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3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因为热爱,所以宁静(《走出非洲》读书笔记)

    在作者的眼里,非洲,一定是个广阔得让人不得不融入的广袤大地,也只有在这种时候,人才会发现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这青草是我,这空气以及看不见的远山是我,这疲惫的牛群也是我。我与合欢树间轻柔的晚风一起呼吸。” 我喜欢这样的文字,因为它不是炫耀的华丽,而是能在其中读出作者的真诚,她是真心热爱着那片广袤的大地,以及在那片大地上生活着的动物和人。或许只有在片广袤的大地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类的渺小,也才能明白到底大自然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作者在书里说:“大多数白人都会竭力躲避未知世界以及命运的袭击。而黑人呢,由于一直被命运掌握在手中,因此与她友好相处。从某种意义上说,命运就是他的家,是茅屋中习以为常的黑暗,是他扎根其中的深坑。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变化,他都不动声色。” 在那片广袤的大地上,人总会失去对大自然地控制感。文明让我们认识和掌握了大自然,我们用水泥、钢铁和机械建造了城市,也让我们丢失了大自然。“文明人已经失去了安静的天性,只有向大自然学习如何安静,才能被它所接受。” 我们习惯了城市的喧嚣,习惯了人群的寻闹,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觉得好像有些本来属于我们的东西,丢了。我想,那就是一种丢失了热情的感觉吧。有生气地生活,好像对于中年的我们来说,总是有些难的。我们在时间和效率的驱使下,不停地奔跑,不断地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攀登的目标。有人说人生就像爬山,只有当你爬到最顶上的时候,才能体会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只是,我心里总有一个隐隐的问题: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就不要下山了吗?山顶很冷啊,风很大啊,就自己一个人也很孤独的啊。然后呢?非洲大平原,我只在电视上看过。在这片大地上,残酷与生机在人的意识以外悄然地交替着。不豪迈,或许一个人站在这个地方的时候,只有谦卑。我喜欢作者的那些问题:“如果我会吟唱非洲之歌,吟唱长颈鹿,以及照在它背上的非洲新月,吟唱田地中的耕犁,以及咖啡采摘工那汗涔涔的脸庞,那么,非洲是否也会为我吟唱?草原上的空气是否会因为我身上的色彩而颤栗?孩子们是否会发明一个带有我名字的游戏?圆月是否会在碎石路上投下像我一样的影子?恩贡山上的鹰是否会找寻我的踪影?” 这是在宣告,我属于自然,也请自然接受我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呢,把自己融入这个世界,而不是硬生生要通过什么来证明自己和这个世界有关系。 非洲的生物和人巧妙地融为一体,非洲的原住民与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体的。只是 “文明” 的到来,让这个原本自然的一切有了不一样的另一面。有了宗教和文字,原来的那个自然就不只是原来的那个自然了,这个世界悄然地就变了。这种文明与自然的交汇,在非洲这片大地上就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张力。就像作者一样,一方面是文明的使者,一方面又是自然的向往者。她喜欢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淳朴、热烈、简单、自然,他们却又表现出对文明的依赖和追求。谁能说清楚这种追求是不是自然呢?或许让我到那个地方生活也会一样,一方面感受着大自然的感召,渴望与这片壮美的土地融为一体,也同样渴望着人类文明带给我们的方便和便利。人啊,就是这么不容易满足。飞翔那一段,写的真美。至于飞行这件事,没有飞翔过的人,或许怎么也无法理解的吧。“飞越非洲高原时,你可以看到壮观的美景:那令人惊喜的不断组合与变幻的光与色,那沐浴着阳光的绿色原野上的彩虹,那巨大而垂直的云朵,那黑沉沉的狂风暴雨,都在你身边追逐、起舞。急雨倾泻而下,像鞭子抽白了天空。现有的语言不足以描绘飞行的体验,需要随着时间的流逝创造出新的字眼。当你飞越大裂谷和苏斯瓦以及隆戈诺特火山时,你会感到自己飞得太远,仿佛到了月球背面的地方。有时候,你可能超低空飞行,可以清晰地看到草原上的动物,并对它们产生一种奇异的感情,正如上帝刚刚将它们创造出来,还没有让亚当为它们命名时一样。”“生活在城里的人真是可悲又辛苦,无异于受奴役,因为所有的活动都局限于单维;他们沿着一条线行走,就像被绳子牵着一样。当你穿过田野或钻进树林时,是从线到面的过渡,是进入二维世界,对被奴役者而言,这是如同法国大革命一般的大解放。但是在空中,你却进入了三维世界,享有彻底的自由,经过多少年的放逐和魂牵梦萦之后,思乡的心投入了宇宙的怀抱。万有引力定律和时间永恒法则。” 无论如何,总归还是要离开的。她离开非洲的时候,就仿佛丢失掉了一个自己,一个无可奈何却必须丢掉的自己。她只是在叙述、在表达,告诉了你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然后用一帧一帧的画面来告诉你背后的伤感。告别这一段,充满着让人怜爱的细节。“某个傍晚,你正凝望着它们时,它们会突然猛地一抖,掀去面纱,变得豁然开朗,形状和色彩都显得无比生动清新,仿佛要将拥有的一切都呈现给你,仿佛你可以从所坐之处直接走到那绿油油的山坡上。”“从这里朝西南方看去,恩贡山脉进入我的眼帘。晴空万里之下,一马平川的高原环抱之中,雄伟的山峦拔地而起,但它是那么遥远,四座主峰几乎微小难辨,与我从农庄看到的不同。距离之手缓缓地打磨并抚平了山的轮廓。” 就像作者自己说的,要离开的并不是我 —— 我自己没有能力离开非洲 —— 而是非洲正在缓缓地、肃穆地离我而去,犹如海水退潮一般。这不禁让我们会思考,人的生命到底如何才有价值?或者是不是必须有价值才是值得的人生?我想,这样的问题,都是伪问题。我以为,生命其实最大的意义就是好好生活,至于价值,那都是相对别人的,而对于自己,价值都是自己定义的。书中有一段我很喜欢:“一位老太太谈起自己的一生,说她愿意从头再活一遍,并以此证明她没有虚度年华。我心里想:是啊,她的生活的确如此,必须活上两遍,才能说不虚此生。” 不知道,在我老去的时候,会不会也愿意从头再活一遍,就按已经发生的再活一遍,因为这确实就是没有虚度年华的证明。那我们现在要怎么做呢?好好生活啊。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一首小曲可以再三从头开始,但完整的乐章 —— 无论是交响乐还是五幕悲剧 —— 却不可能。如果从头开始,则是因为中间出了差错。” 诊视自己的生命,就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生命,也只有这样,生命才会真心祝福你。“我的生命啊,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你只有给了我祝福,我才会容你去。” 学会去热爱吧,不管是不是在那片土地上,我们总可以热爱自己 ,热爱路边的风景,热爱自己的生活。我的热爱啊,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场永远望不到尽头的旅行

      这本书很适合在安静的时候泡上一杯茶,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轻声呓语。但是很可惜,我只能在每天通勤的地铁上抽出时间一起伴随作者走完了这一段旅途。走完?也可能是新的开始吧。地铁的颠簸就像汽车轧在乞力马扎罗山的山路上,地铁里的风仿佛都带着非洲大陆特有的风沙味和泥土味。真是有趣,我还从来没有去过那片土地。我想这就是这本书带来的力量吧,作者在非洲的经历和见闻能够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哪怕只有一点点和自己重合的轨迹,从而掀起强烈的共鸣感而沉浸其中。或许,非洲大陆的旅途不仅有下午茶的恬淡,也有地铁穿行的粗狂。尤其喜欢那一段对家的描写。我们不停地出发我们不停地想家永远在旅行永远在想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走出非洲》

        海明威认为本书是他读过的最优秀的关于非洲的书,1954 年获得诺贝尔奖后,他曾说伊萨克・迪内森也完全有资格得奖。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于 1986 年获得七项奥斯卡大奖。本书的核心内容:本书以作者在肯尼亚经营咖啡农场这段经历为背景,匠心独运地将众多人、景、物融为一炉,既有忠实而富有文学性的观察和描摹,也始终贯穿着对自身、对人性的思考,同时又再现了欧洲移民在非洲的生活面貌。第一,伊萨克・迪内森是丹麦的文学国宝,曾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她的语言简单克制,文风朴素坚硬。《走出非洲》是她的个人回忆录,这部田园牧歌式的文学作品,给当时的欧洲文坛带来耳目一新的气息。第二,《走出非洲》主要讲述了,迪内森刚到非洲时和当地黑人的交往,她对他们的观察;白人殖民者在非洲的生活、农场的经营状况,迪内森和几位白人密友的交往,以及她最后如何离开非洲。整本书里,迪内森都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非洲世界,她的讲述能让人体会到对非洲黑人的同情。第三,迪内森最终选择走出非洲、返回欧洲的真正原因,并非农庄经营破产、失去灵魂伴侣。她来到非洲是想成为工业化时代的无产者和弃儿,然而一战后的非洲,已经不再是自然的乐园了。表面上看,迪内森在《走出非洲》里记录自己曾经了解的非洲,实际上,她是在哀悼那个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明与野蛮

          在作者笔下,那些被称为原始部落的非洲人们,优雅而文明,而欧洲人,却有一点像是闯入别人家的失礼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人生的选择没有对错,错的选择也可以做对的事情!就像故事里的女主人翁因虚荣嫁给了错的人,她确因错误的婚姻把内心滚烫的爱给了非洲的土著儿童!凯伦因错误的虚荣而来确因大爱而离开。是非洲美丽的自然风光改变了凯伦,是非洲纯朴善良的土著人改变了凯伦!时间、大自然的风光和环境激发凯伦灵魂深处的善良勇敢闪闪发光。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走不出的非洲

              非洲这片原生大陆,让我无限神往。不论是原生、狂野的鸟兽,还是神奇广袤的高原山地,以及热情又带着现代 “文明人” 利己基因的土著人,对我都是一个又一个谜。有机会一定要踏足非洲、感受非洲、见证非洲。感谢凯伦女士,通过文字带给我们这么美妙的一段历史和一幅画面。非洲作为人类发源地,尽管经历了数百年奴隶贸易和殖民统治,但是文明之花最终会在那里绽放。因为上帝看得见,上帝的评判是最公平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有机会我愿意为非洲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随时待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在阅读的时候要经常提醒自己这是一位百年以前的作家,基于当时的观念和道德标准所做的书,很多我们现在接受不了的事情在当时都是正常的。我承认作者已经是善良有良知的人,但是当时欧洲人看 “有色人种” 的观点,也深深植根在每个人心中。他们对野生动物的态度也跟现在完全不同,猎杀狮子也是正常事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景物描写很好

                  各种非洲的景色景物描写的非常好,其他的很真实,但我不喜欢非洲那些习俗以及各类宗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实际上,全书开篇的第一句 I had a farm in Africa, at the foot of the Ngong Hills(在非洲,我有过一座农庄,位于恩贡山麓)就紧扣住了读者的心灵,它用语简单平实,却承载着无尽的意味:由于过去时的使用,虽然貌似沿用了 “很久很久以前” 的讲故事老套,但因为是第一人称叙事,因为作者是一位欧洲女性,因为故事的发生地是极具异域风情的非洲,因为工业文明到来后人们内心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读者仿佛听到一个苍茫的声音,在讲述一段昨日不再、曾经沧海的悲凉。而在全书的结尾,作者抱憾离开时,在火车站回首恩贡山脉,只见 “晴空万里之下,一马平川的高原环抱之中,雄伟的山峦拔地而起,但它是那么遥远,四座主峰几乎微小难辨…… 距离之手缓缓地打磨并抚平了山的轮廓”,这种首尾呼应似乎是为一段人生旅程自然而然地画上句号,但那眷恋难舍、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并没有翻篇,那曲关于非洲的颂歌、恋歌和悲歌依然余音绕梁,袅袅不绝。由此说来,何是因,何是果?哪是始,哪是终?回忆究竟是为了转身放下,还是为了沉陷重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丹麦国宝的自我传记

                      伊萨克・迪内森是丹麦文学国宝,曾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她用自己在肯尼亚经营咖啡农场的经历作为背景,写了这部《走出非洲》,这本散文体自传性小说,也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作品之一,同名电影曾获得七项奥斯卡大奖,在世界各国读者和观影者群中影响深远。本书以 1914 至 1931 年间,作者在肯尼亚恩贡山麓,这片毫不肥沃,也绝不富饶,却仿佛是为大自然所净化的辽阔大地上,经营咖啡农场这段经历为背景,匠心独运地将众多的人、景、物融于一炉,既有忠实而富文学性的观察与描摹,也始终贯穿着对自身、对人性的思考,同时真实再现了欧洲移民在非洲这一特殊环境中的生活面貌。海明威赞赏迪内森的叙事艺术,认为本书是他读过的最优秀的关于非洲的书,1954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曾说,伊萨克・迪内森也完全有资格得奖。而约翰・厄普代克则称她为 “20 世纪最别致如画、艳丽似火的文学人物之一”。《走出非洲》是迪内森的个人回忆录,后来,她创作中短篇小说时,常常会从这本书里,选一些人物或者事件片段,然后进行扩展发挥。对于这种做法,迪内森曾经开玩笑说,“真相是属于裁缝和鞋匠的,大艺术家多少都要带一点坑蒙拐骗”。在迪内森之前,以英国的简・奥斯汀为代表的女作家,大部分写的都是 “生活中惊天动地的琐事”,从女性的视角去梳理现实主义题材,讲述人生哲理。而迪内森在《走出非洲》里写的却是,在夜晚草原仰望银河,在月光下聆听狮吼,长颈鹿背上的非洲新月,咖啡采摘工汗涔涔的脸庞。这给当时的欧洲文坛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异域气息,刷新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本书同名电影获得了七项奥斯卡大奖,编剧精明地抓住原著里的爱情和风景,配上如泣如诉的音乐,美不胜收的航拍。用电影语言把迪内森和丹尼斯的情史,在非洲大陆恢弘雄奇的梦幻风光背景下展现了出来,爱情成为电影的主线。法国作家杜拉斯曾经说过,“女人的写作如果不从欲望入手,那就不叫写作。” 迪内森偏偏不是这样的女作家,而是性格倔强的文坛母狮。在原著里,几乎看不到她直接描写和丹尼斯刻骨铭心的爱情。而是通过别人对丹尼斯的褒奖和认同,体现她对他的爱情。电影里虽然淋漓尽致地拍出了主人公的爱情,却没拍出他们深埋在爱情之下的苦闷。对苦闷的回避,而是压缩了这部影片的思想内涵,降低了人物的悲剧深度。迪内森来非洲,某种意义上就是追求自我放逐,远离乌烟瘴气的欧洲大陆,想让自己成为工业化时代的无产者和弃儿。书里书外都显示出迪内森对工业文明的失望,可一战后的非洲,已经不再是自然的乐园了。殖民、战争、滥砍滥伐、过度捕杀彻底打乱了这片古老大陆的原始节奏。在书中,迪内森哀悼那个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世界。咖啡农庄的破产,既是她失去了小乐园,也是更大意义上非洲乐园消失的缩影。从少女时代起,迪内森就想让自己的人生成为一场戏。她后来的人生也配得上一部史诗大戏,可惜写剧本的不是她本人,而是命运。在她看来,白人和黑人都是命运的玩偶,迪内森通过古朴的文笔,告诉世界,对人类命运和存在意义的思考,不一定非要像托尔斯泰那样,通过《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宏大框架展开。在女性特有的关怀和博爱的映照下,平凡而平静的叙述也能够实现对生命的追问。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