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龙年自然是要读马伯庸的《龙与地下铁》
春节假期,除了走亲访友之外,我想更多的人还是希望把时间留给自己。如果你想去看一部贺岁电影的话,我把我的推荐在大年初一就已经分享给你了:春节档电影先看哪一部?我选张艺谋的《第二十条》。如果你想在春节假期随便找一本书来翻翻的话,那我把马伯庸的《龙与地下铁》推荐给你。这本书并不是马伯庸的新书,它早在 2016 年便已经出版了。但今年既然是龙年,自然是读这本书的最佳时机。你看,他们还专门出了个龙年纪念版。推荐理由如下:1. 这是一本奇幻童话这本书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架空的时代,讲述了长安城的地下生活着几千条龙,居民们喜欢攀在龙背上,在四通八达的地道里呼啸而过。看到这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反应过来了。没错,正如本书的书名,马伯庸把现代大都市的公共交通工具 —— 地铁,搬到了古代大都市长安城里,并且用龙代替了现代的钢铁怪兽。不仅如此,马伯庸还给长安城配备了空军:什么 “贞观” 型、“武德” 型战斗机,什么 “大唐” 运输机、巡逻机…… 各类机型要啥有啥。也许你会问了:那我们大唐盛世的飞机用什么作为动力引擎?这个嘛,书里倒是也有讲:“贞观型” 战机机翼分成了三层,机身呈鱼龙流线型,除了前排驾驶舱以外,还有一个并排双座的后舱。机头的金属牡丹标志擦得锃亮,雄鹰昂扬地望向天空。。三层机翼构造让飞行更平稳,还能挂载更多引擎。贞观型在左右机翼下各挂有两个五万转的牛筋动力引擎,算上机头的一个,一共五个,总转量达到二十五万转……” 好你个马伯庸,不愧是 “文字鬼才”。2. 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奇幻童话说实话,当我阅读本书之前,我担心奇幻童话的题材不太适合我这个中年大叔,但当我读完本书之后,我觉得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不仅成年人可以读,而且如果成年人和家里的小朋友一起阅读,说不定效果更佳。小朋友在本书里可以看到:哪吒(没错,就是那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和他爸李靖(天策府大将军)一群可爱(但也很可怜)龙龙之间的故事,以及哪吒和这群龙(尤其是被哪吒称作 “甜筒” 的巨龙)之间的深厚友谊。成年人在本书里则可以看到:鲤鱼跳龙门的骗局、天策府(大唐空军的番号)、神武府(大唐禁军的番号)和白云观(会法术的道门)之间的斗争、以及龙族和人类的相爱相杀。在本书里,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反派,尽管清风道长令人生厌,但他其实只是坚信白云观才是保卫大唐保卫长安的不二选择。尽管大孽龙试图毁灭长安城,但它其实也不过是人类伤害龙族种下的恶果。3.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这本书里,每年龙门节都会有无数的鲤鱼争先恐后地跃过龙门。它们以为只要跃过了龙门,就可以化身为龙,就可以自由地翱翔在天空中。然而事实却是,当它们跃过龙门的那一刻起,它们便立刻被关进了牢笼并被残忍地剥去了身上的逆鳞,从此便日复一日地在地下铁里成为了大唐子民的交通工具。它们没有了自由,也没有了快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该如何应对呢?是像饕餮(一条爱吃零食的龙)那样安于现状?是像大孽龙那样疯狂复仇?还是像甜筒那样选择保护自己珍视的一切并相信快乐的日子终将来临?有人说,《龙与地下铁》的故事是大团圆结局。我不这么认为,哪吒分明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如果非要说结局圆满,那也是对人类和其他龙族来说的。甜筒确实做了正确的选择。我想,甜筒一定会认同电影《第二十条》里的一句台词:所有正确的事儿,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马伯庸笔下的童话世界和真实的社会是何其的相似:分清是非、明辨善恶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小时候就能懂得一点这样的道理,也许这个世界现在便不会这么撕裂。童话和好电影一样:它不说教,它只给你讲故事。这本书虽然号称长篇小说,但绝对是长篇里的短篇,如果你想和自己的孩子在春节假期里有一段共同阅读、共同成长的经历,请吃下我的这波安利。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62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设定上的硬伤本书最大的漏洞在于,一个已经发明了牛筋动力战斗机,并且拥有几百架战机规模的庞大空军的文明,竟然发明不出同样动力系统的列车,偏偏要耗费巨大的资源去捕捉龙类当地铁用,实在很难说得过去。再怎么说造火车也比造飞机容易多了吧?更致命的是,把龙当成地下铁用还有巨大的风险,按小说中的说法,大量捕捉龙类会导致每隔二十年左右就会有大孽龙产生,这可是能使整个长安城都被毁灭的巨大危机,每次都要以倾国之力来应付。书中并没有对以龙来当地铁的必要性作出合适的说明,也没写到没有地下铁长安城就会崩溃,那么这么做的必要性到底在哪里?没有地下龙,大不了长安的街道会很拥堵,人民出行很不方便,进而使长安没有那么繁荣,不容易建成伟大的国际大都市,仅此而已。而孽龙的产生,则是实实在在可以招来灭城之祸的。与巨大的危险相比,我不认为解决长安城的交通问题是一个优先级很高的选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飞舞的自由之翼这是马伯庸亲王所著的一本小说,小说以唐朝为背景构建了一个半玄幻半赛博朋克的世界,这个世界有牛筋动力的飞机,也有法术符咒的修士,有机械方向的军备,更有独一无二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龙。在这个世界里,龙是真实存在的生命,它们神奇、玄奥,但也悲惨、凄凉,因为它们被人类捕捉、束缚,成了地下通道中的交通工具,失去了尊严与自由,失去了希望和未来,只剩下黯然、冷漠、空洞、麻木和孤寂。我们现代人乘坐的是地下铁,而它们成为的是地下龙。一个上古神兽沦为运输工具的故事,反差极强,引人入胜。在我看来,马亲王这个故事也可以归为环境保护类的小说,警惕人性的恶会给自己带来的后果。长安人诱捕龙作为工具,最后惹得天怒人怨,不正像我们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一样导致环境危机吗?人类的贪婪在现实中一点也不必小说中差,这样的寓意在小说领域其实也不新鲜了,而且这本书的描述方式和叙事口吻,更像是一本青少年读物,定位为对孩子价值观的引导类书籍的话,还算不错,既有趣,也有教育意义。回到我自己的阅读体验的话,我其实不太喜欢小说最后对地下龙的处境安排。我理想的结局是龙腾四海,自由翱翔,龙们像流云一样舒展,像阳光一样灿烂,远离俗世,过上神兽本该享有的生活,在天空中飞舞,在云海里遨游,身躯矫健,意志傲然,自由自在,潇洒畅快,不染凡尘,不留遗憾。而不是继续当做运输工具,在狭长曲折的通道中盘桓。哪怕这种地下铁的生活是龙们自由选择的,也总觉得离书中一直强调的 “龙腾九天,尽情飞舞” 的自由感和意义感有些许距离,但这也许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没有认真体会到亲王的深意。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有趣的小说,大开脑洞的小说,值得一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个关于自由飞翔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自由飞翔的故事。从小哪吒出场遭遇孽龙而被抛掷上天开始,我们的小小主人公就初次尝到了飞翔的滋味,哪怕不自由。然后,在小哪吒被迫做自由下落运动的时候,飞行员哥哥帅气出场,不仅解救了遇险的小哪吒,还带他朝着高空,体验了一场难忘的飞翔。这两场飞翔体验,哪怕不尽愉快,却给小哪吒种下了寻求自由飞翔的种子,也引起了他对龙的好奇。第一次到长安来的小哪吒体验了一把 "长安地下龙 — 利人市驿",并在这里遇到了我们的龙族主角甜筒。地下龙让交通便捷,很好的维持了长安这座大都市的运转,但有一个已经被所有习以为常的大人都已经遗忘的事实,钻进了小哪吒的脑海里:龙应该是在天上自由飞翔的啊?!基于这一个事实,有了后面更精彩的故事。这本书可以有无数的解读,但我们简单些,只需要因着小哪吒和甜筒的友谊而感动:小哪吒努力而执着、勇敢而真诚,帮曾经孤勇的甜筒找回了自由飞翔之心,甜筒则为了守护朋友作出了全部的牺牲。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自由飞翔。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据说马亲王自己说,这本书的构思来源于他 2010 年在地铁上的胡思乱想。有微博为证: # 地铁微小说# 长安城的地下生活着几百条龙,居民们喜欢攀在龙背上,在四通八达的地道里呼啸而过。每年大唐天子都会派官员去黄河壶口,招徕刚刚跃过龙门的锦鲤,许诺他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条老龙疲惫地抱怨道:我花了十几年跃过龙门,带着梦想来到首都,可现在呢?每天还是要作地铁。 这个念头应该在马亲王的脑海里徘徊了很长时间,久久不能忘怀,于是几年之后,他终于把自己的脑洞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长安城的地下生活着几千条龙,居民们喜欢攀在龙背上,在四通八达的地道里呼啸而过。每年大唐天子都会派官员去黄河壶口,招来刚刚跃过龙门的锦鲤,许诺他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一条老龙疲惫地抱怨道:我花了十几年跃过龙门,带着梦想来到首都,可现在呢?每天还是要作地铁…… 马伯庸写过不少 “脑洞先行” 的作品,比如《末日焚书》,比如《寂静之城》,都是从一个偏离常识的设定衍生的故事,都很好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自由”得由自己来争取《龙与地下铁》是马伯庸的一本奇幻之作,是一本朋克风的童话。故事中的龙都是是费尽千辛万苦越过龙门的鲤鱼,可是他们付出那么多努力,换来的却是被当成地下铁在隧道里没日没夜地辛苦工作。长安城的人们习以为常,连龙自己都麻木认命。可是这一切却被我们的主角哪吒揭破了。他天真的问道:“龙难道不是天生就该在天空飞翔吗?” 自由的飞翔谁不想呢?可是故事里的龙不想,它说那只是个传说。哪吒问他们为什么不反抗,龙苦笑道:“反抗又有什么用呢?长安城可比我们强大多了。再说了,在这里虽然暗无天日,但毕竟每天都有人来给我们清洁,给我们吃的。钻隧道是辛苦,但总比死了好嘛。” 是不是很有感触,这不就说的是我们吗?作为优秀的小镇做题家,千辛万苦通过高考了的独门桥。就像完成龙门一跃的鲤鱼,以为会成为人上人。可现实却给我们当头一击。房贷车贷孩子老人,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疲于奔命。长安的龙不反抗,生活在北上广深大城市的我们也不反抗。谁会反抗?杨戬,孙悟空,哪吒都是中国神话中的反骨仔。这个故事里,马亲王选了哪吒作主角。因为哪吒不但会反抗,作为孩子,他还会直指真实。他看到地下被铁链锁住的龙,会觉得地下中央洞穴虽然巨大,压抑感却很强烈。被关在这个压抑的地方,连自由活动都不行,真是太可怜了。而且更可怜的是,在变龙之前,他们满怀希望,拼命努力,希望早日越过龙门,蜕去鱼鳞化身为龙。一千条鲤鱼,才有一条鱼越过龙门。每年跳龙门的鲤鱼有几万条,但只有最强壮、最聪明,还的足够幸运的鲤鱼才能变成龙。可是跃过龙门之后,才发现早有长安城的军队等在那里捉住他们,拴住充当人类的交通工具。哪吒看到了龙的悲惨。我看到了无数打工人的无奈。长安的龙揭去了逆鳞、完成驯化。为了碎银几两,我们失去反抗的勇气。可是谁不想飞翔?可是谁不爱自由?所以龙的怨气化为黑色的孽龙,一次次的破坏长安的和平。朝廷自然要镇压,代表科技的天策军与代表法术的白云观,借此展开了尔虞我诈的权力争夺。越压迫越反抗,上一刻人们还在未消灭了三百业的孽龙而高兴,下一刻一千七百六十业的超级大孽龙腾空而起。怎么办呢?当然要靠我们的主角哪吒,他对龙的友善和同情使他成为了龙的朋友。他帮助龙挣脱了铁链,于是龙选择了原谅,化解了怨气。他们定下新的规则。跃过的龙门的新龙,可以选择离开或得到一份待遇丰厚的运输工作。故事结束了,阳光灿烂、微风轻柔,龙与人和谐相处。不知为什么,我有些怅然。现实中的我们呢?其实我们从未失去改变的勇气。现在的我们受益于过去的我们。资本最初的模样血腥残忍,早期工人们的工作条件极端恶劣,长时间的劳动,低的要命的薪水,安全没有保障。是所以过去的我们一次次反抗,才有了八小时工作制,才有了劳动保护法。我们已经挣脱过一回枷锁了。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再挣脱一回?为了现在,也为了未来。阶级分化,贫富加剧,社会发展总会在冲突中前进。生产力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而 “自由” 得由自己来争取来。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