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跟随大师看人生
读这本书,原本只是想学习一下,季羡林先生如何读书,不曾想,读了停不下来,反而忘了原来的功利性目的。先生最让我敬佩的是真实,读起来没有丝毫的做作和修饰,读的过程,在先生的文字中,竟无心解答了最近一直困扰于心的问题,读书到底有用无用,当你怀着太过功利之心,反而会更焦躁,放下之后,却无意间解决了大问题。1. 书中提到了考证之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用于最近的一些烦恼,豁然开朗。有些人太过固执、有些人太过自负、有些人太过糊涂,所有的观念和理论,都要敢于怀疑,同时要不断的验证,没有一成不变。所以先生,也说到,看自己过去的文章和现在会有矛盾,不必掩饰,这就是真实,昨日之我攻今日之我。敢于否定自己,反思自己,重塑自己,这很难很难,每次承认自己错了,再到为自己的错收拾残局都很难。我想起很多皇帝,都会说金口玉言,错了也是对的,所以有了那么多冤假错案。2. 关于爱国。其实说不上多爱,甚至偶尔也会跟别人评论时事。然而看了先生的文章,和举出来很多名人的故事,让人明白,一定要爱国,这是基本的,至于缘由,一下子也说不清楚,只能是说内心突然的顿悟和触动。3. 先生也让我发现,好书都在中国,一个人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没研究透,何谈研究国外?当然这不是否定外国文学,而是让我发现自己忽视了自己拥有的东西。决定要读国学《史记》《世说新语》《彭公案》等等,也知道了很多人陈寅恪、梁簌溟…… 一本看似无用的有用之书,跟现在很多畅销书,很多标题书,真的不可同日而语,大师的坦诚、无私,都给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让心明朗起来,会反复品位。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学问不问有用无用,只问精不精”开始品读季羡林先生的书,还是不久前的事,毕竟,选择太多了。而他的文章,又太短,对我这种喜欢长篇大论的人来说,这样的文章太不过瘾,索性不看。
事实上,长篇大论的文章,我也只是记得住大概。
你可以想象结果有多尴尬:
长的观点印象不深
短的自己还瞧不上
不上不下只落得个半瓶子水晃荡。
可季先生却不同。他对于学问的钻研,可谓精深。
拿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来说。
1944 年季先生在哥廷根写过一篇论文,谈到关于佛典梵语中 - a>o 和 u 的问题,当时一位美国学者 P.Edgerton 提出了很多假说却又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季先生回国后连续写了几篇文章对其加以反驳。奈何资料缺乏,直到距离 1944 年 46 年后的 1990 年,才用大量的新资料证明了自己第一篇论文的结论完全正确,无懈可击。
读完不禁叹服。
跟老爷子相比,我自己的读书和写作根基太虚无,满足于浅尝辄止,常常连基本概念都不清楚。
读这书,是为了提醒自己读书、治学和写作,我还得走很长很长的路。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