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你还记得小时候为你讲怪谈的是谁吗?——《夜谭十记》
《夜谭十记》 记录的是十个科员,闲时聚在一起喝茶,分别讲述的十个故事。实际上不止十个故事哦,有彩蛋!其中有一篇《盗官记》就是电影《让子弹飞》的原著。这个故事会的成立就非常有意思:十位参与者称这个活动为冷板凳会而且有公约,约定十不谈还每人取了个雅号并为这历史性一刻写了篇稿子祝告天地最后还作诗一首才宣告礼成抱着好奇继续往下读,因为这样的情景像极了我奶奶给我讲故事,而且她讲的故事有真实的地名、真实的事情,只是人物只用他们的工作或外貌取,从人到鬼都有,千奇百怪。本书中的十记实际上是十个普通人物的普通一生,这十位作者又是故事的亲历者或者是见证者,可以带读者感受清末民初时期的百姓生活。《破城记》是讲共产党游击队假冒检察员成功购买枪支拯救队友的故事。《报销记》是讲小小会计搞报销卷入财阀垄断的故事。最有意思的是详细地讲了怎么利用 “海损” 贪粮以及被救后亲身经历采访记者受贿造谣惑众的事情《盗官记》就是电影《让子弹飞》的原著,一切就如电影那样的荒诞,当然电影为了能向观众交待清楚是特别调整过人物的作用,甚至为不少人物加了戏。张麻子从盗做官并为百姓真正实行过二五减租等等事迹,是真实发生过的,至少让读者知道有人真的愿意在不公的世道上行侠仗义。《娶妾记》建议自己读一下,太狗血荒诞了,偏偏又是真事。《禁烟记》实际上是讲当时禁烟局官方利用各种办法走私的故事,如今利用人体运私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故事里用的人体乃是尸,人为钱财到底是能做出多少丧尽天良的事情呢?!《沉河记》应该又是讲者的亲历事件,一生最重要的事情浓缩成了一个故事,出场人物蛮多的,至少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是本书中最温情的故事了。《亲仇记》本书中的长篇故事,两代人都在追求自由的爱情,可惜败给了堕落不公的世界。一个小小的感动:虽然提供故事者说话不利索,但是却认真准备了稿子,让冷板凳会的仪式保持了下去,又让读者读到凄美的爱情故事。其实读到这里,我觉得旧社会一点也不保守,没结婚就性行为的似乎好普遍,一种是金钱的力量,另一种也许是探索爱情的美好吧。《观花记》小朋友教你如何破坏神棍的欺骗,只是在那个时候女性似乎没有太多可选的养活自己的工作,所以讲者大半辈子都在为自己揭穿神棍丢掉饭碗而内疚。《买牛记》底层劳动人民如何靠双手维持 “刚刚好” 的生活?听朋友感叹 “普通人努力大半辈子也只是达到了某些人的起点”,我说,世界就是充满不公平的,能有阶级跃迁的机会已经很好,这里的男主辛苦一辈子不也还是个普通农民而已?《军训记》作者在国民党校里的学习经历,从滑稽到被迫清醒,以 59.5 分无缘毕业证,倒是他后来成为了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也许是因为这个特殊的原因,他这本书从第一版到正式出版,经历了 40 年。只是,当一个人真心要在世上留下点文字的时候,他确实会惦记在心里,直至完成。网上很多短视频在贩卖焦虑,说 8090 一代是最惨的一代,还列举了各样与以前不同的情况:比如独生、房贷、多孩、甚至晚育,这些只能当是自黑、自嘲地进行无奈的总结,就如本书在放大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的事情,里面的人物只是在拼了命地接受生活的毒打。其实倒推回去看历史,哪个时代的普通人能轻松地生活过?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英雄的代价-读《盗官记》因为电影而看《盗官记》,坦率地说,还是电影的情节更胜一筹。怎么理解盗官二字?如果将盗理解为动词,乍一看就相当野蛮,这个官是通过盗的手段不合法得来的。但故事里面分明告诉了我们,官是可以公开买卖的,又何盗之有呢?如果将盗理解为形容词,这就非常玩味,颇有讽刺意味。张牧之虽落草为寇,但十分仁义,书中描述他是个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形象,看不出一点山野之气。而反观小说里面所有当官的,无不为官不仁,只想鱼肉百姓。盗和官的身份对立,但两者却做着本不应该他们做的事。张牧之一介草莽却得到了百姓们真心实意送的万民伞。当官的想在任期间发大财,把百姓压榨干净,然后换个地方继续捞钱。电影没有围绕这种反差展开故事,而且围绕张牧之和黄老爷两大核心人物的斗法展开故事。总的来说小说不够过瘾,这不是由于电影和小说两种不同载体产生的差异。而且从故事情节上,电影里面张牧之和黄老爷斗智斗勇打得有来有回,实在刺激。反观小说结局未免有点悲情,张牧之和他的弟兄们,除了师爷,无一幸免,这个英雄的代价有点大了,虽说黄老爷也被劈成两半,恶有恶报。但善无恶报,看得人十分憋气。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全書完稿的時候我還沒出生。會翻開這本書是無意間發現《讓子彈飛》的原著是來自本書中的” 一記”。當然,姜文已經做了很大程度的修改,但原著依然精彩,而其他九記,也同樣引人入勝,是讓人忍不住一道道” 閱” 過去的「龍門」。卌年過去了,上個世紀初的故事背景在本世紀初剛經歷一場全球疫情、迎來 AI 奇點的今天,讀來依舊妙趣橫生、人情慨嘆,正所謂日星月異唯有人心不變。然而,最後一記的「訓練營」情節,與本人的「入伍訓」幾乎如出一轍(可見歷經戰火、國民政府撤退台灣,如此傳統依舊保存良好、遺風宛在),因此讀來回憶湧現,拍案叫絕之餘,慶幸竟然能如此這般身歷其境、穿越時空,也算是另類的快穿體驗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