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就凭这一本书,山多尔就能成为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你是否喜爱一个人、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时代,喜欢到你总是对他赞不绝口。你想要永远保持这样的爱,想要将他介绍给所有人,却又担心有人会从你手中抢走,担心这样的爱太强烈反而会破坏了某种隐秘的平衡?
然而有一天,当你发现这个人背叛了你,这个国家走向了毁灭,这个时代也早已离你远去的时候,你会怎样呢?
马罗伊・山多尔在《烛烬》中不断提出这些人生的大问题。
《烛烬》讲述的是时隔 41 年,将军一直在等待的老朋友终于前来拜访,两人秉烛夜谈,彻夜不眠,直到烛火燃尽,昔日往事才在层层剥茧中逐渐清晰。围绕着两个曾经形影不离的少年密友,惊心动魄的友谊与谋杀、爱情与背叛、审判与被审判、逃离与等待的故事以一种类似推理探秘的叙事手法,在将军大篇幅的独白中显现出来。全书从天刚拂晓到第二天的佛晓时分,两人坐在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的房间里,一切都被还原成了那天的样子,他们追忆曾经的美好,缅怀已经崩毁的盛世王朝。
本书不仅在叙事手法上亮点频出,其机智的语言,流畅的叙述以及书中无处不在的 “碰撞” 都使人无法轻易脱手。人与人,人与国家,以及一个时代的新旧更替,被旧王朝遗留下来的人,他们该去哪里寻找友谊和故乡呢?将军的好朋友康拉德说:“到时间中去。”
全书不断地提出问题,然后自顾解答,通篇弥漫着一名盛世贵族的荣耀和骄傲,以及作者所信奉的高贵的沉默。
我是什么人,我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对于山多尔来说,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必须等到我们死后才能得到,因为我们要用自己的一生来作答。
“老人们怀着某种特别的冷漠和力量,抱着令人费解的目的活着。” 身边的所有人都死了,祖国也不复存在,就连报复都变得没有意义,但将军沉默地等待真相,他清楚的知道,他最要好的朋友,曾举枪意图射杀他。
如果曾经建立誓言的基础已经消失,誓言还有效吗?将军认为,誓言依旧有效。正如山多尔本人一样。
盛世覆灭的追忆,朝辞夕去的无奈,以及人类情感的脆弱与执拗,都在山多尔富有哲思的精妙语言中被剖析开来,血淋淋的扒开一个人的心灵以及时代的创伤给你查验。他谈友谊、谈爱情、谈故乡,谈人之所以活着的意义。你甚至会怀疑,为什么这个长篇累牍的老将军能有那么多深沉的思考,甚至每一句都刻骨入木、充满智慧,这些漂亮的句子、恰如其分的比喻和形容让人觉得这不是一个伤痕累累的人痛心疾首地控诉,而是跨越了时间的智者,看透人生真相之后,平静地叙述他耗尽终身才探索而来的真理。
或许是作家在借笔下的人物书写自己:将军的 41 年在等待,而山多尔的 41 年在流亡。从 1900 年出生开始,山多尔就被命运投注在了历史变迁的洪流中,虽然家族殷实显赫但注定要被新老交替的时代和思想来回拉扯。在流亡的过程中,山多尔的故乡在一战之后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地方,而出生高贵的山多尔虽然在回归 “故乡” 之后很快凭借其知名作家的身份轻松回到 “上流社会” 却切身体会到了物是人非的凄凉,贵族不再信仰自己的荣耀和文化,他无法融入 “欧洲” 也无法回到故土。
他无法忍受家乡被割让、自己的同胞被驱逐,他无法忍受亡国之徒的屈辱。因为 “人根本就不可能更换家园。只能更换证件。” 他不阿的性格遭到了当时左翼和社会主义者的双重排挤。他虽凭借着充满魅力的文学作品和作品中体现出的人文思想获得过名衔和勋章,但他抗拒性的沉默和与主流文学保持距离的做法还是难逃当局打压,被迫永远离开了家乡 ——“我之所以必须离开,并不仅仅因为他们不允许我自由地写作,更有甚者是,他们不许我自由地沉默。”
他决绝而孤独,坚持要等待祖国的自由,否则不肯回国也不肯在祖国出版任何作品。但最终在他挚爱的妻儿、兄弟都相继去世之后,1989 年 2 月 21 日,他在圣地亚哥的家中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就在他自杀那年秋天,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匈牙利也发生了体制改革,苏联从匈牙利彻底撤军。他自由的梦实现了,而他却死在了黎明之前。
蜡烛燃尽,拂晓前夕,微弱的烛光无法温暖寒夜凄凉。将军缓缓转动了把手,与朋友沉默地告别。这一再见,就是永别。他找回内心的平静了吗?
将军用一个短促的吻,代替了所有无声的回答。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烛烬》:友谊与背叛,四十一年的孤寂与复仇之路阅读时间:3 小时 推荐指数:4 星 秃头指数:2 星 催眠指数:2 星前言多少次康拉德都想要回答将军的质问,都被打断。最后亨利克只想问两个问题,康拉德却一个也不想回答。当然,双方心照不宣,康拉德无力辩解。“人们总有一天要失去他们自己的所爱。不能忍受这点的人,不值得可怜、因为他不是完整的人。”——《烛烬》《烛烬》概况马洛伊・山多尔,20 世纪匈牙利文坛举足轻重的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烛烬》由余泽民老师翻译,于 2015 年 10 月译林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主人公康拉德和将军亨利克在军事学校相识相知、结拜为兄弟。虽然康拉德家境贫寒,亨利克出生于贵族世家,但这丝毫不影响少年的他们义结金兰,二十二年形影不离,如同希腊神话中的孪生子卡斯托尔和波吕克斯。也许因为贫穷,也许因为天生骨子里躁动的基因,康拉德和亨利克的妻子互生情愫,两个亨利克生命中最爱的人同时背叛了这个渴望获得爱的人 —— 在一次狩猎行动中,康拉德意欲杀了亨利克将军取而代之。然而在扣动扳机的前一刻,康拉德放弃了行动,亨利克活了下来。第二天康拉德辞去军衔不告而别,亨利克与妻子开始了长达 8 年的分居和冷战,在孤独中等来了妻子病故以及四十一年后康拉德的返乡。两位年少时的兄弟都已到了不惑之年,亨利克没有忘记过往,意欲当面质问、复仇。最终他在一番透彻的诉说与交谈中放下了一切,接受了自己已失去一生的所爱 —— 他的友情和爱情。01 平静的复仇你来找我了,穿越战火中的世界,渡过矿藏丰富的海洋,你来到这里,来到事发现场,为了回答我的提问,为让我们两个人都了解真相。这就是复仇。——《烛烬》一直期盼故事的结尾能有反转,亨利克的好友是为了救他而不是杀他,他的妻子没有背叛、深爱着他、一切都是误会;又或者两位老人在彻夜长谈中、于剑拔弩张之时拔枪决斗,双双毙命…… 然而一切都没发生。一整晚,二人秉烛对坐,吃了一顿非常不错的 “怀旧” 晚餐、喝了三轮储存了 41 年的红酒,接着亨利克像个怨妇一般喋喋不休诉说起四十一年来的心事,每次想要质问康拉德,他马上又转而展开另一段他放不下的回忆。多少次康拉德都想要回答亨利克的质问,都被打断。最后亨利克只想问两个问题,康拉德却一个也不想回答。当然,双方心照不宣,事实清楚,康拉德无力辩解。一开始我非常不理解亨利克的行为,积蓄了四十一年的怨恨,不是应当像武侠小说一样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吗?干就完了,为什么要彬彬有礼讲一晚上的话?最后二人默默告别,无言地握手、深深叹息 —— 烛火已经熄灭,院子里,树木间,轻轻吹着黎明的风。屋内的四周一片漆黑。——《烛烬》这就是将军要的满意的结果和答案。二人谈话期间将军几次停下来,只是希望康拉德能耐心听完,就算不想听下去也随时都可以离开。在这段友谊中,卑微的一直是亨利克,就像他一直纯真想要得到爱的心。02 隐藏在背后的细节他像一位职业击剑手那样每天训练。训练什么?依靠记忆,不让孤独和时间的欣狂往心里和灵魂里放入任何东西。因为在人生中有一场决斗,不用剑的决斗,他必须全力以赴准备应战。这是最危险的事情。但这一时刻总有一天会到来。——《烛烬》四十一年前,将军在自己的生命危在旦夕之时,单凭拉动枪栓的 “咔嗒声” 洞悉了一切真相,即便他可以去从妻子的日记、言语中问出事实,也可以掘地三尺找到好友当面质问,最终他选择了避而不谈,从细节中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从此倔强地等待、认真地酿酒、筹划,四十一年在孤独中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他知道终有一天康拉德会回来,他要面对面了解这笔债。“在他的血脉里所负载的教养,那些来自家乡、来自森林、来自巴黎、来自母亲性情的教养要求他,不能谈论心痛之事,而是默默地承受它。最明智的选择是彻底闭口不谈,这就是他接受的家教。但是,没有爱他无法生存,这也是他继承到的。”——《烛烬》一种根深蒂固的因果关系总是影响着我,传统故事里的我们总是要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然后必须要有一个中间人站出来讲:“冤冤相报何时了?”,双方才能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亨利克将与亡妻曾经生活过的卧室、她的一切物品封存起来,又在四十一年后重新打开昔日寝室的大门,将一切物品和食物都按四十一年前三人最后一次共度晚餐时筹备、摆放,尤其是那一排教堂用的蓝色蜡烛似乎就是为了点化他曾经的友人。这种做法很唐僧,最起码唐三藏还有四位能变戏法儿、能打能杀的徒儿,胡萝卜不行就上大棒。“你想怎么样,你活了下来。” 那时候我才明白,一个活下来的人,没有权利提出指控。——《烛烬》亨利克只有一张嘴和一个为了完成夙愿而保持清晰的大脑。他的精神世界曾经崩塌,他去向妻子的父亲诉苦、寻求答案,得到的却是专横的答复。03 悲剧的根源我见过和平,见过战争,见过贫困,见过荣华,见过你的胆怯和我的傲慢,见过战斗与谈判。但是在生命的深处,我们所有行为的意义,可能还是这种与某人的纠葛 —— 纠葛或激情,随你怎么叫它。…… 生命的内容不是别的,而是那股有一天打动了我们的内心和灵魂,之后永远燃烧到死的激情?不管在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经历了这个,或许我们就没有白活?难道激情真是如此深邃、如此邪恶、如此伟大、如此没有人性?或许它并不是针对个人而言,只是针对欲望?译者在后记中写道 “悲剧的根源不是一时的软弱,而是世界秩序坍塌时人们传统道德观念的动摇。” 我想还是太过仁慈和客气了些,在康拉德身上应该只有一次动摇,就是在他打算扣动扳机那一刻。“逃跑” 的他在热带放浪形骸,他以为他在寻求自我灵魂的救赎,放弃军衔就可以放下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与期望,逃离庄园就可以还原好友的美满家庭、幸福人生…… 一切仅是他不切实际、毫无责任的幻想。甚至两位老人数年后再次相见,他丝毫没有一丝悔意,他真的以为时间可以让人们放下怨恨,以及为什么怨恨,还在宴桌上侃侃而谈他的 “热带历险记”,后又因为将军用了 “逃跑” 这个词而情绪激动 —— 这些都不能说是动摇,而是道德沦丧。04 结局感悟康拉德以为年少时的冲动可以在多年后的重逢中化解,曾经的情人不过是过眼云烟,就连她的生死也不值一提;他认为轻如鸿毛的背叛,让将军亨利克一生都在炼狱中锻造升华自己的灵魂。两个童年都说不上多幸福的人,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的时候总算讨论出了结果。蜡烛的燃尽不止代表这段友谊的结束、数十年的恩怨情仇的了断,也象征着两位老人生命的终点吧?然而,悲剧的当属在郁郁寡欢中逝去的年轻妻子(二十八岁亡故),一个生命只在零星段落夹杂着的寥寥数语被作者草率带过了,我还是感受到了书中战乱年代男女如此的不平等。带着无奈的情绪合上书本,原本以为一个字也表达不出,却在闲暇中陷入思考的洪流,这大概就是《烛烬》这本书的魅力所在。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推敲,有一点看悬疑小说的乐趣在其中。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从燃烧到燃烬的四十一年这是一个情节非常简单的书:两个从十岁开始就形影不离的男孩,因为一个女孩反目,四十一年不见的故事,而四十一年后逃离的男孩选择了回来。仿佛是为了接受审判,也仿佛是为了回到童年。最后,留守的男孩选择了宽恕。故事从蜡烛燃烧开始到蜡烛燃烬结束,短短四十一年浓缩在了这短短的一根蜡烛。主人公通过大段大段的描述回忆了过去,把他四十一年苦苦追寻答案的过程一一展示,冗长但却不乏味,而他的朋友却鲜有语言。最终,他们选择了宽恕,虽然答案并不完整但那并不重要了。“弱者报复,强者宽恕,智者忽略”,主人公不是智者但是一个强者。最后引用文中经典的一段结束,文中有太多哲思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有一天你醒来后,揉揉眼睛:你已经不再知道,你到底为什么醒来了?日子所呈现的一切,你都精确地知道:春天或冬天,生活的场景,天气,日常程序。不会再发生任何意外之事:即便有突然发生、不同寻常、令人恐怖的事情也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因为你知道所有的可能,你能预算一切,无论好事坏事,你都毫无期待…… 这就是衰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烛烬》《烛烬》是马洛伊最负盛名的作品,写于 1942 年。故事的内容是两位风烛残年的故人重聚夜宴,秉烛夜谈,回首人生的故事。从童年到青年,他们一个爱了 22 年,一个恨了 22 年,但分别的 41 年里,他们时刻都在等待这场重聚。马洛伊用挽歌般的文字怀念逝去的时代,以及随之消逝的贵族品德和君子情谊。本书的核心内容:作家马洛伊是位文学贵族,他把一个友谊破裂、相爱相杀的故事写得很高贵,充满了古希腊悲剧的力量;他把两个老人的一生、一个世纪的跌宕和人性的黑暗与温暖浓缩在一场夜宴会饮之中,展示了高超的叙事艺术。首先是一个关于友谊和背叛的故事;然后是友谊和背叛背后的真相;最后是从隐喻层面出发,对这个故事的重新审视。这是一个关于时代剧变、贵族精神消亡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追求人性完整的爱的故事。马洛伊是一位因时代原因被世界遗忘又被重新挖掘的文学大师,《烛烬》是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故事被折叠了三次,说了友谊与背叛,差异与仇恨,爱与和解。在这本书里,作家用他魔法师般的手笔调度着时间,将一个世纪的变迁浓缩在一场夜宴会饮中,他用一场人性的悲剧,为我们诠释了贵族精神的真谛,也把我们对友谊和爱的理解,带回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时代,看到了友谊和爱最本真的样子。而所谓高贵,也就是回到最本真的样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原谅是一生的命题本来我写不出来读后感的,但是在我和朋友聊到权利与荣耀的时候,我提到了这本书。因为有很相似的写法。权利与荣耀是神父一路逃亡,最后决心赴死的故事,最后那个小镇又迎来一位逃亡的神父,形成一个可以继续下去的故事。而烛烬是从点燃蜡烛开始,直到故事的结束蜡烛燃烬,形成黑暗,这只是故事的终结,但是不是想象的终结。突然发现我曾经看过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似曾相识。我以后得每天和朋友聊一下看书进度,会有灵感迸发。我相信很多人会跟将军犯一样的错误,就是一厢情愿的做着为你好的事,当然我也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喜欢,就一股脑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喜欢去爱,完全不顾对方能不能消化给予的爱。有点像追星,你爱了几年的人却是第一次见到你,对方那种无所适从感。这种爱更像是命令。我以前不明白,为什么对于过去的非难要去原谅。闲暇时学习心理学相关书籍,总是会提到这个。某一天我突然顿悟,因为这就是个坑,原谅了就是从坑里爬出来继续前行,不然就一直在坑中。时间是不可再生的,你既然已经踩了坑,及时出来才是正确选择,毕竟想做的事才是重中之重。将军花了 41 年才让自己从坑中出来,如果没有这次对话他会在坑中迎接死亡。我觉得这本书或许是在表述这个道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