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郭建龙带着看周边国家、品不一样的历史
周边的印度、中南半岛各国、外蒙古,一直都在咱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半遮半掩、朦朦胧胧。亦真亦幻的感觉,强烈地吸引着各方人士特别是历史学者一探究竟。郭建龙就是其中一个,但他基本上骑自行车和乘坐火车公交车实地游历、考察,年纪轻轻、身体相对单薄、语言也不是很熟练,却是只身一人,孤胆前行,并且精打细算、花费不多。纵使是经历了很多磨难,甚至是身心伤害,也能用真诚的交流、机智的应对,在异国他乡、荒蛮之地,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虽也是匆匆忙忙,但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照片、对话、场景等等。在此基础上,他又潜居某地,如广州、昆明、大理,广泛收集整理分析各类相关资料,潜心对照所见所闻、梳理所思所想,集结成书,馈广大读者以饕餮精神大餐,得到《老俞对谈》的大力推荐。# 俞敏洪您也想看见不一样的历史吗?来,得到读书。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用双脚丈量世界的人非常敬佩郭建龙先生的学识、胆识和行动力。我们大概率没有能力像他那样去 "旅游"。那我们就跟着他的文字与他一起经历那一次次冒险的旅程,听他讲当地千年的历史变迁吧。在这个太容易获取信息的时代,没有建立自己的精神内核的人,很容易被各种信息和不同立场决定的价值观所影响,陷入选择的困境。当我们不知道该相信谁的时候,我们的经历,我们曾经看到过、交谈过、共过事的那些人,我们的感受就可以成为我们判断的抓手。直接经验肯定不全面,但它在我们迷茫的时候,是我们唯一可以相信的东西,可以作为判断标准的东西。我觉得,郭建龙先生,是通过游历的方式,将知识与经验结合起来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内核的。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郭建龙先生的写作方式和态度,让我联想到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的作者)的一句话,"只有理解他人,才可能理解自己。生活,在任何地方都要不惜任何代价参与生活。" 他们所代表的就是这样一群,令人敬佩的,在任何地方都不惜一切代价参与生活的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