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这是一本个体心理学入门级书籍,不是第一次读,作者阿德勒从小体弱多病,差点死掉,但他通过超越自我从而改变命运的经历,以及关于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对我的抗病历程和人生指导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引。书中重点:第一,一个人超越自我的动力是什么?第二,如何改变行为来实现自我超越?第三,怎么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意义?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实际上就给了我们一个判断方法:如果孤立地看,一个人的自我意义,就是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放到更大的价值体系中去审视,从一个更高的维度上进行观察。生活本身不足以使人自卑,令人低着头无法前行的,是自己画地为牢。擦掉自己设下的圈套,抬头看看敞亮的天空,天地星空,人间烟火,一样美好!阿德勒这本书,到现在大概有 100 年了。里面的一些科学知识,以及价值观,在今天看来,有一点过时了,但依然能够看到大师的光芒。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知半解我工作后,一直有两种梦给我最深的感觉,第一个是梦见我在天津读大学,却发现我在云南的生意怎么办?我以前对这个梦没有深刻的理解,最近在读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发现,这是对现实里没有准备好的一种映射,费洛伊德说梦是现实被压制的感觉,比如我在现实里要强,不能说我没准备,所以这种被压制的感觉,通过我睡着的梦来释放。可阿德勒不赞成佛洛依德这种说法,他说我们为什么要要做梦,其实对自己生活风格的一种支持或者反对。比如许多突如其来的陌生,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把我抽出到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世界。而这个梦就是在反对我的风格,其实反对和支持,并不是二元对立,它两个其实是一回事,反对的反义词其实没有感觉。在说一个梦,就是踩刹车,我经常做梦到我开车踩不到刹车,我以前解释为失控,可现在我对这个感觉解释并不满意,其实我们回忆我们的梦,里面的故事情节并不重要,梦主要是传递感觉,而因为梦里你是绝对主角,整个世界的一花一木都会跟你感觉连线,你的感觉会被放大,所以很多朋友跟你说自己做了个梦,可以拍电影,说出的剧情在你听来很没有吸引力,是因为你不是这个梦的主体,你切断了感觉。这里扯个题外话,我比较喜欢新海诚的动画,他可以通过对一些风景生活场景的画面,甚至很多是排除人在场景里,却能准确传递出感觉,而这个感觉会因为你的情感丰富理解层次逐渐加深,这点上我最喜欢的《言叶之庭》上体现最明显。在多说一嘴,在没工作之前,我能接触的关系相对简单,能面对权威就是老师父母,会在梦里成 “神” 的成分多一点,我记得有个梦我做两次,大概是二战,里面都是外国人,我冲进将军的房间告诉将军,报告敌军已经攻到大门前了,就这么简单一个场景,为什么会对我印象这么深,第一个我可以冲进将军的房间,证明我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感,为什么不能直接一人之下,因为我渴望被人照顾,第二我冲进房间,将军夫人也在,我能似乎看到将军夫人的裸体,有性的刺激在里面,而这个梦当时还是血气方刚的小伙,这对梦的解释,多少是准确描述感觉,还是对维持我人设定的解释,你有时候很难分清哪些是清醒的自己骗自己,还是梦里真实感觉的欺骗,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关键词:个体心理学、自卑感、人生态度 1、阿德勒的经历就是一个自卑与超越的典型案例:幼年得病差点丧命,勤奋学习进了知名大学,得到弗洛伊德的认可,但最终因为理念不合,独自创立了个体心理学。2、个体心理学把人类所有问题都归于三类:职业、交际和两性。所以,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积极地为人类的福祉作贡献。3、书中讲到童年对人生的影响,尤其是以下三类问题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大:身体缺陷、溺爱和冷落。而家庭中最大的孩子和最小的孩子会因为地位的不同,而产生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家长特别的关注。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不止是“自卑”阿德勒这本书的书名,会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是要介绍 “自卑的人该怎么改变自己呢”,所以觉得自己没有这个问题,或者问题没有那么严重的路人读者,可能就不会特别有动力去阅读。再加上自卑在网上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于是更削减了人的阅读欲望。但自己读下来,感觉完全不一样。一方面,自卑在书中并没有中文语境中那么强的贬义,更像是个中性词,另一方面,自卑虽是书的一个重要切入角度,但书的价值实际在于提出了一个接地气的,关于 “如何生活” 的基本框架:人们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去解决职业、友谊、爱情三大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成了生活的过程。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一般讨论人生问题,容易陷入哲学语境,说了半天还是不知道怎么做。或者是收获了一堆抽象方法论,比如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自己赋予意义”“试错” 等等。又或者是聚焦到细小的领域,比如工作怎么找,夫妻相处一类。简言之,就是没有一个整体的、实用的视野来理解自身的处境,容易顾此失彼,周期性迷茫。但是阿德勒会告诉你,跳出具体的问题,从宏观上来看,每个人的现实就由三种联结构成,一是人生活在贫瘠的星球上,必须要想方设法繁衍,延续生命,这构成了工作问题,二是个人身边还有其他成员,个人的限制让独立完成宏大目标变得不可能,人因缺陷和弱点而彼此关联,这构成了友谊问题,三是人生活在两性之中,整个人类的延续发展由此而来,这构成了爱情问题。这三大问题都是客观存在,每个人对三大问题的反应,就构成了其对生活的感受。在明确了这个框架之后,再回过头来看问题的解决情况,一般来说或多或少都不尽如人意,那么原因在哪呢?原因在于童年的时候,习得了一些未经审视的模式,这些未经审视的模式使人不能以恰当的方式去应对生活的挑战。这一点跟常见的 “吐槽原生家庭” 不太一致。常见的吐槽是 “你知道某种错误的模式影响了你”,而书中给人的感觉是 “你还有更多的你不知道的模式也在影响你,而且还是负面影响”。例如,对于 “什么工作都不想做”,要如何理解这种现象呢?没看书之前,很容易会觉得 “是不是我有什么问题”。看了书知道,是 “缺乏社会兴趣”。好端端的人为什么就缺乏了呢?还是跟以前的环境相关。社会兴趣的培养,在理论上是要在生命早期建立与外界的信任关系,一方面是自身得到足够的关照,另一方面是对外界有足够的兴趣和产生合作。当这种信任关系的培育不够充分的时候,人就容易只关注自己,不关注到别人,从而没有去进行社会化的动力。理解了这点之后,就不会太责备自己,而是会想 “如何培养社会兴趣”(书中给出的方法之一是培养友谊)。这样一个无解的问题,就转换为了有方向的有解的问题。阿德勒在书中详细展开讨论了各类 “扭曲” 的情形,并据此对现实的一些情况,如犯罪问题,梦的问题,身心如何互动演化等进行了解释。里面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最早期的记忆可以用来判定职业取向。阅读过程基本是被机关枪扫射的体验 —— 持续中枪,花式躺枪。应该注意的是,很多东西不能死板地对号入座,要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去做解析,并留下证伪的空间:结合个人经验,利用书中的原理,本人至少有这么几个点被新颖地印证了。一是面对困难的处理方式,是习惯先找个独立空间 “躲” 起来,弄清想明白,再出去解决。以前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一般也能应付问题。现在发现有点捉襟见肘了但又不知道如何改进。仔细审视之后发现,这不就是生命早期对吵架的应对模式吗?遇到障碍(吵架)→无法取得力量优势(无法靠道理说服)→躲回自己空间(一个人呆着)→通过想谁对谁错来取得一定的内心自洽(思考)。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这个模式循环都以不同的面貌出现,这里面重要的两个缺失要素就是 “有力量的沟通” 以及 “求助”。早期没有习得 “主动介入局面”“主动整合资源” 的意识,导致即便学了相关的知识,有了相关的 “工具”,也下意识地不会去使用。二是处理闲暇的方式。这点跟社会兴趣的缺失是相配合的。曾经一度在闲暇时都只做 “健康” 的事,却并没有感觉到充实。为什么?因为不管读书还是运动,都不是目的,而是结果,是浓厚社会兴趣自然带来的结果。“健康的安排” 跟 “社会兴趣的充盈” 是成对出现的,只关注 “健康”,是只得其形,不得其实。于是就观察了原生家庭的朋友圈,发现了此前视如不见的现实:其实就没什么朋友圈,主要就局限在亲戚范畴。所以我实际是继承了这种 “社会兴趣缺乏”,也就是不关注外部,只关注自身;这一点同样被早期的生命记忆印证了。同时被继承的还有闲暇模式:以前是家庭看电视,现在是自己刷手机,并没有认识到闲暇的意义在于以某些方式去自我发展和自我探索,反而一直觉得闲暇是对劳碌的补偿,是要去追求狂欢式的 “快乐”。从这个角度来看,“道理都懂,但就是想玩,不能自律” 的根子其实不在当下,而在过去,要在理解过去的基础上去理解当下 —— 自律的关键不在于自我管理,而在于注意力要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理解到这点之后,就知道成长中到底缺失了什么,才能去有的放矢。三是谈话的方式。一般讲沟通的书都会提出 “不要对别人发表评价” 的注意事项,但并没有去揭示为什么人们倾向于评价 —— 为什么作出评价对人来说更自然呢?因为评价是掩藏感情的。不表露感情、感受,就不会暴露脆弱,自然也就免于伤害。但人与人真正的链接,恰恰是要以脆弱的暴露与接纳为前提的。所以这才是关键。可以看出,“评价性语言” 跟 “陈述性语言” 往往是成对出现的,这也是中国式家庭的典型模式:不表露感受,以说教、指责、命令要求等方式去沟通。我本以为在沟通方面已经超越了原生家庭,但按书中的思想一回顾,发现在广义上还是原生家庭那套,仍没有脱离评价与陈述的范畴,只是变得更加技巧和隐蔽了而已。这是一点。另一点是,不用为忍不住 “评价别人” 而苛责自己。因为评价性语言实际是由陈述性语言所 “引” 出来的,任何沟通的失败都是双方的失败。在群聊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人们不愿意直白暴露自己的情感,因为一旦发表情感、情绪而无人应答就会非常尴尬,因此就会把情绪藏起来,转而莫名其妙地陈述一个事情,用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对聊天技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去找出对方隐藏的情绪点,然后回应这种情绪,但由于害怕翻车,于是你也要把回应包装成陈述…… 但健康的沟通不是这样,健康的沟通是十分敞亮且情绪流动的,一般来说,类似欧美剧中日常生活的台词给人的那种感觉。所以,如果在没有理解这点的前提下去学习沟通,即使掌握了正确的方式,也很难做到自然。仅就以上三点而言,可以看出里面包含了一个共性的东西:缺乏体验。因为缺乏体验,所以根本就没形成过对应的神经回路,所以当人去改变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抗拒,这是旧有的、熟悉的 “错误模式” 对新鲜的、陌生的 “正确模式” 的抗议,这种抗议是为了保证自身感觉的 “一致性”“连贯性”(一致性的意思是说,原来这样都好好的, 凭什么现在就不能这样了呢)。知识的作用就在于此,它能让人在感觉上建立新的 “一致性”。改变之所以难,部分原因就在于新的一致性没有建立,根深蒂固的身体习惯记忆始终在反弹。按这个思路,还可以继续对比下去,也即将当前 “我” 做 XX 事的模式,与原生家庭中的模式,进行对比。总结:人以为自己变了很多,最后却发现以前的影子一直都在。如果不能看清,在广义上是走不出生命的轮回的。这本书远不止提到的这些,值得细读。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怎样避免被自卑感打败?童年经历,真的会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吗?
父母婚姻失败,孩子还能拥有幸福婚姻吗?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作者阿德勒,曾在弗洛伊德门下学习了 9 年。但他们并不是相亲相爱的师徒,而是相爱相杀的竞争对手。
因为无法忍受弗洛伊德把任何东西都跟 “性冲动” 联系起来,阿德勒自立门户,创立了 “个体心理学”。
可以说,这是一个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的故事。
1. 弗洛伊德特别强调童年经历对人的决定作用,但阿德勒却提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创造性地解读自己的经历,去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改变命运。
2. 这就回答了开头的几个问题:不幸的经历,并不会决定人生。一个人既可以因此自暴自弃,也可能从此奋发图强。对经历不同的解读方式,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命运。
这也给家长和老师们提了个醒:不是遗传或者经历在决定孩子的能力,真正束缚一个人能力的,是他自己的思想。
3. 这本书之所以叫《自卑与超越》,是因为阿德勒把 “自卑感” 看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自卑感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正是有了自卑感,才驱动我们提升自己,实现超越。
4. 你可能觉得,只有看起来胆小、懦弱的人才会感到自卑。其实不对。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你身边可能有这样一类人:说话做事不容置疑,哪怕是小的反对意见,也会立刻翻脸。这其实就是他们在用表面的强势,来伪装内心的自卑。
5. 我们常常有个误区,认为自卑感是不好的情感,是个贬义词。恰恰相反。在个体心理学看来:自卑感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动力,是人类文化的基础。为啥呢?因为自卑的背后,是人对自身状态的不满,正是基于这种不满,人才会做出各种改变现状的努力,从而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进步的动力。
6. 要注意的是:在学术上,“自卑感” 和 “自卑情结”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卑感是促进人进步的动力;自卑情结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些人往往逃避真正的问题,在一些不重要的小事上寻找优越感。
比如一些缺乏父母关心的青少年,不选择和父母沟通,而是用作对的方式,比如夜不归宿、小偷小摸等默默对抗。所以说,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情结才是我们要克服的。
7. 除了 “自卑感” 以外,还有一种人人都有的心态,叫 “优越感”。自卑感像背后提供推力的发动机,优越感像在前面牵引的火车头,二者共同提供了超越自我的动力。
比如,很多医生小时候经历过亲人的离世,所以他们就有一种自卑感,认为人生不安全;又会努力成为医生,通过跟死亡对抗来实现自己的优越感。
8. 过去,我们矫正人的行为,或者治病,是从行为本身入手,单纯消除病症。但阿德勒认为这是不对的:人的所有行为,哪怕是生理行为,都有明确目的。所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要先找到这个行为产生的目的。
比如,一位病人长期头疼,多种方法都难以治愈,深入调查才发现,他把头疼当成了逃避问题的手段:只要头疼,就能让同事帮忙写报告、见用户,把责任甩给其他人,头疼反而变成了一笔财富。如果不明白这个,什么药都治不好他的病。
9. 那个体和社会是什么关系呢?在阿德勒看来:个体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个体的超越为社会提供了进步的动力。这给我们思考人生意义,提供了个思路:孤立地看,一个人的人生就毫无意义;只有将自己融入到更大的价值体系中去,人生的价值才会在获得凸显。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