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要想实事求是地说话,从多使用动词开始!
熟悉小卓子的人都知道,我是个哭点很高的人,可是最近的两周,我扎扎实实哭了好几次,因为我的领导总算可以调走了。不是舍不得,而是巴不得。巴望得太久了,不仅喜极而泣,还有压抑 3 年的一次性释放。因为,我就是那个被领导讨厌了 3 年的少数派。在这三年里,我没学会什么,就搞清楚二点:一是职场上,“少数派” 绝不是数量上的差异,这三个字直接界定一个人的对错,很可怕;二是很多人越来越爱玩这种 “少数派” 的文字游戏,更可怕。好在我还残存坚信尼采的信念,“杀不死我,我就会变得更坚强”,3 年的韬光养晦让我悟出一个理儿:所谓实事求是,就是管住嘴,切片式视角下只说切片式的话!01.“我是少数派” 恒等于 “我错了” 我究竟干了什么,让领导对我 “恨之入骨” 呢?故事发生在 3 年前的一个春天,我获得了一次遴选的资格,如果成功,就可以直接从县区级飞升省级。我拿着报名表问领导,可不可以让我去?领导大笔一挥,“人往高处走,很能理解,不过这样我们就少了一个人才啊。” 我看着报名表上 “同意” 两个字,心里暖暖的,领导真是好人啊!招人不易,还舍得放走一个熟练工!过五关斩六将,我杀入最后,可是领导变卦了,说什么也不放了。原来最初同意的时候,是想着我没那个本事,空头支票的人情不做白不做。遴选搞黄了,我被他结结实实骂了 20 分钟:你还真以为你能离开吗?告诉你,除非你辞职滚蛋,你还真以为我管不了你了。从此之后,领导在大小会议上都明确了一条:以后局里任何评优、好处都不用考虑她了。我就这样成为了一个让领导不待见的 “少数派”。“少数” 这个词,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中性词了吧?可是在职场中,它却变成了 “只限于坏人的代名词”。它牵扯着一个划界的问题,无论是否合作,从实效上说谁都不可能跑去团结 “极少数” 或者 “一小撮”,而跑去打击 “大多数”。同时,还有着一个局办里的局粹思想:凡是局领导说的大多数人都认可,大多数人认可的必然就是对的;自然,局领导否定的也应当是大多数人都会都否定的。于是,我就成为了那个 “错误” 的人,说什么错什么、不说什么也错什么;做什么错什么、不做什么也错什么。所有人只知道 “我错了”,却从没有人多问一句 “我错哪里了”。这样一句太过简单的总结陈词给我造成的伤害却是巨大的:1、我在领导面前丧失了语言表达的能力。我很想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汇报工作。可是我越想说话,那句话就越在我脑海中捉迷藏一样,逃得无影无踪;我满头大汗,好不容易逮住了这句话开头的几个字,却发现这句话就像空中的焰火炸开了,后面的字和词瞬间消失。2、我面对伤害学会了不再反抗。诚如市川忧人《蓝玫瑰不会安眠》中那句伤人的话:被选中的枝条会变的更好,可是没被选中的枝条怎么办?就只能被剪掉,迎来死亡,把营养让给被选中的枝条吗?这 3 年里我换了两个科室,之所以频繁,是因为遇到构建制度体系的工作没人干,领导就把我送过去。当我搭建完成后,领导会让一个他喜欢的人接替我的位置,享受 “变革” 的红利。正确的时间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结局就是被人称赞 “有才”。经历过这些事情,我学会了沉默,怎么着都行啊。02. 最大的 “不公平” 源于只用形容词我们时不时就会被别人为我们 “总结” 一下,要么是一两句话、要么是一两个词。尤其是对我们影响力越大的人越爱 “总结” 我们,并且这个 “总结” 越容易要我们的命!你有没有发现,甭管是话还是词,无一例外都是形容词为主,什么态度端正、执行力欠佳、积极主动、不善沟通等等。有褒的、有贬的,独独没有动词。原本我也不觉得这事有问题,可是经历了这三年,一个 “少” 字就可以让我如此痛苦,那么,曾经对我们林林总总的总结上的形容词,怎么会没问题呢?难道,仅仅因为它们曾经都是好词儿,就不算问题了?第一,形容词,留足遐想空间。就举一个常见的词吧,风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将他的 "风流人物" 的形象推到了最高境界。他就是三国时期的周瑜。打赢了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在音律方面也极有成就,《三国志・吴志》中写道 "曲有误,周郎顾" 正是对此的最好解答;他的爱惜人才及人格魅力,也受到多方称赞。不过,我相信还有一大部分人想到的是另一个人,段正淳。金庸老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多次用 “风流” 二字刻画他:第二十回:马夫人道:“我曾听先夫说起过,镇南王段正淳风流好色,年纪一大把,却爱扮作少年人去勾引女子。他内功深湛,五六十岁的人,却练得四十来岁模样。” 新修版第二十二回,金庸老先生用叙述性语言说:“那中年人便是大理国皇太弟段正淳。他年轻时游历中原,风流自赏,不免到处留情。” 可见,同是 “风流”,却是不一样的含义。而这不一样的含义只能每个人在自己心里演电影,因为对一个词的理解映射的是一个人的内在。第二,形容词,具有绑架力量。去年我在读《浮生六记》的时候,脑海中始终浮现出一个场景,我把它叫做 “挑夫的诅咒”。山脚下,一位挑夫担起了两筐石头,准备上山。挑夫说:放心吧,不重,还好。所有的村民都觉得挑夫是个负责任的好人,一定可以顺利挑上山。挑夫启程了,行至半路,突然感到石头又生出了石头,挑夫觉得有些累,可是想想那句 “你是好人”,他决定坚持。又过了一程,石头又生出了石头,挑夫实在挑不动了,他放下的时候,石头说话了:你对得起好人这个称呼吗?村民也开始抱怨说挑夫是个言而无信的人。这位挑夫就是陈芸,所有的人读《浮生六记》都觉得陈芸是最可爱的女子,沈复也说陈芸是最好的妻,可是沈复做了什么呢?生活困难却依然想着纵情娱乐,以致陈芸不得不当掉珠钗满足他的饮酒作乐;和朋友广州做生意,结识了歌姬喜儿,缠绵悱恻于花艇几个月,耗费百金,苦了陈芸在萧爽楼省吃俭用。这位歌姬的事情,让两个返回家的时候,被公婆嫌弃,陈芸不得不拉着沈复投奔友人在乡下居住,半生流离!一个 “好” 字如此轻松,可是却让陈芸压上了沉沉的一生,以致终了都不知道自己做没做到真正的 “好”!第三,形容词,剥夺反驳权利。既然形容词留下了遐想的空间、形成了绑架的力量,这二者一结合,就是剥夺了反驳权利。每个人面对同样的词在心里放的电影不一样,你要想从这个被绑架的高梯上下来,就要把每个人心中的小九九驳斥一番,这显然是做不到的。03. 多用动词去描述 Ta 一个人,可不可以只是做错事,而不是人本身就不好呢?该怎么兼顾 “事” 和 “人” 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对一个最好的态度,就是多用动词描述。道长在他的一档节目中聊了这么一个故事:晚上去一家面馆吃夜宵,邻桌有一家三口,妈妈表情凝重,在说教女儿,整个气氛很僵。当时道长的第一判断是:这妈妈好凶!一个情绪不好的妈妈精神状况就不会好,常常对着女儿很凶,这样的话,对女儿将来的影响很大。一个连自己的情绪都处理不好的妈妈,哎!但是很快,道长意识到 “我哪里知道真实情况呢?说不定妈妈平时都很好,只是今天女儿惹到她了呢。” 故事虽短,可是却带给我们三个启发:1、动词,把希望给了被描述的人。在道长刚刚的故事中,一个 “凶” 让他在脑海中成功塑造出这样一个女性:精神状况肯定不好、势必对女儿常常很凶、女儿将来一定很惨。可是一个 “妈妈在说女儿,女儿今天惹到了她” 的描述很难会让人联想到 “女儿未来一定很惨”。动词,是对当下一种行为的描述,切片式的阐述或许不会展现事实全貌,但是却更加贴近当下事实本身。即便是短短一分钟的迟疑、猜疑 “说不定妈妈平时都很好?我怎么会知道全部情况” 这都是好的,因为迟疑和猜疑的一分钟里对被描述的人而言,尚存 “被客观对待” 的一丝希望。2、动词,把判断权给了听话的人。在道长《常识》这本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公司办的一切活动,我们都在内部通讯上形容它是 “盛大” 的,到访的宾客一律 “尊贵”,他们和领导的谈话则必然 “亲切”。语言文字与真实世界的 “隔离” 何其严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判断事情的主动权,公司到底怎么办的活动?到访的嘉宾到底怎么和领导谈话的?可是在以上一堆形容词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别人咀嚼过后的信息,谁能根据一个形容词进行判断呢?只用通过动词的描述去还原,才能赋予听的人原原本本的判断权。3. 动词,把成长给了说话的人。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在信息时代成长呢?对自己的偏见要能够觉察。而一个人要想反思自己面对一个形容词就自动联想的行为,是需要动词来完成的。比如,我们要想推翻自己对于风流就是段正淳式的偏见,需要看到周瑜的所作所为,才知道原来 “风流” 不止是女人多。所以说,只有动词才能打破我们 “天天反刍同类联想,日日巩固原有主张” 的成长僵局。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多看看、多听听别人怎么做的,才知道世界和我们想的不一样的原因。尾记:这 3 年的时间是痛苦的,也是我靠写作找到新生的 3 年。写作带给我希望,它在前面闪闪发亮。可是身后的痛苦就这样丢弃吗?不,只有经历过痛苦,才明白什么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用动词,就是我从痛苦的瓦砾中找到的对他人更加温柔、更加有力的方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十年之前,我假装不认识你;十年之后,我懒得认识你。第一次荐书,想了又想,希望从基础的谈起,最基础的莫过于常识。《现汉》对常识的解释也非常简单,四个字:普通知识。梁文道在《常识》里也说,“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 但可惜的是,常识往往最容易被人们忽视。
梁文道的《常识》内容多是他 05 到 08 年的时事评论文章,09 年出版,距今也有十年光景了。按道理讲,十几年前的时事文章早就是明日黄花,了无新意了。但有些事情反过头看,反倒更有趣味,就好比强哥现在谈及的兄弟就不是多年前的兄弟了。十年不短,道长都能从文涛身边那个身穿汗衫的青年变身成为身着 Yohji 在帝都夜行的文青教主。可十年过去,常识仿佛仍没有被人们掌握。
十年前,大家谈 “三鹿”“毒牙膏” 和 “有毒宠物食品” 等产品安全事件。从事情成因到善后处置,从责任监管到制度完善,大谈特谈,大书特书,好像大家一时间都明白了产品安全这一常识。十年后,大家继续谈 “长春长生疫苗” 事件,各种文章又蜂拥而至,各种评论又登上头条,可常识依然没有被人们牢记。
十年前,大家谈矿难。面对死难者和他们的家属,无论从官方还是个人,都表示深切同情。大家一个个都痛定思痛,都表示今后要确保生产安全,要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好像大家又瞬间学到了生产安全这一常识。十年后,内蒙古、山西的矿难继续,生活继续,常识我们早已忘记。
我说的这些在道长的《常识》里都能读到,大家不妨看一看,十年时间,涛声依旧,道长的文章依旧有现实意义,就像道长说的,“只有一种情况能使时事评论不朽,那就是你说的那些事老是重复出现。”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当所有人只能信任自己的时候……这本书里的文章,是梁文道发表在不同报刊杂志里评论的合集。
有政治、有历史、有思维方式……
他会从某些时事入手,去抽丝剥茧,启发读者通过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发现盲点,以此来讲述我们被我们忽视甚至不以为然的常识。
以 “信任 —— 最重要又最稀缺的社会资源” 为例。
从雷曼兄弟的破产、三鹿奶粉事件、AIG 的差点儿沉没开始入手,他讲述了信任之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
当我们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和意愿,从作为一个人 “正确” 的角度,去交付别人对我们的信任,以及也相信别人对我们,会以同样的标准交付结果时,我们的决策成本就会低得多。
可事实上,当涉及到利益和人性的时候,人们的选择并不总是向理想化的方向发展。
像这样发人深省的文章,书中收集了很多篇。
没事翻翻,再结合稻盛和夫说的 “作为人,何为正确” 来思考,会看到我们自己的不足,也能发现很多人性中的闪光点。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常识稀缺的时代,也许这本书足以启发你对常识的思考如果我自诩为算是一位读书人的话,应该骨子里是热爱阅读、思考与写作的,但是较之于 “道长” 来说,可谓是自惭形秽。阅读圈和文艺圈的人都亲切地称梁文道为 “道长”,我想这是大家对他的喜爱与尊敬吧。“腰封小王子” 之类的称号还是太 low 了,毕竟道长在 “圆桌派” 多次说到其实他并没有推荐这么多的书,尤其是不少书还是 “没品” 的书。这从另一个层面说明道长在读书界的巨大影响力。还记得有一年年终秀晚会,我喜欢的吴晓波老师把道长请过来介绍了基本他心目中的好书,看着道长认真推荐的样子,我当时心中突然觉得,“爱读书的男人还是相当有魅力啊,真是我学习的榜样啊”。
我想 “道长” 这个称呼不仅是大家对他的喜欢之情的流露,更多的还因为梁老师的确也配得上这个称呼,梁老师一直在修行,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他也是一个相当纯粹与坚持的读书人,就连做的 “看理想” 品牌节目也相当克制。说这么多其实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对道长的崇敬之情。我们在看道长作品的时候,最好可以知道他的哲学专业背景,这就为他看待问题、分析事物提供了 “第一性原理” 式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常识》这本书不简单的重要原因。
回归正题,道长的这本书看似写的是 “常识”,里面的内容可值得我们深究与思考。我挑一些自己较为感兴趣的话题聊一聊,比如说 “理解当代中国的七十张关键切片” 中,道长提到了 “抗战”、“自虐”、“移民”、“日本”、“口音” 等切片(关键词)引发我们的思考与分析,下半部分道长又从 “窥探世界的局部角度” 出发带领我们去认知中国以外的世界态势与情况,阅读完以后给我一种 “重新认知” 与 “真的是这样的吗” 的双重感受,很有意思,也部分程度上改变着我对一些所谓常识东西的认知与判断。比如我举个例子,有篇文章 “朝鲜也是一个正常国家” 以及 “反对吸烟的纳粹党” 就写的很有意思,而且足以引发你的思考与继续探究的兴趣。
纵然是很久之前的一本书,在当下常识依然稀缺的时代,每每读来还是有新的体会。就像 “圆桌派” 所言,“国人常识的匮乏,使得一切本来正常的思维也显得很不正常”。如果说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是对它最大的嘲讽与戏弄了吧。道长曾说道,“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改期盼着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总有现实意义,那是种悲哀”。就此而言,《常识》这本书依旧具有新的时代价值和启蒙效用。我也希望道长的一番苦心能够被懂得的人真心懂得。最后,我还是想要墙裂推荐道长的几个节目,“八分”、“一千零一夜” 以及道长客串的 “圆桌派”。哦,对了,“开卷八分钟” 也可以看看哦。毕竟,这是作为一名读书人的自我修养哈。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更私心的目的是推荐一下道长,顺便,大家看看《常识》这本书。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再看十几年前的时评十几年后再看曾经的时评,虽然过了时效性,但是作为曾经也 "鉴证" 或者说经历过的人,却能引发别样的一番思考。不知道是不是现在网络发言太过容易,被指责也变得更容易,所以什么都不敢说也不想说了。而看书的时不时惊讶于原来的评论敢如此直接大胆,也惊讶于如今很多事还在重复上演。他的论点倒是给了我不同的思考,甚至是认识到原来很多习以为常的事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一边看,一边想到了很多现在的人和事,倒是发现做笔记原来是如此顺其自然的事,以前的我明明想要效仿那些优秀的读书方法一边看书一边在旁边写点什么,但总找不到可以组织语言的点。也不知是这些年思想逐渐成型和成熟,还是评论类的话语更容易激起人的思考和辩论。本来想说,现在很少看到这样短小精悍的时评了,以知识分子的观点和态度发表出对实事的看法。想着是不是现在很少看报纸类的刊物,所以没见着这些。但转念一想,纸媒只是转移到了线上而已,而且更多人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更方便和广泛的被大家看到,为什么我会感叹很久没看这些了呢?是我对它们视而不见,还是因为门槛过低,太多杂乱没营养或者带着目的和偏见的文字,把这些优秀冷静的文字湮没了呢。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