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步履不停
所有的浮躁沉淀了,所有的伪装剥离了,所有的喧嚣停止了,所有的执着放下了。她生命最后阶段留下的文字感人不已。她是她自己她是他爱人她是她女儿她是他母亲她是他孙女她是朋友,是病友,是短暂路程的旅人…… 我原本想从书中找一种坚韧的力量,可我最后找到的是什么呢?我想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的态度,一份直面人生的勇气,以及一位多角色女子所带给我心灵的冲击和灵感。我明白,还有有下一程,也会有下一位旅人,唯独想做的,便是记住这份感受,遇一个恰如其分的时间,去启程。带着这个女子的印记,去感受生活和世界,去与外界与自我尽情的相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变成一本书的时候,真是令人唏嘘不已!2011 年 4 月 19 日凌晨 3 时,于娟撒手西去。正如于娟博文中所说,生命如斯,应无所憾。她这一生,一路奔腾,奋发向上,一次次冲破关卡,用她的纯真、热情、善良和上天赐予的天赋,留下一篇篇传世文章,一颗颗拔地而起的能源林,还有笑对生死、无畏施的精神。人生很难吗?或许是吧。一道坎接着一道坎,太多挑战和困难等着我们去一一应对完成。在这些困境面前,或许我们都渺小且脆弱,但熊想,最起码我们还有着一个武器,那就是我们的勇敢。希望我们都能更勇敢地面对人生。又或者,或许我们都已经足够勇敢了,只是我们自己还没意识到这一点而已。这本书和这个女人值得人用下跪的方式致敬。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临近毕业,有幸得知此书,当时并不知其是本这样的书!此生未完成,是于老师用生命最后的时间的感叹,是一部用生命写下的诗篇。我们走到最后也会有这样的感慨,好在我们都还有好多路可以走,可是我们读着于老师的心血有多少人可以走好这一生。于老师被人敬重很大的原因就是她的乐观和坚强,无畏施,这是一个人很宝贵的品格,于老师的精神也给过我很大的鼓舞,遗憾后面工作生活的多面夹击让我渐渐失去对生活保持一颗纯洁的敬畏之心。看到得到的鉴书活动,我第一反应就是应该推荐这本书。我一定再细细品读,重温那段时光,也希望重新审视生活,做自己的一道光,照亮眼前的美好世界。如有来生,愿于老师安康 [玫瑰]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为什么而活,这本书有你想要的答案!“人,为了什么活着?” 金钱、地位、功名利禄,这些几乎人人都竞相追逐的东西,到底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多重要?于娟的这本书或许有你想要的答案。于娟,博士学位、天之骄子、事业有成,然而,所有的快乐、美满、平静,所有读书、留学、科研这一路辛苦艰辛后的甜蜜收获,都在 2009 年 10 月之后,被乳腺癌晚期命运残忍地打破了。她挣扎着,在生与死的边缘用尽全力,而医院的癌症病房,却是世界上最绝望的地方。于娟的文字干净真实,纯粹到极致,也痛到极致,而她的乐观、坚强和善良就像是一束强光,让我们直视生命的底色。所有的东西,总是在失去时,才会感到它的珍贵,譬如健康,譬如时间。于娟走了,而我们还活着。那些看似重要的东西,真的重要吗?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个人受尽了苦难,留给我们的感悟于娟老师是个好人。这一本书已经抛开了名利,自己经受的苦难还愿意逗我们笑一笑。我也确实被她逗笑了,其中一段儿,我是坐在地铁上哈哈大笑的。这是最近几年读书笑的最厉害的一次。上一次还是鱼翅与花椒。这本书的收入会捐献给一个能源林的项目。我愿意帮她转载一下,希望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多赢的事情。一下引自书中原文,希望有这方面能力的朋友看到了,多加推广,让我们的国家更多的使用上类似技术:“最关键的是,黄连木作为油料能源林,可以利用林木及其果实所含油脂等,将其转化为生物柴油或其他化工替代产品。黄连木的果实含油率在 35% 左右,种子含油率在 25% 左右,2.5 吨黄连木种子可以生产 1 吨生物柴油。因此,黄连木全株利用潜力大,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产业发展价值。无论从社会还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发展能源林都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发展能源林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不能以农作物为主生产生物质能源,而丰富的林地资源可以培育生产液体燃料的原料林,是构建安全经济清洁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环节。发展能源林有利于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生物柴油不仅无毒,还能生物降解。一般情况下汽油中添加 20% 的生物柴油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 70%,降低 90% 的空气毒性。发展生物能源林还有增加森林覆盖、构建多种功能森林生态系统、吸收二氧化碳的碳汇作用。发展能源林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林地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山区,能源林具有一次栽植、长期受益的特点,发展以果实加工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林,可以吸收当地农民就业,并与农民共享经济收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有感而发还记得初识是个冬日的清晨,我依偎在暖暖的被窝里不愿起床,刷微博看到了这本书的宣传,“女博士生前的最后自述..." 视频里病重期间的于娟依然那么乐观,突显我作为一个健康人无法言说的自卑,于是迫不及待的选购、支付.... 然后因为种种原因,书,脱销了,我,陷入漫长的等待..... 那真的算是一种发自内里的冲动,想快点了解一下她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终究遭遇了什么。收到它已经是很多天之后的事情,. 工作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每晚趴到床上,根本不用五分钟暝想,分分钟入睡..... 不过为了它,举着书蹲坐在卧室的地板上,两个小时没有挪动,对一个多动症儿童来说真的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存在...
整本书读下来,丝毫没有沉重,让我也近乎忘了娟确确实实受的那些常人无法想像的病痛折磨,忘了她现在已经不在了,忘了那是在她生命最后时段,与死神各路挣扎拼尽全力的最后墨宝....
晚期癌症病人,受尽了病痛蹂躏,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撑着病体仍然不放弃写博,只为了多留些警示世人的文字... 让我不禁哑然,那该是怎样一个人啊?抗癌斗士?博客达人?生命觉悟者?才女?高知?海归?女博士?都是,也都不是。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是一个普通的妈妈,是一个普通的女儿,是一个普通的妻子.... 于千万人之中,是那样平凡普通;于一个家庭之上,她是众望期许.
她是个癌症病人,却乐观豁达,从容观喜,不展悲伤,她已离世,却与身后的世界同在。
她带着依恋和不舍离开,带走了所有人对她的爱,却把对生命的所有渴望和期待都留给了这个世界。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浮云永远是浮云01 于老师在书中写了一个母亲,在怀孕期间,得了乳腺癌,医生建议把孩子先打掉,抓紧化疗保父母,但她坚持一定要生孩子,自己的命不重要。“一旦孩子降世,你就是把自己整条命给他都觉得不够,你心甘情愿为他死,但是你死不瞑目:‘我死了,别人给他喝的水会不会太冷’。” 泪目。真真以血书者。02 也许,一个真正快乐而成功的人,应该将个人的价值实现融入到崇高的社会事业中去,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比方昨晚和我执酒夜话的伉俪。他做的是环境与能源的课题,亲眼看着自己的工作如何影响企业和政府,一步步推动着中国节能技术,一步步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因着他的行为受益,越来越多的环境因着他的工作得到挽救和保护,亲眼看着自己所谓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融为一体。这是意义感的来源,此时的我依然没有找到更大的意义感,所做的事情没有影响到更多的人。03 人越是长大,越是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越是不知道想要什么,就越是会去拼命想自己到底要什么。长大是一个祛魅的过程,有时候近距离观察自己曾经很想要的东西,千疮百孔。04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05 我和梅曾经都以为幸福一定要飞到云端才能得到,一剑在手快意恩仇,殊不知泥土里才是真正踏实、坦然、温暖的幸福。我们一个躺在病床里,一个坐在轮椅上,却笑得比以往更加幸福和舒展。最真实地活着,拥有最真实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体味着最真实最质朴的来自内心的温软。浮云里,看到的只有浮云。而浮云仅仅是浮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