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富国给穷国下套
作者是韩国人,剑桥教授,著名发展经济学者,这本书包括了他主要学术观点: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理论只适合统一国内市场,国际间国家竞争需要贸易保护,作者用大量数据证明英国和美国在初期成长阶段实行的是高关税的贸易保护,“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 是欺骗后发国家的神话,英国直到《国富论》出版近一百年后的 1860 年,才完全转向自由贸易。这时英国的工业霸主地位已经无法撼动:制造业产出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出的 20%(1860 年),工业制品的国际贸易量占到世界国际贸易量的 46%(1870 年),拿这些数据跟当下的中国做个对比会更直观。今天中国的前两个数据分别是 30%、40%,但中国的人口占到世界的 19%,我们开始要求自由贸易了,欧美开始贸易保护了。为扶植国内制造业不但要贸易保护,更需要政府补贴和干预,英,美,德国和日本都是大政府干预的实例,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科技创新都需要强政府,所谓小政府是忽悠后发国家。制造业才是立国之本,早有荷兰,后有拉美(巴西,阿根廷)的惨痛教训。(现在更是如此) 主权货币很关键,美国有 IMF 的一票否决权,无限印钞避免了 1929 年以后,再没有类似的惨痛衰退发生。今天,金融业已经高度发达,这个行业不仅有银行部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还有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期货、期权和互换交易)市场。还有各种名字为字母缩写的复合金融产品,如 MBS、CDO、CDS,现在这个体系,中央银行会扮演最后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角色,当发生金融危机时,没人愿意放贷,这时央行会无上限提供贷款。但亚当・斯密时代并没有央行,金融危机就很难受到控制。综上所述,所有的观点都是和 “自由” 派经济学家的理论相悖,现实就是在啪啪打脸,结论是西方经济增长,依靠的是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混合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点。列宁说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是帝国主义,最近这个帽子被西方扣到我们头上。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9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本书的英文原名直译过来是 “踢开梯子”,作者提出质疑:发达国家是不是刻意隐瞒了它们的成功秘密,发达之后一脚把梯子踢开,让后来人无路可走?发达国家秘而不宣的发家秘诀,到底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书梳理了西方国家在 14~19 世纪的早期经济史,揭示了与主流经济学教条完全不同的历史的另一面。本书核心内容:一、为什么说英国是幼稚工业保护的发明者?二、为什么说美国是幼稚工业保护的集大成者?三、为什么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后发国家?张夏准通过详实的经济史料向我们展示了,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的过程,从来不是他们所宣称的小政府、放任自由的产业政策和自由贸易,而恰恰是由政府强力推动下的幼稚工业保护,方法包括高关税、产业扶持、直接补贴、甚至国家队直接下场。只有当发达国家完全确立了自己的工业优势之后,才会全力推行自由贸易体系。第一,英国靠长达上百年的高关税保护和产业扶持政策,才获得了工业霸主的地位,然后马上用武力强制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不允许后发国家用高关税来保护自己的产业。更有意思的是日本,1854 年,日本被美国打开国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规定日本的关税不得超过 5%。20 年之后,日本如法炮制,强迫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剥夺朝鲜的关税自主权,而此时,日本自己还没有从美国手中恢复关税自主权。从这个意义上说,19 世纪的确是一个自由贸易的世纪,但绝不是平等自愿的自由贸易,而是霸权国家用船坚炮利来强行实施的自由贸易。第二,二战之后的美国和 19 世纪中叶的英国一模一样,对自由贸易的态度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从严格的贸易保护转为积极推动自由贸易。不过,张夏准指出,美国从未像英国那样实行过零关税,相反,美国更善于用一些隐蔽的贸易保护手段,对竞争对手进行 “定点清除”。第三,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并不是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来实现技术升级,而是靠国家主导的工业机密的窃取,以及相互之间的模仿、山寨、抄袭。只有当发达国家成为知识产权的绝对垄断者之后,才会不断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如今发达国家却竭力让后发国家相信,小政府、放任自由的产业政策、自由贸易和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才是发展经济的唯一正确道路。张夏准质疑,发达国家究竟是误读了自己的发展历史呢,还是故意 “踢开梯子” 呢?别忘了,英文中就有一句谚语叫做 “Do as I say, not as I do.” 翻译过来是,“照我说的去做,别学我是怎么做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对于他国的学习,需要从故纸堆中寻找,比较。不能简单听信鼓吹。不能听别人怎么说,要看和学习别人怎么做。要理清因果,不是自由贸易导致发达,而是发达才需要自由贸易,而发展的时候,是需要警惕自由贸易的。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是很成功的,其中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们有着清晰的头脑,独立而自主的选择,学习和制定制度和政策,并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调整。同时,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白投资者真正想要的往往并不是他们口中所说的,也不是国家发展政策机构所说的,比如说民主和法制。而是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等因素,它们远比制度好坏的变化更重要。只要我们的发展能提供吸引人的市场和环境,那必然会吸引相关投资者,打破发达国家的封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看发达国家或到达顶峰人员怎么踢梯子一个人在到达伟大的顶峰之后,会采取一种常见的聪明手段,即把自己攀高时的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上来。亚当・斯密(Adam Smith)倡导的 “世界主义学说” 的秘密就在这里。与他同时代的伟大的威廉・皮特(William Pitt)及其在英国政府里的后继者们的世界主义倾向的秘密也在这里。任何国家通过保护性关税政策和海运限制政策等,使本国的制造业和海运业发展到别国无法与其自由竞争的程度。它们所能采取的最聪明的手段莫过于把它在发展过程中使用的梯子扔掉,转而向其他国家鼓吹自由贸易的优越性,并以过来人的后悔语气讲述自己是如何在错误的道路中摸索前进,现在终于第一次成功地发现了自由贸易这个真理。至于美国,李斯特认为,这个国家一开始就被亚当・斯密和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 Baptiste Say)这两位伟大的经济理论家错误地判定为 “一个像波兰的国家”,意思是美国注定要依赖农业。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Wealth of Nations)中就曾严厉警告美国不能有任何保护幼稚产业的企图:如果美国人通过联合或其他激烈手段阻止进口欧洲制成品,以此让国人自己垄断同类商品的生产,并使资金流向这些本土企业,结果不但不能增加美国年产品的价值,反而会妨碍其年产品价值的增加,并最终阻碍美国取得真正的繁荣和强盛。在经历了两代人之后,当李斯特撰写他的著作时,许多欧洲人仍然对亚当・斯密的观点坚信不疑。李斯特指出,幸运的是,美国人坚决反对亚当・斯密的分析,赞同 “常识” 和 “对国家需要的直觉判断”,继续保护他们的新兴产业,并最终在 1816 年获得了巨大成功。李斯特的观察后来得到了高度证实。在他写下那些话之后的一个世纪,美国始终是保护主义的最热忱的实践者,并在那个时期之后成为世界工业领袖(详见本书第二章第二节)。李斯特关于 “踢开梯子” 的评论被后来发生的历史事件证明是正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世界工业霸主地位完全确立。美国与 19 世纪的英国一样大肆鼓吹自由贸易,尽管实际上它是通过采用带有国家主义色彩的严重的保护主义才取得这种优势地位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看过去不要只看现在书中告诉我一个新的观念,就是踢开梯子,当那些发达国家鼓吹自由贸易,专利平等的时候,我们都忘记了他们是如何走过来的,作者揭开了那段隐秘的历史。我曾以为技术是在充分竞争的状态下自然生长出来的,这话没错,但是就像养鱼,鱼苗需要一段时间的育种工作,在培育箱中长到一定的状态下再放入鱼塘。现存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无一例外的都经历过自己国家的幼稚保护阶段,都做了许多当今看似不光彩的培育机制,让发展中国家的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历史。当前鼓吹的小政府、放任自由的产业政策和自由贸易在工业化初期根本没有出现,有的都是些高关税、产业扶植、直接补贴甚至国家队直接下场,还有一些不外传的工业机密的窃取。没想到现在出现的产地说明,例如 made in china;最早提出的是英国,针对的是德国的山寨缝纫机,德国人为了巧妙逃避在包装上做了说明,在产品的踏板下面才标注,充满想象力。英国为了严防死守自身的先进技术,出台了严厉的法律,禁止出口机器和技术工人的外流。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普鲁士为了招募技术工人直接送一台织布机,美国甚至派间谍走私织布机的设计图纸。随着技术越来越复杂,原来专利法的出现只是保护本国人而非国际版,美国人可以抄袭外国人然后再在本国注册。即使是美国也是在 1988 年正式承认外国的版权。原来知识产权不是后发国家经济起飞的必需品,在起飞阶段抄袭、模仿才是常态。专利费是另一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征税形式。在现在高度复杂的技术环境下,要发展一种技术,依靠市场自由发展几乎全无可能,需要找另一种创新的方式找到技术发展之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踢开梯子英籍韩裔经济学家,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张夏准是当今发展经济学界的重量级人物,他的成名作就是这本发展经济学领域的名著《富国陷阱》,他凭借这本书获得了多项国际学术大奖。本书的英文原名 Kicking away the Ladder 直译过来是 “踢开梯子”,作者提出质疑:发达国家是不是刻意隐瞒了它们的成功秘密,发达之后一脚把梯子踢开,让后来人无路可走?发达国家秘而不宣的发家秘诀,到底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书梳理了西方国家在 14—19 世纪的早期经济史,揭示了与主流经济学教条完全不同的历史的另一面。书中讨论了多种政策和制度,比如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这三个核心要素,为你揭示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采用的真正办法,以及为什么这些办法和他们后来宣传的理论完全不同。英国为何从一个高关税国家,突然转向自由贸易?美国人为什么不相信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什么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后发国家?本书给出的观点:1. 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的过程,从来不是他们所宣称的小政府、放任自由的产业政策和自由贸易,而恰恰是由政府强力推动下的幼稚工业保护,方法包括高关税、产业扶持、直接补贴、甚至国家队直接下场。 2. 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并不是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来实现技术升级,而是靠国家主导的工业机密的窃取,以及相互之间的模仿、山寨、抄袭。但如今,发达国家却竭力让后发国家相信,小政府、放任自由的产业政策、自由贸易和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才是发展经济的唯一正确道路。张夏准质疑,发达国家究竟是误读了自己的发展历史呢,还是故意 “踢开梯子” 呢?别忘了,英文中就有一句谚语叫做 “Do as I say, not as I do.” 翻译过来是,“照我说的去做,别学我是怎么做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