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悲剧的诞生》·人生是悲剧,只能有声有色的演好它
《悲剧的诞生》德文原名是《悲剧从音乐精神中诞生》,看这个书名就好懂一点儿了。悲剧是指古典希腊时期以观众大合唱(音乐)为主,诗歌与舞蹈为辅的艺术形式。尼采写这本书是 1870—1871 年,首次出版于 1872 年,时年 27 岁,正受聘于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文学教授。此书献给已是如日中天的音乐大师瓦格纳,作为一个无名的青年才俊,把瓦格纳的音乐描绘成古希腊的音乐精神的再现,继而上升为德国精神,尼釆书里书外的心思不妨猜一猜,也许猜过后,这本书就不那么难懂了。尼采在书中,对古希腊悲剧艺术提出了几个假设(或者叫观念)。一是,悲剧艺术是对梦境的模仿,古希腊人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是渴望秩序的崇高(光明神阿波罗)。二是,悲剧大合唱的欢乐源于酒神狂醉的忘我体验。人们在悲剧合唱队里获得个体生命消失的体验(算是一种心流状态吧)。三是,希腊悲剧是阿波罗形象与狄俄涅索斯精神的结合物,阿波罗形象是希腊悲剧的舞台形式,狄俄涅索斯精神则是希腊悲剧要表现的思想内容。四是,悲剧的功能在于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获得暂时的解脱。这最后一点要比叔本华要积极一点。人生注定悲剧,只能有声有色的演好它。这些假设无涉对错,对后世哲学心理学影响巨大,比如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等有意思的是,书中尼釆还运用了自苏格拉底以降的严密逻辑的方式,毫不客气的批判了苏格拉底。正是苏格拉底对所谓有用智慧的追求,使希腊悲剧消亡。苏格拉底把悲剧艺术看作谄媚的艺术,这种艺术只表现舒适惬意之物,而并不表现有用的东西,所以他要求自己的弟子们对此类非哲学的刺激保持节制和隔绝的态度。有趣的是,当苏格拉底在狱中等待死亡时,他却搞起了音乐。尼釆假设了科学发展到了今天即使是越来越乐观,但仍然是有边界的,这个假设,也初现他批判上帝也批判实证的思想,没有边界的东西就如上帝一样不可信,没有边界也就不可全知,这是不是说,科学发展到了尽头也是个悲剧呢……(石木翻书)
5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19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悲剧的诞生》·梦中求醉,从苦难里感受快乐世界和人生的底色是悲惨的,无意义的,艺术作为审美现象,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世界存在的合理性。个体人只有依赖社会(太阳神)才能生存,代价是压抑欲望(酒神)的自由,但个体人又是要追求快乐的,又不被秩序所允许,所以所有的个体快乐的追求必然是悲剧。太阳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象征着在社会中找人生的意义,这又是个注定虚无的东西,人类哄自己开心也就注定是悲剧了。在现象世界的中心,必需有一种全新的美化假象,方能使这个生机盎然的个体化世界保持活力。倘若设想不谐和音变成了人 —— 要不然人会是什么呢?—— 那么,为了能够生活下去,这种不谐和音就需要一个壮丽的幻象,用一种美的面纱来掩饰它自己的本质。这就是阿波罗的真正艺术意图:我们把所有那些美的假象的无数幻景全归于阿波罗名下,它们在每个瞬间都使此在变得值得经历,并且驱使我们去体验下一个瞬间。悲剧神话是以受苦受难的英雄形象来展示现象世界的,悲剧神话所产生的快感,与音乐中不谐和音所唤起的愉快感觉,是有相同的根源的。狄奥尼索斯因素,连同它那甚至在痛苦中感受到的原始快感,就是音乐和悲剧神话的共同母腹。读悲剧对我们的价值在于承认了苦难不可以避免,就可以心安理得,顺其自然。以神话为内容的希腊艺术就是希腊人为了对付和抵抗悲苦人生而创造出来的一个 “假象世界”,希腊人在假象中获得了解放。而我们也在悲剧中认识到人本质上是狄奥尼索斯的。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悲剧的诞生》《悲剧的诞生》是尼采当上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学教授之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他融合了古典学、历史学、哲学、艺术、社会学等多方面的思想,用 “日神精神” 和 “酒神精神” 为核心,探索希腊悲剧在思想上的起源和衰亡,同时将瓦格纳看作复兴悲剧精神的希望和德国精神的代言人。这本书让尼采成为德国文化界的名人,却遭到古典学界的一致讨伐,断送了尼采刚刚起步的古典学教授生涯,迫使他成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哲学家。本书的核心内容: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用代表理性、秩序、个体化的 “日神精神”,与代表激情、迷狂、与自然合一的 “酒神精神”,来阐释希腊悲剧的从精神上的诞生与消亡。尼采认为,这两种精神既对立又互补,悲剧就是它们的完美结合。悲剧主角的悲惨命运展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力,让观众感到恐惧和悲伤;合唱队的表演又给观众带来迷狂和升华。悲剧在日神与酒神两种精神之间实现的平衡,很快就被更强调理性的日神精神代替,而联手杀死悲剧的 “主谋” 正是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和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还有更大的现实关怀,他要批判当时德国学界对希腊艺术的片面理解,批判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传统,还要在瓦格纳的歌剧里寻找酒神精神的复活以及 “德国精神” 的象征。《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处女作和成名作,它让尼采成为德国思想界的名人,也让他成为古典学者们口诛笔伐的对象。《悲剧的诞生》被追捧和批判的原因,都在于尼采用一种不够学术的方式,从 “日神精神” 和 “酒神精神” 的角度,揭示希腊悲剧的诞生和消亡过程。尼采写的,其实是一部伪装在古典学外衣之下的哲学著作。尼采探讨希腊悲剧的起源和衰落,背后有着更大的时代关怀。他不仅要批评当时的古典学者,而且要从整体上批判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还想为当时的德国找到一种新的精神力量。尼采是一位制造金句的大师,分享一下《悲剧的诞生》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世界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这句话点出了《悲剧的诞生》的核心主题:世界本身是虚无的和荒谬的,只有通过艺术的方式去加以表现,这个世界才变得合理了,有意义了。在尼采看来,艺术对我们的人生来讲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装点,而是具有存在论上的重要意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用代表理性、秩序、个体化的 “日神精神”,与代表激情、迷狂、与自然合一的 “酒神精神”,来阐释希腊悲剧的从精神上的诞生与消亡。尼采认为,这两种精神既对立又互补,悲剧就是它们的完美结合。悲剧主角的悲惨命运展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力,让观众感到恐惧和悲伤;合唱队的表演又给观众带来迷狂和升华。悲剧在日神与酒神两种精神之间实现的平衡,很快就被更强调理性的日神精神代替,而联手杀死悲剧的 “主谋” 正是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和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还有更大的现实关怀,他要批判当时德国学界对希腊艺术的片面理解,批判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传统,还要在瓦格纳的歌剧里寻找酒神精神的复活以及 “德国精神” 的象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