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艾青的抒情短诗《我爱这土地》,脍炙人口,深受读者喜爱,许多人能够背诵。第二节两句,是新诗中被引频率最高的诗句之一。据《艾青年表》,1938 年 11 月因武汉失守,诗人与张竹如一同从衡阳继续南撤,到达暂无烽火的桂林。11 月 17 日,艾青写下这首经典之作。这首诗虽然写于桂林,不过,从它被收入诗集《北方》增补本来看,当是诗人到达 “绿荫蔽天的南方” 之后,将对北国的眷念寄托于其中: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每年 10 月到次年 3 月,是候鸟南飞迁徙的时间,桂林是它们的必经之地。鸟儿们将在这里逗留过冬,待到春天再飞往更温暖的地方。因此,诗人将 “我” 比拟为一只鸟,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具有写实性,只是不易被不了解诗人履历的阅读者察觉 —— 初到桂林的诗人,黎明时分被林间鸟的歌唱所叫醒。前面说,这首写于南方的诗寄托着诗人对北国的眷念,眷念那里的被打击着的土地、愤怒的河流和怒吼的风,是因为候鸟正是从那里迁徙而来。而此时此刻的诗人正像一只候鸟,短暂栖息于和平、温暖之地。就算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层,诗在开篇假设句式中的比拟,以及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修辞和表达技巧,让人感到熟悉和亲切,也非常容易被接受并由此进入诗所营造的语境。不过,与西方现代诗歌中的 “物诗” 不同,托物言志中的物只是诗人之志的寓托,目的是让看不见、摸不着的志变得形象可感;物是手段或写作策略。物诗中的物则占据诗的主体,是诗人凝视的焦点,拥有自己的意识、情感,甚至言语。无论抒情者在诗中是否隐形,他都只是充当旁观者角色,如同里尔克的《豹 —— 在巴黎植物园》。易言之,传统诗歌中的托物言志是以人为本,西方现代诗歌中的物诗则是以物为本。艾青曾留学巴黎,翻译过西班牙诗人凡尔哈伦等人的诗,熟悉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归国之后,尤其在因参加左联活动而被捕入狱之后,他的诗歌写作更多地向传统诗歌靠近。这是他的诗广为传播、拥有大量不同阶层读者的重要原因。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在诗中找寻韵的美1、尘埃落定,大静呈祥。那是一种内涵和外延统一,内涵是让人有联想。外延是有明确概念,还要有严整的逻辑。表现为一个词语的词典意义,暗示意义,以及情感色彩。在这首诗中,攀爬者,从薄壁探出他的前额,看到太阳决然跃入山海的磅礴景象的,大境呈祥。2、声音气韵和结构。声音用 a 的音韵来表达孩子的志气,也有用了的结尾,来表达老子相知的垂暮心态。气运,诗不是写出来的,诗是活出来的,就像杯子里的水溢了出来。结构老就是一个从激情走向同情的过程,不是突发的,而是持久的对自我对他人的同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