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屡见屡鲜
习惯化,是人的一个本能的自我保护和进化机制。当逐渐熟悉事物时,大脑的关注度便降低,将注意力资源给了其他新的、陌生的事物。这种机制当然有好的一面,可以降低能量消耗,最大化的节省能量,也是人类几百上亿年间可以繁衍存活下来的原因。当然,有利必有弊,习惯了也会降低对风险的感知、降低了新奇感等,因此对于风险要主动的变化一点点,以便对于风险先首次见到一样保持警觉警惕,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点点变化,也让做事情不那么的枯燥,能够提起更多的兴趣。人与人交往亦是如此,如没有任何成长和变化,一成不变,也会感觉没有太多探索和了解的好奇。人让人感觉逐渐变老,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成长,一成不变,要有主动的去习惯化的思想和行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2.0《屡见屡鲜》一书将主题集中在 “习惯化” 这样一种人类进化机制之上。中文古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形容的就是 “习惯化” 对于人的影响。作为一本通俗读物,《屡见屡鲜》的作者自然是要通过神经科学理论帮助我们读者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无端烦扰。本书的脉络可以总结成十二个字 “好事少量多做,坏事多看少做”。人类在自己的感知范围内,会对无论好坏、不论香臭的环境都产生 “习惯化” 的适应。幸福的事物和安逸的环境纵然让我们幸福,但我们一旦长时间处于其中,也会渐渐失去对幸福的感知。本书在这个角度给出的建议是:要保持好奇心,重视体验;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走不同的路,尝试不一样的言辞方式,都能让我们重新发掘日常生活中的点点幸福。与此同时,类似谎言、伤痛和歧视一类的现象,人类也很容易对它们产生习惯化思维。本书在这个角度给出的建议是:要保持警惕性,尽可能少接触社交媒体和同圈层的 “抱团取暖”,多通过自省和切换身份,去意识到社会存在的不平等与不均衡现象。但并非所有的事物都能简单 “善恶” 二分,譬如人类社会存在的风险,若是太过重视则社会进步会放缓乃至倒退;若是太过轻视则容易让社会因为群体效应而陷入集体危机。本书的用意是通过解释 “习惯化” 的原理让读者趋利避害,但这样的用意也让本书产生了割裂的读感。比方说,作者列出了许多 “习惯化” 给人带来的危害,也举出了 “习惯化” 使人受益的原理,但一个人是否容易” 习惯化 “,也要考虑到其人生经历和文化环境等复杂因素,例如一个朴实的农民虽然容易受骗,但也安于享受并不富裕的生活;而一个硅谷创业者虽然在商业上离经叛道,却也会因为这样的性格而” 政治性抑郁 “,而我们很难在合适的场景同时扮演” 农民 “和” 创业者 “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如何培养这种灵活的” 思维习惯 “,本书给出的具体方法并不成体系。除此之外,本书作者在结尾将神经科学的结论引申到政治领域,也略显偏颇。在本书作者看来,社会普遍存在的” 歧视 “和” 不民主 “都是集体性” 习惯化 “的结果,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普及” 去习惯化 “的思维方式,通过日常一点一滴去改变旧的世界。纵使不谈这一理论忽视了这些社会” 习惯 “背后的经济与文化基础,” 去习惯化 “只有在存在共识的基础上才能合理消除社会的歧视与不平等;否则依托” 个人良知 “的” 去习惯化 “只会培养出相互隔阂的身份政治 —— 有了对于旧秩序的” 去习惯化 “,就会有对于” 去习惯化 “的” 去习惯化 “...... 而尚无定论的神经科学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这个复杂而永远没有确定答案的组织问题。《屡见屡鲜》中引用的故事可读性不错,主题思想脉络清晰,是一本不错的个人成长题材的通俗畅销书。但正如” 烹小鲜 “的厨子不能直接用来” 治天下 “,用来缓解” 中年危机 “的科学理论也可能同时造成” 社会危机 “。本书的作者、译者和解读者似乎对这种套着科学外衣的 Love&Peace 有一种不切实际的” 思想钢印 “。至于本书第四部分中的” 社会理论 “到底是让这本书锦上添花或者是狗尾续貂,也是见仁见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1. 习惯化是人类神经系统的基本机制,它能帮助我们适应环境,但过度习惯化会降低我们对快乐和风险的感知能力,比如重复的快乐体验会逐渐失去吸引力,长期未遇风险则会降低我们的警惕性。2. 习惯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广泛影响,它可能助长说谎行为,降低创新能力,削弱风险意识,甚至影响我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这种影响涉及我们的情绪、思维和行为等多个方面。3.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控制习惯化,如在愉快体验中加入适当中断、多给予他人、改变环境、更新风险提醒、体验可控范围内的负面结果等;最重要的是要主动意识到习惯化的存在,努力保持对周围世界的敏感度和创新能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要习惯,但不要习惯化#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762 本)#2024 年读书主题(十)心理学 - 自我认知《屡见屡鲜》(306)大家好!2024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再次升级,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领域开始,选择自我认知的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十本是《屡见屡鲜》,打破习以为常,重拾幸福和创造力。“习惯化” 源于人类的进化机制。为了生存,我们的大脑总是优先考虑新的、意想不到的东西,过滤掉老的、意料之中的东西。“习惯化” 是一把双刃剑,既帮助人类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成功地生存和延续,又使人们如同温水里的青蛙,逐渐适应恶化的情况,丧失行动力和竞争力,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知。纽约心理学及神经学博士塔利。沙罗特、哈佛大学。法学教接卡斯. R. 桑斯坦结合心理学、神经科学、经济学和哲学的成果与方法,深入研究了人类的习惯机制,展示了广泛存在于会生活各个方面的 “习惯化” 和 “去习惯化” 现象。2、精彩内容:①这终将过去很久很久以前,东方有一位君主,请求所罗门王赐予他一个座右铭。他希望这句话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时都能用上。所罗门给他的座右铭是:这也将会过去(This too shall pass)。没错,这也将会过去。成功会过去,失败也会过去。激情会过去,懊恼也会过去。顺境会过去,逆境也会过去。不管你正在经历什么,别忘了,这也将会过去。人们普遍不知道其中动力学过程的细节,以至于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习惯化对我们很有用,但也会让我们做出误判,从而错过改变的机会。尤其是你可能正生活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之中,你习以为常,殊不知你可以改变。你需要 “再看一眼”。你真正需要的不是小满,而是持续的探索和学习。不快乐的事最好集中起来一次性做完。如果你每年有两周的假期,你应该分成两段,去两个不同的地方旅游,中间间隔几个月,而不是一次性在一个地方待两周。这就是 “去习惯化” 的道理,其实也就是我经常说的 “喜欢 + 熟悉 = 意外”。②不应习惯一切你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是哪一天?你可能会发现,把最美好的那一天选出来非常困难。没关系,换一个更容易的问题吧:你一生中特别美好的日子都是些什么样的日子?在星期一激动人心的一个事物,到了星期五就变得平淡无奇了。这是因为,我们对一切都变得习惯了,即习惯化(habituate)了。“习惯化” 意味着我们对重复刺激的反应越来越小。你的大脑停止对不变的事物做出反应了。一旦你开始移动眼睛,你就会立即恢复对颜色的感知,再次看到它们。因此,只要移动一下眼睛,你就能够改变你的大脑接收到的输入信号。当然,你的大脑停止注意到的绝不仅仅是这个绿环。你的大脑关心的是最近发生了什么变化,而不是什么都保持不变。这是因为,为了生存,你的大脑必须优先考虑新的和不同的东西:突然闻到的烟味、一只冲你跑过来的贪婪的狮子,或者一位刚刚走过你身边的很有吸引力的潜在伴侣…… 为了让新奇的、意想不到的东西突显出来,你的大脑会过滤掉老旧的和意料之内的东西。③幸福是什么经济学家提勃尔・西托夫斯基就说过,快乐来自不完全的、间歇性的欲望满足。这句话值得重复说一遍 —— 快乐来自不完全的、间歇性的欲望满足。这就意味着,对于生活中的任何美好事物(无论是美味的食物、美妙的性爱、昂贵的汽车,还是其他你想要的东西),如果你只是偶尔得到,它们都会带给你喜乐。“感受” 和 “知道” 之间的这种分离是有道理的,这一点只要考虑以下事实就很明显:“感受” 是一种古老的进化反应,是人类与其他处于进化阶梯更低位置的动物所共享的;而 “知道” 则可以被视为一种新得多、在某些方面更加明显属于人类的能力。“感受” 和 “知道” 分别依赖于大脑系统的不同部分。“老的” 情感反应习惯化得非常快,而 “新的” 智力反应往往持续不会习惯化。人类现在之所以没有继续待在寒冷黑暗的洞穴里,有一个原因是,进步会使我们快乐。快乐往往来自感知到自己在前进、在改变、在学习、在进化。当变化不再发生时,即当你停止学习和进步时,抑郁就会乘虚而入。我们认为这是可怕的 “中年危机” 的核心成因之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保持觉察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与动机要有清醒、客观的认知。勇于认错,拥抱改变。高质量的生命是时时刻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中国人啊,别再天天低头刷小视频了。一点笔记:快乐来自不完全的、间歇性的欲望满足。我们人类可以适应非常多的事物。人们很容易像梦游一样陷入长期的压力和分心状态,而没有意识到事情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奥尔科特和他的合著者的计算,人们从 “戒掉脸书” 中获得的幸福感,相当于一个普通人因为收入增加了 3 万美元而获得的幸福感。新的思维方式和真正的创意往往来自某种意义上的局外人,即那些拥有与该领域其他人不同的知识或技能的人。虽然人类是不完美的,但是应该有不同的意见,因此也应该有不同的生活实验,这是有益的。世间万物的色彩,或许原本都来自我们周围环境的平均色调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