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下本书就藏在你此刻正在阅读的这本书里
虽说书名为 “阅读之道”,但我依旧觉得其实是 “读书之术”。同样是方法论和主题书单的模式,不过是由 12 位阅读文化专家带着我们进行的阅读之旅,在他们的阅读观里,感受因阅读而丰厚立体的文化意识,再从他们分享的阅读主题书单里,窥一窥古今中外更为宽广的书海世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嘉宾木叶分享的那篇《书是人类的自传 ——“为什么读书” 及其他》,相当于列了一个简略版的阅读史。从仓颉造字到鲁迅先生的《祭书神文》、从古希腊神话中的缪斯到现当代智者的 “书神”。甚至还把先哲们的读书方法做了一个梳理:孔子的读书法:学与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与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与行:“讷于言而敏于行” 学与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居敬持志”“着紧用力”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欧阳修:“三上”,随时读书刘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当然,除了木叶之外,还有刘忆斯的那篇《天下第一读书人,我读书故我存在》我做的划线比较也比较多,题目 “下本书就藏在你此刻正在阅读的这本书里。” 就是从这一篇里学到的,当然原话是出自唐诺先生的那本《阅读的故事》。我想您应该明白,这本书是名人在讲名人的书,阅读的精华在不断的提炼,我们可以随手翻开感兴趣的那一篇章,汲取智慧的同时还能收获更广阔的书籍视野空间。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书与你#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986 本(259)#《书与你:阅读之道的 12 堂课》🚢所有的人都接触过书。喜欢的,书成为你终生的朋友和伴侣,与你一起慢慢变老;不喜欢的,书与你中途分手,相忘于江湖。这都是正常的现象,没有好坏之分、高下之别。读书数量多少不能代表学识水平的高低,历史上有的人读书多,但只会 “掉书袋”,有的人读书少,却能 “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区别是如何读书、如何汲取书中的智慧为我所用,而不是成为别人的书架。🚢阅读一定要强调方法,有些书是你拿起来就可以读的,因为有口皆碑,但是有些书尽管有口皆碑,到了你这里可能觉得不好看、看不下去、读不完。每个人的心智发育、人生经历、社会见识都不一样,所以读每一本书,事实上是个人在跟作者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有的人能谈得通,有的人可能谈不通,所以一定要有方法。🚢你熟读一本书,可以说你就成了那本书的半个专家(不能说是一个专家,因为专家就要对它有更深的研究),半个专家就是哪一章哪一节写的哪一个问题,你能够把它复述回来,这是阅读非常重要的一种状态,叫作 “阅读回想能力”。🚢为什么要看书呢?看书会使你对文字产生一种直接的美感印象。语言文字本身是具有美感的,尤其是汉字,它本身的象形表意结合得很好,还有会声、会意等。我们汉字的多种审美属性,可以供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产生更好的联想、更好的理解、更多的奇思妙想。另外,我们也不能够变成提笔忘字的人,多看看字,把字看得清楚一点,以后也不会在手机里面输入字的时候,只会用语音输入来交流。🚢对于一本阅读的书,我们讨论的话题有它的哲理成分、有它的方法成分、有它的随想成分,我们就可以称之为 “阅读的艺术”。事实上,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种艺术,比如领导的艺术、政治的艺术、企业管理的艺术、外交的艺术,人际关系也有艺术 —— 交际的艺术、说话的艺术,还有教育的艺术,老师教育一个学生,引导得好,对其一辈子受用,引导得不好,立刻反感,形成一辈子的反叛,这种可能也是有的。所以说,“艺术” 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关于书、关于为什么读书,我很喜欢俄罗斯智者赫尔岑的说法:“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成形;在书本中记述了人类狂狷生活的宏大规模的自由,记述了叫作世界史的宏伟的自传。” 这话既复杂又简单。可以说,书籍就是人类生存演化与不断发展的真切记录。其中有想象,有虚构,有创造,有狂狷与辉煌,同时有弯路,有罪与罚,有颓败和失落。🚢书籍就是人类的自传。书是纸上的建筑、文字的建筑、心灵的建筑、千姿百态的建筑。如果外星人来到这个星球,看到不同的建筑、不同的文字、不同的书本,就会感受到这是什么样的生命,有着什么样的情感与智慧。无论是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还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佛陀、耶稣;无论是李白、李清照、曹雪芹,还是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伍尔夫、辛波斯卡,所有作家作品共同构成了人类的自传。🚢“书并非为了读者而作,甚至不是为了作者而写,它不为任何人而作。它是为了存在而书写。” 这句话耐人寻味。书是自在的,必然的。而阅读本身,也是向着存在而存在。即便是那种很实用、很工具性甚至很自私的阅读,也可能不知不觉间抵近 “利他主义的结果”,所有的阅读都在参与着人类智慧的传播、交互、丰富和进一步的提升。法国诗人瓦雷里说:“我的诗句有着读者赋予它们的意义。”🚢阅读是人们认识、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就像呼吸一样,是我们的基本功能。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每个人生下来就已经会阅读,或者说就已经开始阅读了。其实这是一种泛阅读的表述。文字产生以前人类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已经有了大量的广泛阅读行为,同时每个人的阅读史构成了一部整体的阅读史。这也是今天分享的主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史”,每个人的阅读史共同构成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同的阅读史。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边是谴责鄙夷,一边是分享鼓励,换成是你,你选择怎么做?先描述个场景:假设,你是一个想阅读却无力实现的主,或者是从来不喜欢阅读的主,现在在听一场辩论,下面是两个阵营的观点,你看一下,哪个会促进你真的开始读书。甲方阵营观点:阅读是很神圣的事情。现在出的很多书都是垃圾,都不值得阅读。阅读他们就是浪费时间。真正值得读的书,是那些经典名著,是那些古圣先贤留下的瑰宝。只有读了圣经,才能知道西方文明现在那些书是怎么回事,只有读了那些经典名著,才能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其他的书籍根本不值得读。你要读书就读那些经典,不读经典就不算是读书。如果一遍读不懂,就多读几遍。读的多了自然就懂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功利主义的事情上。只有阅读才是圣洁的。看电视,耍手机,玩网络游戏,这都是愚昧的表现,你要励志做一个纯粹的,有高级趣味的人。乙方阵营观点:阅读是一种个人喜好,并不代表什么。喜欢阅读的人就可劲阅读,不喜欢的不用强求。开卷有益,阅读什么都好,只要适合你就好。你可以阅读经典,也可以阅读网文,你可以学习高深的科学知识,也可以阅读自己工作时用到的工具手册。经典虽好,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有些书籍是有阅读门槛的,需要一定的人生积淀和阅读的积累。最开始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书开始读起,最主要的是培养阅读的兴趣,提升阅读的能力,慢慢的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找到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和适合自己阅读的方法。我这里有一些我自己亲测可用的阅读方法,不知道是不是和你,分享给你,你可以先试试,如果觉得还行咱们多交流。最近我在读这样的一些书籍,你喜欢的话,我给你分享一下我的阅读心得。我不知道您支持的是哪一方的观点,我自己是完全站在乙方阵营的。在一个普遍阅读人群萎缩的时代,帮助更多的人构建阅读的能力,比维护所谓阅读者的尊严更重要吧。没有人亵渎那些经典,只是那是明显有着阅读门槛的东西,不先培养起基础的阅读能力,就推给他高深的经典,你是往外推啊,还是往里拽啊。今天这本书其实就是这样两个观点的杂烩。并不是说这十二位嘉宾泾渭分明的分成两个人阵营,只是从他们的字里行间,能看出都有自己的倾向。这本书本身是一个鼓励读书组织的一个交流活动,请了十二个嘉宾分享一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推荐书单。可在言谈举止的字里行间,却各有各的倾向,而整个阅读过程我就是在放弃阅读和备受鼓舞之间波动的。这样的书其实我觉得出版的挺诡异的。按照甲方阵营的观点,除了经典,阅读其他的书都是浪费时间,那这本书要如何归类呢?肯定算不上经典吧。那是不是不应该推荐给任何人阅读啊?那没人读,又如何宣传甲方阵营的观念呢?何况,那些不读书的人,根本就不会阅读任何书籍。真正什么都看的,反而是遵循乙方观念阵营的人吧。这本书虽然整体阅读过程不是很愉快,但还是收获了很多东西。毕竟每位老师都给了一个他们喜欢的书单,即使有些书的阅读门槛很高,但是只要草种上了,自然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能力的提升,终将会读得懂感悟的到那些经典的妙处的。但我个人还是觉得阅读是很个人的事,比如我喜欢阅读推理小说,爱看漫画。那么我花我的时间读这些书,我获得了愉悦感,甚至成为这个行业里的虫,对很多典故了如指掌,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我不反感别人荐书,更不反对分享方法,我只是不喜欢,那莫名其妙的鄙视链,反感那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反感那指手画脚的指责态度而已。别当专家,当个人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是一本介绍 “如何阅读” 的书。12 堂课里每个讲述人简介一本他 / 她最喜欢的作家写的文学评论集,来鼓励大众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12 个介绍人的排序和中国古代 “士农工商” 的顺序很像,搞政治的在最前面,然后是搞教育研究的,搞文学评论的,商人靠后,小说家在最后面。所以这本书很中国。我十分喜欢这本书的内容。里面包含了许多我想看但是没有时间的文学评论著作。大略读完后我可以容易地筛出我喜欢的。但是 “不幸” 的是,每一个讲述了又列举了五六本额外的文学评论书籍(第一个除外)。看来读书这件事情是任重而道远,所以才有那么多作家和文人教育大众读书。我是几年前看唐诺先生《阅读的故事》才开始读书的,在这本书里也有提到。无论一个人为什么读书,只要他在读书,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