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罪与罚

    🌹一、一个理论、一个地点、一个关键词 🌾一个理论:“超人理论” 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尼采更早提出 “超人理论”,但尼采是成体系的论述了该理论。在《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一篇文章《论犯罪》将人【分成了‘平凡的人’和‘非凡的人’两类。平凡的人应该俯首帖耳地生活,没有犯法的权利,因为他们,您要知道,是平凡的人。而非凡的人则有权犯任何罪,肆无忌惮地犯法,就因为他们是非凡的人。】拉斯科尔尼科夫觉得他自己就是‘非凡的人’,他有权将那个虱子 - 高利贷老太婆 - 杀死。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都是 “超人” 理论的运用。这也是自由意志的可怕之处。人是社会中的人,自国家诞生以来,人不仅受法律约束,还要受道德的约束。在法律与道德之外,人都够不择手段去追求自己认为的公正吗?这也是《罪与罚》要探讨的东西吧。作为读者,以现代人的思维来看,肯定是不行的,守法是一个公民的根本义务。但是当你的权利被无情碾压时,你的愤怒从哪里找到出泄口呢?陀爷曾说过:当人失去了生活的全部希望目标时,他们经常会在痛苦中变成怪物。在极端情况下,人更需要空气。 🌾一个地点;干草市场干草市场只是彼得堡一个小小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见证了拉斯科尔尼科夫从犯罪到自首的全过程。干草市场,18 世纪因該地经常售卖干草、稻草和木柴而得名。19 世纪 60 年代,该市场周边依旧破败不堪,除了小酒馆,小饭馆,还有妓院,到处可以看到被伤害、被侮辱的人,为生活苦苦挣扎的人。“苦” 是干草市场附近的人们最显著的生活特征。“苦” 也是陀爷很多作品的主基调,也是他自身经历的总结,很多作品的人物都来源于他在西伯利亚苦役营解释的人物。所以陀爷认为:幸福不在舒适之中,幸福靠苦难来弥补和补偿。人不是为幸福而生的,人总是要依靠苦难来赢得自己的幸福。干草市场就是这样一个绝佳的聚焦点。 🌾一个关键词:幸福在 18 世纪 60 年代,科学与信仰、肉体与心灵、个体与社会、民族与跨民族身份认同等众多矛盾关系凸显。《罪与罚》通过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映来思考上述问题,特别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与索尼娅的关系发展。(在苦役营)【他本人也不为大家所喜欢,他们都对他敬而远之。后来大家甚至开始恨他 —— 为什么呢?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还有一个问题,他也没有搞清:为什么他们大家如此喜欢索尼娅呢?她并不讨好他们;他们也很难得见到她,有时只是在工地上才能见到她,她去那里待上一会儿,为的是看看他。】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不幸的,窘困的生活让他自动远离了幸福。索尼娅是幸福的,无论受怎样的苦,她没有一句怨天尤人的话。基督抚慰了她的心。她关心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幸福是什么?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一切幸福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幸福。如果我们不能尊重和信赖他人,也就没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没法获得幸福。人们对待拉斯科尔尼科夫和索尼娅的态度,明显验证了阿德勒的观点。《重塑幸福》这本书里有个观点,重塑幸福就是要选择更好的价值观,关注更重要的事情。好的价值观,应该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基于现实,二是有社会建设性,三是直接可控的。可以说拉斯科尔尼科夫的 “超人理论” 在当时一点也不具备好的价值观条件。索尼娅没有宏大的愿望,但是她坚信那些最朴实的道德,关心别人,给予能获得更大的幸福。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摘录《刘晓蕾 < 红楼梦 > 十二讲》里的一句话:评论家乔治・斯坦纳这样评价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伟大的艺术品风暴般冲击我们,以其转化之力,掀开感知的大门,逼压我们信念的大厦。” 就是说,真正伟大的文学艺术,会刷新我们的审美和信念,让我们在 “展卷之前与掩卷之后殊为不同”。 摘录安德里亚斯・古斯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里的一段:1992 年以前,这座大厦的名字还是列宁图书馆.... 在图书馆大厦前的广场上,原来的列宁像如今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形容枯槁、垂目凝思的男人坐像。这个青铜浇铸的 “冥想者”,与传统列宁像的雄伟身姿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座 1997 年揭幕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雕像是由雕塑家亚历山大・鲁卡维什尼科夫(Alexander Rukawischnikow)设计。2006 年,德累斯顿会议中心竖起了一尊同比例的雕像复制品。这座雕像的出现象征着俄国在文化政治上的路线转型,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世时做梦也不敢想象的。

      转发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本陀翁的书,比想象中好读的

      罪与罚虽然没读过,故事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接触过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爱>上帝。有爱,才有生活?

        给小说写读后感是很难得。尤其,是对这样一部经典的小说。①小说的写作技巧,堪称翘楚,当然还是无法和《红楼梦》《金瓶梅》相比。(不接受反驳)②对我个人来说,对配角的关注更多一些。之前超过对女主人公的关注。地主、继母、卢仁、波尔菲里等等。③主人公的一切,我竟有种不同程度的 “感同身受”。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吧。当我们发现自己不是以为的那个英雄,主人公比我们更坚强。④拉祖米欣这样的朋友或许只存在书中吧。当然,做不到别人这样 “朋友” 的人,或许,只能认为这样的朋友存在书里。⑤我们是因为相信爱才相信上帝,还是因为相信上帝才敢相信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十天,一个世界

          22034 没有人是单调的。真实的人性总是复杂。罗佳人物饱满,既是一种典型人物塑造,又是一种普遍人性摹写。张力十足。看序,以为索尼娅是自信明艳的,结果是怯怯的、善良的、温顺的。这是柔弱胜刚强吧。罗佳与地主,大概形成了对比吧。罗佳有了索尼娅,所以终于有了新生。而地主不能获得杜尼娅的爱,孤独的他,只能自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沉默的矛盾

            我不是一个很能读文学作品的人,不过读起来倒也能读下去。这本小说中包括主角在内的很多人物的言辞与想法,经常给我一种仿佛精神病人在作诗的感觉,造成了一定的理解障碍。除此之外,此书给我最主要的惊讶的一点是他的那种,一切在默然不语中。小说故事主线上的很多矛盾,都给我一种缺乏冲击力的感觉,比如主角直到服刑一年以后才因为爱认可自己的罪,没有爆发,一切都在诗歌与戏剧般的一言一行中化解。人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锋能穿透进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我在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自视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但是我讶异的是,这一种揭露,宛如平静的湖面,是一面镜子清晰冷峻的映照出你的镜像,却没有在最后一刻碎裂,化作利刃穿透心脏,仿若一切都在那沉默中被回答。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独创性的、书斋式的哲学或社会思想,用于改造人类现实时,往往会导致灾难性的结果。拉斯柯尔尼科夫被自己创造的 “超人” 理论所麻痹,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是凡人,而像拿破仑这样的 “超人”,为了实现一个伟大的目的,可以随意剥夺其他人的生命。但他在杀人后却陷入了无尽的恐惧、绝望和自我否定,他的空想对自己的人生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最后,他从空想回到了生活本身,在他的眼里,人不再分为凡人和超人这两个概念,而是平等的一个个具体的生命。《罪与罚》前两部的心理描写极为细致精彩,读着几乎让人窒息,后面对话稍显冗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能全部看完太不容易了

                每每被罗里吧嗦的故事情节和冗长又重复的对话弄的读不下去的时候,作者用如缘巨笔写出来的残酷的事实让我心如刀割,怎么可以这样残忍,人性怎么可以堕落到这样。俄罗斯底层人民怎么可以这样顽强,坚韧的生活?社会的惨无人道尽然到了这样的境地。我真的是无话可说。经典名著翻译的语言之传神也是让我能读完的重要因素,翻译的真好,文字如火纯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译者的注释着实不易,如果没有对陀翁的深入研究是做不到的。对于我这种第一次读陀的读者来说,注释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理解本书、作者的思想和彼时俄国的思想风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经典小说节奏偏慢

                    小说节奏太慢。估计是符合当时人的阅读习惯,有大把的闲暇时间来慢慢消磨每一个词句。就像那时的古典音乐,古典戏剧,非常的冗长,一连好几个小时。难道是现在的人的耐心和注意力都减少了吗?或许作者在现在也拼不过写网文的作者,寥寥几个段落就能将读者的注意力牢牢的抓住。对于经典名著的阐释,个人觉得要看放在什么时候,如果在 19 世纪和同时期的作者比,他无疑是优秀的,但是如果放到现代的话,那就相形见绌了。因为现代的文学表现手段更丰富了,对于人的心理的研究,对于节奏的把握更加的紧凑精准。当然,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因为它做了第一件事。比如在俄国文学史上,对人心理刻画,揭露底层生活挣扎冲突。但是,开创者也是不完美的。所以从现在认知上看,刷一遍即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不能听,要静下来看

                      名字太长,真是一种折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能不能以暴制暴?

                        《罪与罚》是一部优秀的社会心理小说,代表着陀思妥耶夫斯基成熟的艺术风格,并使其在世界文坛获得了较高声誉。在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途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开始构思《罪与罚》的创作,但是直到多年后,经历了诸多变故,被逼至绝境时才开始动笔。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忏悔、救赎和信仰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大学生罗佳,在绝境下将自己视为某种可以超越法律约束、为所欲为的超人,罗佳有着心地善良与阴郁孤僻双重人格,深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毒害,一心想成为拿破仑式的人物。但为生活所迫,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和她无辜的妹妹。杀人之后,他的良心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后来,他与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结识并相爱。在索尼雅的规劝下,在 “罪与罚” 的矛盾中,罗佳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在流放途中,开始了灵魂的忏悔与救赎之旅,他决心皈依东正教,最终得到了救赎。小说怀着一腔同情与悲愤,强烈表现了俄国下层人民在暗无天日的生活中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暴不仁。在《罪与罚》中,心理描写几乎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陀思妥耶夫斯基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个落魄青年杀人前后内心的巨大变化与重重煎熬。罗佳的疑问,可能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的疑问:当自己的生存、利益和荣誉受损,而公权力没有履行它的职责时,我们该怎么办?让渡给公权力之后的自由,它的边界在哪里?为了自己的生命的延续,我们可以剥夺别人的生命吗?实际上,关于这些问题的争论,从人类社会形成至今从未停止过,陀思妥耶夫斯基找不到答案,所以他将追问的终点定格在宗教信仰上。但是,《罪与罚》这部小说却越过了这个终点,它激发的关于人性和社会本源的追问,还将继续下去。《罪与罚》还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如何面对社会的黑暗面。对此,作者给出了他的答案:不以暴力抗恶,不能让暴力的魔鬼由微小的种子长成 “进击的巨人”。这既是对人性的深层次探索,也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思索。这对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依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