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3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高质量的影评

    偶然间翻到了这本杂志,本来是用来打发时间的,结果却读了进去。这份杂志似乎是近年来读到的唯一专业的影评,当然这些年似乎也没有专门看过影评。另外,读电影杂志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告别片慌,里面提到的电影绝大多数都很值得一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纵火者

      新世纪以降这二十年,爆款电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往大里说,爆款电影在重新建构电影。你能看得出来,在这股前仆后继的爆款狂热背后,那些非理性纹路里的理性与超逻辑之下的逻辑。爆款电影的工业毫不掩饰现实主义路线下的形式主义殖民倾向,娴熟地将超级英雄拟人化,又不动声色地将普通人推向超级英雄的云端。他们明白徘徊在人性底线内外的悲凉与张狂,其实都是不可名状的,所以他们更愿意搔碰其中令人作痒的部分。比如在灭霸那个灰飞烟灭的响指之后,又不惜重金拍摄了幸存的复仇者联盟成员参加钢铁侠葬礼一幕。[复仇者联盟] 系列坚持平民视角与上帝行为的错位叙事,精准量化了个体处于命中注定的浪潮和身不由己的挣扎之间的悲剧性,以及身处一个历史转折点,即将成为一个时代代言人的英雄性。还比如小丑在台阶上跳舞,用来回答那句,“当你惹毛了一个被社会遗弃、被当成垃圾、精神有毛病的边缘人会怎样?”[小丑] 用古典油画般华丽的笔触,勾画了一个理想主义者波澜壮阔的失败,一个现实主义者破罐破摔的成功。爆款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再致力于电影学一直贯彻的社会学思维指导下的观察和自省,而是努力成为人性的 PUA 技师。爆款和经典的差距在于同样放置在一个时间的容器之内,二者所表现出的抗氧化性上。爆款是搅动一时的喧嚣,经典是对人类永恒困境的咏叹。经典是机械构造,可以看见齿轮和齿轮的咬合,链条和链条的传送,是人类理想与现实生生不息的永动。而爆款是信息的涂鸦和情绪的素描,刻意追求过程中灼热的快感,爆炸时震颤的巨响,又不想面对结果处一地的废墟和怅然若失的空虚。这样说并非否定爆款电影的价值,作为流行文化中最接近教条主义的一个棱面,爆款电影痛感与爽感兼具,廉价与庄重并置。它将 B 级情感和即时趣味堂而皇之地打上了人性恒常的光晕,直接到接近于莽撞,直白到近乎于热烈。于是,在这样以互联网为公共语境的社会里,爆款电影很像是一个社会仪式,浑身上下无一不散发着不流俗的俗气,没品味的品味。爆款电影拒绝了艺术作品的侵略性和矛盾性,相反,它以一种庄严的戏谑、繁复的单纯,去讲述野火蔓延前的炙热和鸟尽弓藏后的荒凉。只有这样,才能隐瞒它们纵火者的身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善良的逻辑

        土地的逻辑,是善良的逻辑。土地用自己呼吸吐纳的频率划分四季,遵循它规律一点点播种,耐心等待收获的人,也就和它拥有了同样的作息,学会了同样的善良。在电影春耕秋收,一幕一幕巨细无遗的劳作里,这种联系异常清晰。[咱们的牛百岁] 里,牛百岁领着几个村里著名的 “懒汉”,承包下土地,带着他们一锄头一锄头播种,在土地的感化下,“懒汉” 们也一点点发生变化,像是栽种下一个人,他在就会在土地的滋养下,生长出和土地一样的亲厚、正直与诚实。电影 [红高粱],那个在高粱地里和庄稼一样茁壮的九儿,领着一帮伙计,让酒庄兴盛起来。高粱播种在地里,会长到一人多高;高粱熟了,贮存起来酿成酒,一点点变得醇厚。土地懂得时间就是真理。在土地上成长的人,自然也坚信万物有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以为能看到一些很好的影评和深入分析,实际情况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滴滴滴

            滴二二二二瑟瑟二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爆款电影100部

              爆款,仅从词义出发,重点是 “爆”。爆有二义,一则是猛然炸裂;二则是出人意料地发生。对应到影视领域,票房是侦测爆发与意外的传统数据。为了不让本期的爆款和成功的大片完全划上等号,我们需要引入其他要素,完成对爆款的聚焦。首先,我们以十年为界。整体而言,这个阶段是社交媒体 + 短视频发展的迅猛期,也是从影院模式向流媒体模式转型的关键期。这种技术变革产生了一些新的推动力,改变了电影的传播链条和生态圈,为爆款的出现提供了新的养分。这个阶段,也是社会、政治、文化冲突最汹涌的年代,它为打破预期,照亮盲点,扩容出圈提供了现实基础。这两个方面都会极大影响爆发的程度与突然性。其次,爆款是一个偏营销的词汇,使用它即意味着我们并不是从好与坏,来检视电影。当然,好电影可能是爆款,在遴选的百部电影之中,我们完全相信它们在有限的时间跨度里,是现象级的,而在更长的时间检视中,也会变成 “经典”。但即便是对这样的电影,我们也更偏重于它们在时代浪潮中的表现,也就是电影本体之外引发的反响。比如一场网络狂欢,一次社会运动,甚至用户数量的波动、衍生品的诞生,MEME 亦或热门话题的引爆等等。而在这些反响的另一面,是非电影本体因素对爆款的 “助长”。没有网络话题加持,[正义联盟] 不会有两张面孔;没有新冠疫情,阿汤哥的巅峰可能就会停留在 [碟中谍 6];没有流媒体竞争,皮克斯动画的沉浮不会有从业者意愿这种角度;没有中国银幕数的十年飞升,我们对大片的票房标准会有数亿乃至十几亿的偏差。增加的维度也让出人意料变得更为平常。当然,有些电影的出人意料,是上坡道,下坡道和万万没想 “到” 式的出人意料,而有些则是在一个谨慎或者乐观预期的基础上,依然爆发得令人吃惊,前者的最新典型是 [瞬息全宇宙],后者则如 [蜘蛛侠:英雄无归],破十这话谁都敢说,逼近 20 亿那就需要勇气了。而结合两种的,则如 [哪吒之魔童降世],它的爆发,以及最终抵达的位置,将时代爆款的要素展现得淋漓尽致。解读爆款的过程,让我们意识到一件事,爆款壮大了电影的内涵,也抽离了它的内涵。以前,长片的反义词是短片,如今,它的反义词是短视频;以前,长片经受着碎片化观看的考验,现在,短视频却将碎片时间汇聚成长时间的消耗。新的内容呈现与谈论方式,通过制造爆款,完成着对变化的抵抗、适应与预示。也许,爆款可以接棒爆米花 —— 毕竟现在很难卖了,成为对主流电影的形容词。我们的 100 部,就姑且算是为它建立的第一个 “片单”。(文_迦叶)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