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面对糖,我选择躺平
我们都是吃货,面对今天琳琅满目而十面埋伏的餐桌,兴奋而惶恐。身为中国人,不再为吃不饱肚子发愁的日子,也不过才几十年。只是仅仅过了这短短的二十年,健康的定义就已经有了新的变化。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这些本来陌生的医学名词,突然进入很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里。因此,有了巡山大王王立铭的这本小书,为我们讲讲我们身体里脂肪和糖的秘密,和我们讲了关于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的故事。试着把人类代谢疾病背后的科学故事梳理清楚:我们是怎样慢慢理解身体里的脂肪到底有什么作用,脂肪的微妙平衡是如何被身体小心翼翼地维持,而它为什么又会像脱缰的野马般失去控制,导致各种痛苦的疾病。我们不得不开始艰难地改变自己形成于饥饿年代的顽固生活习惯,强迫自己少吃主食、少吃油腻、减少糖盐摄入、控制饮食总量、增加运动。这一切显然并不容易。所以,我自己又偷偷地再降一点自己的 flag: 运动,就是为了吃的心安理得😂。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3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脂肪和葡萄糖書中研究者們從有基因缺陷的小胖老鼠開始發現了人們為什麼會變得肥胖,並且提出了解決過胖問題的辦法。對於大多數只是超重而不是嚴重肥胖的人來說,最好的辦法還是管住嘴、邁開腿。然後以葡萄糖的代謝為中心講了糖尿病的原因及治療。糖尿病的成因和胰島素有關,人們因為缺乏胰島素或者對胰島素不敏感才會患上糖尿病。1 型糖尿病的患者可以直接靠注射胰島素來維持,但是 2 型糖尿病患者則不能只靠注射胰島素,還需要配合其他的藥物才行。書中也講了如何判斷關於健康的資訊是否靠譜,提出了三條標準:如果某個論斷有流行病學的證據、有科學研究的證據和臨床醫學的證據才能相信它。通過對這本書的解讀,讀者也很容易意識到科學探索往往不如想像中那麼美好,它是艱苦而漫長的工作,結果還往往不如人意。作者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推測出人體內有抑制食欲的因數,但是直到他退休也沒能找到這種物質。而其他的科學家雖然花了二十多年最終找到了這種叫做瘦素的物質,但是卻失望地發現,瘦素並不能有效治療肥胖症。2 型糖尿病的治療藥物二甲雙胍也是這樣。人們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就偶然從一種有毒的牧草中發現了能降血糖的植物堿,並且在這種植物堿的基礎上開發出了二甲雙胍,但是直到九十年代,二甲雙胍才成為治療 2 型糖尿病的藥物,這中間過了七十年。而又過了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不明白二甲雙胍為什麼能治療糖尿病。甚至連 “膽固醇水準過高,會增加人們患心臟病的風險”,這樣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論斷,也是經過了數十項各種研究,橫跨了整個二十世紀才最終定論。人類在理解世界、理解自身這條路上邁出的每一步,都是極其艱難的。一個人、一個科研團隊數十年的努力,可能只是給科學這本大書上,增加一個完全不起眼的小小注釋而已。也正是因為科研活動的艱難,才不應該對科學的結論掉以輕心。那些通過嚴謹的研究得出的結論,那些發表在信譽卓著的、經過同行評審的科學期刊上的論文,才是我們更應該相信的資訊。與之相比,有些雜誌、電視節目和微信公眾號上聳人聽聞的消息,還有那些本身只是為了博得關注而胡編亂造出的文章,根本不值得我們去關注,也不值得我們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瞭解,當然更不值得我們去傳播它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对脂肪的灵魂三问:是什么?从哪里来?如何消失?减肥这件事,实在不应该跟自己较劲。也不应该怪自己意志力不够,因为控制身材这件事,根本不受意志力控制。知道那么多减肥的道理,就是瘦不下来,是吃货们的常态。每一个吃货都应该庆幸,正是因为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 “好吃懒做” 本性,才让自己有机会享受今天物质极大丰富的美好生活,那些在进化路上又不爱美食,又拼命劳作的的人,早就因为能量匮乏挂掉了。《吃货的生物学修养》并没有教读者任何具体减肥方法,却可以让无数次掉进错误减肥坑里的读者,有恍然大悟的觉醒,发出对脂肪的灵魂三问:脂肪本质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如何让它消失?这是一部人类与肥胖博弈的科学史,是科学家在肥胖相关疾病领域奋斗的 “人类群星闪耀时”。从胖鼠和糖鼠的连体实验开始,把读者带入揭秘 “人是怎么变胖的” 科学研究旅程。脂肪从哪里来?臭名昭著的减肥药历史。高血脂、糖尿病跟肥胖之间关系的秘密。怀着抑制不住的好奇心,就像抑制不住的食欲,一路看下去,越来越觉得,肉肉虽然长在自己身上,可是减肥这件事,如果没有科学家们努力揭开真相,自己再怎么 “管住嘴迈开腿” 也是瞎折腾而已。减肥者不得不知的三个问题,答案就在一个个伟大科学家努力探索肥胖奥秘的小故事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吃货的生物学修养》《吃货的生物学修养》是一本科普和科学史书,讲的是脂肪和糖这两种对人类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以及它们给人类带来的麻烦。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这些越来越流行的 “富贵病”,就是脂肪和糖惹的祸。在这本书里,作者仔细讲解了这些疾病的研究历程、发病原因以及目前我们所知的治疗方法,从人们对脂肪和糖代谢过程的研究,讲到科研历程的艰辛,再讲到制药的艰难。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脂肪和糖代谢疾病的原因和改善方法,也能知道人类在了解自身这项庞大工程上所付出的努力。本书的核心内容:这本书的两个关键词是 “脂肪” 和 “葡萄糖”。从这两个关键词出发,分别介绍了人们对脂肪过剩疾病的认识历程与解决思路,与两类糖尿病的原因和治疗。这本书围绕着脂肪和糖这两个关键词,详尽地介绍了对这两种营养物质代谢过程的研究故事、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给出了对相关疾病的科学的治疗方法。书中还提出了判断健康信息的三条黄金标准,可以帮我们在纷乱的信息洪流中甄别真正有价值的医疗健康信息。首先,本书讲了肥胖的机理。研究者们从有基因缺陷的小胖老鼠开始,发现了人们为什么会变得肥胖,并且提出了解决过胖问题的办法。当然,对于大多数只是超重而不是严重肥胖的人来说,最好的办法还是管住嘴、迈开腿。然后本书以葡萄糖的代谢为中心,讲了糖尿病的原因及治疗。糖尿病的成因和胰岛素有关,人们因为缺乏胰岛素或者对胰岛素不敏感,才会患上糖尿病。1 型糖尿病的患者可以直接靠注射胰岛素来维持,但是 2 型糖尿病患者则不能只靠注射胰岛素,还需要配合其他的药物才行。最后本书讲了如何判断关于健康的信息是否靠谱,提出了三条标准:如果某个论断有流行病学的证据、有科学研究的证据和临床医学的证据,我们才能相信它。科学探索往往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它是艰苦而漫长的工作,结果还往往不如人意。科曼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推测出人体内有抑制食欲的因子,但是直到他退休,也没能找到这种物质。而其他的科学家虽然花了二十多年最终找到了这种叫做瘦素的物质,但是却失望地发现,瘦素并不能有效治疗肥胖症。2 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二甲双胍也是这样。人们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偶然从一种有毒的牧草中发现了能降血糖的植物碱,并且在这种植物碱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二甲双胍,但是直到九十年代,二甲双胍才成为治疗 2 型糖尿病的药物,这中间过了七十年。而又过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不明白二甲双胍为什么能治疗糖尿病。甚至连 “胆固醇水平过高,会增加人们患心脏病的风险”,这样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论断,也是经过了数十项各种研究,横跨了整个二十世纪才最终定论。人类在理解世界、理解自身这条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一个人、一个科研团队数十年的努力,可能只是给科学这本大书上,增加一个完全不起眼的小小注释而已。不过,也正是因为科研活动的艰难,我们才不应该对科学的结论掉以轻心。那些通过严谨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那些发表在信誉卓著的、经过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上的论文,才是我们更应该相信的信息。与之相比,有些杂志、电视节目和微信公众号上耸人听闻的消息,还有那些本身只是为了博得关注而胡编乱造出的文章,根本不值得我们去关注,也不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当然更不值得我们去传播它们。毕竟,了解哪些信息来源更可靠,而且有意识地去寻找这些信息来源,才是了解真实世界的第一步。这是我们在这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生存的必备技能,也是这本《吃货的生物学修养》带给我们的启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