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我推荐你逐字阅读这些文字
如果几年前给我看这些文字,我大概是一目十行,因为会觉得它是鸡汤,而且是不怎么爽口的那种。那时候应该也不会仔细琢磨什么深刻的道理,因为心里总是很着急。虽然自己都不知道在着急着什么。于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因为自己好像真的总是太用力了。对中国人来说,太用力的日子应该更多,而大部分的用力过度,都来自羡慕嫉妒恨吧。而化解这一切的方法呢?大概都在本书里了。我的感悟是,人生有时候真的需要 “懒” 一些,让自己的内心更从容,才能走得更远。慢即是快,少即是多,一鼓作气不如稳定输出。本书前半部分中文,后半部分是英文原版。作者很厉害,作品肯定差不到哪去。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54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大自然已经等你很多年本书从心理层面的感知来探寻内心,包含了一些基本时间概念的把握,比如过去 / 现在 / 未来,认定只有身处当下才有可能把握住生命;一次只做一件事并不容易实现,人的注意力太容易分散,总想同时开展几件事务,也许稍稍降低膨大的期望值,让内心宁静下来,当下的你可能更坦然;与大自然相处,可以尽情置身其中,感受当下;人有很多感官工具,它们就像冲锋在前的 “士兵”,大脑是它们的 “司令官”,人们会无意识的陷入中心集权化的状态,即想的太多(或者说司令官发号施令太多),而感觉却相对弱化,不妨放手 “士兵” 去驰骋,去汲取真正的反馈,“士兵” 带来的战果经过大脑的思考加工,可以期待这是一份有营养的思维佳肴;大自然带人类进入宁静,同时人类可以将感知融入大自然,相互馈赠礼物过程就在当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人生不必太用力刚看书名有点意思,这不就是老子说的无为么?刚好一起温习一下。进来一看居然是埃克哈特托利的书,直接一口气给读完了。而且这本书还贴心的给了原文,万一你觉得翻译得不如你意,还可以自己啃英文。哈哈😃🌹当一场风暴来袭时,总会停留一阵子,然后离开。情绪也一样,来的时候会停留一阵子,然后离开。🌹智慧往往伴随着安静的能力。只需观看和聆听,无须其他。静静地去看,去听,会激活你内在的智慧,让宁静引导你的一言一行。🌹每一个想法都假装自己很重要,它只是想吸引你全部的注意力。🌹思考会打碎现实,将它切分成零星琐碎的概念碎片。会思考的大脑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如果你没有察觉到它只是意识的一个很小的层面,只是你的一个很小的层面,而让它完全地掌控你的人生的话,它便会暴露出极大的局限性。🌹关注是治愈大师,使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在意识的领域融为一体,使分离得以相融。🌹让我们一起追随内心的光亮,成为更好的自己。🌹佛陀曾说,生命只存在于此时此刻。过去已成为往事,未来尚未发生。我们只活在一个时刻,那就是当下。🌹我不是我的思想、情感、感知或经历,也不是我生活的内容。我是生命本身,是一切事物发生的空间,我是意识,是当下,是 “我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意味着全身心投入到所做的事情当中,全神贯注于这件事。🌹身之所在,即心之所向。🌹生活中值得嫉妒的人寥若晨星,但不幸的人比比皆是。一定的痛苦和烦恼,几乎是人生的必需品。我们所能做的是接受生活的本来面目,并且不要为自己制造痛苦,尽量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和丰富。也许,人生就此豁然开朗呢?🌹接受你不愿接受的事,臣服你不愿臣服的事,看看会发生什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6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我们通常用抱怨的形式,讲给自己和他人一些小故事,并无意识地把自己变成 “对的”,把其他人或事变成 “错的”,以此来加强我们匮乏的小我。自己是 “对的” 使我们置身于想象的优越感中,进而加强了那个虚假的自我感,即小我。与此同时,这个小我也制造了一些敌人,没错,它需要敌人来划定自己的边界,甚至连天气也能服务于这个功能。通过惯性的精神评价和情绪聚焦,你与你生命中出现的人和事建立了个人化的反应关系。这些关系是你自己制造的痛苦,但却没有被当作痛苦对待,因为小我对它们甚为满意。小我需要反应和冲突来巩固自己。倘若没有这些故事,生命将多么简单美好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