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民初记事

    百年前丰子恺的日常随笔,印象深的是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记述家里的一次逃难,对孩子来说成为一次有趣的 “郊游”。当时的文字,继承了文言的精炼,句子都比较短,标点的句读,都为了语气的承前转合。先生礼佛,养育 4 个子女,生活的困顿可想而知,但文字里外都透着淡然的清雅。中学生作文范本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缘缘堂随笔》

      《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他的文章恬静淡雅,富有诗意,取材自本人的艺术感悟和生活见闻,从多个侧面反映人生和社会现象,令人倍感亲切。其中,记录抗战历史的文字悲愤沉郁,在激励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唤起着健全的人性光芒,这些文章在读者中经久不衰。本书思想核心:丰子恺艺术的独特性,在于普遍的同情心。这是 20 世纪中国文艺里的稀缺精神。丰子恺在李叔同的引导下,走上了绘画之路。在日本受竹久梦二漫画的启发,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从早年对人生的疑惑和悲哀出发,寻求自己的人生和艺术道路。其中有三个重要主题:一是从艺术到生活,追求自然之美。二是尽可能保存儿童式的本真。三是在佛家的慈悲和博爱里寻求寄托。宗教和艺术,是丰子恺剪断生活之网的剪刀。这几重境界支撑之下的生命同情,是丰子恺艺术的精神内涵。丰子恺历时 46 年创作的《护生画集》,是他最重要的作品。这不是一本简单的佛教宣传画,而是他为终生所作,目的是保护民族的心灵和国家的未来。为此,他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第一,丰子恺艺术的独特性,在于普遍的同情心。这是 20 世纪中国文艺里的稀缺精神。丰子恺在李叔同的引导下,走上了绘画之路。在日本受竹久梦二漫画的启发,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第二,他从早年对人生的疑惑和悲哀出发,寻求自己的人生和艺术道路。其中有三个重要主题:一是从艺术到生活,追求自然之美。二是尽可能保存儿童式的本真。三是在佛家的慈悲和博爱里寻求寄托。宗教和艺术,是丰子恺剪断生活之网的剪刀。这几重境界支撑之下的生命同情,是丰子恺艺术的精神内涵。第三,丰子恺历时 46 年创作的《护生画集》,是他最重要的作品。这不是一本简单的佛教宣传画,而是他为众生所作,目的是保护民族的心灵和国家的未来。为此,他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相对于这种精神分量来说。我开头的那个担心 —— 也就是丰子恺专画漫画,能不能算艺术大师,是不是变得一点儿都不重要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质朴素的生活散文

        丰子恺(1898—1975),本名丰润,号子恺,浙江桐乡石门湾人。我国现代著名漫画家、散文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从李叔同(弘一法师)学习绘画、音乐。丰子恺散文他主要写家庭生活,尤其是儿童生活。随文章不多,但篇篇精到,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文风率真朴素,意境平和幽远,内容富有诗趣,亦不乏理趣。随便读读,也会让人内心感悟人生真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生活是一场场悲欣交集

          提起丰子恺,总会浮现出的印象就是长袍抱着孩子,款款走在石板路上,孩子在他的肩膀上酣睡着,手里握着一把香蕉,而到家时香蕉已不知去向……
          无论是在战乱的逃亡、或者是在日常的生活,文字就像流淌在指尖的细沙,轻轻划过,逐渐堆积起来,点点滴滴积累起生活的厚重,厚重中包含着日常生活中脉脉的温情、亲人之间深深浅浅的笑容、逃难中的艰辛与不离不弃、家园丧失后的悲伤与重建时的感怀,一切都是淡淡的,但带来的感受又那么真实和冲击。
          其实一直都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会喜欢他的文章,从《渐》一字写尽悄无声息的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中历经繁简获得永恒;《给我的孩子们》对于孩子童真的真实的无限欣赏和憧憬,在他的心里,童年才是真正的真实的黄金时代,能感受到那份真实的憧憬和作为一个成年人对于逝去由衷的悲哀;缘缘堂承载了几代人希望从盖起至重见,,从看似平铺直叙中感受到的是 “感叹咨嗟、慷慨激昂、轩渠笑乐”,悲中浸喜,承接几代人的灵魂的喜乐悲欢,又能感受到国家悲怆之下人民的流离失所,与苦中作乐的乐观!
          于平淡处的 “悲欣交集”,平静下丰富的感受、丰富的人物情感流露,此时此地的真实、真诚,喜欢不需要理由,欢喜就好!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