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盲信
在本书中,里德对进步主义、辉格史观的警觉,对启蒙及其困境的反思随处可见。从卢梭对即将到来的 “革命的世纪” 之预言,到弗洛伊德与其同时代人对 “文明的进程必须经历倒退与回归” 的共识,里德似乎在暗示,对人类道德日益进步、人权意识日臻完善的近代主义式的盲信不过是一种虚妄的幻想。每当这种傲慢的妄想被鼓吹到极致,人类就离灾难不远了。在里德看来,百科全书派学人所构想的日趋大同的世界正是这样一个 “虚假的欧洲”:盲信进步、盲信普世价值与仁爱,盲信人能够通过思考与道德提升将人性的纽带扩展到全世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3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多转动眼睛,发掘更多视角,看见世界,也留意身旁作者真是能人啊!一本书里请来了一大桌欧洲历史上的文学大师和思想巨匠,他提出议题,引发讨论。书外的读者我,甚至能感受到这场架空辩论中那一路火花带闪电的氛围… … 书中的议题跟全球化背景下的 “伦理道德” 有关,这个现在被普遍用于各个领域的准则,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却很难量化,更难统一标准。把当下的困惑抛回到过去,看看被时代铭记的大师们怎么说。作者核心的灵魂拷问是:“我们为何对远处的灾难报以同情,却不愿意承担身边的义务”?卢梭一派观点认为,人类的情感会随着可以延伸的边界扩大而逐渐挥发,人类是因为想逃避身边的义务才转而去关注远方的灾难;与其观点对立的狄德罗一派认为,现代科技能够将全人类的情感联通,因此我们有机会和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产生共情,而且这种情感纽带会愈发强韧。大家都知道,任何一方观点都是不完整的,我们更喜欢综合多方观点来看问题。社会现象的出现往往映射了一段时间内人类思维模式与行为轨迹的趋势,值得被慎重对待。作者提出的问题关联了几个思想实验,最后一个思想实验阐述得比较具体,可以参考一下。个人认为,现代科技缔造出的全球化时代,人们对远方的共情能力确实得到了增强,但这种对远方的共情和对近处的漠视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不愿意承担身边义务的人有很多,原因也很多,但大多是借口,因为是义务的话,那就是天然要承担的。对作者的问题,还有一种可能,有些人逃避义务的同时又想给自己塑造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形象,所以去关注远方的灾难。人类的眼睛多么灵活啊,希望我们不要只是仰头或远望,多转动眼睛,发掘更多视角,看见世界,也留意身旁。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人类历史的初期阶段,保全自我的自爱心与对同类受苦的反感相互形成平衡关系。卢梭对这种状态的描述不含理想化色彩。但正由于他实事求是的精准描述,使得人类的原始状态富有了指标性的意义。在这里,人类的原始状态(notre état primitif)与真正的自然状态(le véritable état de nature)合二为一。卢梭笔下的自然人拥有理想状态下的人所具有的性格:他距愚蠢的动物和被理性毁坏的文明人同样遥远;他既听命于本能,同时也会思考;他既能应对威胁自己的灾难,也受制于天生的怜悯心,不会对其他生物作恶。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