而又润物无声。史铁生写作的年代,没有今天这么充盈的物质条件,更没有便利的交通、通信设施。单纯的环境反而让人知足常乐,懂得珍惜。史铁生说:生在穷乡僻壤,有孤陋寡闻之虞,不好;生在贵府名门,又有骄狂愚妄之险,也不好。生在一个介于此二者之间的位置上怎么样?嗯,可能不错。如果要说 00 后有什么好,我会觉得,我出生在最好的时代,因为我出生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最后一代。小时候不用承受物质条件的匮乏,也不会因为抖音而失去最好的动画片。小学和幼儿园,正是国产动画片开花的时候,能够接触三观最正的动画片(围棋少年,蓝猫淘气三千问,巴啦啦小魔仙,家有儿女,猫和老鼠),以前没有智能手机,没得看,只能看电视上定时播出的动画片,只能玩按键机的游戏,只知道跟着外公看北京奥运会。刚上小学那会,只要有蜘蛛纸牌和三维弹球玩,就能乐开花,也没有上不完的补习班。但是现在的小学生一言难尽,有些人已经没有喜欢看的动画片了,只知道刷抖音和玩杂七杂八的手机游戏,也丝毫不关心冬奥会上的奖牌。由于家长对各类考试的焦虑,平时让孩子天天上补习班,已经让孩子丧失兴趣爱好。现在的小朋友幸福感好像没有那么强,因为物质上什么都有,不用辗转反侧地期盼也不用努力,反而无所适从。原本觉得理所当然的童年,当了一回补习老师才知道,那个单纯的年代已经回不去了!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站在更高的视角看,才发现曾经无比幸福,珍惜当下吧。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我不在地坛、地坛在我这本书千万别在晚上读,不然大概率你会哭出来。我看到有些地方感受了什么叫做老泪纵横,其实作者的表达并不是煽情,他的表达反而是克制的、点到即止的。当你的情绪想再深入走下去的时候作者已经停下了他的表达欲望,这种时刻反而会给你一个思考的空间。我哭的点并不是他的所有内容,而是在某些特定的情感之处,他写道母亲、写道母亲对于他的担心、他事后对母亲的愧疚和反省,那种描写手段很打动人,甚至是让你有点难受的,看着看着你就会跟着作者去想,想着想着你的眼泪就出来了。还有作者的文字功底还是很扎实的,很多词语的运用,比喻的东西都是非常恰到好处同时又是你想象不到的。这本书的好即在于情感的输出浓度之厚又在于文字功底之扎实。所以每当讲到稀松平常的人和事时,如果没有好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那么文字就一定会显得枯燥和多余,但是这本书完全不会让你有这种感受。我常常觉得一个写自我反思的东西,它首先得真挚才会显得真实继而才会深刻,不然你的反思就会显得华而不实很空洞,这本书里你就能够感受到作者那种深刻的反思,尤其是对于母亲这块,是真的好,总而言之,这本书值得你们去看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品读生命的感动,感受作品的魅力读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与一座废弃古园之间的生命连接,多么深刻,多么富有生命力。即便长大成人,依然记忆犹新。地坛给予了史铁生坚韧的毅力,适应环境,重获新生,收获信仰,也见证了地坛的成长。生命的意义在于极致的雕琢,美好,精致,丰富内心,获得惊喜,每一个人都有雕琢自己生命的权利,匠心独运。地坛的魅力在于它的独到,自在独行,不在意世风的肆虐,也不在意现实环境的雨打风吹,可以看书,可以思考,生命中的一处幽静僻所,生命需要静,才有力量前行,心静,才能获得精彩!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座古园,它是宁静致远的存在,也是洗涤生命的神圣之地,它会在我们生命中给予我们爱自己的动力,也会一直熠熠生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我们的精神一隅我记得第一次读《我与地坛》,实际上是初中,具体几年级早已忘记,只是记得当初老师发下几张考卷那么大的纸,上面印有《我与地坛》那一篇文章。我也不懂为何自己至今还保留着这份课堂上的记忆,尽管它们是散碎的,因为老师似乎还说了几句话指导我们阅读我已忘记,当时教室是安静还是吵闹我也记不清,我只是记得强迫自己看完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史铁生,写的东西怎么和鲁迅一样,干干巴巴的,生涩极了。直到上了高中,再读鲁迅,再读史铁生,或是其他伟大的作家才发现:这一字一句,俱是真章,他们应该没想过要让我们感人肺腑,却真真地让我们涕泗横流。逐渐长大,逐渐经历,我们才能发现史铁生们多么杰出。有了他们的精神遗存,才有我们现在的精神文明。再说回本书,史老的文字是极让我佩服的,他的文字质朴纯真,而以我为例,我还是处在那个 “为赋新词强说愁” 的年纪,我不时写些东西,我自知我的文字常常显得矫揉造作,无法免俗,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 “却道天凉好个秋”,但没有或许也是件好事,因为我还保有着更多的少年意气。我现在还达不到史老的境界,甚至或许我永远都达不到,但我仍会继续阅读,继续写字,继续寻找。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能够乐观生活。我想史老就是这样的人,地坛是史老的精神角落,我希望,我们也能找到自己的精神一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怀念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一 要我说,史先生是富于生气的,怒的生气,笑的生气,静的生气,总之,是富于生气的。可他的文字,除陈玉般的温厚,感觉不到别的,那样面对面的闲聊之感,在别的书里是找不到的。史先生有很细微的感触力,似水纹淡淡晕开,激起微弱的颤抖与涟漪。 我想,也许 “穷而后工” 这个词确乎在史先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如果他不曾在最狂妄的年纪忽的断了双腿,大致是写不出那样对生对死深刻如斯的感悟,大约是想不出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的。我似乎就因此起了坏心,竟觉得史先生的残疾倒也不算太糟。 英语课上学过一个短语 “bounce back”,我把它译为 “绝地反击”,原意是 “恢复”。我觉得这个词兴许可以表现出开始写作时史先生的状态。在绝望的深渊里狠狠地给命运来上一拳,在还没被命运彻底打懵前先给它点颜色瞧瞧,要叫它知道,它和我,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主人。余华在《活着》中说,要和你的命运成为朋友。我是不赞同的,命运天生归我们掌控,只不过有时候,风浪大了些,一不小心松手了而已。我总觉得,在某个或朝阳喷薄或阴雨沉沉的日子里,在地坛的某棵树下,也有一个摇着轮椅的人曾这样想过。 二 第一次遇到史先生,是在小学,五年级的寒假选读书单里,看见了跟《我与地坛》摆在一起的三个字 “史铁生”。我当时想,这本书的名字怎么土土的,不买它。于是那天白雪飞飞,我从小小的三味书屋里带走了林徽因,错过了史先生。不过五年级的我,应该的确不会喜欢史先生的文章,毕竟不能跟还没有培育出文学审美的小孩子计较啊。 再见到史先生,就是在初一了。记得很清楚,那是语文书的第五课,《秋天的怀念》,右边有一副插图,一个戴眼睛的男人坐在轮椅上舒怀的笑。第一遍读,总觉得文中那个怒气无常的人不会这样笑。再读,就明白了史先生的笑是在波折中缝补起来的、真正温和的灵魂,在笑。我描述不出那个笑容的样子,只是似乎一看见,便觉得世上没有什么事会重要到需要我皱起眉头来,只是似乎一看见那个笑就能听见他说:“你看,没什么大不了”。 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注定会喜欢史先生。 三 跟地坛之于史先生一样,我在这个世界上的港湾是市图。 西安图书馆。 在每一个属于市图的日子里,我常是五点半起床,七点半准时到达。 开馆前余下的一个半小时,我总是到离市图不远的文景公园走几圈。先绕最外层走一圈,看看北门的太极拳是不是已经开始练了,再到东边的小广场,若是冬天,那便最好,七点多正赶上初升的太阳,于是我停下,或用眼睛,或用手机,为它留个纪念 。继续走,走到南边,找一找不知吹什么电子乐器的戴绒帽的男人,听一听今天的羽毛球是不是又打的胜负难料,没几步,就又转回西门了。这样兜兜转转,走了一圈又似乎哪也没去的感觉,好像人在历经周遭无尽的漫长的剧烈或平缓的迁移后,终要回到最初的位置 —— 一个小小的白色房间。 在这里出生,亦在这里死亡。生命总是这样,出发了,结束了,又出发,又结束。也许歌德说无限循环,是确有其理的。 这一圈走完,就可以走小径四处随意逛逛,去西汉王夫人墓前鞠个躬,去跟湖桥下的小鱼条打个招呼,看看那几竿竹子留在地面上的清影,偷一片银杏叶来做书签。 设若有一位园神,他定会对我有印象,一个小姑娘,总在周天的早晨来到这里,不听音乐,也不太说话,在园中漫步,时不时停下发呆似的凝视。她会想些什么呢?我猜,她在想,这园中的生命到底为何而存在,难道这依依的杨柳真是为送别而生,难道这青青葱葱的灌木真是为做路沿的装饰而长,难道这园中的万千生灵真是从我出生前就在这里等候着了。 灰鱼跃过水面,发出细微的声响,七日蝉无知的嘶鸣,远日将树影玲珑的点在地上,一群蚂蚁跌跌撞撞奔进草丛,喜鹊落在池畔,望向我,迟疑地注目,又飞身离去了。 我听见园神回答,非也非也,它们只是恰好生在这里,恰好被你遇见,恰好而矣。 那时风正从林间走过,叶子哗啦啦的响起来,我正看见一轮残月隐进西方的浅蓝色天幕。 能在这里走一走,总是有种舒心的愉快。 我不愿讲在市图里发生的事,无论好坏,无论曾有多激动,无论是怎样的奇遇,我不愿说。 这可以引用史先生的一段话,“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市图,有些事我不说,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只是,这里的一切都是我不能说,也不想说的珍藏。 四 韩少功说史先生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这段评价我是很认同的,史先生不会带着过重的感情,他只是微笑着,用暖玉一样的声音娓娓道来,讲梦想,讲过客,讲亲友,讲生死,都是那样温和的,从不让人厌倦。 他的文章中萦绕着一种力量,我称之为静力。这种力,我在老舍先生的散文中读到过,我在叶嘉莹先生的诗词鉴赏和自述里读到过。读史先生的书,我便不由得陷入沉思,被他的静力包裹。 他说,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于是我悟到,前行不需要确定的目标,一路上的风景与挑战便是目标本身。 他说,睁开眼,伟大的墙还是伟大地矗立,墙下呆坐一个不被神明过问的人。 于是我悟到,万里百年,永恒清浅 。 他说,条条小巷依旧,或者是更旧了。 于是我悟到,风味在人间流转,物之气在岁月里沉淀,大千世界终在时光仰伏间玉化出莹润的温和。 他说,一张旧照片是由来,也是投奔。 于是我悟到,在一切风波尽归尘土后,起点即是归途,雾霭消散,我还在最初的地方。 五 整整十年了,我只能叹一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斯人已逝再难相逢。没能在史先生生前认识他,是我的不幸,现在便只能用些许笔墨,来聊慰我沉重的心。 史先生,安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婚姻或许可能是悲剧,但是爱情永远都不是悲剧对爱者而言,爱情怎么会是悲剧?等待一定要等到一个结果吗?或许等待本身就是结果,也可以没有结果。昨天听万老师的课,说有的人是需要认知闭合的,有的人需要认知而不需要闭合。许多事情没有答案,没有原因开始的没有缘由,结束的没有道理如果什么都要刨根问底,最后只会得到一个自欺欺人的答案爱情不是必须要走向婚姻,婚姻也代表不了爱情爱情就是爱情,正如生命就是生命你能说谁的爱情是爱情,谁的爱情不是吗?你能说谁的生命值得,谁的生命不值得吗?爱情没有固定的模板青春年少的是爱情中年叛逆的是爱情老年迟暮的是爱情在一起的是爱情没在一起的也是爱情相恋一天的是爱情相恋一世的也是爱情爱情就是爱情可以是任何样子 爱情不灭 史铁生讲地坛自然讲的不是爱情,关于爱情的部分很少,就像是一个男人的一生,不会以爱情为生命,但是,爱情却为他的生命增添了许多色彩。当对生命失去希望,想要放弃的时候,写作可以成为出口,成为出路,成为希望。爱情亦如此。有爱,就算是死也不至于那么孤寂凄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温暖又治愈的文字提起史铁生,就会想起地坛,因为他写的《我与地坛》太过有名,地坛因史铁生的书写成了一个文化地标。上中学的时候学过他的文章,他二十一岁时双腿瘫痪,感到迷茫、无助,于是常常去家附近的地坛逛,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因此他对地坛是无比熟悉的。双腿瘫痪、无事可做的他后来学习写作,在轮椅上思考人生问题,成为轮椅上的哲人。《我与地坛》不仅写了他与地坛的故事,还写了他的母亲、奶奶、幼儿园老师、童年伙伴等等,他的文字细腻又深沉,时而令人感动,时而令人温暖,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不禁思考起纯文学书存在的意义。它们不像经世致用类的书可以助人提高效率,带来收益,作者笔下的那些经历、感悟、思考好像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但是读这类书时心好像就能沉静下来,会跟着作者的思绪穿越时空,同悲同喜,自由自在。这些 “无用” 的书其实可以让效率至上浪潮下的我们少些焦虑与慌张,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在我们被催促着高速前进时,给我们焦躁的灵魂以慰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