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前沿、生动、全面、配图丰富,没有太多专业名词,没有复杂的理论知识,没有任何脑科学背景的人也能轻松读懂。能把脑科学写得如此通俗、有趣,至今没有第二本。

内容简介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美的杰作,而大脑是其中神秘的存在。我们通过它在世界上来往穿梭、做决策,放飞想象力。 我们的美梦、清醒时的人生,都源自它飞速运动的数十亿细胞。我们历经悲喜、绚丽多彩的完整人生,都发生在这区区 1.4 千克重的东西里。而如此重要的大脑,一直像一个难解的谜题,困住了无数顶尖的科学家,也被我们所忽视。在《大脑的故事》中,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科学顾问大卫·伊格曼,用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故事,为你展现脑科学领域的前沿成果,带你领略大脑宇宙的奇妙之处。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献给中国读者
  • 前言 从人类自身寻找解开大脑之谜的钥匙
  • 测一测: 你对大脑的了解有多少?
  • CHAPTER 1 我是谁
  • 人类大脑为什么不做预设
  • 你是怎样成为你的
  • 受到关爱的孩子更聪明吗
  • 青春期孩子的大脑是怎么想的
  • 成人的大脑定型了吗
  • 为什么平时无害的人会突然行为异常
  • 为什么记忆常常不靠谱
  • 不爱动脑的人老得快,是真的吗
  • 意识与大脑活跃度有什么关系
  • CHAPTER 2 我们如何感知世界
  • 我们看到的都是大脑“创造”出来的吗
  • “看”也需要练习吗
  • 为什么说我们永远活在过去
  • 切断与外界的联系,“现实”会消失吗
  • 为什么说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 为什么说“粗心大意”对大脑有利
  • 色彩、声音、气味是真实存在的吗
  • 为什么有人能“看到”声音
  • 为什么说接受“真相”对自己没有好处
  • 为什么我们有时会感到时间变快或变慢了
  • CHAPTER 3 谁说了算
  • 无意识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吗
  • “熟能生巧”是怎么一回事
  • 为什么有意做某事容易适得其反
  • “内隐自我主义”是人类的一种自恋行为吗
  • 意识到底有什么用
  • 意识的控制力到底有多大
  • 人类真的有自由意志吗
  • CHAPTER 4 我怎样做决定
  • 做决定时,大脑里发生了什么
  • 电车困境:理智和情绪,大脑听谁的
  • 我们为什么会出现选择障碍
  • 人类为什么要预测未来
  • 为什么我们有时“情愿”上当
  • 尤利西斯契约:未雨绸缪真的有用吗
  • 自我损耗:为什么囚犯在饭后获假释的概率更高
  • 为什么人有时候会明知故犯
  • CHAPTER 5 我需要你吗
  • 有真人电影,我们为什么还要看动画片
  • 镜像反应:模仿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天分吗
  • 共情是生存必需,还是只是一种沟通策略
  • 为什么“适者生存”这一说法不完全正确
  • 非我族类,其心真的“必异”吗
  • “人以群分”是保障还是障碍
  • CHAPTER 6 我们会成为什么
  • “左右脑分工说”靠谱吗
  • 我们的感官功能能否“更上一层楼”
  • 人类需要AI,还是更需要自身AI化
  • 大脑中的信息能全部保存下来吗
  • 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意识,有没有意义
  • 人类能否创造出新智能
  • 计算机真的能思考吗
  • 意识能摆脱大脑独立存在吗
  • 我们距“超人类”时代还有多远
  • “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 我们是否可以不靠大脑存在
  • 致谢
  • 注释与参考文献
  • 术语表
  •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松果儿神经体

    每日一书:《大脑的故事》。本书尝试在脑科学的学术文献和我们的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找出:“我们怎样做决定,怎样感知现实,我们是什么人,生活受到了怎样的操纵和指引,为何需要他人?以及作为一个正要了解并掌控自己的物种,人类正朝着什么方向前进……”“时间变慢” 背后的原理是:身处危机之时,我们会对时间产生 “预期” 判断,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在 “回顾” 时间,所以时间的长短体现的是记忆的密度。在生态系统中某一特定的生态位下,一生下来就有一颗预先设定好的大脑,这种策略很管用,但动物一旦离开这个生态位,它蓬勃发展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相比之下,人类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环境下蓬勃发展,从冻土地带到高山,再到繁华的城市中心,因为人类的大脑在出生时明显尚未完工。人类大脑不是一生下来所有东西都接好了线,而是根据生活经历的细节来进行塑造的,这就导致人在年幼时,大脑要经历漫长的时期来适应环境。动物大脑按预设程序接线的方式通常被称为 “硬接线”,而人类大脑的接线方式则叫作 “现场接线”。哲学家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认为,非物质的灵魂脱离大脑,单独存在。他猜测,感官输入进入松果体,松果体是通往非物质的灵魂的门户。(他选择松果体很可能只是因为它位于大脑中线,而大多数其他大脑功能部位都是成对的,左右脑各一个。)1924 年,德国生理学家兼精神病学家汉斯・贝格尔(Hans Berger)首次记录了人类的脑电波。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研究人员确定了若干种不同的脑电波:睡眠期间出现的 δ 波(低于 4Hz);与睡眠、深度放松和视觉想象相关的 θ 波(47Hz);人放松且平静时出现的 α 波(8~13Hz);我们思考活跃、解决问题时可见到的 β 波(13~38 Hz)。这之后还识别了处在其他范围的重要脑电波,包括 γ 波(39~100Hz),与推理和计划等专注的精神活动相关。出生时,婴儿的神经元是相互独立的、未连接的。在人生头两年,它们异常迅速的连接,两岁的娃娃拥有超过一百万个突触,数量远超自身所需,于是数量不再增长,取而代之的是 “修剪” 策略,随着成长,一半儿的突触都会被剪掉。整个童年,局部环境不断完善着大脑,根据接触到的东西,对拥有种种可能性的密林进行修剪,成功加入某神经回路的突触会被强化,没有成功的就会变得无用,弱化并被消除。大脑中的连接变得更少,却更强健,就像雕刻一般塑造自我,凿掉其它,留下 “自己”。因此环境对塑造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对环境很敏感,“让大脑与环境相匹配,是一种明智的策略,但也伴随风险。” 青春期时,因为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是重要的控制冲动的区域,也是最晚成熟的区域之一,所以青春期的 “自我评价”,有着极高的优先级。成熟的追求愉悦的系统,配合并不成熟的眶额皮质,会使青少年在情绪上高度敏感,在控制情绪的能力上却比成年人弱一些。换言之,青春期的孩子如何表现,不光是态度或选择的问题,更是剧烈的、不可避免的神经变化的产物。在成年期,大脑还会继续变化。可塑造并维持造型,正是大脑的可塑性,在成年期时的经历依然会改变它,它也会保留这些变化。虽然难以用肉眼观察,但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改变了大脑的结构,从基因的表达到神经元的架构,出身、文化、工作、朋友,读的每一本书,看的每一场电影,都会在神经系统里留下痕迹,“这些不可磨灭的、微小的印象积累起来,造就了你是谁。” 大脑的损伤、肿瘤的发生、药物或酒精的摄入,更会改变大脑的实质,改变性格与意志,也改变着我们的身份定义。大脑不断变化和更新,即使我们难以察觉。有一个恒定的元素连接着所有不同版本的我:记忆。记忆是身份的核心,提供连续而独一无二的自我意识。“记忆来自往昔时光的一种脆弱的大脑状态,你要回想,它才浮现。” 记忆,由参与体验细节的独特细胞集群再现。因为神经元数量有限,所以它们都在从事多重任务,神经元在关系不断变化的动态矩阵中运作,不断连接,所以记忆的敌人不是时间,而是其他记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超有趣的科普书

      在我读过的关于脑科学的书中,《大脑的故事》是最好看的一本,赞叹作者的博学,更佩服译者精湛的翻译水平。作为科普读物,书中却也穿插着很多哲学观点及一些历史大事件,使阅读感受非常舒适,也再次印证,博学的作者总能让作品成为一个通向很多思考方向的枢纽,下面,我只举五个思考方向为例子。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提到的几次人类种族大屠杀,那么,问题来了:思考一:这种惨绝人寰的悲剧为什么会再三发生?这要归功于政治家的手段,用 “去人化” 策略,通过各种洗脑,操纵部下或民众不把受虐者当人看,这样,大脑看待受虐者更像是物体,不再是人。这样一来,专为人类保留的道德准则也就用不上了。如纳粹把犹太人看成东西而不是人,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也这样看待穆斯林……1915 年,奥斯曼帝国系统性地屠杀了 100 多万亚美尼亚人。1937 年的南京大屠杀中,侵华日军杀死了数十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1994 年,短短 100 天,卢旺达的胡图人就杀死了 80 万图西人,还基本上用的是砍刀。这个问题,让人忍不住去把相关的历史书再拿来读读,用书中的视角去看相关的章节,比如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和张宏杰《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的张献忠章节。思考二:若不想受政治家的操纵的前提是要有自己的坚定的观点,如何能做到?书中提到一个著名的实验:蓝眼睛 / 棕眼睛实验。这个实验让孩子们汲取了更深刻的教训:规则系统可以是随意设定的。孩子们了解到了世界的真理并不固定,而且也不见得就是真理。这次练习给孩子们带来了力量,帮助他们看透政治的迷雾,形成自己的观点 —— 这显然是我们希望所有孩子都具备的技能。教育在防止种族屠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有了解形成 “群内、群外” 的神经动力,以及宣传洗脑植入这一动力的标准伎俩,我们才有望打断 “去人化” 通路,结束大规模的暴行。政治权谋距离我们好像很远,其实是影响我们个人环境最底层的约束条件,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至关重要。最低,可以避免自己被洗脑。思考三:我为什么是我这样的人?刚出生的婴儿,大脑里的神经元是相互独立的、未连接的。在随后的两年中,随着大脑细胞接收感觉信息,它们异常迅速地连接起来。每一秒就有多达 200 万个新连接(突触)在婴儿的大脑里形成。两岁时,小孩子拥有超过 100 万亿个突触,是成年人的两倍。当新连接的数量不再大量增长时,神经就开始执行 “修剪” 策略。随着成长,50% 的突触都会被剪掉。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为自己的过程,就像从一块大理石中把本就存在的可能模样雕刻出来。我之所以成为 “我”,不是因为你大脑里生长出了什么东西,而是因为原有的一些东西被删除了。当然,哪些被强化,哪些被删除,这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周围的环境对塑造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环境非常敏感。因为人脑采用的是现场接线策略,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置身的环境。出身、文化、朋友、工作,甚至看过的每一部电影、进行的每一场谈话,这些全都在神经系统里留下了痕迹。这些不可磨灭的、微小的印象积累起来,造就了 “我” 是什么人,也限定了 “我” 能够成为什么人。思考四:尽管做好了思想准备,但被拒绝或排斥时为什么还是会难过?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遭到排斥或拒绝时的激活的大脑区域和身体疼痛时激活的大脑区域,是相同的大脑区域。这种痛苦是一种引导我们跟他人互动、得到他人接受的机制。大脑内置的神经机制驱使我们跟他人建立纽带关系,敦促我们形成集体。这说明,我们所处的社会世界的一个特点:不管在什么地方,人总是在形成集体。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不需要沉溺于这种难过,也不需要为此自责,这是我们大脑的特性。思考五:会有人工大脑吗?一颗正常的大脑有大约 60 亿~80 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要建立近一万条连接。它们的连接方式非常特殊,人人不同。我们的经历、我们的记忆,所有让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东西,通过神经细胞之间数千万亿条连接的独特模式表现出来。这一模式,庞大得超过了我们能理解的范围,可概括地称为我们的 “连接体” 一直有人问:一行行的计算机代码真的能思考吗?中文屋论证思想实验表明,我们开发了模拟人类智能的计算机,可它们并不真的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它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具备意义。在 1714 年,莱布尼茨就提出,单靠物质永远也不可能产生思想。但,有没有可能,莱布尼茨的观点里忽视了什么东西呢? 书中提出:要理解人类意识,或许不该从大脑零部件的角度去思考,而要着眼于这些组件怎样互动。书中举了切叶蚁群的例子,每只切叶蚁只进行局部沟通,完全不理解大局。但在蚁群的层面上,出现了复杂的响应式农业活动。这种现象叫 “涌现”,指的是简单的单位以合适的方式互动,便能出现更宏大的整体。大脑里的情况和切叶蚁群很像。单个的神经元就是一个专用细胞,和我们身体里的其他细胞一样,神经元的部分专门用途令它可以处理和传播电信号。像蚂蚁一样,单个大脑细胞终生都只运行局部程序,细胞膜承载电信号,时机一到就释放神经递质,并接受由其他细胞放出的神经递质。就是这么简单。大脑细胞生活在黑暗之中。每个神经元一辈子都嵌在其他细胞的网络当中,简单地对信号做着回应。虽然你的目标、意图和能力完全依赖于这些小小神经元的存在,可它们生活在一个更小的层面上,对它们自己合力构建的东西并无觉察。不过,只要有足够多的基本脑细胞聚集到一起,以正确的方式互动,意识就涌现了。蚂蚁和神经元一辈子都按局部规则生活。不知情的蚂蚁促成了蚁群的复杂行为,而神经元造就了我们。书中讲述了托诺尼的理论,其理论符合人类意识有可能摆脱其原本生物实体的设想。按照这种观点,虽然意识由大脑而生,但它并不一定必须以有机物质作为基础来构建。只要零部件互动的组织方式正确,用硅生成意识应该很容易。也就是说,人工大脑,将来完全可以实现。书中还有非常多有意思的实验和知识点,都特别好读,诚如前言所述:“本书不预设读者具备任何专业知识,只需要有好奇心和自我探索的欲望就够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读了一半就推荐给朋友的书。

        对于健康的探索越深,越能体会大脑的重要性。所以最近一直在读关于心理和脑科学方面的书。也发现很多做心理专业的人都在学习大脑深度的问题。大脑在人生命周期的任何时间都在以不可想象的方式迅速的产生链接。不只是大脑本身发出的神经纤维,它用各种各样的内分泌物质与我们的肠道,与我们的各个器官不断的交换着信息。这本书尤其颠覆的是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可能真的不一定是我们真实看到的。知识领域之浩瀚,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关于人体的探索,愈发广博而无休止。学的越多,越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不了解一个领域的时候,请千万不要轻易评判。

          1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