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儿时难懂鲁迅,读懂已过而立
小时候课本上学习那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班每个人都在课桌上椅子上刻 “早” 字,学习里面的捕鸟技巧,那时不知道鲁迅是谁,只知道离我很遥远,知道他 “弃医从文”,却不知道他怎么用笔来解救中国人。后来大一点学习《孔乙己》《阿 Q》《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闰土》,发现鲁迅笔下写的人物绝了,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人物,过了几十年还在深深印象里。每一个人物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充满着悲剧色彩。高中时期看了鲁迅的散文,杂记,更全面的了解了他,考试经常说 “三怕”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一些试题不得不死记硬背专家们对鲁迅的解读,每个解读鲁迅的专家都想像左传那样,成为春秋的官方教辅。而今,在拿起鲁迅,在读一下笔下那些鲜活的人物,不免多了一些悲悯。感受到鲁迅先生的大爱!可怜之人未必都有可恨之处,或许在这个时代,做一个单纯之人很难,但关注弱势群体,心怀悲悯之心,坚守自己的底线,就可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鲁迅的文章还没有过保质期现在看和初中,高中看有很大的不同,鲁迅的文章还是不要太早的接触,你除了听到老师对于此官方的讲解之外,很难有自己的思考。鲁迅想要批判的东西远不止课本答案的那一点点。那样无疑会造成你对于鲁迅的刻板印象。百年过去了,看鲁迅的文章是不是还有震聋发聩之感。一方面,我感叹于鲁迅对于国民特性的解剖之深。可是细想之后,我不禁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我们在今天依然能对于鲁迅的文章产生共鸣,而不是感到奇怪或者是新奇,正说明了所谓 “国民劣根性” 依然未变。如果鲁迅老先生看到当今的中国,应该会很遗憾吧,物质的生活水平虽然已经大大提升,可是我们的国民特性部分依然停留在 2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之中。扶不扶的问题,差不多的得过且过的人,这些在本书中早已经被剖批,可是在我们如今的社会,依然存在。可鲁迅先生应该不会悲观,当今社会的医疗方面,我们不也早已经破除了封建迷信吗?正如本书的标题 “呐喊” 一般,这个社会需要那些敢于直言,说真话的 “呐喊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