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一本书能看哭几次,这事儿以前没发生过
小时候特别爱哭,一碰就哭一动就哭,感觉不像是哭就有好处,大人该打该骂一点没少。不过忽然某天,就开始就不会哭了,怎么都不会哭。可能因此对此后的哭,记得特别清楚。第一看书看哭,大约三十年前,一个暑假的下午,窝在躺椅上,看的是《茶花女》。看到最后茶花女的那封信(毕竟时间久远,也不知道是不是记错了),眼泪无声的流,停不下来。碰巧就这时候我爸还早回家了,赶紧书往沙发下一扔,抹一把脸,假装睡觉。然后就不记得有什么哭的镜头了,差不多隔了二十多年,直到前几年,才开始在看各种电影的时候,会有滚烫的眼泪。笑点可以区分人,泪点可能更区分人,只不过,笑点比较明,而泪点比较隐私。第一个看哭的是张伯苓和他的南开,其实没有波涛汹涌没有惨绝人寰,也没有豪言壮语和撕心裂肺,有的是平静稳重,有的是坚定执着。想办大学的张伯苓,去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学,学怎么办大学,那年,他 41 岁,1917 年。两年后南开成立,学科有,文学气象化学生物数学物理英文历史矿物化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等。张伯苓的奥运三问,现在看,催人泪下。最让人心痛的还是解放后,连南开四十六周年校庆,都不让去。这位南开创始人没有激愤神色如常,只是有时候在窗前叹气。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功臣。以前不知道这个名字,以后不会忘记。这个四几年就在美国有房有车有地位的科学家,为了回国历经苦难,甚至将自己十几年积累的科研资料和手稿,全部烧光。烧光自己的手稿,是何等的疼痛。郭永怀喜欢听音乐,从美国带回来两箱唱片,喜欢集邮,带回来三大本,喜欢摄影,结果回国以后这些摸都没摸过。每次赶回北京都坐红眼航班,睡一觉就到节约时间。最后坠机身亡,一个坠机生还者回忆说,当时记得郭永怀大叫,我的材料。搜救现场,有两具烧焦的尸体,胸部中间夹着个完好无损的公文包,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1991 年,上海,一个刚从东京来到上海的美国人这样说,看上去日本结束二战已经 50 了,可是上海好像是昨天才结束战争。在这样个年头,87 岁的邓小平来到上海。30 年后,我坐在这里,无法描述涌起的感情,唯有泪流。历史,陈列着一个个伟人,而成就伟人的,并不仅仅是著名的那一件件伟大的事,而是你不断放大不断放大,近距离之下,看到的在每一件事每一个日常每一个选择里,那个伟大的信念,温暖的心。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7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信念 执念 爱念 思念 念念不忘🍀这是一本充满了信念、执念、爱念的书。在那些执念中,我们看到了英雄,也看到了自己。在那些信念中,让我们不断唏嘘,正是因为有人愿意流血牺牲,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人的一生只要有信念,就无所畏惧。🍀喜欢那些在爱情中执着的人无论是日本的平民天后,还是一代影星费雯丽,甚至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温莎公爵。每一个爱情故事,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就是历史的温度除了那些年代和数字,真正在我们心里留下痕迹的,却是那一个个鲜活的人。🍀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让我们难以忘怀。每个人,在平凡的成长历程中,也通过不断地奋斗,让我们看到,努力的希望。🍀喜欢这一本有温度的书。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55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一念之差这是第四季,作者根据出版社编辑的建议,给本书定了几个主题,按主题将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放在一起。这五个主题分别是:信念,执念,妄念,文念和情念。但我认为,硬生生的为文章分类,然后按主题将其归在一起,倒显得刻意了。好像听歌,老听一个曲风的未免单调,倒不如打乱了,穿插着听不同风格的反而更有吸引力。作者更应该关注的是从什么侧面来讲这些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是否有更多的细节和深度,是否更客观可信。四季看下来,还是更喜欢第一季,大概精华都用做了当头炮吧!为以上原因,少一颗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历史的光辉照耀后人这套书的优点在于,以一个人物和一个事件,很小的切入点就能感受时代特点。“信念” 篇记录了为民族自强做出贡献的人物,有说服清政府 “幼童留美” 的容闳,有白手创办南开大学的张伯苓,他们致力于教育事业,胸怀天下,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培养人才,真正改变民族命运。历史的光辉从哪里发出?是黄埔学子的团结、无畏,焕发出光亮的精神面貌;是优待俘虏的八路军,以优良作风和精神信仰感化一部分日军回归人性,做反战宣传;是只身参加奥运会的刘长春,一位拼尽全力为国争光的孤勇者;是郭永怀这样的 “两弹一星” 功臣,默默无闻,不仅学高八斗,并且心怀祖国,值得敬佩;是周瑞金三人组自发地在《解放日报》发表皇甫平文章,冲破思想束缚,给改革开放注入信心和活力。历史是群众的历史,每个人都在推动历史前进,化作一颗星,一束光,照亮了原本黑暗的世界,在漫漫长夜里点起万家灯火。历史前进的曲折在哪里?辛亥革命,不是一触即发。先是留日学生接受先进思想,认为革命比改良更能实现国家富强。而后是简陋的黄冈起义,黄花岗起义,做足了准备,攒够了经验,才推翻清政府。推倒一个旧世界需要莫大的勇气,崇高的理想信念,天下为公的情怀,坚定的意志力,孙中山是当之无愧的革命领袖。人类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探险精神,不仅值得尊敬,更是奠定了今天富足生活基础。穿梭马里亚纳海沟,首次环地球航行,攀登珠峰,原来生命有这么多种可能,人的潜能如此巨大。对于各行业的 “开荒者”“创业者”,这样的执念像心脏跳动一样,不断地支撑他们前行。但仅凭热情未必成功,火箭升空失败代价巨大,宇航员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才能明白自己的渺小和卑微,但同时,我们不怕牺牲,永不言弃”,历史启示后人,也照亮后人,到底做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真是太较真了这本书依然还是有温度,但感觉没有之前几本那么温暖,可能这本书里涉及很多抗战时期的日本和一些叛徒,另外就是为这些主人公感觉可惜吧。首先印象深刻的就是徐霞客,这是一个为了更好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梦想,自己徒步走遍了东南西北,我记忆深刻的可能就是在南京紫金山这位的足迹。当然也为他感到可惜,最后因为是自己身体问题不能再继续走下去,如果当时条件能好一些,没准还能有更多的好地方被记载下来。当然这样的故事书中还有很多,包括没能登上珠峰、没能去到月球等等。另外印象深刻的就是关于顾城的爱情吧,对于他的认识也是知道诗写的很好,本以为爱情也很好,开始和谢烨在一起的时候也一样。但后来因为李英的加入破坏了这么好的爱情,后来又有了大鱼,让婚姻彻底坏了。想到了以前的爱情可以一生一世,而现在一不高兴就可以办个证分开,好点的可以有个缓冲期了。可能是当初太着急了,所以开始最好也可以有个缓冲期。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其实要适当的时候学会跟自己和解,不必太较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住身体后面梦想还可以实现的。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留住心中的那份念想《历史的温度》系列第 4 部,馒头兄用《那些执念和信念、理想与梦想》做为副标题,继续延续着他心中历史的温度。在满足了生存、生活的最低要求后,信念、理想和梦想,成了驱动人类前行、进步的动力。对于信念的执着,则赋予这动力更多的能量。馒头兄在本书中,将其归为以下五种 “念” 力:“信念” 之所以被称为 “信念”,首先是因为你相信。这种相信的前提是,那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虽然在当时可能让人觉得看不到希望,但是你相信,你就愿意付诸实践,不断努力。它会为你的奋斗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且帮助你把当初的那份相信,变成现实。“执念” 首先是 “执”,就是执着,不可动摇。可能在不少外人眼里,虽然你想做的事并不能说是错的,但这种执着是不能理解的。但 “执念” 之所以为 “执念”,就是因为它其实是人类不断寻找内心真实想法的一个过程,和外人无关。这未必是一场能看到结果的斗争,但这关乎你自己一个人,或者是一群人内心的那种冲动、渴望和梦想。所以执着,哪怕失败。“文念” 算是一个生造词,“文人之念”。说文人,很容易联想到 “书生”,随即难免会联想到 “手无缚鸡之力”。但是,文人没有剑,却有笔。他们可以用一支笔营造一整个世界。这个倾注了他们所有情感的世界,有时能触动千万人,有时却也会反噬,让别人对他们产生怀疑和指责,让他们自己陷入焦虑、急躁,乃至癫狂。文人之念,可歌可泣,可悲可叹。“妄念” 从字面上看就很容易理解:不正当的虚妄之念,甚至是邪念。“妄念” 和 “信念” 不同,和 “执念” 也不同。虽然它也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想法,但是这种想法即便在当时,从客观来看也是错误的,是注定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为了这种不切实际乃至荒诞的想法,坚持走下去,结局注定是一场悲剧。但是古往今来,为妄念飞蛾扑火的人,绵绵不绝。“情念”,很纠缠,有情有念。从某种角度上说,“情念” 很公平,因为每个人都有情念,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帝王将相。从太平盛世到兵荒马乱,“情念” 始终存在。问世间,情为何物。“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这是《历史的温度 3》的副标题。恐怕如今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比先辈们更能切身感受到这种世界变化的速度,以及随之而来的焦虑感。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无论处在哪个时代,我们还是要有、要保留住自己心中的那份念想。哪怕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理想,一种源自内心的信念,一份愿意付出的坚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书是看完了,但书中的很多人却留在脑海里面了。纪伯伦曾说:“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初心易得,却难守。年少时的信念,在时间的冲洗下,变得越来越淡,甚至变了色。这是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历史是万花筒,在历史的长河中,你会看到一个个不同的人,他们出生不同、信念不同、生活不同…… 但他们中的许多人的人生归属却惊奇的相似。 每个人不论他(她)是英雄还是凡人,都有自己的信念与梦想,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愈加坚定,有的已经褪去了,有的已经改变(也许遥不可及甚至是痴妄) 。但无论如何,他(她)们都值得我们好好的去看看,去思索。馒头大师的这本《历史的温度:那些执念和信念、理想与梦想》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一个个历史人物展现在我们眼前。不仅让我们看到有趣的人,还让我们得到不一样的知识和见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攀登,因为山在那里这本书对于我更大的意义是开启了历史主题阅读。同步在读《人类群星闪耀时》和六册作为一个系列的《历史的温度》,前者写到南极探险的故事,后者在第四册写到征服两极之后人类对世界第三极即珠穆朗玛峰的攻克。主人公马洛里三次尝试登顶珠峰,问他为何执迷于此,他说,因为山就在那里。他承诺如果梦想成真,他将把妻子的照片放到峰顶。面对极其恶劣的天气和艰苦的条件,第三次尝试以他的失踪告终。珠峰 8844 米,七十五年后,另一支队伍在 8170 米发现了他。很多人愿意相信 1924 年马洛里登顶过珠峰,因为,人们在他身上没找到妻子的照片。而我愿意相信,至少在某一刻他超越了自己。这次共读是很好的开端,下一个系列是《历史的细节》,待续。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读完《历史的温度 4》,讲到陈公博和周佛海,同事让我想起了张国焘,他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长征即将取得胜利时,仗着人多、枪好、马壮,公然与中央争权,最后却叛变作了戴笠手下的特务,陈公博和周佛海却当了日本人的汉奸。中共一大的 13 位代表中,此三人叛变,前两个居然被国民党以汉奸枪毙,张国焘在国外一所公寓死去。 另外有何叔衡、陈潭秋、邓恩铭、王尽美 4 人在与敌斗争中壮烈牺牲。 另有李达、李俊汉不满张国焘的行为而脱党,但依然坚持共产主义信仰,积极参与革命斗争,最终牺牲。 刘仁静、包惠僧一度叛变又迷途知返,共产党依然以博大的胸怀宽容了他们,建国后此二人还担任了国务院参事。 矢志不渝走到革命胜利的共产党一大代表中,只剩下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个人。 一个创始团队的核心骨干以自己的不同选择演绎了一部《信仰路上的忠诚与背叛》,读来感慨万千,聪明人总在不断的换船,总觉得自己这艘船不可靠,最后还是选择了一搜撞礁的船,如果没有笃定的信念轻易不要选择革命,而选择革命,首先是革自己的命,创业革命就要有担当敢于面对一切,不怕艰难困苦,否则老老实实哪里凉快哪里歇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