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德国作家布克哈特·施皮恩写给天下爱书人的一本小书,一阙献给书的恋歌。

内容简介

新书、旧书、美丽的书、破损的书、正确的书、淘来的书、试读本、初版书、公共图书馆、私人藏书、旧书店、书架……

作者说,“我想在这本书里讲一讲,假如有一天离开了纸质书,我的生活将失去些什么。在讲述中,我既不求全面,也不想挖空心思去搜罗各种新鲜的理由为纸质书做辩护,而宁愿将更多的笔墨奉献给那些和书籍相关的最美妙最平凡的东西。正因为太熟悉,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意识到它们。”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
  • 马匹与书籍
  • 书籍漫谈
  • 书之形
  • 新书
  • 旧书
  • 大书和小书
  • 美丽的书
  • 破损的书
  • 缺页的书
  • 被批注的书
  • 书之用
  • 最喜爱的书
  • 正确的书
  • 错误的书
  • 昂贵的书和便宜的书
  • 淘来的书
  • 送礼的书
  • 签名的书
  • 烙上私印的书
  • 被借出的书
  • 遗失的书
  • 被偷窃的书
  • 被遗落的书
  • 被丢弃的书
  • 被查禁的书
  • 被虐待的书
  • 被焚毁的书
  • 书之体
  • 教科书
  • 辞典
  • 试读本
  • 初版书
  • 朗读本
  • 书雕
  • 书之聚
  • 公共图书馆
  • 私人藏书
  • 第一:储备
  • 第二:身份象征
  • 第三:收藏
  • 第四:档案
  • 书店
  • 旧书店
  • 流动书车
  • 书架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盖一间房子,生一个孩子,种一棵树,写一本书 —— 人们做下这些事情,并用它来证明,自己的人生没有虚度。”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也有如此柔情

      一个周日的午后,恋恋不舍地读完了这本书。很早前,读过前面一部分,后来中断了,但每次看到书架上的书时,都会想某本书里写到的,关于纸质书与拥有者之间那种独特而奇妙的连接。就像床头那本《不慌不忙的坚强》,写林徽因的一本书,文字柔软而美好,封面是旧黄色和墨绿色,书中夹着一个垂着墨绿色流苏的书签。每次看到,都从内心不由地感叹:真是绝配啊!其他的每本书也是,都有那么多独属于它的记忆。从买它、拿回它、翻开它、阅读它、合上它,闻着它的味道,触摸着它的纸张,在阳光下被徜徉在文字里,与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产生共鸣,那些时不时涌上的激动和雀跃难以言表。和电子书相比,纸质书带给我们的独特情感是自己心里的一块宝地。和作者不一样的是,我有电子阅读器,但仍旧喜欢我所拥有的每一本纸质书。在这个时代,我们是幸福的,能同时享受海量的信息和便捷的购书方式。只要有书,人生足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初识此书是在贾行家老师的《文化参考》课程里。那是 2021 年世界读书日的前一天,贾老师以这本小书为引,谈了自己对于电子书和纸质书未来的思考。全书篇幅不长,不到五万字的内容很快就可以翻完。作者从 “书之形”、“书之用”、“书之体”、“书之聚” 四个角度,为纸质书献上了一封感情真挚的情书。然而讽刺的是,我读的却是电子版。我始终坚信,电子书永远无法完全取代纸质书。虽然电子书非常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读。而且类似这种可以随手翻阅的小书自然没有买纸质书的必要,读电子版省时又省钱。但是那些大部头或者学术类书籍,必然还是要看纸质版的。除此之外,我个人还有个小癖好,我极其喜欢新书开封时散溢出的那一丝淡淡的墨香。这种墨香瞬间即会消散,但其实已经融化在文字里,随着我的阅读而愈发浓烈,持久地氤氲于书房之中。借用贾行家老师课程里的几句话:“我们总说书的价值在于文字和思想,但是我们对于思想的感受从来不是单纯的精神层面,而是由复杂的感觉叠加起来的。纸书和我们的联系很微妙,又很具体,电子书现在的问题不只是不能用来炫耀身份,也没有模拟出来那种复杂的情感联系。电子书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是为了让不同的选择更加安心。”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