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推荐给每一个企业管理者
这本书是我看到的关于组织最好的书,说的真是 “组织” 的事。书中从 “组织即编织” 和 “组织即器官” 两个角度说明组织。“组织即编织” 指的是组织机制,如组织中横向的流程、纵向的层级、纵横结合的部门,最终形成的画面或形态。“组织即器官”,对应的是组织功能。一个完整的组织是 “编织” 和 “器官” 的有机统一。书中重述了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关于组织的推演过程,整个过程丝丝入扣,让人领略了经典理论的魅力。全书分为理论和案例两个部分。理论部分框架完整,清晰,待你学过之后,再去看具体的每个企业,你会一目了然。而案例部分,则会让你感受到每一个企业的不易,更能理解 “制度的背后,是企业家心智模式的自然投射”,“企业成长的背后是企业家的成长,企业家成长的核心取决于思维、观念上的进步。” 龙峰博士管理学理论功底深厚,观察力更是让人惊叹,书中对组织、组织与企业家关系等论述,精彩绝伦,金句频出。本书值得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阅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组织→追求有效的合作之所以要合作,是因为个人在追求目标的时候有局限性,这就必须要和他人合作,才能克服局限性,满足个人需求。因此,团队合作的前提是满足个人目标,满足团队大多数人的个人目标,这就是共同目标。处理好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关系,是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而在現實中,很多人的确容易忽略这两点,以为组织的存在是天生的,只要有人、有分工、有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一个团队或组织,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如果没有内在的共同的价值观和意愿,就很难让组织换发新的生命力和工作激情。这看上去的确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恰恰容易被无视。因此,组织合作的基础,就是组织共同的目标,要能够让大家看得到,并能够得着,这个目标和个人目标又尽可能一直,这样大家才有意愿为止努力,做到这一点,组织才成为有生命力的组织。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好书值得推荐,学管理必备书籍目标工作法”(见图 9-1),其核心包括四个步骤:①找到自身优势;②解决主要问题;③设定阶段性目标,使命必达;④累加阶段性成功。这是老高的成功秘诀之一,他也希望员工能养成这样的工作习惯,即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不断累积阶段性成功。《2》另外,公司的前厅陈列有企业用人标准:①我们要用能找到主要问题的人;②我们要用能解决问题的人;③我们只按解决问题多少与创造价值多少来给予升职发展空间。如果你不符合以上三点,请重新择业。《3》我曾经做过一个假设,企业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创始人的特质与行业某一阶段的成功要素刚好匹配。这在许多公司都能找到例证。反过来,企业能否取得进一步的突破,也取决于创始人对自身的超越。《4》实际上,组织结构设计,乃至绩效管理,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尽量落实 “完全责任主体”,即责任人对一件完整的事负全责,责权利高度统一,这个人才能被彻底激活,对他的考核就变成了以结果为中心的考核,其他的管理问题也随之变得简单。反之,一旦无法落实 “完全责任主体”,就对内部管理的合法性,提出不小的挑战。《5》我常年跟不同的企业打交道,对总部的管理而言,很怕遇到的一个状况就是,平行的业务部门太多,平行的副总裁太多。这时候指望部门之间实现自组织、自协同,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在战略层面做出取舍,明确优先级,进而做出轻重缓急的安排。《6》德邦的历史上,在招人方面形成过一些不成文的规则:只招毕业时间在一年以内的毕业生;性格要求外向或偏外向;大学跨省求学的优先考虑;在校期间有学生会或班干部经历的优先考虑;县城长大,跟父母做过生意,从小就会算账的优先考虑;军人家庭背景的优先考虑;等等。这很像华为任正非曾讲的,“欢迎胸怀大志,一贫如洗的年轻人”。3G 资本也提倡过 PSD 人才观,指的是 poor、smart、desire。实际上,其逻辑就是从人才特质来看,不同企业需要不同心理品质的年轻人,更进一步,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及人生经历,才更有可能塑造出这样的心理品质,那么就尽量多招这样的人。《7》做企业的心法到了,手法弱一点也没关系,怕的是反过来;②企业的持续成长需要从 “一招鲜” 过渡到 “均好性”;③避免精致的平庸;④警惕管理的幻觉。《8》正式组织产生于非正式组织,而非正式组织则依赖于正式组织。不过,在正式组织产生之后,它又创造了非正式组织,并且需要非正式组织。”《9》巴纳德的原话是:“组织的生命活力,在于组织成员贡献力量的意愿,而这种意愿要求这样一种信念,即共同目标能够实现。如果在进行过程中发现目标无法实现,那么这种信念就会逐渐削弱并降到零。这样,有效性就不复存在了,做出贡献的意愿也就随之消失了。同时,意愿的持续性,还取决于成员个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如果这种满足不能超过个人所做出的牺牲,这种意愿也会消失,组织就没有能率了。《10》员工因公司而来,因主管而走”(join the company, leave the manager),即人们加入公司和离开公司的理由是不一样的。另外,当员工选择离开的时候,公司和直管领导可以有更多的反思:有没有管理制度的问题?管理者要承担哪些责任?还有哪些改进空间?管人的努力:心理预期、成长前景、成长关怀、感知到的公平等。(2)管人的能力:业务能力与管理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发掘潜力。(3)管人的心态:客观看待自己、客观看待他人、心智成熟度、突破思维惯性、开放的心态等。《11》员工离职通常都有两次:第一次是心理上的离开,第二次才是身份上的离开。作为直接主管的你,能否在第一次时就察觉到这种心态上的变化?人是原因,也是答案。员工不是每天跟制度、跟文化打交道的,员工是每天跟他的直接主管打交道的,他的工作投入度在很大程度上与直接主管的用心程度有关,与直接主管拿捏分寸的本事有关。这比一切的组织结构设计、制度安排都更有力量。概言之,在没有前途,也没有管理者善意的组织平台上,没有人愿意付出更多。《12》值得思考的是,你所在企业的竞争优势处在哪个阶段、哪个段位上?关键是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每个成长阶段,要同时处理的事总是很多,但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进一步说,组织管理是一个企业迟早要面对的问题,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道坎,但未必是你眼下就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换言之,组织管理不是对任何阶段的企业都至关重要,我想要首先强调这一点。《13》企业里需要的不是 “尽心尽力”,而是 “尽职尽责”;需要的不是员工加班加点,而是他们按时完成工作,并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需要的不是领导盯得再勤一点儿,而是要他们开动脑筋想办法,找到一种科学提高绩效的方式,即到底有没有在不增加员工额外努力的基础上,提高绩效的方法。《14》胖东来认为,制作实操标准的意义就在于:“让每个岗位都有标准,秉承‘从员工中来,更要服务于员工’的宗旨;落实到卖场实际工作中,帮助指导我们的工作;让我们不断地成长和成熟,使每个人都成为岗位的标兵、行业的专家;让我们的企业规范、透明,工作轻松、快乐……” 不是每个行业都有颠覆式创新的机会,实体零售业就是一个典型的渐进型行业,它无比朴实,天天跟老百姓、街坊邻居打交道,容不得半点虚的,只能老老实实抓管理。这个行业中的核心竞争要素永远都是丰富的商品、合理的价格、温馨的环境、完善的服务。但另一方面,这也决定了这条管理精进之路永无尽头。《15》许多中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既不是金字塔形,也不是倒三角形,而是火锅形,即老式铜锅那种 —— 上面只有一个老板,下面也没有多少个业务单元,但中间却有一大堆副总、总监。平行的职位太多了,没有主事人。等出了问题大家都找老板,老板根本忙不过来,让副总们自己协商解决。这怎么能协商出一个结果呢?否则就用不着找老板了。有人编过一句顺口溜,“一个人说了算,说完就干;两个人说了算,说完两边看;三个人说了算,说完不知道怎么干”。这种现代版 “三个和尚没水吃” 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企业中上演。因此,我们要对流程的责任主体做出安排:①尽可能让整段流程落在一个部门的职责范围内,由部门一把手负责;②如果涉及跨部门合作,明确一个责任人,或项目经理,并反复确认责任人是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履责的,而不是责任强加;③如果涉及长期合作,需要对第一责任人的职位、权力、利益做出相应安排,确保其责权利相匹配。《16》管理学中有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当流程之间发生关键劳动交换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所谓的 “交接棒” 空白地带,在此容易出现责任扯不清、两不管的情况。若是把两段流程划给一个责任主体来管,该责任主体就变成了既当球员又当裁判,局面甚至演变成监守自盗。这是管理上的两难境地。因此为解决这种结构性冲突,就要在冲突双方之间建立第三方功能,或者说就像编织一样,要在此处打一个结。我常说,整体功能 > 局部效率 > 对人性的判断。许多管理者习惯把问题归结在人身上,认为是人性使然。但通常情况下,人的行为表现不是人性的结果,而是环境的产物。人性中既然有天使的一面,也会有魔鬼的一面,但大多数人在企业里工作,不过是为了赚钱养家、有所成就,一般抵达不了拷问人性的深度。因此,遇事多想想是不是组织机能还不够完善,往往比思索人性善恶,对解决问题的帮助更大。《17》同时想做一点提醒。目前许多企业喜欢搞内部赛马,然后强制排名,例如 20% 的 A 级员工重奖,70% 的 B 级员工合格,10% 的 C 级员工面临淘汰。但在我看来,内部赛马不可滥用。内部赛马的前提是性质相同,但数量与程度不同,才可以进行比较;不同性质的工作、难度不同的工作,不应被拉到同一尺度上进行评价;更不应为了排名而硬造出许多内部标准,那很可能是在推卸管理者本应承担的绩效评价责任。对绩效结果做出评价需要花费管理成本,而内部赛马看似是一套省时省力的办法,也能减少人为因素,显得客观公正。但问题是,管理的有效性比节省管理成本重要得多。我们不能指望用一套标准解决所有问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组织的存续的逻辑日常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组织,大家在一个领导下被管理,但是却感觉彼此之间工作并没有开关联,也不关心彼此的目标进度如何。什么原因在这本书中有了解答。组织的存续的三要素:共同的目标,行动的意愿,信息的沟通。如如果还必须之选择一个,我想那是个可能共同的目标。他又是其他两个的原动力。建立在这之上的组织,包的设计共识,组织效率等等我们日常关心的问题,都是三要素长短不一的具体体现。而组织形态,设计又是试图去解决上面问题的措施。如果基础错了,解决方案也将大打折扣。那么他们都是什么,本书对很多问题都提供了说明和见解。但篇幅比较大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根植中国商业,打通理论与实践,让你一本书读懂组织管理。企业成长和创新的最大瓶颈是组织的进化,而组织进化的最大瓶颈是创始人自身的进化。本书希望用一套尽可能通俗的概念体系,把组织问题的内在逻辑一次性地阐释清楚,并给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很大程度上,本书的核心观点可以用下述六句话来概括:1. 组织管理是一类永远都不会过时的问题;2. 组织问题不等于组织结构问题;3. 仅有结构是不够的,关键是建立组织机制;4. 仅有机制是不够的,关键是形成组织能力;5. 组织机能能否被发挥出来,取决于组织形态;6. 组织形态能否被激活,取决于企业家领导力。本书在逻辑上层层递进,你可以按照章节顺序阅读,也可以先读案例部分的第九章,对现实问题有一些质感,读理论的时候更有代入感。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瑕不掩瑜的一本书如果你是企业管理者,但又没有系统的管理学知识,这本书会帮助你 “科班化”。不过,个人感觉,为了照顾全面性和系统性,某些地方有一小丢丢的赘述但总体,微瑕不掩瑜。许多时候我们一谈起组织管理,就想到组织结构设计。但只有结构是不够的,背后还要有一套运行机制。有了机制还不够,最终还要落实于能力建设,发育起相应的功能。把组织问题理解成 “将各个器官的功能有机关联起来,形成整体协同,以让整个组织更有效地运转起来”。而我们用以连接、整合各组成部分的工具是流程、层级、结构,乃至文化。当我们对组织内部关系做新的调整时,组织形式上呈现出的变化是排列上的纵与横、功能上的分与合。组织机能” 指的是一组被有机关联起来的功能,或称能力。组织机能 = 组织机制 + 组织能力。因此,本书在论述中,始终有 “组织机制” 和 “组织能力” 两条线索,其中组织机制对应的是 “组织即编织”,组织能力对应的是 “组织即器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