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13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李希贵著.《面向个体的教育》

    【格式引文】李希贵著。面向个体的教育。北京源创一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4:8.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uS3WFzhzkGALYRV 当教育成为服务业,研究学生的需求必然成为我们工作的前提,而他们的需求千差万别又千变万化,挑战自在其中。于是,对话、谈心、咨询、诊断,“挖空心思” 弄清学生,就成为校园教育工作的重头戏。当教育成为服务业,师生平等就成为校园生活的基本状态,居高临下的姿态、高高在上的架势、教训的口吻、不屑的眼神全都将无法在这样的校园里藏身,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放下身段、敞开心扉,以长者的责任和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们对话、沟通、合作,共同成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教育的本质

      书中说到:“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这句话说的太棒了,也是本书精髓所在,教育从古至今一直都是被无数人追求、批评、修改,现代被内卷成这样,也是一直扭曲的悲哀。书中多处谈到了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二千多年来,一直都是一个远大的目标,虽然现在社会、科学、文化等多方面都在进步,但是 “因材施教” 的教育体系并没有多大的变革,看似家长和老师都非常重视,但都总结为了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并没有真正的去挖掘属于孩子的潜力和特质,流水线式的教育还是国家的主体架构,这才是这本书之所以有意义的原因,不得不说,李希贵校长从学校、孩子、老师、家长间的关系、交流、发展、变革等方面,都有独特且详细的介绍,值得每个家长、老师或国人阅读,期待一个 “因材施教” 的教育体系可以推广,让下一代的孩子可以享受到这样的教育。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先开枪,后瞄准。

        我这般囫囵吞枣一番后,算是明白一句话:教育并非易事,但孩子们值得我们付出一切。感觉读完这本书。摆在教育面前的是两条路,学生和家长,到底谁的特色更重要。不破不立,先立后破,该如何取舍。如何在不同的环境里产生这样的思想…… 教育是难的,但也是有方法的,方法是要在不断探索里形成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注个体的教育

          李希贵校长的每一本书都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不论是管理理念还是优秀的经验,每次读起来,都让人钦佩。在当今社会,像李希贵这么优秀的校长可遇不可求,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也让我深知也不是每个教育者都能有这样的情怀和坚持。但是至少自己在这条路上仍然不会放弃。如果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塑造孩子们的幸福,按照杜威的观点,在校园里的教育过程自然也是一段可圈可点的生命历程。我们不仅要着力于孩子们未来的幸福,校园里孩子们的现时的幸福也理应成为我们的共同关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之为人,AI 时代中对教育的思之再思

            教育的信念是人之为人,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真正的教育需要面对真实的学生,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推进学生的社会化,而非象牙塔中的千篇一律或掩盖问题。为了学生办好学校,还是为了学校教好学生,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而前者往往被忽略。全书的重点,一是学生,给学生以尊重与选择;二是老师,以师生关系为基本;三是校长,得有改革的眼界,又得有自我约束力。这是一套关于教育回归初心的理念,也是一次关于管理变革的思考,更是难得的关于改革的实践经验。受益颇多、启发颇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惊叹号多于感叹号

              这本书很好读,没有任何坚深晦涩之处,甚至连难懂的语言都没有,但字里行间却充满着智慧怜惜之情。智慧来源于李希贵校长对教育的深刻反思和现身说法。他对教育的反思和洞见让我们看到,教育必须要改革,而且在她的学校已经身体力行。怜惜之情是指他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他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育的问题,把关心人,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基本问题。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值得借鉴的方法,但无法自证

                不可否认的说,北京十一中学在这些新的方法的实践上有其自身的经验。改革的十一学校在很多方面比起传统教育要做得更好,听起来更民主更自由,但是实际的效果是否有明确的科学研究进行分析呢。传统教育的固定班级也同样给了在青春期的正处在分离期焦虑的孩子们更多的心理支持。这种类似大学的走班制是不是更适合精英教育呢?期待更加科学的研究报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我们太看重把一个孩子塑造成什么了,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他们实际上可能会成为什么。2、从自理生活到自谋生活,校园里小池塘的水温、水深与将来那个社会大海里的水温、水深越是接近,我们的孩子便越是容易生存,也更可能有顺畅的人生。3、人生是枚硬币,一面是选择,另一面就是责任。这则谚语告诫我们:只要你选择了,你就要为此负起责任。其实,它也同时告诉我们另一个道理,从选择中人们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责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教育业本质上是服务业,但它在服务业中有超越其他服务的不同特征,从小看是服务于学生,满足学生实现自己价值的需要;从高处看,他服务的是社会,是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是为社会培养人,是为国家富强培养人,从教育业的发展能够窥看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国家想发展到何方,就从教育培养什么的人开始,目前我们的教育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压制创造力还是释放创造力,掌握在教育工作者手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上午看完

                      很多认可的教育理念,一口气看完 还会买本纸质书来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对教育的理解

                        读完整本书,我只有一个感觉,就是 “感动”。感动能有这么一位老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解学生的感受;感动的能有这么一位长者,为我们的教育做出开创性的试验;感动有这么一位校长,在身体力行的实现着 “人之为人” 的教育目标。真的太感动了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生

                          在当前极度内卷的环境下,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生,估计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更很少有人去践行。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几乎所有普通人对子女的未来变得异常焦虑,千怕万怕失去了先机,但吊诡的是,正是在大家不约而同的努力下,孩子们未来的人生却充满了挫折和坎坷,幸福和他们渐行渐远,极端自我、拒绝宽容、短视浅薄等我们不愿看到的东西却跟他们如影随形,且终生不辍。我们还要这么做吗?我们能做什么?十一中学的李希贵校长给了我们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我自己读了深受教育!感谢李希贵校长,要为孩子们的终身幸福负责,这是他贯穿全书的理念。推荐给焦虑的父母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向教育思想李希贵致敬

                            感谢还不断有人在思考教育的本质,还实践因材施教,居然还能改革成功,多么希望这样美好的理念可以得到大范围的传播。作为二线城市一线教师,希望各位有生之年在身边能见到这样接近本质的教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每个做教育的人认真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而为“人”

                                教育没有一定之规,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需要融合到整个社会所处的环境和时代。我们不应该去简单的评判到底是 “因材施教” 好,还是 “整齐划一” 好,适合于时代发展需要的才是好的。孔子他老人家虽然 2000 多年前就提出了 “因材施教” 的理念,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到现在还没有做到而懊悔不已、捶胸顿足。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科技和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面对未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多样性,我们需要重新提倡 “因材施教”。正如孔子他老人家身处春秋末期开始向战国时代演变,面临即将到来的沧桑巨变,当时的人需要为此做好准备。一统秦两汉,社会安定,也就需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包括后来的科举制、八股文,从统治阶层到普罗大众需要 “整齐划一”,中华民族也能绵延两千年来到近现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几个时期,产品越来越丰富,却也绝大比例是规格化的产品,近现代教育、学校建设规划、教学模式也逐渐适合了工业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目前已身处信息革命时代的洪流中,我们的教育也将再一次亟需理念和模式的变革,一个每个人、个性大放异彩的时代。我们又要重提 “因材施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教育家也是企业家

                                  教育和管理的基础学科都是心理学,都是激励人行动的学问,因而教育家本质上就是企业家。本书生动诠释了这一点,让人看到一名优秀的教育家和管理者是如何思考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李希贵老师的苦口婆心的经验总结

                                    快 10 年前的书了,李老师的教育改革亮点 —— 走班制、学校行政层级改革、教育活动开展等等,我们都还是没有看到有采用推广的迹象,可能有更好的改革办法吧!但还是深深为中国的教育感到担忧,核心教育理念几十年不变,内卷的越来越厉害,只希望中国的教育大地上多出点李老师这样的有思想有魄力,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面向个体的教育:因材施教

                                      学校何时能以学生为中心,能以学生的成长为方向,能以学生的幸福为根本,就是面向体的教育真正落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教育的真谛

                                        家长经常指望学校能替代家长们管教出听话,乖巧,甚至无所不知的孩子。这种培养,和造出的机器人有什么区别呢。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想要活出的意义不尽相同。孩子童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作用。如果学校把发展的机会关闭,家庭也关闭宽容的通道,那孩子们的内心将无处安放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深刻理解学校教育

                                          我也是 2 孩子的妈妈,回想自己小时上学,校长基本上就是大会上发言,我们看得见他,估计那么多学生,除了年级成绩优秀的,其他的孩子也没有交集,如果我的孩子学校有这样的校长,真的好放心,真的佩服这样事事都站在孩子,老师的角度去想的校长👍👍👍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