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什么是真实的乡村
1、乡村在中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这个角色近几十年经历了巨变,本书以小见大,真实记录了乡村的变化与逻辑。2、结论性的不少观点不是特别认同。3、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造就了大量的城一代、二代,这些人身上,仍有很深的乡村烙印。4、追本溯源,从这些人来的地方,来更深入的了解这个群体。5、做为城二代,曾深深的感受乡村与城市文化的细微但敏感的冲突。读了本书,让我更理解乡村思维与城市思维的不同。6、如果从未有过乡村生活经验,更应该读本书,帮你了解这个巨大国度,群体间的巨大不同与落差。7、乡村与城市比,分享到的经济发展的红利,实在太少啦 8、乡村政治很有趣。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梁庄里的中国》万万没想到,在得到读完的第 100 本书竟然是梁鸿的三部曲之一的《中国在梁庄》,但又觉得万分庆幸,可以在有生之年,跟着作家梁鸿的脚步近距离了解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所谓的梁庄,不仅仅是梁鸿一个人的梁庄,而是千千万万个村庄的缩影,在某种意义上,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都和你我有关!对于中国来说,梁庄不为人所知,因为它是中国无数相似的村庄之一,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相比较看完的第一本《梁庄十年》,且认为这本《中国在梁庄》更具高度、深度、宽度,看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高度体现在,梁鸿看似在写梁庄,实则可以透过梁庄去清晰地审视整个中国村庄的现状,缠绕其中的留守儿童问题、医疗问题、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发展问题、政治问题无不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同身受,这哪是在写梁庄,而是在写整个乡土中国!深度体现在,在这本书里,看似在平铺直叙梁庄那一个个平凡普通的人和事,实则是借助他们帮自己真正走进梁庄内部并重新认识梁庄,以便给予自己再度反思自己的机会。尤其是和鲁迅的《故乡》比较,两者之间最核心的一个根本点在于,所看之物,所念之人,所忆之事,所感之伤,不论是过去经历,还是如今再次归来,本就深深刻在两位作家的心中,从未忘记,因此无须想起,这是每一个回到故乡的人都有的先验风景!如梁鸿所说,因为必然的 “归来”、“离去” 和另一空间的比照,“重返” 故乡,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在回望过去、寻找生命的蛛丝马迹和早已隐于时间深处的血缘亲情,它们和现时的形态交织在一起形成故乡的所谓 “现实”。宽度体现在,与其说这本书在讲梁庄,不如说这是梁鸿在其生命困顿匮乏之时,重返故乡,探访梁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转,以便实现自我精神的高度救赎!永远忘不了梁鸿说的那段话:“我看重 “梁庄” 里面的细枝末节,刹那的羞涩,无知无畏的坦率,瞬间的凶猛,不肯退去的羞耻,不愿释怀的 “无身份感” 和那眉间遥远的 “开阔”。我喜欢这些 “闲笔”。它们附着在梁庄荒芜的场景中,就像那夏天暴雨后的植物,以一种荒凉的方式显示出顽强的活力。我想传达出这一世界的内部,它的蔓草丛生、尘土飞扬、忧伤,还有 “生活的动力”。是的,虽然生我们养我们的村庄早已遍体鳞伤,甚至有些问题根本无法解决,但它终归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精神源泉,承载着年少最宝贵的回忆,我们无法不注视它,无法不关心它,或许,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乡村的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的问题!~2023 年 8 月 8 日曦月简记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城市化过程中,别忘了农村作为一个出身在农村生活一段时间到城里的人,对书中的很多都有同感。首先记忆深刻的就是道路,村里的主路变成柏油路,就是当时村里的有钱人修建的,还有很多小路一下雨就会很泥泞。小时候感觉也有乐趣,甚至还会见同学玩泥,抓一把吓唬你,小把戏太多了。在城里时间久了再回家就不愿意在走那样的路了,而且柏油主路长时间不维护,也会有坑坑洼洼的地方,就想着绕道走了。农村的地是主要的,但看着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没人管了,因为种地太累赚的钱还少,很多都出去了。我的村子里大部分人到县城的商业街去做生意了,赚到钱了也很少有人再回村子,而是直接在县城里买套房子了,现在再回村子,几乎就是老年村了,年轻人都出去了。还有很多会和我爸一样到外地去做生意,也正是这样的机会我才能到城市里。当然外面做生意也不容易的,很多就像作者在书里写的一样最终因为失败又重新回梁庄。重新回村子的,往往都要容忍村民嘲笑失败者,看不起自己。有人是能忍下来的,重新开始新的。但也有经受不住压力离开人世的。村子里的事情还有很多,书里也详细写了很多。给我的感触就是看着现在国家发展很好,但很多时候大部分资源都投向了大城市,让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越来越奢华。而农村并没有跟着繁华起来,掉队了。全面小康,全面发展,不能忘记农村,不能忘记农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分辨率(《中国在梁庄》读书笔记)很有趣的是,最近读的书,好像不经意间读了一些类似的书。在菜场,在县中,还有这本在梁庄。梁庄很早就听说过,知道它确实是一部值得好好读的书,只是因为一直是归于文学类,所以之前还以为是本小说,而且感觉上是带有一些沉重那种的,所以一直没有翻开。直到这次翻开,才明白,这并不是一本小说,而是纪实文学。在很多评价里说,这是一个中国乡村深刻变迁的缩影,是中国时代在一个村庄的浓缩。和《在菜场》有一点点像,这也是一个个不同人的群像,只是它并不只描写,它是一种访谈和观察的结合。这种写法,至少在我自己的经验里面并不好写,要么写成了复述,要么写成了记录,总之写好看是不容易的。前两天看到一句话,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是什么?它没有办法用任何理论来解释和构建,因为中国在这几十年里变化太快,又实在是具有太多的复杂情况,再加上近些年巨大的人员流动和信息流动,让太多事情搅在了一起,混混沌沌,理不清头绪。这些在梁庄里,着实看得出来。我们读到了好多事情,惊心动魄也好,复杂纠结也好,总会感叹,为什么这么复杂和快速的变化,仅仅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就好像已经成为了历史?这本书应该是 2010 年左右出版的,中间应该也经过了版本的迭代。我手头的这版,和得到电子书里面的版本就有些不同。新的版本少了一些犀利,具体因为什么大概我们也清楚。但是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在两个版本的差异中间,也能大概看到,这十几年间,中国还是在发生非常快速和复杂的变化。书里面有一句话,是老书记说的:“但是,都不急,国家也得慢慢来,恁大个家,也不是一天两天转过来的。” 是啊,忒大的一个家,变好肯定是在变好的,只是总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努力做出改变的那些人。对我很有感触的,是书里面记录的最基层的干部们,他们知道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情况,也知道在最基层的工作一定不是理想化的。理想化,就是一种极度的抽象,而极度的抽象就会把每个人变成被忽略的数据,而真正要做的事在扎扎实实的做法里面,找到狭窄缝隙中的那一条道路。这,其实并不容易。有过摄影经历的人都知道,分辨力如果足够高,照片就会特别大,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一个村庄,不大的地方,有辛勤劳作坚守的一辈,有彷徨选择的一辈,也有还不知愁苦但却前路未知的一辈。每个人都是在这个时代的裹挟下奋力生活着。中国实在太大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不知道在分辨率和存储容量的平衡上,到底会有什么样的选择,可能我们都没有办法知道。“面对时代的洪流,我既有期待也有无奈。期待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乡村能够迎来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发展;无奈的是,改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调整。” 可能,我觉的最重要的,是相信,相信人民的质朴,相信基层的努力,相信国家的智慧。不管分辨率如何,选择相信,总会越来越好,这件事,我相信。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我终将离梁庄而去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看纪实文学类的作品,本来只是打算随便看看,却没想到竟然连着几天利用上下班路上的通勤时间和晚上哄孩子睡觉的间隙,把这本书看完了,而且意犹未尽,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强烈地推着我接下来要把作者的另外两本讲述梁庄的书看完。我想,这本书带给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一个真实,尽管作者本人可能并不认为 “真实” 是对这部作品的一个积极正向的评价,“甚至会把它当作是批评”,但作者笔下的梁庄和梁庄形形色色的人,确实让我感受到活生生的情境,活生生的人和活生生的现实,它并不是一个与我们无关的平行时空,而是真真切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也许是在我们身边不容易引起关注的角落,它不应该被忽视。作者笔下的梁庄,是中原一个偏僻、贫穷的小村庄,像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小村庄一样,千百年来靠着宗族关系维系和运转着,随着社会的变迁,劳动力的外流,梁庄成了一个 “蓬勃的‘废墟’村庄”,并产生了留守儿童、环境破坏、教育萎缩、医疗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 85 后,我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其实非常有限,三十几年的生命中,仅在 4 岁之前生活在农村,此后一直到大学毕业之前的十几年时间里,每年仅有有限的几天时间会跟着父母、大姐、二姐(后来又有了两个姐夫,再后来有了两个外甥 / 外甥女)回老家走一走,看一看本家的长辈,而且回去的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线性递减的;尤其是在外公外婆都去世之后,回去的时间更是少了很多。毕业参加工作后,每年只有春节假期会抽出半天的时间回去 “逛逛”,与其说是回乡,我更倾向于把它看作是一个仪式。可正是因为尽管只有非常有限的农村生活经历,而这本书却让我产生了莫名的真实感,仿佛勾起了很多深藏在基因中的记忆,更让我对作者敬佩不已。我的故乡也是北方的一个小村庄,距离县城 10 公里,也许不算偏僻,但与梁庄的情形似乎一模一样,或许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千千万万的村庄都是一模一样。记忆中,小时候做大巴车回老家,下车的地方有一个小卖部,小卖部的对面是一个直径约两米,高约一米的半圆形的石台子,每天都会聚集着二三十人或站、或坐、或蹲,聊着闲天、侃着大山,不时地发出阵阵欢笑,笑声中透着知足;而外公也每次会坐在小马扎上,一手捋着花白的胡子,一手扶着长长的烟杆,在车门开启的瞬间,总是一眼就看到我们,脸上的皱纹马上就挤在一起,然后起身、收起马扎,仿佛炫耀一般地抱起我,顺便说一声:“回去和外孙玩儿去喽”。多年之后再回去的时候,已经很少能看到聚集在一起聊天的场景了,偶尔有几个零零散散的老人坐在那里,热闹、活力都已不复当年情景。村里的老宅子是一个四方的院子,有正房、西房两处可以住人,正房是坐北朝南,两处都是北方特有的火炕;另有南房和东面的耳房,南房用来放杂物,耳房是夏天做饭的地方,耳房外面还有一处压水井。不是不知道为什么,尽管只是很小的时候在这里生活了四年,但记忆却异常清晰。随着全家搬到市里之后,这处老宅交给村里人照看了几年,我们那里俗称叫 “看院的”,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家,所以对什么东西都不爱惜,几年光景,院子里就长满了杂草,院墙也塌了一大块,有好几年,妈妈回去都刻意地避开,不愿意去老宅子里看看,因为看了总会伤心。再过了几年,不再找人看着了,只是每年夏天还是要花钱找人把房子修缮修缮,然后连同着回忆一同锁起来空置在那里。现在回忆起来,上初中的那几年,老家作为一个村落的边界在不断向外扩展,一直延伸到了公路边,那里建起了一户又一户的砖瓦房,仿佛商量好了似的统一贴着白瓷砖。但与此同时,村落的内核仿佛被掏空了,土墙围起来的院子、低矮昏黄的窑洞,都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颓败,就像书中作者写的:“永恒的村庄一旦被还原到现实中,就变得千疮百孔”,颇有一些魔幻现实主义。家里的老宅子紧挨着村里的学校,这里曾经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小学和初中,小时候每天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我的高中同学中都还有这里毕业的学生,要知道我所在的高中班级可是当地教学质量最高的高中里面的实验班,由此可见当年村里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是相当高的。但也就是我上高中那一年,学校关闭了,所有的学生都要去乡里的联校住宿和学习,而村里原本的学校曾先后被用来养猪、养羊、晾晒玉米…… 最终成了村支部办公的场所。学校的对面原来是一个戏台,每年农历五月二十,村里都会举办为期一周的庙会,每天的下午和晚上都会有戏团演唱京剧和晋剧的曲目,吸引着方圆几十里的村民前来 “赶会”,同时也会带动一波商品交易。儿时在庙会上吃过的麻叶、馓子,至今都是我最心心念念的美食。但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交通的极大便利,更重要的是农村人力的大量外流,如今庙会已经日益没落,失去了过往的魅力和意义。写到这里,关于故乡的记忆仿佛抽丝般不断地被拉扯出来,但记忆与现实不断碰撞的结果,都是 “忧伤” 和 “哀痛”。或许我们这代人是不配去谈乡愁的,就拿我自己来说,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有三四年没有回过老家了,我们从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在远离故乡,或者说同时故乡也在远离我们。——“我终将离梁庄而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