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等级感是动物本性
本书 20 多年前初版就很出名,当时中国刚刚开放,中产阶级嘴上不说,内心怕被骂成 “土鳖”,各种段子笑话暴发户,比如西装袖口上大大的商标,海派开始像 “爷叔” 一样定制西装,特别要求内外布料都要来自英国,贵妇浑身上下都是 BURBERRY 的方格子,社会发展初期要靠名牌彰显个人的成功,马未都老师讲皮带哥抖大衣的段子现在路人皆知,西方奢饰品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 “虚荣心” 的存在,群体生活的动物本性就是寻求等级感,楚霸王都不想 “锦衣夜行”,炫耀的天性很难改变,就是在资本家刷厕所的年代,四个兜的军装也比两个兜的抢眼,佛祖能顿悟是过烦了王子的生活。现在马老师也用中式布衣代替在伦敦定制的西装,自信自身已经是名牌,马老师最新的名言是怼周鸿祎:“只有成功者才有资格自黑。”,红衣大叔现在出镜虽然会不经意说自己坐迈马赫,也越来越自信的不修边幅。 看油管上韩国留言板,说中国人非常民族主义,只喜欢购买中国产的产品云云,想起了十几年前当年传说的 “韩国人非常团结,韩国大街上都是现代车,都买三星手机” 之类的,感觉…… 怪怪的,现在连印度人,越南人也这么说中国人, 自信才让中国人更注重性价比。马老师名言:艺术发展三阶段:1. 艳俗,2. 含蓄,3. 病态。作者全书就是痛心疾首的教导处于 “艳俗” 阶段的中产阶级学会” 含蓄 “,但老实讲本书出版时美国正处于巅峰,讲究格调表示社会还有阶层跃迁的机会,怕的是很多人现在如同对待身材一样已经绝望。真正的高格调是节制,从罗胖正装,戒烟和瘦身都是用克制欲念,本性的自我提升。今天看纪念郭永怀,李佩夫妻的纪念文章,2 颗小行星分别以他们命名,这样的人才是高格调的榜样。
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5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真正的格调要向内探索读书的时候翻看过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的一年》,对书里描绘的乡野诗意,薰衣草和美食环绕的生活种了草。之后有一次逛书店,逛到了作者写的另一本书《有关品味》。那时候还在学校里,确实非常土气,对品味没有丝毫的自信,看到书名就燃起了极大的兴趣。阅读的过程中,也在和温商的朋友交流。他提醒我说,书里写的只是一种生活,千万不要陷进去,误以为那就是全部的现实。但书里分享到的,确实让我感觉大开眼界 —— 鲟鱼鱼子酱、佩里格尔黑松露、哈瓦那雪茄、定制西装、私人飞机,无一不是那时的我没有接触过的,听起来又新奇又高档的商品。后来确实接触到了不少非常、非常有钱的人,我才了解到,确实有在乎物质价值的,确实有不懂如何花钱的,但也确实有丝毫不在意这些的,「有钱」没法作为一个标签,把人清楚地分门别类。那一阵国内流行一个词,“土豪”,一部分的意味是嘲讽一夜暴富,不懂怎么花钱的显得粗鄙的人。我也在思考,虽说人和人之间,人格并无高下之分,但似乎总有一种区隔方式,能够让大家自动把周边的人分类。我们有的时候把其中显眼的人,称为 “有气质”、“有文化”。许多年以后,偶然读到这本老书《格调》。书里作者清晰地给出了自己的观察:阶层划分的方式是财富的来源,由财富的来源和生活的状态塑造出的喜好和习惯,还有为了将阶层区隔开,用文化建立起壁垒。各种衣食住行的差异,可能最初是生活品质的追求,但在不断下沉的过程中,很可能就异化为彰显身份的外物。这一点,在前两年因为书名引起争议的《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里也有透彻的分享。我自己在读完以后的想法是,丰富的物质生活当然也值得追求,我自己现在也在穿定制的西装,吃看起来高档的食物,但追求这些以前,我们可以先分辨,这些欲望,哪些是自己可以也愿意负担的美好,哪些只是从社会、从他人那里收到的压力。我还记得自己看过最有格调的一句话,是吴军老师多年以前,在知乎免费连载《文明之光》的时候,非常 “低调” 的一句签名:“见过世界 80% 的名画真迹。”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5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格调》1999 年《格调》一书初次在中国出版时,曾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甚至学术界也卷入其中,其争论焦点就是:这是中国人的真问题还是伪问题?12 年过去了,我们似乎仍然没有获得一个确切的答案。一方面,恶俗仍然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蔓延,所有福塞尔在 80 年代美国观察到的社会等级符号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泛滥,攀爬上财富阶梯顶端的人们正花样百出地炫耀财富,而且形式更为极端。另一方面,由于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公,社会生活的重心正在向追求公平和正义转化,人们如果连住房都买不起,还能侈谈生活格调吗?中国的改变太快,以至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品味。然而,不管生活正在变得多么艰难,只要有机会改善,人们还是希望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得体,生活更有情趣,更丰富充实。这种根深蒂固的倾向,任由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也无法摧毁。所以《格调》一书所揭示的道理并没有改变:如果你是一个注重生活品质和自身形象的人,不管钱多钱少,还是渴望让自己与众不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用辛辣的滑稽揭露等级这个真相,真相的残酷貌似得到了消解……1、这本书的叙述笔调真是太有意思了,让你感觉好像是《奇葩说》或《吐槽大会》的某个选手,用极其机智而又敏锐的洞察力,非常尖刻、挑剔的口吻来挑动你的认知。你有时觉得这是一个 “无赖”,浑身沾满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偏见,在那里指桑骂槐,好像就是在针对、讽刺他认识的某个人;有时又觉得他好像一个 “最佳损友”,用他的毒舌在无情地吐槽你,那些槽点丰富、密集,个个狠狠扎你身上,让你 “自惭形秽” 却又不得不接受这温柔的刻薄。2、之所以会让你产生这么丰富的情感、这么复杂的内心戏,因为他揭露的就是每个人的人生真相:作为群居动物,渴望得到社会认可、他人尊重是一种天然的饥饿感 —— 我们渴望向上攀登、害怕被赶超、恐惧向下跌落,那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挣扎。如今是社会阶层流动相对顺畅的平民化年代,也是大众欢乐比贵族时代来得更容易、强烈的民主化时代,普通人相对轻易能获得向上爬的机会,但希冀和欲望破灭后的落差感、幻灭感也就愈发强烈,灵魂所受到的折磨和烦扰也愈发咬啮内心。3、越是下层,越是刻意、追赶,越是煞费苦心;越是上层,越是朴素、低调,越是追求不实用。下层往往是拥挤着大声喊 “看我看我!”,总是追求时兴的、惹人注意的、多余的物品,煞费苦心地提供着更多的信息量,比如衣服和领结上有很多文字和可读标识,手表上要锱铢必较地精确到秒 —— 被作者无情吐槽为 “公共汽车站负责发车的职业计时员”;而上层则是不断做减法,“去你的去你的” 搞这么复杂,尽量不显山露水,沉浸在 “今天我很慵懒、闲适” 的情趣中,读书也会尽量选择人文学科而非工科,“熏陶在一种挽歌式的情怀中”。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消费主义与《格调》《格调》这本书虽然讽刺的是上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但书中描写的内容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愈演愈烈地出现了。这本书不是装逼指南,也不是阶层跃升宝典,而是对沉迷在消费主义中的人的辛辣讽刺,尤其是刻薄地描绘了虚伪的中产阶级。各个阶层为什么会出现书中描写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社会的形成。一、社会评价体系趋于单一在工业革命以后,大规模制造带来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精细的社会分工,原有的订单 —— 制造模式变为生产 —— 销售模式,交易从熟人间的点对点交易逐步演化为生人间的点对面交易。由于熟人社会逐步演化为生人社会,而衡量一个生人实力的最直接因素正是金钱。评价人的标准从道德、智力等质的区别变为金钱量的区别,人的评价体系逐渐变得单一。马克思在剖析 “货币” 的本质时就指出:“货币作为现存的和起作用的价值概念把一切事物都混淆了、替换了,所以它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混淆和替换,从而是颠倒的世界,是一切自然的品质和人的品质的混淆和替换”。在这个以金钱评价人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努力试图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经济实力,扮演更高等级的角色。二、商品的符号价值超过使用价值在生人社会里,物质的满足是一种最为明显和直接的外在装饰,它很容易成为人们最简单和最直接的选择。为了这个装饰,或者说 “面子”,人们不断投入金钱和时间,将消费变成自我表达的主要方式,逐渐落入资本所构建的符号系统中。奢侈品就是资本主义符号构建的杰作,因为奢侈品的实用价值远远低于其符号价值,而购买奢侈品的人 —— 主要是中产阶级,购买的动机也并非其实用性,而是对于成为精英、成为更高阶层的想象,即便更常见的情况是上班时间拥挤的地铁上站了好几个背着同款 LV 的女士。一个商品的符号价值越高、实用价值越低,就越能彰显拥有者的阶层。在《格调》一书里,“贫民” 阶层总是喜欢穿着各种印着大号 logo 的名牌快消,将自己和这些成功的企业联系起来;“中产” 阶层对奢侈品乐此不疲,而且在社交焦虑的驱使下总是打扮得干净整洁;“中上层” 阶层喜欢名表、豪华汽车;而到了 “上层” 阶层,他们喜欢的是毫无实用价值的艺术品。而在网络时代,由于广告的无孔不入,人的消费动机不完全是一种自发主动的理性选择,商品的符号化逐渐向下渗透,NIKE、Adidas 等品牌很少以产品的科技含量为卖点,广告中宣传的永远是 “活力”“青春”“张扬” 等品牌调性,目标用户仿佛穿上了印着巨大 logo 的衣服、尤其是 “限量版” 的球鞋,自己就变成了个性的、青春的。三、人们工作的价值感缺失需要在消费中寻找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专业的细分,而对商品制造效率的追求促进了工作的细分。在大公司里,部门和人员的分工很细,每个人都被培养成为可以随时替换的螺丝钉。其后果就是一个人的工作和公司最终制造的产品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人们很难从劳动中获得意义感,也很难在制度的束缚下发挥创造性。对于效率的极致追求则出现了 “996” 等现象,劳动不再是马克思所强调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成为了一种负担,一种获取金钱的手段。如果说人生的意义是形而上的、难以定义的,那么符号价值则是具体的、贴近现实的,赚多少钱、怎么花钱成了梦想,人们将工资用于消费,来追求所谓的价值,消费主义逐渐变为生活理念、价值理念。一个典型的公司职员的梦想就是旅游,他们通过抱团或者网上的攻略,来验证那些已经被验证的经验,用 “拍照”“打卡” 来拒绝旅行的体验。旅游变成了朋友圈里的几组照片,变成了彰显自己的一种方式,旅游作为一种消费,其目的性、符号性超越了过程性、体验性。四、突破消费主义符号系统的两个阶层虽然本书没有明显提及,但有一个阶层突破了消费社会的符号系统,那就是 “看不见的顶层”,他们生活极其低调,不喜欢被媒体、慈善基金会所打扰,总是藏匿于山里或者自己购买的小岛上。他们喜欢复古,开的车永远是乏味的和平凡的,体现出他们对车这种东西并不上心。他们的衣服用料昂贵,一对一定制,从来不会带有任何 logo,而且他们喜欢穿着看起来破旧的衣服。看不见的顶层根本不需要商品的符号价值来彰显自己的个性。本书提出有一部分人是 “另类”,很明显作者认为自己就是另类”。“另类” 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自我培养、自我雇佣的人,一般从事的是自由职业。“另类” 拥有了上层阶层所拥有的大部分自由,只是没那么有钱。“另类” 喜欢读书,把读书看作人生体验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而且认为读书比阅历和职位更重要。“另类” 的穿着很随意,说话也总是直言不讳,因为他们并不害怕别人的评论。“另类” 通过对消费社会符号系统的漠视或鄙夷,超然于阶层,构成了一个 “无阶层” 的阶层,从而享有更多的自由。既然消费社会已经无可阻挡地向我们迎面扑来,我自己认为还是需要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不把商品的符号价值当作自我价值的延伸,不把潮流当做追求,不把欲望当作理想,不把大多数人的意见当作真理,享受生命的过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和人相处的时候应该慢慢感受而不是分析与判断很幸运看到了这本有意思的书。这本书讨论的话题是,不同社会阶级都展现出哪些不一样的精神世界、谈吐打扮、生活习惯等。很明确的一点是,社会是被一双无形大手分割人群进而形成不同的阶级,就连品味也是分阶级的、生活态度也是分阶级的。比如说书中提到的社会阶级甚至分了 9 层,上与中上层,上中下层贫民等;房子甚至细化到装修、车子、车库等。但即便如此,我觉得应该认识到的一点:不是因为自己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便属于某个阶级,而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态度生活理念让我们有这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品味。表面事物的呈现永远都不能简单地被归为原因。关于贴标签其实自己一直不喜欢给人贴标签,是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可成长空间,阅历能让人脱胎换骨。有时候我觉得世界很奇怪,很多人似乎喜欢就某个行为某句话就给一个人下了 “死刑”,比如说爱拿星座说事儿。简单地将世界一分为二是我们人的本能 —— 贫穷与富有、好人与坏人等等。星座这种玄学就直接给自己应用了锚定效应 —— 把人归类为能和我处得来的、和我处不来的。大数据时代总以标签分类人群,但对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最不应该的就是贴标签了吧。总妄想着某件事某句话就快速地给某个人打上标签,真的是太小看人性多变与人的学习成长改变的可能性了。我觉得自己在深圳学到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去感受 —— 在和一个人相处的时候慢慢感受而不是分析与判断。说这些,是希望这个时代大家都能够宽容些包容些耐心些,不要那么快就对一个人下结论,多些耐心去观察与感受。就好像朋友所说:“认识一个人应该像拆礼物那样,越拆越有惊喜。” 关于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我觉得不要随意去鄙夷去不屑于某种生活。生活方式只有合适与不合适,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世界上有人食不裹腹,有人为了一天三餐奔波,也有人铺张奢侈浪费,真的还有很多人过着不为人知的苦日子。所以,我觉得要对人抱有善意,底层人民是刻苦的。自己的生活理念就是极简。拥有的东西少,但每一样东西都是精挑细选的高品质。对待事物如此,选择朋友如此,建立亲密关系也如此。我也掂量了一下自己,给自己分了下类。自己大概属于另类吧。活着不错,不用为生活奔波,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对物质也没有太大的追求,唯一追求的目标就是搞钱、实现个人价值和打造自己的有影响力。关于财富钱于我自己而言,不过是工具,是数字。如果财富不能让自己享受特别点的生活方式 —— 比如看演出买最贵的 VIP 票而不是人挤人的普通票、出行打车而不是挤地铁、住高档小区豪宅而不是嘈杂的城中村、能让自己有愉悦的体验和少浪费时间,我觉得财富没有意义。更高级点来说,如果财富不能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 —— 是否被人尊敬是否有个人影响力甚至权利,那它也没有意义。最后,后记里蛮喜欢的一段话:“我们可以拿这本书当镜子、当万花筒,照照自己、照照身边的人,也照照这个社会,不论等级上下、品味高低,多一些自嘲而不是愤慨、多一份清醒而不是麻木,还能乐在其中,总归是好的。” 能让我们从中思考些社会现象的书,算得上有启发的书,所以《格调》这本书,如果五星满分我给四星 —— 有时间可以翻翻,至少不会失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你是不是搞错了?这是嘲讽,不是人生建议。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极度诡异。在我正常阅读的过程中,觉得特别像写当代美国和当代中国的书。而之前接触这本书介绍时,也从未有过对时间上的界定。所以读起来不单毫无违和感,而且还有极强的代入感。感觉说的就是当代的中国。而且,不知道是翻译过后,有些辛辣的言辞强度降低了,还是我们对美国的文化缺少了解,我真没有觉得作者说的有多过分,相比国内一些以冷嘲热讽,针砭时弊的码字人,这本书的作者温和多了。直到我一直读到最后一章,翻译者针对图书出版和再版时一些舆论攻击的回应,才让我反应过来,这是一本写就于 1983 年的书,那还是罗纳德里根担任总统的时候,而我们国家刚刚开始严打,社会秩序还没有恢复。到本书译者 1994 年出国看到这本书时,瞬间被吸引,并于 1998 年将他翻译成中文,出版。1998 年啊,正是中国社会转型最敏感的时候,从向前看,到向钱看。一堆妖魔鬼怪从泥土里爬出,开始各种摆阔,极尽装逼之能事的时代。记得那时候相声演员刘流出过一段歌厅撕钱斗富的段子,讽刺的就是那些乱象。而之所以受到舆论的抨击,也多是因为于此。而吊轨的是很多当时的知识分子站出来批评这本书。原因是很多暴发户并没有看出讽刺的意味,还拿这当做格调品味的圣经,予以模仿。诡异吧。而那些知识分子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批判,也觉得这本书是在鼓吹用钱来划分阶层,拒绝承认中国分层。搞笑吧。如今 24 年过去了,这种风气虽然愈演愈烈,但毕竟大家的见识也水涨船高,不像当年那样赤裸裸了,变得更加含蓄了。而这本书的 “指导意义” 也就更 “权威” 了。这滑稽的表象,让我突然想起在吐槽大会,李诞说王晶的一段台词:“王导,去年我们说你什么炒冷饭,吃老本啊,那是吐槽,不是人生建议,你怎么还都当锦囊妙计了呢” 同样的,《格调》这本书是对各个阶层装逼的一种嘲讽,反而被当成了指导装逼的神器。世间乱象太多,我等普通人也伤不起。说说这本书吧。译者在书里给出的一段评价,我觉得说的非常准确精彩,我总结不了这么好,就转录一下他的评价吧:。。。。阅读有许多种标准,有趣是其中之一。经过许多年的阅读,似乎越来越重视一本书的趣味。书架上的书那么多,取哪一本读呢?除非你有严肃的心情,否则不会去碰那些大部头的经典。它们的分量过重,令人望而生畏。不过也有一类书,谈的是严肃问题,读来却意趣盎然。比如谈论社会等级问题,不可谓不严肃,是个想起来就会令人绝望的话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曾经产生了大批激进思想家,对他们思想的传播则导致了无数次革命和战乱。但是我想推介给读者的这本书,谈的也是阶级话题,揭示的道理也很深刻(至少我这样认为),但读起来却充满乐趣,有如饮一杯陈年的红酒,它的锋利包裹在厚实的趣味之中。。。。这才是这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我不太敢推荐大家阅读,真担心你把他拿来当做指导提升品味和逼格的神器了。哈哈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