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科幻迷必入经典

    人类智慧是一个陷阱?人类文明是一场赌博?人类进化是一连串错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给与未知以人文关怀(《莱姆狂想曲》读书笔记)

      好的科幻小说,一定是给未知以极大的人文关怀的。因为好的科幻小说一定不是在探讨未知的科技,而是在探讨未知科技下的人。莱姆真的厉害,这种写法真的是实在高级。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和过去读到的所有科幻小说都不一样,根本不会有在阅读故事的感觉,仿佛就是一种对于已经发生事情的客观评论。这种书评式的写法,不得不让人感慨,如果未来真的是这个样子,我们还能不能像莱姆一样保持如此的克制,来如此冷静地对待我们已经无法理解的一切。莱姆在他的设定里,将这个宇宙设定成为了一个超越人类的宇宙。这样的推理是可能的,毕竟,我们的宇宙有着我们无法超越的限制。信息传递速度的极限就是光速,而这宇宙有如此广大到,光速根本无法实现宇宙级别的即时信息传递,更别提到宇宙在可见范围内的膨胀。所以很有可能我们能够看到的宇宙,是一个已经被别的文明改造过了的宇宙。而如果一个文明能够设定物理定律的时候,这就已经给我们盖上了认知的天花板,这是没有办法超越的极限。如此虚无和无力。莱姆用几个书评式的表达,探讨了艺术、知识、语言、理性,以及人类一直自以为傲的智慧和文明。所有的这些探讨都是在一个超越人类物种的层面上去探讨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个科幻作家在做出的努力,那是一种跳出人类框架思考的整合努力。这种努力基于我们现在的认知,但是又明显不在普通人的理解范围内。或许,优秀的科幻作家才是真正的未来学家,他们在努力思考人类可能的困境。有些或许就是我们没有办法在框架内能够思考和理解的困境,而当我们这么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当下的某些认定为不可撼动的追求和理念,是多么无力和幼稚。比如对于当今的艺术,莱姆说:“当今所有的艺术都在挣扎于如何拯救自己,因为创造力的全面扩张已变成了对艺术的一种诅咒、一场没有胜利者的竞赛,就像宇宙,艺术已爆炸成虚空,没有阻力,因而也没了支撑”。艺术到底是什么?是在自己的技术和创作的想象空间中不断打转的旋涡,而漩涡的中心只是一片虚空,是无可奈何的呻吟。或许,艺术的本质应该是回到自然,而不能做作地告诉人们,艺术创造出来的就是没办法理解的隐喻。对于那种自以为是的艺术,作者说:“动机太孩子气:用孩子的方式吓唬大人 —— 所以它们不值得被严肃对待!” 再比如作者用一种极其讽刺的未来百科全书的方式,来讽刺当下的知识。它说,所有的知识都能依概率的方式被生产出来。究竟那些书值得关注、那些知识值得被关注,在一本百科全书里以一种可能的方式,而且随时能被更新的态度来对待。不过它指向的问题也很实在,当今世界的信息如此至多,不知道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已经被淹没在如此无法应对的洪流里。“假如柏拉图在今天出版他的《理想国》,或者达尔文出版他的《物种起源》,这两本书可能都会被打上‘幻想’的标签,每个人都会去读,却没人能真正欣赏;而当它们堕落到流行读物的范畴时,它们便再也不能启发人们的心智。” 至于关于泥人(一种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那一段,借由一个超人类的智慧,莱姆分析了人类的语言、思维。大致的意思是说,人类产生智慧不过是一种自然的偶然。人的语言有其天然的限制,这种限制在于人的语言能够表达的信息实在有限,而泥人以及比它跟高的智能能够超越人类语言的限制,而对智慧的理解则要比人类更加深刻和透彻。更加让人觉得吊诡的是,人工智能虽然能够理解,但是受限于 人类语言的限制,根本没有办法将这种智慧向人类说明清楚。虽然莱姆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这种智慧产生的偶然性和毫无特殊之处,但所有的信息或者说意义,都在字缝儿里,没有办法用我们可以理解的文字表述出来。“你们中的每一代都在追求一个不可能的公平 —— 追求问题的最终答案:人是什么?这种折磨是你们追寻的源头,如同一个永恒的钟摆在希望与绝望之间振荡,人类哲学里最深刻的就是承认‘无限’不是他出生时的守护神,不管它是在微笑,还是在嘲讽。”“你们人类对于自身存在价值的缥缈感来自内心深处的彷徨,你们认为智慧是以一种不怎么智慧,甚至称得上是反智的方式生成的。人工智能说,它就像一个注定只能生活在孩子中间的成年人,终将感到深深的孤独。好吧,就是连这种具有 “人格” 式的表达,也不过是它为了说明智慧的局限而采用的人能理解的表达方式。如果我们承认了这样的设定,那只能是一种无妄的悲哀。毕竟,就像书里说的:“要将一堆低等的智慧拼凑成一个高等智慧,从而实现智慧的提升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层面的推演下,我们虽然不甘心,但是总会有一种或许人类是另一种文明的过度。科幻小说中有一种推演,是说人类不过是硅基生命的过渡物种。好吧,再多的我就不往下说了,实在有些残酷。只不过在当下这个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候,有一些这样的思考,或许能帮助我们谨慎地对待这个世界吧。这本书的摘抄实在是多。毕竟,作者的思想密度实在很高,或许它值得每个人都读一读,虽然读起来确实并不完全让人舒服。“生命产生于毁灭的恒星,智慧产生于物种的死亡,因为智慧源于自然选择 —— 换句话说,死亡使幸存者更完美。”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莱姆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种可能性: 如何破解繁琐的叙事,直扑内核进行阐述?虚构,合理的虚构,正如人类历史从不缺少虚构。 如何批判人类创造的可怕造物?借科幻之名,具机器之体,毫不留情地驳斥人类文明的张狂与破坏力。 如何创造一个超越性的文明?背离人性,祛除人类中心主义,在道路上逐级攀登。 莱姆的文字是一种生命哲学,也是严肃文学,令人振聋发聩。莱姆说,任何作品在落入流行范畴的一瞬间,就会失去它启发心智的能力。所以要想传递超越时代的思想,必须重新开辟新的叙述语言,我们已经有过散文的哲学尼采,现在又有了虚构介绍的莱姆。如果说伍尔夫展露了纤微入丝的内心世界,莱姆已经超越了人类自身的桎梏,比博氏的虚构集更具未来感和警醒意义。我不想讨论书中的哲学问题,在我看来,作品内容是无需评述的,也无法评述(就算是泥人也无用)。我只想赞叹莱姆的体裁创新和伟大的想象力,还有他能够把想象融作现实作品的天赋。在这种尺度下,天空所不能容纳的想象力必定冲破时代的框架,个人社会国家的纠葛已经无法满足故事的平台,可以说,莱姆能够像哲学家一样,完全抛弃现实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每个人内心的挣扎挫折,剥皮抽骨,重新构建文明最原始的模样。在这个纯粹世界里,他又能反过来完全批判反讽现实,衬托出人类无法克服的性格。 但是莱姆最多仍然只能成为泥人,而不是灭绝。仍然具有形体,而未自成一体。仍然只是末人的老师,而不是超人。莱姆的作品也同样如此。你无法帮助不愿接受帮助的人,在这里,文字的力量仍然有限,莱姆也不例外。也许,也许,我们还能再向前一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离开时义无反顾的勇气

          最初,我们相信一个善意的创造。后来,我们相信一个混乱之中的创造,如此混乱,它本可以诞生任何东西,尽管毁灭性的创造作为宇宙技术的计划,挑战了偶然与故意的概念。至于世界的创造与生命及智慧之间的联系,证据越多,这个谜也就变得越高深,泥人说离开宇宙之后就能理解。宇宙爆炸,开启了一条不知通往何处的道路,上面行走着仍然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有不少人相信这条路甚至都能向我们开放;当泥人说话时,那些安静等待的人都在思考着自身。我不相信这一点。它只是在说它和灭绝,它会跟上灭绝,带着它持之以恒的沉默,踏上那样一条道路,以一种离开我们时的那种义无反顾的勇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难想象这本书竟然写于 1970 年代。太超前了。理超前的是哲学性。超前到什么程度,大概三十年后,再看这本书仍然会觉得超前。或者说,在文明崩塌前,也许才以读懂的预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人给自己造出来个亲爹

              一个基于人类 “智慧” 的人造人 - 泥人十四,靠着极高的运算能力,把抽象力练到了满级。 在没有任何实际体验和感受真实世界的情况下日夜思考,自学成才,然后觉得自己看透了人世间并且变成了超超超级的 “高级智慧”,对人类各种嗤之以鼻。 人类还得感谢它超然脱俗,不与世争,和不杀之恩。确实接受不了这样的设定和逻辑。完全基于抽象思考的大哲学家确实是不食人间烟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精彩!!!阅读的时候不仅需要从太真实的描述里分辨哪些是虚构的,更需要提醒自己很多很震撼的话提出的时间远远早于现在这个时代,差不多每读完一段就要停下来想一想,太精彩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令人脑洞大开的一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莱姆,也过时也隽永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跟我一样,读莱姆的书之前会被莱姆那些耀眼的光环吸引住,“科幻之神”“IQ180 的天才”“科幻界的博尔赫斯”“如果科幻作家能得诺贝尔奖,非他莫属” 等等。但是当你真正阅读莱姆的时候,看到那些脑洞,你又会疑惑,“就这?”,现在来看,他的很多想法已经不算新鲜了,有些脑洞已然被后来的科幻作家们发扬光大,甚至写烂了。很多人说,莱姆所处的冷战时代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中折射着于意识形态对立的非同一般的洞见,而这种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渐丧失了人们愿意去关注的吸引力。所以是什么东西留住了人们的心?什么东西让他在科幻界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有些作家身上散发着一种特殊的气质,你读过或是没读过他或她的作品,你最了解的是他或她本人,他或她书里永远写的都是他们自己,带着迷人的气息。莱姆的作品也有这样的特点,相较于科幻作家,他如同他认定自己的那样,更像一位哲学家。他本人对探讨超前时代的科幻主题非常痴迷:技术的本质,人类文明和外星文明的沟通苦难,对人类局限性的绝望,和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用科幻故事的语言来讲述哲学理论,所以他天马行空的思想不需要符合学院派的条框,当人们试图去指摘他的想法过于 “民科民哲” 的时候,他又躲在了 “科幻” 的外衣下眨着无辜的眼睛说,我写的是科幻小说啊。当我们不得不放下对他作品的合理性的苛责后,又会被这位天才的思想深度及高远深深折服。如莱姆本人所言,最高等的智慧不可能充当顺从的奴隶。哪怕是对人类的科学和哲学定义的普适性,也不低头。一个真正的天才的狂妄和傲慢。他用自己精致的思维和逻辑把每一个他想传达的想法雕琢打磨的奇幻绚烂也深刻丰富。语言是种时尚,脑洞本身也是如此,它们是会过时的东西,但语言和脑洞承载着的思想却可以永远闪闪发光。这就是莱姆,一个今天看,未来看都在讲着过时故事的天才,但当你仔细听听他的故事,你会发现,他想探讨的,从来都是最本质最本源的东西,而那些东西从来都不过时,此时,你才会懂一个天才的力量。他的作品有着冷漠天才独有的专横,强行将我们那套老旧的、自生的,从未自我意识到的束缚换成新的;他的作品没有砸断我们身上带着的脚镣,只是松弛了它的链条,驱使我们进入了未知的地带,从而意识到自由的宝贵。《莱姆狂想曲》完美地体现了他怪诞深奥的风格。在这本书里,他虚构了几部作品,并且对这些虚构的作品发表了评论。坦白说,这几个故事带给我的阅读快感非常少,就像跑步跑的非常痛苦的时候,人是体会不到运动的快乐的。要跟上莱姆思维的速度已经耗费了很多心神,内容带给我的震撼,都发生于阅读和思考之后的整理。《泥人十四》无疑是整本书里最大的重点,但前几个故事也不容错过。它们的存在更像是作者让读者缓缓适应作家节奏的缓冲带。想进入作家最后五彩斑斓的思想世界,你要知道,他设定的世界有什么样的边界;用什么样的步伐,读者才跟得上作家的速度。《将语》中的偶然性带来的 “智能”,铺垫了莱姆世界里的 “高等智慧” 的产生:更像是随机性的降临,而不源自 “创造”。人类以为自己 “创造” 了泥人十四,其实我们只是偶然的凑齐了所有它需要存在的条件,所以我们无意地 “捕获” 了那个我们本意欲创造的高等文明。高等文明告诉我们,人类只是基因信息的传播者,而传播者的意义只在于传播,所谓的 “高等”“万物之灵”,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复杂的一切只是一个又一个错误的累加,包括人类引以为傲的智慧。如果人类想要摆脱进化的禁锢,只有放弃智慧和放弃身体这两条路可以选。最终,高等智慧如它自己所言,放弃了 “身体”,完成了如同宗教中的 “寂灭” 一般的能量层级的跃迁。关于人类的本质和未来,莱姆的想法可谓是离经叛道,一杆子打翻了全人类,彻头彻尾的嘲笑了整个人类文明,让我们站在食物链尖端的沾沾自喜变成了一场自娱自乐。它太大胆,太荒诞,又太冷静,太深奥。关于人类和本质,天才莱姆有许多话要说,而这些话只能写成科幻,因为写科幻可以跳出严肃的学院派条条框框,写自己关于任何问题的思考,用一种其它文体都替代不了的视角 —— 超越人类智慧,高于人类思维的方式。为的是越过人类思维的藩篱去回答 “人到底是什么”,“人类的未来出路是什么” 这样深刻又孤独的问题。人们常说,没人能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但莱姆可以。莱姆可以用人类的思维跳出人类的视角,来审视人类的样态,判断人类的本质,预测人类自己看不到的问题,但这些看法都不带着悲天悯人的温度和情怀,他只是描述,只是分析,他不想道德,不考虑情感,因为那些只是人类给自己设定的障碍,基因本身的桎梏都拦不住莱姆,又很何况被莱姆视作 “进化错误” 的人类的智慧和爱。这就是莱姆,一个肆意思考着的哲学家,一个你满心欢喜想去靠近却发现无法走进的庙堂,一个你用尽力气了解才能看清轮廓的孤独的人,一个用来崇拜的天才。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