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07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养孙辈陪老,房贷就是养老金

    本书作者是保险业专业人士,比较详细的讲解了目前中国相关养老金的政策,不烦的话可以当知识学习,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和国家的不容易,而我借此讲我的讲老经验:社保是必须要交的属于福利,保底的。但也正因为是普惠性的,只能保证饿不死,全世界的普遍规律就是退休后退休金只能相当于上班工资的 30%,(专用术语是养老替代率 30%),否则上班和不上班一样就不正常了。由于退休后,儿女抚养费支出减少,也吃喝不动了,理论上能达到养老替代率 70% 就够了。所以缺额部分就需要年轻时的储蓄资产,孩子已经成家立业,可以通过大房子换小房子,出售房子租房子,补足收入差。台湾人称年轻时按揭购房为养 “哑巴儿子 “。全世界都是这个最靠谱,尤其时没有资产税和房产税的我国。所以年轻时的房贷,是你最靠谱的养老金。作者 80 后老家河南郑州,这几年郑州的房产是暴雷的重灾区,他肯定有异议,但想想他工作的北京,如果过去 10 年购买保险的费用,支付北京住房按揭,情况就不同了。全书细读保险更多的坑,买房最省心。本书有点贩卖焦虑,而且方向错了,农耕文化传统的积谷防饥,在传统性匮乏的农耕文化,最担心的是饥寒,没有经历过无组织的孤单,无依无靠,所以中国未来社会老年的问题不是吃穿的的问题,日本统计老年人死后沉淀在银行的现金平均人民币 70 万元,在日本全民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普及的社会,老年人最大的问题不是金钱,是孤独和失能老人的看护,是没有宗教信仰组织后,城市化也带来家庭的原子化,如果没有子女直系亲属,等到 90 多岁无论是行动还是智力都有问题的时候,有钱能放心托付给谁呢?中国购买法拉利第一人李晓华的故事才是警戒。我耐心看完全书,全书都在讲养老保险和各种养老年金理财,没讲的核心问题。如果现在老人退休时只要有自住房,养老就已经没有钱的问题了。最大的问题是最后几年的亲情陪伴。解决问题的终极办法就是多生孩子,和子女是两家人有不习惯,但隔代亲,就要多带孙辈。感情靠培养,世间有因果,购买保险不如购买亲情,所以陈佩斯才让他儿子养 4 个孙辈。如果你到 80 岁之前可以把所有财产包括房产都放心托付,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回归童心,享受当下,你的养老计划才是成功的。

      6
      1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思路可以,养老金的配置逻辑

      作者对现今养老金三大支柱作了理性分析,并以自身为例,如何配比养老金最为合理,以及如何对养老金进行投入使得收益最大化,不只着眼当下,而是将目光放在几十年后,更长远的目光带来长久的收益路线。本书真实的目的其实就是鼓励大家去买商业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社保因条件所限金额太少,第二支柱企业年金限制又多,那只能靠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了。如果你是个眼光长远的人,善于投资,并习惯用手段来对抗未知风险,同时你自身经济实力还不错,那这本书对你来说堪比私人养老保险顾问。相比于保单上的容易纰漏的条条框框,本书则是明确规划了你未来的养老及医疗保险的路线,如何避坑以及如何精准投入。当然,本书很吃用户群体。以免 “何不食肉糜”。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花了半天的时间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总结一下书里提出养老的三大支柱:1. 社会养老保险;2. 是企业年金 / 职业年金,即补充养老保险;3. 是个人为养老攒钱。社会保险目前的逻辑是现收现付制,即用现在缴纳社保的人的钱来给已经退休的人发养老金。事实上从 2014 年开始,流入的水就开始少于就出的水,造成了池子里没有水的状态,全国的职工养老保险就已经入不敷出了,主要依靠财政补贴过日子。此外,职工养老保险的逻辑是:单位缴纳的部分进入统筹账户,个人缴纳的部分进入个人账户。只有个人账户里面的钱才一定属于自己,而统筹账户里的钱会按照一个较为复杂的规则,在进行社会层面的平衡后再给到个人。企业年金 / 职业年金,也被称为补充养老保险,通常是体制内的从业者才享受的,全国大概有 7000 万人能享受,占比总人口的 5%。其中职业年金主要适用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由个人和财政按比例缴纳部分金额进入专用账户,等到退休时才可以领取;企业年金则是企业和个人按比例缴纳部分金额,委托金融企业对该专户进行打理,等到退休时才能领取。个人为养老攒钱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国家前段时间提倡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往这个账户里存钱,可以购买指定的金融产品,每年在缴纳个税时可获得最高 12000 元的抵扣额度。二是个人商业养老金,即个人自行购买的各类养老金融产品,但没有个税优惠。风险准备金主要是留一笔钱来应对退休后的潜在大额开支,比如医疗和护理费用。使用的金融工具是增额终身寿险和长期护理险。终身现金流就是在社保和企业年金之外,自己准备一份能够按月领取的养老金。这部分钱主要是用于满足日常生活,保持不低于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使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是终身养老年金。除了终身现金流还需要一个稳健资金池,主要是增加可支配的资金池,确保长期安全、稳健、增值、随取随用。主要的金融工具包括增额终身寿险和公募养老基金。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快乐退休

          实现退休需要一定的收入来源,但是不同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现方式:1. 根据 “70-80 原则”,退休后用于日常生活的收入能达到退休前的 70% 到 80% 就可以了 1。2. 攒够一年生活费的 25 倍后就可以退休了,这是根据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 “4% 原则” 得出的。3. 根据 “菲尔理论”,只要攒够年花销的 25 倍就可以退休了。例如基础月花销 1 万,一年就是 12 万,25 倍就是 300 万。需要注意的是,在实现退休目标时不仅要考虑足够的收入来源,还要掌握强的理财能力,并且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投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三大支柱养老中自己只有退休金再正常持续进行,第二支柱中的职业或者企业年金没有!第三支柱中,保险几乎也没有!前面两个没有什么大的操作空间。但是第三支柱可以自己把控!书中也给我们建议:“个人养老金的黄金三角结构”,包含风险准备金、终身现金流、稳健资金池这三个账户,它们分别承担了防止因病致贫、保证基本生活、追求更高品质这三项使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养老保险要趁早谋划,未雨绸缪,方才能够安享体面的退休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年头,欠钱的都是大爷

                本书是一本观念超前的养老金政策普及与养老保险按需购买的指南性读物,作者觉得个人养老金的规划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准备 —— 终身现金流和医疗保险。终身现金流有三个支柱,第一是国家发的退休金,体制内能保证退休前的 85%,社保只能保证退休前的 40%,且退休的医保池子最后你还未必能用得上。第二是职业年金虽然多但总让人觉得遥遥无期,第三是个人养老金,作者槽叔是这项新政策的坚定拥护者,他认为只有个人养老金才是全能用在自己身上的保证金。医疗保险部分,作者推荐购买长期照护险和医疗通胀金,都是为了老了看病和看护用的,总之手上一定要有现金流,保险要买实体机构,不能买 APP 操作的,担心可能随时暴雷。最后作者自身的设想是攒 200-220 万才能安心养老,这对一般人而言挑战不小。另外作者不建议提前还房贷及时行乐的观念有些超前,这一点我还是相当赞同的。说个我以前在老家 (台湾) 的银行系统上班的故事,就是那时 (约 25 年前吧) 银行每天开门上班前 15 分钟,经理要带着所有银行行员 烧香拜拜,保佑所有的贷款客户身体健康,事业顺利,这样才能按时把贷款还了。至于存户不用管,反正是要付利息给他们的。所以说欠银行钱的,真的不要太早还,这样还有不少人能在我们背后,每天默默的帮我们祈福呢。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有想过养老问题吗?

                  一直以为我们交了职工养老金就安然无恙了… 更以为当自己退休的时候会像想在的退休老人一样每月退休金跟正常上班族无异,甚至还要高很多。现实是这样的吗?现在的在职群体和退休群体的比率和我们退休是发生了多大变化?我们有应该怎样提前规划自己的养老金?人活着钱真的没了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养老是一场持久战】

                    人生半世,浮浮沉沉是常态,但还有机会能够转圜。但年过六旬,机会已无,如何是好?答案是提早做好养老准备。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个体会。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在人生中任何一个时间点,养老都是一个及时的,必须谈及的话题。当然,越早思考、越早准备越好。读完本书第二个收获是,养老的底层逻辑是是三个特质,安全性、稳健性和终身性。这是养老金的核心。围绕这三个特质,你应该避免通过权益投资、理财投资来实现退休后现金流的长期与稳定。第三个收获,如果你懂得退休后养老现金流只来自于社保,生活品质的下降是必然。现代社会的养老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统筹、个人和商业。包括我自己在内,截止目前,觉得大多数养老金的来源是来自社会统筹。社会统筹的问题是未来的赤字化概率大增,其次,社平工资注定会拉低你的退休后现金流水准。这注定了你的生活品质下降成为必然,如果你只有一根柱子的话。所以,无论你出于什么年龄,着手建立你的养老计划吧,如果你已年过半世,注定辛苦,但准备好过没有准备。如果你刚刚步入社会,你的及早计划会让你在接近退休时会轻松许多。最后,谈谈最本质的解决方案。求人不如求己,做好自己,让自己能够拥有与时代同频的知识、学识与见识,还有健康的身体,这才是你退休生活的质量保证。财富只能解决你的物质短缺问题,无法解决你的精神质量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安心养老

                      这本书收藏了很长时间,一直没读,理由是书名离我很远,我才 35 岁啊,为什么要考虑养老问题嘛?是现在不够忙嘛?当然不是,作者想告诉大家养老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不是选择题,谁也逃避不了,居然不能逃避,早面对和晚面对,对最终的收益存在天壤之别。养老问题不能靠国家,国家很忙的… 怎么办?靠自己呀!现在就开始动脑筋存钱,不要多,加上时间的力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朋友们,闲暇时可以考虑下自己的养老问题了。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养老规划,越早越好。我自已的养老保险随性买的,很感谢看了这本书,和孩子科普了一下,她以后的养老得早规划着来,老公说我操心太远了。。。2023-08-13 周日 早起下雨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关于如何规划养老的书

                          在面对养老问题时,许多人可能会因为担忧、焦虑或触动而感到不安。然而,这种情绪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光是意识到养老可能带来的挑战和危机,不足以保障我们的晚年生活。真正决定养老结果的,是我们是否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制定了合理的计划并加以执行。无论是在财务、健康、社交还是情感方面,我们都应该主动采取措施,为养老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养老,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因为我也是一个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所以说读槽叔的书就有一种莫名的境界感,而且我读槽叔的时候会觉得特别的通俗易懂,而且还酣畅淋漓。养老真的是一个非常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现代人很多不是很理解这个问题。因为中国的养老制度其实在开始其实才开了没多久。很多人看到父辈好像没有交什么钱就养老金,都觉得好像还挺靠谱。但是其实殊不知那是国家给的补贴,如果自己只交 15 年,还交最低档,其实根本是拿不到什么养老金的,而很多人都以为我只交 15 年就够了。但是其实殊不知那是国家给的补贴,如果自己只交 15 年,还交最低档,其实根本是拿不到什么养老金的,而很多人都以为我只交 15 年就够了。中国的养老金整个体系的一个科普工作是迫在眉睫的,大家没有意识到这个严重性,就根本不会去想到我要去补充自己的养老保险到最后。可能中国一代人的生活品质会一下下降很多。我相信这个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只有从现在。力所能及的去积累自己的养老金,才能够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老有所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攒多少钱才能安心养老

                              随着这两年突发的环境改变,一时间对保险和养老社保有了更多的关注记得那时甚至想退保和停缴社保,总感觉那个最大的蓄水池进水口的供量远远赶不上出水量了。据说到 2035 年就没了,那等我们老了,肯定…… 更何况还有那些每月领了根本花不完的一批人的存在。可是想到自己曾经进入保险业时培训时所学,感觉还是先不要轻举妄动。幸好,坚持下来了这几年。虽然现在还很年轻,但是关于养老这事儿,还是应该有个系统的学习的。这本书科普性不错,应该把作者的第一本书再读一下综合考虑。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思路可借鉴!

                                书中详细介绍了关于养老规划的各类资产特点,有案例有分析,值得借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通过这本书,我会帮你厘清养老金发展的前世今生,从宏观到微观地展开养老金三个账户的面貌,抽丝剥茧地呈现积累养老金的道和术。当然,仅靠我自己多年的理论和实践可能略显单薄,但过去几年来,我和团队经纪人基于数千位养老金客户所提炼出的经验和方案,足以在你积累养老金的道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笔记】养老金是为了服务于退休后的人而存在的,所以攒养老金这件事最重要的考量,是想清楚退休后的你,到底想要什么(每月多少的领取金额、每年多少的出游安排、预留多少的风险准备金)。养老从来都不是不是随便买份理财交答卷就完事大吉,这是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情况思考、计算、沟通的事情,同时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转移,让这事变得稳、有计划、有效益;积累养老金,不是一场投资比赛。养老金底层逻辑有三个特质:安全性、稳健性和终身性。积累养老金的本质,是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下,战胜消费欲望和暴富幻想,为未来的自己提供更稳定更好的生活质量;延迟满足是不容易的事,为养老做准备就是一个长线的延迟满足。养老问题,重要的不是多少钱,而是心态。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未来太久,或者现在赚的太少,永远也存不够需要的钱,永远也没有合适的开始那天;行业内有养老金的 “三大支柱” 的说法:第一支柱来自国家,是社保养老金,第二支柱来自企业,一般是央国企的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配置商业养老金。对于第三支柱,建议从风险准备金(防止因病致贫)、终身现金流(保证基本生活)、稳健资金池(追求更高品质)三方面合理配置。中国的传统是家庭养老,子女负责老人全部的赡养。随着家庭单位逐渐变小,生活方式逐渐多元化,社保养老对于我们越来越重要,我们将是承前启后的一代;避开分红险、万能险产品,避开开门红相关产品,这些很多是大坑。【思考】近些年越来越同意这一说法:钱要拿出来有作用地花,才能发挥他的价值的。一生都存着供着,对社会对个人其实都没有发挥出它的价值;常说富人买保险,这才体会到,在配置了基本的重疾险、补充医疗险、意外险和寿险后,还要 30 年的大钱拿出来投到养老计划,终于知道富人的钱是怎么不够用的了哈哈;养老金的规划是非常复杂的,如果说健康 4 险的配置是选择题,那养老金配置就是一道综合应用题,因为各家境况不一,更何况是未来三十年的计划,人们会在这个过程中反复斟酌调整自己需求;财富只能解决物质短缺的问题,无法满足生活的精神质量以及幸福满足感。所以还是要保持健康的身体,持续提升学识见识。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风险准备金 + 终身现金流 + 稳健资金池

                                      【个人积累制:长期、稳健、可持续】风险准备金 + 终身现金流 + 稳健资金池・社保养老:国人养老,第一支柱・职业年金 / 企业年金:“打工人” 养老金,第二支柱・个人养老金:养老小金库,第三支柱,自由职业者的全部第三支柱法则:黄金三角理论・风险准备金(risk reserve):开源之前,先要节流・终身现金流(cash flow):社保缺口,靠它填补・稳健资金池(fixed assets):进可攻、退可守的资产配置第三支柱压舱石:商业养老保险・陪伴一生的现金流:终身养老年金・第三支柱的 “国债”:增额终身寿险・因病卧床的护工费:长期护理险・防止因病致贫:医疗通胀基金第三支柱生力军:公募养老基金确保下有兜底、上不封顶。力求稳健、追求收益。・保守型:增额终身寿险不低于 60%,养老基金不高于 40%。・稳健性:增额终身寿险和养老基金各占 50%。・激进型:增额终身寿险不低于 40%,养老基金不高于 60%。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些问题和危机,即使你深受触动,也不过仅仅是触动。是否做出了行动,才是决定结果的核心标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有 10 亿人参加第一支柱。如何区分城镇职工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呢?很简单。如果受雇于固定的企业或单位,月收入相对稳定,主要居住在城镇,自诩 “打工人”,每月的社保和工资挂钩,那么这类社保养老金就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以下简称 “职工养老金”)。如果居住在城镇或乡村,没有固定单位或企业,自己单干或者务农,每年缴纳固定金额的养老金,那么这类社保养老金叫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 “居民养老金”)。虽然都叫养老金,但职工和居民养老金的收入规模差别巨大。2021 年,职工养老金当年收入 6 万亿元,支出 5.6 万亿元,累计结余 5.2 万亿元;居民养老金当年收入 0.53 万亿元,支出 0.37 万亿元,累计结余 1.1 万亿元。不管是从增量角度还是从存量角度来看,第一支柱的主体都是职工养老金。读懂中国的第一支柱,必须先读懂职工养老金。这一章我们来重点分析职工养老金,居民养老金会在本书第二章和第六章详细介绍。现收现付制:读懂第一支柱的钥匙回到上面那张图,查阅 “养老缴费信息” 栏可以看到,2019 年 1 月至 4 月,槽叔月收入 21391 元,每月缴纳的养老金为 5775.57 元。其中单位交 4064.29 元,个人交 1711.28 元。之所以要分成两笔,是因为设计职工养老金制度时,政府设立了两个账户: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统筹账户由单位出资,按月薪的 19% 计算,是 4064.29 元。个人账户由职工自己出钱,按月薪的 8% 计算,是 1711.28 元。统筹账户的 4064.29 元是共用金,这笔钱通过进水口直接流入一个 “大水缸”,与此同时,水缸的出水口不断有水流出。正在工作的人不断积累统筹账户,如同不断从进水口往里灌水;已经退休的人只领钱不交钱,相当于不断从出水口取水。在这个水缸的外壁上刻着五个大字:“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制的灵感来自 19 世纪的德国,时任首相的俾斯麦通过自上而下的大一统方式提出这套养老方案。但时过境迁,100 多年后,现收现付制遇到了一个奇葩的敌人 —— 低出生率。如果每年流入的水多于流出的水,多出来的水就沉积在缸内,以备后续使用,这就是社保养老基金结余。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做过测算,2027 年,职工养老金当年的结余将首次出现负数 —— 进来的水比流出的水少。这也意味着从今往后,就得靠水缸里的存量水了,所谓 “吃老本”,说的就是这件事。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什么也不做,养老金的累计结余将于 2035 年耗尽。耗尽的意思是:老本啃光了。2035 年并不是很遥远,你正在阅读的这本书出版于 2022 年,往后数 13 年,就是 2035 年,往前数 13 年,就是 2009 年。2009 年在你的记忆里有多清晰,2035 年对你来说就有多迫近。事实上,当年结余为负的情况已经提前发生了。2020 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为给企业纾困,国家出台了社保减免政策。虽然减少了企业负担,但社保养老基金的收入受到影响,提前 7 年出现了当期结余为负的情况,累计结余也缩水近 5000 亿元。新闻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当你回头凝视,就能有所感知。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