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4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要的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

    我们不推崇伤痛和苦难,但我们歌颂坚韧与善良。贝多芬,家喻户晓的伟大音乐家人类总会此时或彼时,这处或那处经历挫折、苦难,经历现实中惨谈的境遇和理想中丰满的未来冲突的时刻。尤其是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如果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解决不好,就很容易变得愤世嫉俗或者灰心丧气。古往今来都是如此。但是通过读书,尤其是这些名人传记你就会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今天遇到的困境,几百年前的人们也遇到过。我们今天经历的挫折悲伤,与贝多芬和罗曼・罗兰经受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人却总有相似之处。读书,就是跨越时空,找到共患难的朋友,一起扛过来。学习走过来的前辈,获得指引,得到启发。罗曼・罗兰一生都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也是他写《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基罗传》的初衷。他想找到英雄,带领我们走出黑暗的英雄。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中讲:“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好似他们之中最伟大的一个,就是我们要叙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说的: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 很显然贝多芬就是他找到的一位伟大的英雄。贝多芬才华横溢,有激情,有抱负,前途无量,只是在人生辉煌的时刻,命运写下了自己的嫉妒,让这位天才音乐家出现了听力障碍,最终双耳失聪。音乐家失去了听力,就像画家失去了视力、运动员失去了手脚、思想家失去了大脑、咸鱼失去了梦想,这可能是对人最大的打击。贝多芬当然非常痛苦、绝望,他也像许多遇见同样重创的人一样,一度想放弃、想自杀。他曾写下遗书:“我怀揣着热切的希望伴来到此地,但我必须完全放弃了。好像秋天的树叶摇落枯萎一般,希望于我也枯萎死灭了。” 而命运这种东西,不会因为你已经很痛苦了,就会放过你。贝多芬的悲惨困境不只耳聋一项,他还患有结核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病、红斑狼疮等病症。除了这些肉体上的病痛,心理上的折磨同样伴随一生。当你被一座大山一时压着时,你也许能抗住,那数座大山一辈子的压迫呢?你还扛得住吗?贝多芬抗住了,无论这是意志的效果还是运气的作用,他确实没有放弃,他面对残酷的命运充满了斗志,说出了那句豪气干云的壮语:“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不可能。” 贝多芬做到了,名垂青史。我们并不推崇苦难和伤痛,但是我们歌颂坚韧和善良。愿你我也有这种坚韧和善良,最终成为伟大。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痛苦中弹奏出时代之音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每位渴望调整命运人的写照,但真实是残酷的,贝多芬幼年丧母,18 岁就得扛起家业;成年成为音乐家后却耳聋;在指挥乐队时,被劝赶紧回家;心怀挚爱,却求而不得,孤独终老。但人类最大的勇气,就是在面对恐惧时才能涌现。他的交响曲穿越了时间,一生对抗命运的他,为自己的命运弹奏出伟大的乐章。在普通人看来,这是一生悲剧的终场,他临终却说 “喜剧的终场”。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都值得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感受这些震撼心灵的文字。

        惟有真实的苦难,
        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


        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
        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
        惟有抱着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
        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
        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贝多芬的精神

          这个时代很多人在追求智商,情商。有多少回去关注挫折商,这是令我害怕的一个商,因为曾经的抑郁症的经历,那个东西确实是很强大,万丈高楼平地起,遇到抑郁全化零。用冯仑的话理解就是扛住了就是本事,没扛住那就完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罗曼罗兰笔下的《贝多芬传》是第一次多,那么多的音乐作品,除了悦耳动听外,如果不结合历史背景,很难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尽管多数人欣赏不了他的音乐作品,但不影响贝多芬作为一个伟大的人存活在人们的心中,他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常常感召着困境下的人,尤其是那句 ——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屈不挠的奋斗,在看清了人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着生活。这就是那些伟大的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作品与他们的精神同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面对命运?

              运命对于我来说是不好选择的,关于命运好和坏,每个人个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背景对待的态度也是不同的。有人责怪自己的出生不好、有人责怪自己的身材矮小等都归于命运不好,这本书教育我们如何正确的面对命运,如何战胜命运,我们要对命运保持敬畏之心,用谦卑的态度去面对世界,当命运的恶魔来临之际,我们要树立战胜的心念,永远保持一颗善良之心,保持同理心,保持爱的力量,坚持真理,坚持长期主义,只有通过长期理念的树立,每天学习进步一点,通过大量的积累,并付出行动,去不断的践行,形成自己的战胜命运的动力和源泉,命运的曲线就像股市的暴涨暴跌,好的时候我们要平淡、谦卑,坏的时候不要恐惧,要坚持自己的心念,长期定投自己行每天工作、学习、健身、投资、思考、陪家人、帮朋友、尊重每个人、保持同理心、用长期坚持行动战胜命运,完成自己的独立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部交响曲是贝多芬原打算献给拿破仑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王权统治虽然结束,但法国陷入了另一种混乱,直到拿破仑出现才得以改变。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兰西,在当时的欧洲是自由、共和的象征。身在维也纳的贝多芬非常崇拜这位强者,所以写下了这部作品。但后来拿破仑称帝,让贝多芬很失望,他愤怒地把交响曲扉页的题字改写为 “献给一位伟大的英雄”。后人就把这部作品简称为《英雄》。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正如书末讲到的:贝多芬生在一个 “破” 与 “立” 相冲突的时代。他才华横溢,创作了一曲又一曲传世之作;他命运多舛,历经磨难,依然坚持着 “一心向善,爱自由甚于爱一切;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真理” 的初衷。在这部传记中,作者从不同的视角,不仅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音乐大师贝多芬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更将一个伟大心灵展现在读者面前。感受这伟人与命运抗争的事迹,更能明白,巨人源于内心的善良,坚强,和对世界的正向影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贝多芬小感

                    贝多芬被誉为 “乐圣”“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交响乐之王”。回顾贝多芬生平,或可见其之能功成名就的蛛丝马迹。1. 时代红利。贝多芬所处的 18 世纪,欧洲世界发生巨变,为艺术创作提供宏大而丰富的表达题材和主题。2. 命运编排。不只耳聋,贝多芬还患有结核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病、红斑狼疮等病症,肉体上的病痛未曾断绝。心理上的折磨同样伴随一生,渴望爱情却求而不得、希冀结婚却终身未娶。似乎命运上的不幸才能换来创作上的幸运。3. 个人性格。自小养成敏感、易怒性格,令他保持创作的激情。不服命运安排,始终顽强抗争,持续精进音乐,贝多芬曾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4. 作品特质。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难得地兼顾了市场化和专业性。贝多芬所处时代,音乐需求逐渐从贵族向大众转移,贝多芬没有像同时代的诸多音乐家专门服务贵族,而是始终面向更大众的老百姓创作,使其作品极具人民性和市场化。贝多芬耳聋,促使其从 “全能型” 音乐家转为 “专业型” 作曲家,一门心思专研深挖作曲,作品极具艺术造诣。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5.6罗曼·罗兰:如何坚守理想主义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好似他们之中最伟大的一个,就是我们要叙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说的:“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 这就是罗曼・罗兰定义的英雄。理想主义宣传的大多是精神层面的价值理念,它的思想在今天和一百年前没有太多的不同。关于理想的社会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见仁见智,有两点:首先,理想社会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其次,它不倡导唯利是图的物质欲望,而是倡导一种在精神层面健康而有力量的生活,这里说的健康包括人的健康和社会的健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贝多芬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伟大而不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爱、自由和艺术

                          贝多芬让爱,自由,以拒绝痛苦的方式谱写出美妙的音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贝多芬人生复杂又简单

                            复杂是他的作品,简单是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心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英雄的理想主义!

                              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很薄的一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是英雄,怎样才能成为英雄。本书是著名翻译家傅雷的传世译本。贝多芬生在一个 “破” 与 “立” 相冲突的时代。他才华横溢,创作了一曲又一曲传世之作;他命运多舛,历经磨难,依然坚持着 “一心向善,爱自由甚于爱一切;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真理” 的初衷。在这部传记中,作者从不同的视角,不仅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音乐大师贝多芬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更将一个伟大心灵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罗曼・罗兰还将贝多芬的遗嘱、书信,整理成集收入其中。本书对贝多芬的伟大给出全新解释。贝多芬之所以伟大,至少有三个原因:第一,他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第二,他是一个麻烦事缠身的普通人;第三,他是一位写出 “难懂音乐” 的艺术家。结合了巴赫和莫扎特的案例来看 “时代造就了贝多芬的伟大”。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都身处剧烈变化的 18 世纪。作为音乐家,巴赫那时仍可以获得教会和贵族的支持,所以过得不错;后来教会和贵族的社会影响力急转直下,莫扎特作为 “旧时代的音乐家” 难以迅速迎合大众,因此备受折磨;贝多芬因为许多原因,意外地把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进行了切割,成功地实现了市场化转变。这部传记以莱茵河为线索。贝多芬出生在莱茵河畔,年轻时结识朋友也是在那里,后来到了法国,梦里浮动的依然是莱茵河,最后在弥留时,耳边听到的是莱茵河的涛声。十八世纪末期的欧洲,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但同时社会充满了市侩气,鄙俗的物质主义压制着思想,普通老百姓面对的是艰苦沉重的劳动,过着没有光华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清醒者其实很痛苦,一方面他们受这种环境所压迫,自己力量微小。另一方面,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没有同盟军。这跟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描述的情景很相似。但总有想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现状的人。罗曼・罗兰给出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呢?就是呼吸英雄的气息。当然,这先要定义什么是英雄。罗曼・罗兰讲:“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好似他们之中最伟大的一个,就是我们要叙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说的: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 结合 2 个月前读过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就能深入了解罗曼・罗兰所说的英雄主义。这套巨著前半部分其实是《贝多芬传》的文学版,讲述了一个意气风发的音乐天才崛起的故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扼住命运的喉咙,俯视一切阻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像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段话是罗曼。罗兰写给路德维希。凡. 贝多芬的,此刻我想借用过来纪念我的曾祖父朱正东老先生,这位少年倜傥,青年毁家丧父,中年在那动乱年代又经历丧子之痛,虽然时代给予他最沉痛的打击,但他直到晚年依然没有磨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情于诗书画以及雕刻,想要让精神世界一尘不染,就像他那洁白无瑕的衬衫一样,给我儿时的记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您就是我心中最伟大的英雄偶像,无可替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一位始终保持赤子之心的大男孩

                                    看来个人童年影响真的很大,许多人终身都无法摆脱童年的方式。  童年不幸遭遇的贝多芬本应成为成熟稳重的大哥式家长,可是不然,贝多芬始终保持赤子之心的一面(赤子之心上马斯克也有点像贝多芬)。   从这种角度看,贝多芬一直都是一位 “没有长大的孩子”,或许正是因为他内心的纯真才创造了如此美妙的琴曲,可同时也让他在两极中行走,当拿破仑拿着 “自由” 忽悠贝多芬自由时,他高兴的欢呼种自由树,为拿破仑编写第三交响曲,可拿破仑称帝时,却又在另一种极端中撕毁琴谱并终身不在创作,憎恨后悔拿破仑欺骗了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

                                      这本书不仅仅是罗曼罗兰为贝多芬写的传记,其中还有傅雷为贝多芬的作品而写的精彩点评,甚至还有以贝多芬为对比的,莫扎特的传记,我自己最喜欢的就是这第三部分的内容。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