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8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流》…菩提树下的顿悟…

    心流也称高峰体验。饥渴后饱食的心满意足,久旱后的甘霖,喝足吸饱后醉酥,废寝忘食的各种劳作…,为了那一点内心最深处的奖赏我们乐此不疲,但这只是大自然选择出的快乐生存机制,只是用来服务生存繁衍,并不为了享受…… 可是不巧的是,在大自然中最会自作自受,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的生物就是我们,我们的神经系统发达到活命有余以致于常常无恐不及而失去自控,我们发明了一个叫时间的东西,从此烦恼于过去又焦虑于未来…… 我们与天斗企图控制自然,我们与人斗企图控制社会,我们与自己斗企图超越自我,企图如此就可以其乐无穷,然而企图的结果是其祸无穷…… 斗天斗地还没伤残的人终于开始和自己斗,可是我们又如何才能控制住自己呢,才能不那么苦呢?谁真照见了菩提树下的顿悟,真的灭度了一切苦呢,包括灭了那欲灭苦而不能的苦….…(石木翻书每天翻翻书)

      6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流不是鸡汤,而是让你保持专注高效,幸福感翻倍的科学。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 —— 最优体验心理学》是一本研究某种心理现象的心理学著作,这种心理现象的特征是,当一个人全神贯注、身心两忘地做一件事时,会获得一种极其美好的体验,米哈里把这种状态命名为心流(Flow)。所谓心流,就是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又有挑战的事情,而你的能力恰好又能接得住这个挑战时,你就可能会进入这种状态。处在这个状态中会有几个特征:做事时会忘记自我,也忘记时间的流逝;有强烈的愉悦感,你觉得自己的每个动作和想法都如同行云流水一样,是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的。

        4
        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经意地)收获了很多幸福

        伟大的理论总是日久弥新。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经读过很多有关心流的书和研究论文,都是很新的内容 —— 但是真正读契克森米哈赖这本书,我还是学到了好东西 —— 契克森米哈赖对 “心流” 的立意,比后来的学者高得多。


        现在特别流行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叫 “刻意练习”,是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 2000 年以后发展出来的一套学说 —— 可是如果你对比一下 “刻意练习” 和 “心流”,会发现虽然二者说的是两件事,但是有很多很多相通之处。心流,可以说是刻意练习的一个结果。
        契克森米哈赖这本书之所以仍然特别值得读,是因为他把心流提升到了更高的位置。
        一般学者谈心流,是把心流当成一个最优工作方式。你想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绩吗?追求心流。而在契克森米哈赖看来,心流其实是一个生活方式 —— 而且是最高级的生活方式。你想幸福吗?追求心流。
        心流只是一个方法,它背后的更大的逻辑是,你要通过锻炼控制自己的意识,去获得真正的幸福。
        在我看来,这个态度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我们做事的时候并不在乎结果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而是专注于做这件事本身,从中获得乐趣。这句话听着特别像 “心灵鸡汤”,但它恰恰是一个站得住脚的理论!
        除了希望允许我经常不集中注意力之外,我对契克森米哈赖这个理论都能接受。在书中,契克森米哈赖还把这个理论用于工作、休闲娱乐、社交等等一系列事情,他旁征博引,把心流和前人的智慧连接在一起,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漂亮的幸福蓝图。
        你幸福吗?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经意地)收获了很多幸福。

          28
          1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打造最佳时刻,让自己沉浸在心流体验

          读书笔记 ——《心流》最佳时刻,往往发生在一个人的身心为了达成艰难目标或完成有意义的事情而自愿达到极限的时候。——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心流” 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 —— 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心流其实就是管理自己的注意力,管理注意力也是管理时间,把注意力倾注于自己觉得有意义、有趣、能提升自己、探索未知的事情上,人生会越来越有趣!一,如何识别心流呢?识别心流,需要我们首先能够告知到乐趣,而乐趣出现主要有八项元素:1⃣️自我意识到做一件事情的意义 2⃣️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 3⃣️任务有明确的目标 4⃣️即时获得反馈 5⃣️心甘情愿地投入到行动之中,并且不受情绪干扰 6⃣️可以自由掌控自己的行动 7⃣️进入 “忘我” 状态 8⃣️时间感会改变 —— 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也可能变得像几小时那么漫长二,如何打造心流状态?1⃣️确立一个总目标,并尽可能包含多个实际可行的子目标;2⃣️找出评估目标进度的方法;3⃣️保持精神集中于所做的事情上,并且对活动涉及的挑战进行越来越精细的区分;4⃣️培养随机应变所需的技巧;5⃣️在活动变得令人厌倦时,随时提高挑战的难度。三,确立边界,营造环境场,让心流更容易发生人们总是喜欢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生活的美好,在陌生环境中提升自己的警惕。环境场是一种我们屏蔽外界的干扰,回到环境营造的氛围中,让自己的行为按场景的约束,从而形成固有的习惯方式。当我们已经适应时,那我们就会沉浸在环境场中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最终进入心流状态。工作与生活需要做好平衡,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不防给自己一些空闲,让自己审视自己,听从内心深处的声音。试着接受自己不着边际想法,它也许是内心产生心流的重要源泉。

            2
            10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流----每个人都可拥有的最优体验!

            契克森米哈赖教授生活在严肃的实证行为主义盛行的 20 世纪 70 年代,依然大胆提出当时学院派学者不敢也不愿追溯的心灵现象 —— 人类的最优体验。当人心中有个目标,又有足够的 “巧力” 时,他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会在自己可见的范围内,他的心中就会形成一种叫作 “挑战” 的力量,使个人的行动与环境的反馈之间形成 “立即明晰” 的互动,个人意识的注意力被即时反馈攫住,而环境也逼迫着个人意识做出回应,就像乒乓球高手相互对打,小球成为两人之间意识流动的媒介。这时的意识状态,契克森米哈赖教授称之为 “心流”。心流出现时,我们会感受到行动与意识之间融合无间,整个意识的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领域,而准确的行动与即时回馈有不断互流的现象。契克森米哈赖教授指出,几乎人类的所有行动都有心流的最优状态:节庆、阅读、静坐、瑜伽、写作、思考、观景、休闲等。因此,他认为心流是人类普遍生活本质的存在,但是不能把心流视为心灵恒常的现象,更不是 “境界”,而是人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瞬间展现的灵光。人若不是苦苦挣扎,最优体验就找不到立足之地。契克森米哈赖教授说,最优体验是人穿梭于具体的世界与遥远的心智国度间的过程;具体的生活犹如在泥沼中行走,心智的世界则是人类理解生活的灵光。人透过苦涩的生活,尤愿召唤更复杂的心智来理解生活,两者交织成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是由简单的认知到 “自我” 的复杂化,使我们的心灵不再乞求于简单容易的思考,而是进入自我的彻底私密的体验,先完成主体的思考,再回来俯视自己,使自身在生活与意识之间来回地整合。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产生了 “喜悦” 和最优体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智造幸福

              米哈伊 - 契克森特米哈伊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以提出了 “心流” 这个概念而闻名,“心流” 是指用一种最佳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的技能能够与处境中的挑战相匹配。提出这个概念后,他用寻呼机和调查问卷进行研究并建立了一个人们自我报告日常经验的数据库。1990 年,他基于经验数据库的发现,用温暖、人本主义的文字写成了一本畅销书《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流理论之父开山之作

                这本书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作品,他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 理论提出者。他在建立积极心理学这门学问的过程中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幸福源于内心的专注与投入

                  读完这本书,深感震撼。它让我明白幸福并非来自外在物质,而是源于内心的专注与投入。心流状态下,我们忘却烦恼,沉浸在当下的活动中。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追求幸福的新途径,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寻找那些能带来心流体验的活动,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兴趣爱好。它激励我们不断挑战自我,提升技能,在专注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为我们的人生注入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个人目标与宇宙心流汇合

                    每日一书:《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认清人类意志的极限,接受与宇宙合作,而非统治宇宙的角色,我们就会像终于回到家的流浪者,觉得无比轻松。只要个人目标与宇宙心流汇合,意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米哈里这本书中有三个核心词:一是幸福;二是最优体验,他称之为心流;三是精神熵。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在于神经系统过于发达。感知和摄取更多的信息,无疑有利于人类生存。对外部情况不感知,当然更危险,但感知更多往往也更苦恼。常言说:无知无畏。反之,多知多畏,多知多忧。于是焦虑增长。生命现象是个奇迹。它将太阳能转化成生物能,并从无序中发展出有序。薛定谔以物理学家的眼光看到了大自然中的这个反例,称之为 “负熵”。负熵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米哈里借鉴上述思想提出了 “精神熵”。他认为,资讯对人们意识中的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将导致内心失去秩序,就是精神熵。米哈里说 “精神熵是常态”,好可怕呀。在他看来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他称之为 “心流”。米哈里这样概括心流的成因和特征。第一,注意力。他说: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那目标是什么不要紧,只要那目标将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此。第三,有即时的回馈。第四,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却和屏蔽。第五,达到了忘我的状态。米哈里从心流的角度触及这一问题,他的思路是改良的。他说:“通过工作提升生活品质,需要两项辅助策略。一方面要重新设计工作,使它尽可能接近心流活动 —— 诸如打猎、家庭式纺织、外科手术等。另一方面,还得培养像莎拉菲娜、柯拉玛、庖丁那样自得其乐的性格,加强技巧,选择可行的目标。这两项策略若单独使用,都不可能使工作乐趣增加太多,但两者双管齐下,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最优体验。” 佛家经常用冥想来降伏内心那瀑布一样奔腾如雷的念头。在冥想中,你摒除杂念,心灵澄净,如一道清澈的心流。经过长期练习之后,哪怕不在冥想之中,你的心灵也会比常人更平静,遇到意外变故时能更快地集中注意力。换句话说,你的心熵整体降低了。海明威大写特写空虚:“有些人生活着,但是什么感觉也没有,他知道一切都是空虚、空虚、空虚。我们的空虚就在空虚之中,空虚是你的名字,空虚是你的国度;你是空虚中的空虚,就像空虚本来就出在空虚中一样。” 海明威嘲讽地望着空虚的人类。这一年,海明威三十四岁。之后他并没有如同人们期望的那样,创造力下降,而是用一部又一部佳作证明了自己。十九年过后,在他五十三岁时,写出了巅峰之作《老人与海》,并在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由于注意力除了决定某些事物能否进入意识外,还要带动其他心灵活动 —— 回忆、思考、感觉、做决定,所以应该把注意力视为一种 “精神能量”。它是完成工作不可或缺的能量,在工作中会耗损。我们通过这种能量的应用,创造自我;也通过应用的方式,塑造记忆、思想和感觉。注意力是一种受我们控制、随我们使用的能量变化而改变,也是改善体验品质的最重要的工具。索尔仁尼琴自得其乐的性格,让身陷囹圄的不堪也能转变为心流体验。他说:“有的犯人会设法冲破铁丝网逃脱!对我而言,铁丝网根本不存在,犯人总数并没有减少,但我已飞到远方去了。” 若能赋予人生意义,就能使生命丰富璀璨,人生至此,夫复何求?是否苗条、富裕、掌权,都已无关紧要了,此时澎湃的欲念止歇,连最单调的体验也变得兴味盎然。这一步要做到的就是,化整个生命为统一的心流体验。如果一个人决心实现一个困难的目标,所有其他目标都是为这个大目标而存在,他就会投入所有精神能量,培养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巧,那么所有的行动与感受就会形成蔚为和谐的整体,人生各个不同的部分也会契合无间。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每种活动都深具意义。在这种情形下,一个人的生命就有了意义。按照定义来说,每种文化都自有一套意义体系,帮助个人规划目标的方向。比方说,索罗金把西方文明分为三大类型。他认为,2500 年来,这三种类型不断交替出现,有时能持续数百年,有时仅数十年。他称之为文化的 “知觉”、“观念” 与 “理想” 三个阶段,他试图演绎,每个阶段都用不同的优先顺序,证明一套存在的目标。每个人刚开始都只想到求生、保持身体及其基本目标的完整性,这时人生的意义很简单 —— 就只是求生、求舒适、求享乐而已。当身体的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后,一个人就可以扩张意义系统,包容家人、邻居、宗教或种族等团体的价值观。这一步骤虽然通常会要求个人认同传统的标准与规范,但仍能提升个人的复杂性。下一步发展又回到个人主义的反省。个人再次转向内心,从自我寻求权威与价值标准的新基础。他不再盲目认同,开始发展独立自主的善恶观念。这时人生的主要目标变为追求成长、进步和实现潜能。前面各步骤都已臻至圆熟,第四步才能展开,这是最后一次脱离自我,认同他人及宇宙共同的价值观。在这个阶段,极端个人化的人 —— 就像修行功德圆满,听任河水控制船行方向的佛陀 —— 终于心甘情愿让自己的利益融入大我的利益之中。但丁的《神曲》。这部写于 600 多年前的作品,是我所知道的谈到中年危机及其解决之道的最古老的文献。但丁这部卷帙浩瀚的长诗,开宗明义就写道:“我在人生旅程的中途,发现自己置身于幽暗的森林,完全不认得路。” 接下来的描写不但扣人心弦,而且在很多方面对中年遭遇的困境,可谓刻画得入木三分。首先,但丁在黑暗的森林中徘徊时,发现三头野兽正垂涎欲滴地在背后窥视他。它们包括一头狮子、一只山猫和一头母狼 —— 象征野心、色欲和贪婪。换言之,但丁的大敌就是他对权力、性欲和金钱的渴望。为了避免被欲望吞没,但丁拼命往山上跑,希望能逃脱。但野兽越追越近,绝望之余,但丁只好向上帝求助。一个鬼魂应他的祷告出现 —— 来者是早在但丁出世前 1000 年就已经去世的大诗人维吉尔。但丁崇拜这位前辈气魄宏伟的诗篇,一直视他为良师。维吉尔告诉但丁:好消息是有一条路可以走出这森林,坏消息是这条路必须通过地狱。于是,他们穿过曲曲折折的地狱之路,沿途看见那些不曾选择人生目标,或误把增加精神熵当作人生目标的人的悲惨下场,这些人就是所谓的 “罪人”。未来最大的希望就寄托在宇宙体系是靠共同法则结合的认知之上,我们把自己的梦想和欲望加诸自然,若不把这个认知列入考虑,一切就没有意义可言。认清人类意志的极限,接受与宇宙合作,而非统治宇宙的角色,我们就会像终于回到家的流浪者,觉得无比轻松。只要个人目标与宇宙心流汇合,意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故事来解释心流

                      一位畅销书作家,因为作品太受欢迎,以至于根本不忍心停笔,一天不写就感觉很对不起读者,也处于常年被读者催更状态,不堪其扰。终于,他下定决心要结束🔚这样的写作状态,用一种最平和的状态结束生命,但又放不下这批读者,于是他决定写一封遗书再自杀。他开始🏻写遗书,写着写着,他就将《遗书》出版了。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流至上,幸福如流

                        经典的书给人启发,阅读总能带来惊喜。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控制心灵,得到幸福的瞬间体验

                          这本《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主要在探讨通过控制心灵活动得到幸福的过程。一开始作者先为我们介绍了意识的运作方式以及如何控制意识,因为唯有先了解主观如何形成,才能加以控制。作者认为我们所有的经历,不论愉快或痛苦、有趣或无聊,都以资讯的形式在心中呈现。若能控制这些资讯,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面貌。一般人认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心无牵挂、感受最敏锐、完全放松的时刻,其实不然。虽然这些时候我们也有可能体会到快乐,但最愉悦的时刻通常在一个人为了某项艰巨的任务而辛苦付出,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最优体验乃是由我们自己所缔造的。对一个孩子而言,也许就是用发抖的小手,将最后一块积木安放到他从未堆过的那么高的塔尖上;对一位游泳健将而言,也许就是刷新自己创下的纪录;对一位小提琴家而言,也许就是把一段复杂的乐曲演奏得出神入化。每个人毕生都面临着不计其数的挑战,而每次挑战都是一个获得幸福的良机。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幸福并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的。哲学家密尔说:“自问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 只有在不计较好坏、全身心投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时,才会觉得幸福,直接去找反而不会奏效。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一书的序言里说得好:“不要以成功为目标 —— 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 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完《心流》

                            其实对于作者所说的「心流」这种感觉,你应该很熟悉。按照书中所说的,心流就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心流其实就是对于自己意识控制能力的外显。而什么是「控制意识」呢?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够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分心。这种能力似乎很难做到,因为生活中可以让人分心的事情实在太多。当我们在上班的时候,会因为各种琐事、会议来抢夺自己的注意力。当我们下班了之后,又会因为控制不住地刷手机,浪费很多时间。我想你之所以想看这本书,并不是想要知道什么是心流。更多的还是希望可以让自己更加容易地进入心流的状态。当然这本书有讲,但是篇幅并不多,实际上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的方法也并不复杂。简单地讲,就是要有「目标感」。当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知道通过什么「路径」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就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这个路径,是你比较清楚地知道每一步要做什么,用什么办法做。只要在干活的时候,中间不会被比较难的事情卡住,那么就会十分集中地做下去。把一个人日常中能够进入心流状态的时间占活动时间的比例称为「心流率」。那么,一个人心流率的高低,就看他对于还未发生的事情有多大的安全感。当我们把自身的注意力投入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关注其他的事情。注意力总是有限的,不够用的。在做事情的时候,同时最多只让自己做两件事情,并且只要求自己做完其中一件就行了。如果一天中有超过两件事情要做,那么只做最重要的那 2 件事情就行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心流做事,享受当下

                              对于我也是如此,我知道自己不是那么地才华横溢,写东西只是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吧。我也喜欢这种成本较低又对生活有所帮助的生活方式。其实大多数的作家也是在表达一种生活方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其实就是一本心理学书籍,但不同于我们从前对心理学的理解:用童年是的经历解释和治疗成年行为的学科。这本书是通过研究当下的行为引起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是类似于幸福、宁静或者别的什么美好的心理体验。前者目的在于疗愈,而后者确实主动寻求幸福。所以,拿起这本书的你,如果想要疗愈你儿时的内伤,怕是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方法。但你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掌控幸福的密码,那么,千万不要犹豫,打开这本神秘的书吧,它将带领我体验 “心流”,通过调整意识来掌控幸福。作者米哈利・契克森米哈赖是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首次提出 “心流” 的概念。对于心理学爱好者来说,心流这个概念也是必须必学科目,而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说不定书中能提供一条通往幸福的大道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心流” 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一﹣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流》这本积极心理学的经典书,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心流这种奇特现象,同时以形象生动的例子向读者阐述如何进入心流,如何尽可能长的保持心流,是一本名不虚传的经典好书。我们要想进入心流,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第一,注意力。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第二,有一个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目标是什么不要紧,只要那目标将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此。第三,有即时的回馈。第四,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却和屏蔽。第五,达到了忘我的状态。作者提出的精神熵概念令人惊叹,有了概念,我们的行动就会清晰,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这个精神熵罢了。强烈推荐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第221本

                                      米哈里这样概括心流的成因和特征。第一,注意力。他说: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那目标是什么不要紧,只要那目标将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此。第三,有即时的回馈。第四,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却和屏蔽。第五,达到了忘我的状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进入心流

                                        🌸只有学会掌控意识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幸福的境界。进一步来说就是,不要以社会的奖赏,而要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作为目标,让控制自我意识的权力回到自己手中。🌸熵代表的是无序的量度,控制好熵,有序进行就不会内耗。心流 = 负熵,你接受到的信息跟既定目标是匹配的,这时候精神能量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你再也没有担心的必要,也不用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能够保持意识的有条不紊,这种积极的反馈能够使你投入更多注意力,照顾内心跟外在环境的平衡。🌸最优体验发生在,一个人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辛勤付出,把体能和智力发挥到极致的时候。只有在此时,人们才感觉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命运,这就是最优体验。它完全是人类自己缔造的。🌸心流产生的条件:1)清晰的目标 2)即时反馈 3)条件和能力相当,人聚精会神就会心无旁骛进入心流状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愧是30年的经典,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解释了我的困惑

                                          一、自己朴素的直觉 1. 高中时自创的格言:忘情投入的瞬间足以延长生命的永恒,成为今生无悔的财富。2. 多年前和一位湖南的何校谈到快乐时,总结到注意力越集中越快乐。二、精神熵(伤)1. 精神熵是精神痛苦重要原因之一,甚至可能是首要原因。2. 一生的意义确定方向,多做做符合方向的事情。这是观念层面上的。未来有力量。3. 最优体验 —— 心流,让当下有快乐。4. 心流三要素:明确的目标,及时的反馈,技巧性。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