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4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民需要尊重 君主需要节制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明君有才有德,暴君有才无德,昏君无才无德,对社会破坏力最大的是不是昏君而是暴君,有句俗话是不怕流氓坏,就怕流氓有文化。一个朝代的兴起和灭亡,归根结底依然是人,是对人性的把握。对于君主而言,不仅仅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还要考虑百姓的需求,融合在一起,朝一个目标努力,否则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对于臣民而言,不要把君主当成圣人,而是明白,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着人性所有的需求,贪财好色,好吃懒做,适当的提建议,而不是让君主为了天下,变成圣人。识人用人 + 杀伐果断,就是所有明君的共性。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亦是如此,选择朋友,选择老板,选择伴侣,这决定了,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有时候,一句话是天堂,一句话是地狱。如果什么专业能力也没有,就好好研究身边的人,研究自己,知道如何与他人合作,与他人融合,哪些人应该远离,不意气用事,大概可以过好平凡的一生吧。跟《明朝那些事儿》比起来,这本书更多的是以两代皇帝为主角,分析时政,对于其他名臣大将都轻轻淡过,让人有点儿意犹未尽。《明朝那些事儿》就像人类群星闪耀时,无数的英雄豪杰,义薄云天,让人心潮汹涌,激起对生活的热爱,久久难以平复。理性的世界,感性的升华,才酝酿成热烈的爱与恨,留于心间,抚慰灵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烟花易冷,璀璨刹那

      第一次看蒙曼老师的书,简直要大呼过瘾。因为虽然是本历史书,可我却读出了快意恩仇武侠剧的味道。不信,有后记末句为证:试上小红楼,论诗说剑;更尽一杯酒,举手高歌。不由地就想到那个,端坐可气定神闲,行走能两脚生风,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儒雅女教授的形象来。隋短命如大秦,亦二世而亡。作为大唐的 “成功之母”,尽管也功勋卓著,业绩非凡,但在普遍的历史观里,却并没有像大秦一样被赋以大一统帝国之称。反倒像历史剧本里的跑龙套,就连被提起往往也是 “隋唐” 连称。隋炀帝的暴君形象当然足以让人神共愤,但其在位所建功业却不该随之抹灭,更不能以一 “炀” 字盖棺定论。建东都,开运河,修长城,件件都利在千秋,惠及大唐几百年,也成就了大唐的开明盛世。然而,历史评价往往很难做到十分公正,所谓 “平心而论” 的美好假设,也仅止于学者们有心无力改变的不甘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隋速兴勃亡

        大隋王朝,二代而亡,隋文帝名传千古,隋炀帝精力充沛,太能折腾,读蒙老师这部书,了解了隋王朝的故事,对隋这个朝代有了新的认识。对于这两位帝王不再仅仅只是停留在符号式的人物,而是鲜活的人物脸谱,金戈铁马,波澜壮阔,风卷残云,再现了 1400 多年前的这个梦之王朝。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隋朝是一个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王朝,它结束了长达四百年的分裂,完成了有一次大一统,为之后的唐帝国奠定了基础。历史上总是将隋唐联系在一起,最初了解这段历史也是通过评书词话,文学创作分量过重。蒙曼老师有些坚实的史学功底,为我们抽丝剥茧的再现了一个本应了解而并不了解的大隋王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隋炀帝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告一段落。我们回顾了隋炀帝未当皇帝之前的机关算尽,也铺陈了他当皇帝之后的雄才大略,还探讨了他东征西讨、滥用民力,最后落得土崩瓦解、破国亡家的悲惨结局。那么,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他给继之而起的唐朝又留下了什么?先看第一个问题,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我想,有三个评价同时成立。第一,他是一个有魅力的皇帝。第二,他是一个有功业的皇帝。第三,他是一个有重大道德缺陷的皇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他有一副好牌却打得稀烂

              之前在看了《中国》纪录片就对结束南北朝大分裂后的隋颇感兴趣。    不管是结束了 500 多年纷争一统华夏的秦帝国而言。还是统一胡汉,光照千秋的隋来说。他们的功绩都十分巨大,不过也都异常短命。神奇的是他们过后都有一个盛世王朝出现。这就不得不让我对历史的巧合刮目相看。      前有胡亥,后有杨广,都是握有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典型。不过杨广的功业更盛,才情更深。更令人扼要叹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隋文帝和隋炀帝在个人素质方面,都称得上优秀的皇帝,独孤皇后也称得上一代贤后。但他们的问题都在于把对自己的高要求,扩展到了臣民百姓身上隋朝的皇帝就像能力极强,精力充沛的 CEO,他们工作起来不要命,也要求臣民也一起玩 996,却很少考虑别人能不能跟上他们的节奏隋炀帝的宏图大志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在当时却成了独夫民贼,真是可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趣又有料

                  读完,学到很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刻用镜子照着自己

                    历史永远是一面镜子,隋文帝打下了厚实的江山,如果隋炀帝可以节欲亲民,如果隋炀帝的所谓报复可以小一点,可能历史就不是后来的历史了,关键是历史没有如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史料有分析

                      写得很好,有理有据,结合各种当时客观情况进行分析,方便读者深入了解。准备把蒙老师的几本书一起看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前半部分挺精彩,后半部分在凑数

                        前半段内容吸引人,后半段可能细节太多… 来不及深入挖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书值得翻开看看

                          隋朝,值得关注的一段历史,想了解隋朝,这书值得翻开看看。首先,解开一个谜团,隋朝到底如何?秦,二世而亡;隋,也是二世而亡。秦,扫荡六合一统天下,隋,吞并南北一统华夏。两者有太多相似了,但隋一直被唐的光芒所掩盖,除了隋炀帝在史书中的荒淫无道,很少知道它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意义。其次,了解一个皇帝,隋文帝何许人?读完才发现隋文帝是个不够大气却实打实在建设国家、维护王朝的帝王。他最伟大的功绩是吞并南北一统华夏,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分裂状态,让多民族能统一和睦地融合在一个政体内,更是第一次让匈奴俯首臣称,被尊为 “圣人可汗”,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功绩。在建立王朝后,隋朝统治者又锐意改革,改官制、建律法、破豪强、五省六部制、《开皇律》、中央考核认命基层官员,这些哪条不是沿用到封建王朝时代的结束?从这点讲,不得不称赞隋朝的伟大。最后,知道一个暴君,牢记殷鉴不远。"炀" 字代表的意思大致是,贪女好色、违反道德、虐待民众、背逆天理。这个谥号是李渊定的。杨氏族人给杨广的谥号是 “明”,这是美谥,一看就知道是赞扬。而另一个谥号是 “闵”,是窦建德为杨广报仇之后取的谥号。李渊为夺国者,为了政权合法性而贬低污名化前任,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隋朝在隋炀帝杨广手里天下大乱,最后他众叛亲离,自缢而亡,这些都是事实。隋炀帝当政十三年,前期,学吴语、拜智顗、做诗文、修长城、建东都、开运河、平江南、巡张掖;后期,急功近利,三征高丽,兵败山倒,天下大乱,放任天下,众叛亲离,自缢而亡。前期的文功武治与后期的昏庸无道,如何去统一理解?个人觉得,所谓的功业,在当时有他个人好大喜功的成分,这些功业之所以伟大,更多是后世的历史意义,特别是挖运河。他个人并无坚定意志,也没有足够的国家治理经验和个人的方法论,说不好听就是个大型公子哥。如果没有他爸爸给他打下的基础,他根本无法这么折腾。但他以为这一切都拜他的聪明才智。等到真的轮到需要他来主持大局、发愤图强(征高丽、平叛乱),他又拿不出好方法,还不会放权用人,最后居然丢下儿子自己跑去江南偏安一隅。另,这书是真的适合听书。这书原本就是《百讲讲坛》的讲稿,文本在引用古籍后,会做一段白话解释,这对于有听书习惯的读者应该是福音。不像其他书籍,写的时候是从看的角度出发,人工转为听书后,直接念古籍或者英文,让听者一头雾水。末了,作者能在 30 + 岁时就写出这书,我确实佩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比较客观系统,值得学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隋浅谈

                              历史的真相不容抹杀,汉末后大小国林立,杨坚以东周将军国老之力,仁贤,仁治,摧枯拉桥,大一统,隋朝短短几十年,南北统一,经济大融合,驱匈奴,主导东亚中亚地位,虽然杨广最后被大家唾弃,但以当时国家国际格局,恰恰是不一常规的处事方式,兵不血刃的,南北高度融合发展,国际政治格局不大动干戈稳稳主导国际经济贸易和军事地位,看起来劳民伤财,损耗国力,被后世唾骂,实际利大于弊,确实存在刚愎自用和蔑视劳苦大众,最后因强征子民三讨高句丽,导致国内大变,实际此时并没有大的政治过失,此时休民生息,大众还是依附隋朝的,可惜的是,犯了很多英明君主都犯的错误,年老昏聩,不听谏言,一再错失政治转机,错误虽有,但所做之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后世朝代开了先锋,唐承隋制,李世民与杨广,经历性格一样,没有隋朝的警醒,就没有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了,也可以说唐朝是隋朝的延续,没啥遗憾!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