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天下之至拙
竞争简单而惨烈,任你繁花似锦、烈火烹油,到最后只在谁更能熬,可以这么说,成功就是一寸一寸、一步一步熬出来的。懂得熬的人才有成功的希望,能咬紧牙关熬下去的人才有笑傲人生的资格;只会逃避困难、永远呆在舒适圈里的人,注定只会庸庸碌碌。熬,这个字太形象了,我们平常说熬粥、熬汤,都是文火慢炖,火候足够才能入味。人为什么也要用熬?因为你得承受别人承受不了的委屈,即便是没有来自外界的理解、安慰、鼓励,你也得孤独的前行,和不断精进的心合作,从坚定的信仰中汲取精神力量,一寸一寸的苦熬下去;别人可以动辄抱怨、消极懈怠、甚至指责谩骂来发泄情绪,而郁郁独行的你纵然有千万个理由诉苦、发泄,但你必须看到爱和光明,更重要的是看到希望。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依靠,你有的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双手和大脑,事实上,一路熬下来,你会成为别人的依靠。《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写作风格和曾公一脉相承,我们都知道小时候的曾国藩并非天资聪颖,甚至可以说是颇为愚笨,有关于他背书不得气的小偷扬长而去的故事广为流传。和曾国藩同为名臣的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梁启超等皆是天纵英才、当世翘楚。可曾国藩最后达到的成就和高度被誉为三立完人,却超过同期名臣,与大多聪明人更是相差云泥,往大看,时势使然,往小看,得益于曾国藩的苦熬,须知,曾公一世磨难,光是领兵大败、羞愤自尽就有数次,持续到最后全靠这个熬字。曾公家书写道:“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读来全是不屈奋争之意,这其实就是我们立世之基、做事之法,就像胡适先生言: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曾国藩是有史以来最适合普通人仿效的伟人,没有之一。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2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看看这个真实可爱的曾国藩这是著名历史学者张宏杰又一本曾国藩著作,通过细节的搭建,揭开曾国藩圣人、完人的标签和面纱,重新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接地气的、可爱的曾国藩。张宏杰老师在序言中说到了一些曾国藩的细节,非常有意思:他老人家很少洗澡,经常几个月才洗一次脚。他老人家在做穷京官时,成天为钱发愁。为了在即将到来的祖父生日宴会时多收一点 “份子”,他未雨绸缪地加大了社交力度,随别人的份子随得很多,“分资较周到”。可是事后想起自己还要做 “圣人”,又对自己的小算盘 “批判” 不止。他老人家在做总督的时候,用下属单位进贡的钱,给自己建了一个 “小金库”。用这个小金库的钱公款吃喝、送红包。但是到离任的时候,对小金库中剩下的钱,一文也不染指。他老人家在打仗的时候,一遇到左右为难之时,就翻开《易经》,自己算卦。他老人家曾经十分迷信风水,甚至嘱咐自己的弟弟要好好研究风水之学。不过到了晚年,他又改信 “天命”,对风水置之不问。这种细节中的曾国藩,远比那个 “永远正确” 的 “圣人” 可爱。这种真实的曾国藩,才有人性的一面,才有 “完美” 的一面。看到这,是不是激发了你翻开书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呢?不要犹豫,开心品阅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没有一种性格可以高枕无忧名人自带的光环效应,常常让我们爱屋及乌。在传记作者的笔下,我们常常会喜欢上主角,至少是愿意深入去了解,否则就是作者的失败。 读《曾国藩传》你会不由得喜欢上他,甚至理解了为何这么多的人对他的推崇。但是不管过去这么些年里有多少人的推崇,也不必将他神化,他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虽然做了一些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在于让你能更多看见他的真实和复杂,不至于被某种情绪裹挟。 不为圣人,便为禽兽。就像他人生中的三次自杀一样,颇有点赌徒的意味。作为一个领军打仗的将领,遇到失败不能轻易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身上担负着成百上千湘军的命运。就这一点而言,也难怪左宗棠会破口大骂。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对于迷信和天命的态度和行为,也看得出他并没有超越自己身处的时代和环境,具有自身的局限性。没有一种性格可以高枕无忧,他身上的闪光点和优点也并不是一直都是正确的。就像 “结硬寨,打呆仗” 虽然斩获不少,也错失了许多。我们虽然不必过于苛求,但是更应该看到光环下那不被注意的地方。仔细去品味,才无愧于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也更容易学习到历史人物身上更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结尾刘瑜老师说他成圣又如何,确实独善其身很不错,但是兼济天下更为重要。这也就牵扯到他身上的悲剧色彩,让人想到了唐吉坷德,更想到西西弗斯。在整个大清朝行将就木的时代,他独木难支,虽然拼尽全力,却依然似螳臂挡车,无法阻止腐朽不堪的帝国走向灭亡。 他可以说是生逢其时,否则一个穷书生最多也就是从京官变成了乡绅然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怎么会有机会去拯救大清朝和自己的命运,从这点上来说他是幸福的。他也是注定不幸的,生不逢时,要是赶上康乾盛世,他对这个国家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或许可以让大清帝国再上一个台阶。 合上全书,在我眼前浮现的曾国藩是一个站在将要沉的大船上努力修补的老头子,他既不能改变船的命运,也不能让船长听自己的,只能尽可能让船沉的慢一点。最后即便是耗尽全力无济于事也没想着跳下沉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结硬寨,打呆仗” 是曾国藩的用兵法则,外圆内方是他为人处事的总原则。曾国藩本来也是普通人,也有缺点,甚至天资愚钝,还有些懒惰。但是他凭借一股狠劲来摆脱平庸,也在经历官场挫折后学会做人。曾国藩的自我完善过程并非毕其功于一役。做事务实、学习勤奋、待人诚实、严格自律,练就这些圣人品质总会遭遇挫折,总有懈怠,总有失败,没有人毫无瑕疵。意志力不是仅仅依靠好习惯,学习书本知识能形成的。只有长时间的坚持,不断自我革新,才能让优良品质入心入脑,融进血液里,百炼成钢。曾国藩坚持写日记,坚持修身养性,是值得学习,意志力出众。而且,抗挫能力强,科考失利后不断吸取失败教训,在第七次考试中了秀才。又一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中进士,点翰林,从此飞黄腾达。此后也获得火箭式提拔。曾国藩也练就圣人的品行,锻炼出出色的工作能力,堪当大任。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才能,咸丰帝也不会在危急时刻请他回来。他心系国家安危,敬业工作,但是顶撞太多人,尤其是咸丰帝。闷头做事,不能得到周边人理解和认可,能力再出色也没用,曾国藩居家两年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仔细观察环境并融入进去,说话有分寸,办事周到。虽然外表圆滑,放下身段,但是内心的理想信念和原则没有丢,保持着扎实的工作作风,这就是外圆内方。面对强势的太平天国军,他见招拆招,把自己的营盘结扎实了,不主动出击,等着对手犯错,占据主动权。步步为营,虽然笨了点,但是符合作战需要。在治军方针上,他宽严并济,要多保举但也要军纪严明,真正吸引并留住人才,提高战斗力。任用人才不拘一格,专门任用读书人做将领。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是 “有操守,没官气,多条理,少大言” 的读书人能给队伍注入精神信仰的力量。招兵,是把朴实、纯粹放在第一位。曾国藩不滥用权谋带团队,而是对下属推心置腹,并把朴实、勤恳的人聚集起来,放在合适位置,减少组织内耗。湘军内说真话,办实事的风气,是晚清的一股清流。成为名人,做曾公这样的圣人,远比想象的辛苦。看似叱咤风云,实际上,成长过程需要反人性的自律,承担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忍受寂寞,顶住压力,磨练自己,才有可能出众。我们也许感受不到古人的获得感在哪,以为他们只吃苦头。其实人要自律,肯定用美好生活的预期牵引自己前进,只不过我们多设几个 “服务区”,累了就歇一歇,实在没必要像曾公一样刻苦。如果没有过人的意志力和经验能力,就不要 “勇闯天涯”,也不可简单移植他人成功路径,适合自己才是最好。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乱局当中坚定自我的强人我是在阳性的第一天开始看这本书,三天看完,曾国藩的一生对我有很多启发:一是天生资质平庸,但可凭借自我奋斗闯出一片天涯。这一点来讲,我们当下时代很多人的能力是超过曾国藩的,但是恰恰缺了它卯足力气研究通透,甘于吃苦这种劲头,所以不管你是多么天资过人,如果后天环境你自己不努力,就很难有一番大的作为。二是有性格缺陷,但能在实际坎坷中不断反思自我,净化自我,最终适应时代,改变时代。初入官场的曾国藩左右逢源,参加各种聚会,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但他每天日课,最终把自己与当下的这个环境隔绝起来,恢复成生性孤僻而执拗,在办理很多事情的时候,会得罪很多人,这使事情最终表面上成功了,实则失去更多,但好一点的是,曾国藩在遇到挫折以后,能够不断的读书,看书,然后结合自身进行体悟,彻夜不眠,重塑自我,甚至改变了性格,这就是他伟人的一面。三是他能主动影响家人,将自己的体悟通过书信方式分享,成就自我的同时也督促监督了家人。他一直保持家书习惯,每每有体悟,他都会写下来分享给家族人,一方面保持着联络和关心,另一方面,将自己的体悟具象化,给后世留下了精神财产。如果放在当今时代,曾国藩这样的人一定是个演讲家,他的成功学就是你们资质都比我高,你们比我更能成功。但曾国藩毕竟是曾国藩呀,他从不贪图这些,所以他的低调,成就了他的伟业。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去圣乃得曾国藩时隔 5 年,重读《曾国藩的正门与侧面》,很多细节我都有印象。重读的新感受是:曾国藩是一个不断打磨自己的一个人,他也是和我们一样在年轻时骄傲轻狂,自己给自己的学习读书任务也不能坚持每天完成。而后不断地自我反思,在官场上学会当时的规则,拿个面具伪装自己,但他的本质还是质朴,清廉的。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说的就是曾国藩了吧。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是曾国藩在晚年对于天命不可违的感叹。确实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我们。不是每一个同样资质的人都能大放异彩,很大一部分都会默默无闻。那他们的人生就没有意义了吗。我觉得并不是,正如一位思想家所说追求意义的的过程是有意义的。只不过造化弄人。个人未来是什么样的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混沌的。但是自我努力革新学习不断复盘,坚持记笔记,坚持长期主义。过好自己当下的生活我觉得这样的人生一样精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