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回顾人类抗病毒疫苗研发幕后,一场关乎生命的永恒战斗。

内容简介

当艾滋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肆虐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后,当地居民的平均寿命下降了整整20年。直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研制出艾滋病的相关疫苗……在这个时代,疫苗常常成为公众舆论挞伐的箭靶,上面的例子也许能提醒大家,在20世纪人类平均寿命的巨大增长中,疫苗起到了多么重大的作用。

疫苗的研制与改进是一部人类的史诗,也是科学与工业的传奇。人类一步步攻克了狂犬病、脊髓灰质炎、乙肝、黄热病……作者娓娓道来的笔法不仅引人入胜,还回答了关于疫苗制造、疫苗成分与艾滋病疫苗研制等相关问题。当然,书里也没有回避疫苗引起的争议,例如乙肝与麻疹疫苗被认为可能导致多发性硬化症与自闭症。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译者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 抗病毒疫苗的制备——微生物的修修补补时代
  • 动物疫苗来报到
  • 鸡胚疫苗知多少
  • 亚历克西·卡雷尔和“永生细胞”谜团
  • 猴肾原代细胞和诺贝尔奖桂冠
  • 二倍体细胞和“丑闻”缠身的海弗里克
  • 转化细胞——生生不息的异倍体
  • 第二章 猴肾细胞和传染性病毒——疼痛刻骨,恐惧铭心
  • 不速之客——缠上脊灰疫苗的SV40
  • “糖丸”和艾滋病疑云
  • 第三章 狂犬疫苗——法兰西出品
  • 里昂悲情
  • 巴斯德牛刀初试
  • 疫苗横空出世,成功接踵而至
  • 声名远播,技术完善
  • 治疗性疫苗接种——后无来者
  • 后巴斯德时代
  • 威斯塔&梅里厄:硕果累累的强强联合
  • 棘手的试验
  • 第四章 黄热病疫苗——研究者并肩而行的黄金时代
  • “热”病来袭,美法协力
  • 喝彩与警报齐鸣:减毒活疫苗的“冰火两重天”
  • 比尔·盖茨和黄热病疫苗的不解之缘
  • 第五章 流感疫苗——对鸡蛋的一往情深!
  • 陡生变故:美国疫苗的稀缺
  • 枕戈待旦:H5N1禽流感魅影
  • 与众不同:季节性流感疫苗
  • 在此一举:禽流感疫苗vs大流行
  • 群策群力:流感疫苗的上市之路
  • 南北合作: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创举
  • 累“卵”之危:不甚安全的生产物料
  • 兵临城下:2009年的大流行流感
  • 举棋不定:大流行流感疫苗来敲门
  • 第六章 小儿麻痹病毒歼灭战——死“灰”总想复燃
  • 珠玉在前:天花根除
  • 一鼓作气:消除脊灰
  • 雄心勃勃:计划上马
  • 千头万绪:战斗打响
  • 五味杂陈:结局
  • 第七章 安慰剂,安慰剂,安慰剂……——乙肝疫苗问世历险记
  • 命运交响曲
  • 第一代乙肝疫苗序曲
  • 格林尼治村临床研究进行曲
  • 第八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茫茫人海,翘首以待
  • “索尔克免疫原”梦断
  • 候选疫苗“冲关”
  • 探索无边,何处是岸?
  • 新方案浮出水面
  • 前沿计划一览
  • 第九章 纷纷扰扰
  • 自闭症与麻疹疫苗:甚嚣尘上的罪名
  • 自闭之殇和疫苗之汞
  • 没完没了
  • 结语
  • 制药商名称对照表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疫苗的史诗》

    本书聚焦于疫苗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展示了疫苗的技术路径、制备方式、遇到过的困难和质疑等等,通过本书的叙述,读者能对疫苗产生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理解疫苗对我们的极端重要性,从而以更包容支持的态度看待疫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顾历史,不管是成功消灭天花,还是基本控制住脊髓灰质炎,人类采取的战术无一例外都是进行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而期间疫情每一次的卷土重来,都是因为接种率降低的疏忽和漏洞。所以,在新冠疫情蔓延的今天,我们应当认识到,有疫苗可供使用是一份幸运,积极接种疫苗,则是一份责任。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疫苗的史诗:从天花之娼到疫苗之殇》

        本书聚焦于疫苗诞生和发展的历史,通过回顾脊髓灰质炎疫苗、狂犬疫苗、黄热病疫苗、艾滋病疫苗等疫苗的研发和制备历史,向读者全方位地展示了疫苗的方方面面,包括疫苗的技术路径、制备方式、遇到过的困难和质疑,等等。通过本书的叙述,读者能对疫苗产生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理解疫苗对我们的极端重要性,明白任何疫苗的制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而以更包容支持的态度看待疫苗。本书核心内容:抗病毒疫苗的传统技术路径主要有两条,分别是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疫苗各自有其优缺点,科学家们会权衡利弊选择其一。制备疫苗的基本思路虽不复杂,但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经常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故发生,从而影响疫苗的整体安全有效性。实际上,直到今天,我们都没有弄清楚疫苗发挥作用的真正生理机制。因此,我们虽然已经使用疫苗战胜或者阶段性地战胜了很多疾病,但在面对艾滋病等更棘手的传染病时,依然没能制备出真正有效的疫苗。疫苗技术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既需要科学家们的持续攻关,也需要包括我们每个人在内,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生活在这个有着疫苗保护的时代,我们是幸运的,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被疫苗保护得太好,以至于我们常常忽略了疫苗的价值。要想理解疫苗的重要性,不妨看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从艾滋病在当地蔓延,几年内当地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就从 60 岁骤降到大约 40 岁。不难想象,如果我们失去疫苗的保护,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会大打折扣。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对个人来说,接种疫苗是一份安全保障,对社会来说,更是一份义务。要想控制乃至消灭一种传染病,社会群体的免疫力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平,一部分人接种疫苗而另一部分人不接种,最终的结果就很可能是疫情一次又一次地死灰复燃。回顾历史,不管是成功消灭天花,还是基本控制住脊髓灰质炎,人类采取的战术无一例外都是进行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而期间疫情每一次的卷土重来,都是因为接种率降低的疏忽和漏洞。所以,在新冠疫情蔓延的今天,我们应当认识到,有疫苗可供使用是一份幸运,积极接种疫苗,则是一份责任。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1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