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病隙中发掘内心世界
人在生病长时间卧床的时候,离死神很近,就会想想还有什么遗憾和后悔的事情,思考生命的意义,发掘一个真实、立体的自己。也会深入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在回忆历史中思考人性的正反面。人在走神的时候,也是在减轻痛苦。人在思考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产生有趣的想法,这也能充实人生,给人生增加更多可能。人会看清许多事,也会看淡许多事,明白爱的意义,发现生命中被忽略的更重要的事情。而人在生病或是残疾的时候,内心会无比向往光明。如果生命快到尽头,也会格外珍惜眼前短暂的时光,发现原来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这么丰富。还是以放松的心态去读这本书,放慢生活的脚步。“我们太看重了白昼,又太忽视着黑夜。生命,至少有一半是在黑夜中呀 —— 夜深人静,心神仍在奔突和浪游。” 这些金句背后都有很多故事。人其实有这么多潜在的情感和心理的需求,感情丰富,需要静下心来体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何去追寻。人生病、残疾不能影响他的内心世界春暖花开,百花齐放。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过的幸福而平凡,生命有温度。精神世界丰富、充实的人,是温暖的、坚强的、上进的、知足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苦难中前行,灵魂深处的反思。#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134 本)#2023 年精读作家(5)史铁生《病隙碎笔》大家好!今天阅读史铁生的第四本作品《病隙碎笔》,这是一部充满了深刻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这部作品是从史铁生身患尿毒症、接受透析开始,用四年时间写成,被誉为 2002 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是 “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在书中,史铁生从生命的困惑与痛苦出发,对所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审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不断追问。全书分为六个部分,243 则,用生动优美而通俗的语言,探索我们都要面对的人生命题:命运、爱情、金钱、人性、信仰、健康的心灵、向上的精神...... 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在史铁生幽默旷达的行文中,他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启迪人们重新寻获爱与信。2、阅读难度:3 颗星这本书写的都是短篇,关于重要的人生命题:命运、爱情、金钱等等,史铁生有这样的感悟和反思,是来自于他生命中的苦难和克服之间的矛盾的读起来不容易理解,需要有一定的阅历才有可能深刻共鸣。约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约伯的信心前面没有福乐做引诱,有的倒是接连不断的苦难。不断的苦难曾使约伯的信心动摇,他质问上帝:作为一个虔诚的信者,他为什么要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难?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这不是调侃,我这四十八年大约有一半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或许 “铁生” 二字暗合了某种意思,至今竟也不死。但按照某种说法,这样的不死其实是惩罚,原因是前世必没有太好的记录。我有时想,可否据此也去做一回演讲,把今生的惩罚与前生的恶迹一样样对照着摆给 —— 比如说,正在腐败着的官吏们去做警告?但想想也就作罢,料必他们也是无动于衷。职业生病,兼职写作,这是作者无奈的幽默,也是他人生的写照,写作拯救了他,而他也给人间留下了一抹亮色。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倘其预设下丝毫福乐,信心便容易蜕变为谋略,终难免与行贿同流。甚至光荣,也可能腐蚀信心。在没有光荣的路上,信心可要放弃吗?以苦难去做福乐的投资,或以圣洁赢取尘世的荣耀,都不是上帝对约伯的期待。3、精彩段落:①病痛与信心窗外阳光灿烂,天上流云飞走,他闭上眼睛,从不呻吟,从不言死,有几次就那么昏过去。就这样,三年,他从未放弃希望。现在我才看见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信心。三年,那是一分钟一分钟连接起来的,漫漫长夜到漫漫白昼,每一分钟的前面都没有确定的许诺,无论科学还是神明,都没给他写过保证书。我曾像他所有的朋友一样赞叹他的坚强,却深藏着迷惑:他在想什么,怎样想?他要活下去,他不相信他不能够好起来。从约伯故事的启示中我知道:真正的信心前面,其实是一片空旷,除了希望什么也没有,想要也没有。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难的时候可以领受。求神明保佑,可能是人人都会有的心情。“人定胜天” 是一句言过其实的鼓励,“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才是实情。生而为人,终难免苦弱无助,你便是多么英勇无敌,多么厚学博闻,多么风流倜傥,世界还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秘置你于无知无能的地位。唯一的问题是:向着哪一位神,祈祷?说瞎话的一位当然不用再理他。爱好偶然性的一位,有时候倒真是要请他出面保佑。事实上,任何无神论者也都免不了暗地里求他多多关照。但是,既然他喜欢的是偶然性而并不固定是谁,你最好就放明白些,不能一味地指靠他。②我们与我凡我笔下人物的行为或心理,都是我自己也有的,某些已经露面,某些正蛰伏于可能性中伺机而动。所以,那长篇中的人物越来越互相混淆 —— 因我的心路而混淆,又混淆成我的心路:善恶俱在。这不是从技巧出发。我在哪儿?一个人确切地存在于何处?除去你的所作所为,还存在于你的所思所欲之中。于是可以相信:凡你描写他人描写得(或指责他人指责得)准确 —— 所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 之处,你都可以沿着自己的理解或想象,在自己的心底找到类似的埋藏。“你们” 若不靠拢 “我们”,就是在接近 “他们”;“你们” 要是不能成为 “我们”,“你们” 还能总是 “你们”?这逻辑贯彻到那副著名的对联里去时,黑色幽默便有了现实的中国版本。记得我站在高喊着那副对联的人群中间,手欲举而又怯,声欲放却忽收,于是手就举到一半,声音发得含含糊糊。“你们” 要想是 “我们”,“你们” 就得承认 “你们” 是混蛋,但是但是,“你们” 既然是混蛋又怎能再是 “我们”?那个越要乖乖的位置其实是终身制。“上山下乡” 已经三十年,这件事也可以更镇静地想一想了:对于那场运动,历史将记住什么?“老三届” 们的记忆当然丰富,千般风流,万种惆怅,喜怒悲忧都是刻骨铭心。但是你去问吧,问一千个 “老三届”,你就会听见一千种心情,你就会对 “上山下乡” 有一千种印象:豪情与沮丧,责任与失落,苦难与磨炼,忠勇与迷茫,深切怀念与不堪回首,悔与不悔…… 但历史大概不会记得那么详细,历史只会记住那是一次在 “我们” 的旗帜下对个人选择的强制。再过三十年,再过一百年,历史越往前走越会删除很多细节,使本质凸现:那是一次信仰的灾难。直到有一年,奥运会上传来一阵歌声,遥远却又贴近:我们是世界,我们是孩子…… 这下才让我恍然而悟 “我们” 的位置,这个词原来是要这样用的呀,真是简单又漂亮!我迷上奥运会,要紧的原因其实在这儿。飘荡在宇宙中的万千心魂,苍茫之中终见一处光明,“我们是世界,我们是孩子”,于是牵连浮涌,聚去那里,聚去那声音的光照中。那便是皈依吧,不管你叫他什么,佛法还是上帝。③信仰与灵魂信其有者,为人的行为找到了终极评判乃至奖惩的可能,因而为人性找到了法律之外的监督。比如说警察照看不到的地方,恶念也有管束。当然,弄不好也会为专制者提供方便,强徒也会祭起神明。信其无者则为人的为所欲为铺开坦途,看上去像是渴盼已久的自由终于降临,但种种恶念也随之解放,有恃无恐。但这也并不就能预防专制,乱世英雄大权独握,神俗都踩在脚下。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是人类高贵的猜想,就像艺术,在科学无言以对的时候,在神秘难以洞穿的方向,以及在法律照顾不周的地方,为自己填写下美的志愿,为自己提出善的要求,为自己许下诚的诺言。善恶的标准,可以永久地增补、修正,可以像对待幸福那样,做永久的追寻。怕只怕人的心里不设这样的标准,拆除这样的信守,没有这样的法庭也不打算去寻找它,同时快乐地宣扬这才是人性的复归。神永远不是人,谁也别想冒充他。神拒绝 “我们”,并不站在哪一家的战壕里。神,甚至是与所有的人都作对的 —— 他从来都站在监督人性的位置上,逼人的目光永远看着你。在对人性恶的觉察中,在人的忏悔意识里,神显现。在人性去接近完美却发现永无终途的路上,才有神圣的朝拜。我宁可还是相信,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仰望使我们洗去污浊。所谓另一维时空,其实是指精神的一维,这一维并不与人间隔绝,而是与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重叠融会。神秘的力量,毫无疑问是存在的。神秘,存在于冥冥之中。这其实很好,恰为人间的梦想与完善铺筑起无限的前途。但是,这无限既由神秘所辖,便不容凡人染指。4、春幸启发: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难的时候可以领受。窗外阳光灿烂,天上流云飞走,他闭上眼睛,从不呻吟,从不言死,有几次就那么昏过去。就这样,三年,他从未放弃希望。现在我才看见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信心。三年,那是一分钟一分钟连接起来的,漫漫长夜到漫漫白昼,每一分钟的前面都没有确定的许诺,无论科学还是神明,都没给他写过保证书。我曾像他所有的朋友一样赞叹他的坚强,却深藏着迷惑:他在想什么,怎样想?他要活下去,他不相信他不能够好起来。从约伯故事的启示中我知道:真正的信心前面,其实是一片空旷,除了希望什么也没有,想要也没有。所谓的信心,对于做补救也无能为力的人而言,也许是从内心深处的自我拯救 —— 如果我终究改变不了什么,那信心的意义就在于为后来的人生写下希望的注脚。约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约伯的信心前面没有福乐做引诱,有的倒是接连不断的苦难。不断的苦难曾使约伯的信心动摇,他质问上帝:作为一个虔诚的信者,他为什么要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难?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从遥远的清平湾开始 九死一生的人 淡泊深刻谈到史铁生 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叫做 “我与地坛” 12 年 我买了一本书 叫做灵魂那些事 书的封皮上写着:纪念史铁生逝世一周年 当年我大二 怀着一颗似有似无的心 阅读了其中一篇随笔 不甚了解 便弃之一边 一放 4 年 而今拿起 读完 觉得甚是想念。正如书的开篇: 致力于中国人的心灵成长与文化重建。 我一直觉得读书需要整理 最好的整理莫过于写作 写一篇所谓的读后感 将它们整理成一个系列似乎是一个普通读者对书本和作者最大的敬意 于是 我第一次这么做了 也将坚持这么做下去 第一次 就关于他吧 史铁生。开篇就以 14 年前 也就是史铁生逝世前 8 年开始吧 2002 年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2002 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构同在了一起 在自己的写作之夜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 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生命的苦难 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他睿智的言辞 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 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 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 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 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 这种勇气和执着 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在这个 “系列 1” 中 我想一反常规 我不想先谈史先生的作品 在系列 1 中 我想从一篇采访稿切入 ------ 这是南方都市报两位记者采访史先生的报道。 “我们找个通风的地方聊天吧 在房里我会喘不过气来” 这是他的身体状况。 在潮湿的南方广州 第一次见到了史铁生 乐观微笑 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细心的他不像一个典型的北方男人 他拿着录音笔 说:“这样的录音效果也许会更好”/ “我不想住在一个有名的地方 我想让我住的地方变得有名” 这话让 “我”(陈天一)联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以及那一篇大多数人认为读过 或者说读过片段的 或者说听过这名字的 “我与地坛”。 这篇文章的发表 对当年的文坛来说 即使没有其他作品 那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 这句评论来自韩少功(笔名少功 艄公等 湖南长沙人)史先生打趣说着:“也许这个评论比我的作品还有名咧。” 那片地坛 “我” 想是史先生对于病魔最初的认识 以及对病魔坦然的认识 以及对亲情 最深的牵绊 我与地坛 不如说是对过往的人 事 物 的追忆。 “我” 想:如若是我 或者说我也曾经在这么一个类似的地方 可能是曾经的无锡某个角落 在心灰意冷的时候驻足过 看着那些攀过的树 趟过的河 想着:那一顶顶花轿顺着河岸走 锣鼓声渐起渐灭 我出了无锡城 这当中发生了多少的事呀 望着这两端不见彼岸的河 我可能和史铁生一样会怅然若失 唯一不同的 “我” 幸运得多 没有病魔纠缠着我。 记者和我应该有一样的疑问或者关切:“病隙碎笔” 是在什么状况下写的 以及史先生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了。 21 岁那年史先生双腿发生了截瘫这在他的随笔中有专门一篇 “21 岁那年” 详细描述了 21 岁时他的悲欢离合 30 岁那年 史先生肾脏出现了衰竭 病隙碎笔 名如状 在那些岁月里 每个星期 3 次的透析 坐飞机前的透析 都让史先生疲惫不堪 史先生说 疲惫或者饿的时候 就吃食物 当补充完了 毒素也就积累完了 又要做下一次透析了 这淡泊的描述让我感受到了特别的力量 仿佛有种小黑子在太阳里跳跃的感觉。 摘录于病隙碎笔的随笔散文纷繁复杂 “我” 自己看后印象最深的不是对生命本体的拷问 而是 “残疾情结”:文中引用了马丁路德金的话 ------ 切莫用仇恨的苦酒来缓解热望自由的干渴。这也是记者询问史先生的一个重要问题 史先生对此的反应是欣慰和惊喜 这种残疾情结并不单单指向残疾这种生理病态 而是广泛存在于我们所有人的心里 这个情结有时候会左右人 左右得一塌糊涂 健全人有没有这样的心理 我想 每个人都应该是有的 这就是每个人所谓的缺陷。有评论家将史先生的作品分为两个阶段 一个是 1985 年之前的多是描述人的残疾 之后的更多的是描述人的缺陷 按照宗教的观点 这得叫原罪 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有缺陷的 不完美的。 这就引出了我对于史先生文章的第三个感受 宗教哲学。 人的原罪就是不完美 那为什么人会觉得自己是残缺的 而有一个不残缺比照的时候 这样的感受就更加分明了 我们把这种不残缺叫做神。说到神 仿佛和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敬畏神 但是不谈论神 我们就来说说信仰好了。人是该有信仰的 就如前文提到的 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残缺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信仰 是什么? 是一个没有残缺的境界 另外信仰就像神性 很是重要 比证明有神的存在更加重要 因为没有信仰固然可怕 但是假冒的神却更加可怕 举个例子 很多很多人 包括我自己 都曾经去过寺庙祈求过佛祖帮我们完成心愿 试想 佛祖既然创造了我们 我们这些个体的残缺他会知而不治吗 佛的教义在于渡人 但是重点在于 如果每个人都被 “渡” 了 那真是要 “无阿弥陀佛” 了。 所以我想 佛或者说信仰 是一种 “路” 的概念 完美的境界在这条路上而不是在路的尽头彼岸只能去跋涉 但不能抵达大家可能都看过 “寻龙诀” 吧 为什么最后争夺的东西叫做 “彼岸花” 我想这其中就有很多前面说的道理 毕竟乌尔善导演 或者说鬼吹灯的作者 是生活在一些有 “信仰” 的地区 可能他们比我们更加懂得彼岸不可及的概念吧。情怀、原罪、本源、宗教、哲学 我想这是史先生的随笔给我最大的体会 这类的写作我从前也略有涉猎 但是从写作的手法上来看 这种类似演绎的手法让我耳目一新 淡泊中丝丝入扣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不曾有的力量 在后续的系列中 我想 我特爱的几篇文章我想写写里面的感受 这样挺好。最后就用我曾经把一篇史先生的文章发给自己 “大干爸” 之后 大干爸给我的留言作为结尾吧 ------------------------30 多年前 从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开始 陆续看了些他的中短篇 九死一生的人 淡泊 深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看不见而信的人是有福的。”爱所以艰难,常常落入窘境爱就像语言,闻者不闻,言者还是哑巴。甘心于隔离地活着,唯爱和语言不需要。人的处境是隔离,人的愿望是沟通。白昼的清晰是有限的,黑夜却漫长,尤其那心流所遭遇的黑暗更是辽阔无边。佛家有言:心既生恨,已动杀机爱者之爱,恋者之恋,思者之思。便有愁苦,便有忧哀,也是生命鲜活的存在。用一生来问 “这怎么办” 思考的深入就会发现万事万物似乎没有确定的答案,或是唯一的答案。尼采有诗 “自从我放弃了寻找,我就学会了找到” 人是以语言的探问为生长,以语言的构筑为存在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着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物质性(譬如肉身)永远是一种限制。走到(无论哪儿)之到,必仍是一种限制,否则何以言到?限制不能拯救限制,好比 “瞎子不能指引瞎子”。天堂是什么?正是与这物质性限制的对峙,是有限的此岸对彼岸的无限眺望。谁若能够证明另一种时空,证明某一处无论多么美好的物质性 “天堂” 可以到达,谁就应该也能够证明另一种限制。另一种限制于是呼唤着另一种彼岸。因而,在限制与眺望、此岸与彼岸之间,拯救依然是精神的恒途。这是不是说天堂不能成立?是不是说 “走向天堂” 是一种欺骗?我想,物质性天堂注定难为,而精神的天堂恰于走向中成立,永远的限制是其永远成立的依据。形象地说:设若你果真到了天堂,然后呢?然后,无所眺望或另有眺望都证明到达之地并非圆满,而你若永远地走向它,你便随时都在它的光照之中。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读这本书的感觉像是一口透过皮肉咬到了骨头上。这本书里作者的思考深度比我读过的许多书要深刻,也许正是因为作者的经历和正在身处的生活状态让他对生命、信仰、精神、灵魂、爱欲这些东西思考比生活顺遂平淡的人更多一些,对作者可能是不幸但对于读者来讲这是幸运的,轻易的就体会到了另外的一个生命的思考和经历,像是短暂的也活过了他的一个片段,这也是阅读有深度的作品的快乐所在。在日常的烦躁和日复一日的平淡中,我们很少有机会对信仰、精神、肉体、爱欲、灵魂、艺术作深刻的思考和体会,有幸作者做了深入的思考和辩证,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些波澜,丰富了我贫乏的思绪。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2024.2.4以为《我与地坛》这本书就已经是震撼到我了,没想到《病隙碎笔》写得更是惊艳!常常思考什么是自我?我以之为是生命和周围一切的交互作用,设计出来的自我。我特别讨厌一个短句 “活出自我”。我觉得倡这样的词汇的短文,我不知道是否笔者有思考过什么是 “活出自我” 吗?是不是企图用理性来做 “活出自我” 的工作。当我们说什么叫活出自我,企图告诫周围的人活出自我?甚至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出自我的时候。我甚是觉得荒诞。
如果摇旗呐喊的 “活出自我”,就是 “活出自我”。这简直是无法见人理解。我昨天听刘擎老师直播的时候,提到活出自我就是生命的展开。好像是克尔凯郭尔说的。我觉得也是很诗意化的表达,好在大概是没有走到理性的边界里去。
活出自我,如果仅仅就是文字工作,那么活出自我最好的可能就是文字工作者,艺术家这类。而这类的人做的当是突破自我的桎梏。
生命的第一要义是活着,第二要义是活着的意义。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