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风险投资实战经验总结,实用估值操作手册。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风险投资企业工作多年,现在高校任教。本书是他十多年投资估值实战经验的分享,真实展示了投资机构的估值思维和操作细节。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分析周期、行业、商业模式、财报及防范财务舞弊,如何合理制定交易策略,以及如何运用直觉、预测和元认知来制定估值策略。

本书是实用的估值操作手册,将为风险投资从业者、股票投资者,以及有融资需求的创业团队提供实际工作指引。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认知博弈
  • 推荐序二 触摸科创时代的共识体系
  • 自序
  • 第1章 估值的本质
  • 1.1 估值的意义
  • 1.2 如何理解价值
  • ► 案例1-1 演唱会门票的估值
  • 1.3 投资中的估值场景
  • 1. 场景一:“本轮融资的投后估值为1亿元人民币”
  • 2. 场景二:“当前医疗行业上市公司的估值偏高”
  • 1.4 估值的本质是共识
  • ► 案例1-2 运动鞋的价格
  • 1.5 共识的形成机制
  • 1. 共识形成的过程
  • 2. 共识形成的参与方
  • 3. 为共识寻找依据
  • 4. 共识的调整机制
  • 1.6 估值中的陷阱
  • ► 案例1-3 估值被“带节奏”
  • ► 案例1-4 周期性行业的估值
  • ► 案例1-5 跨市场的估值体系比较
  • 1.7 极端市场环境下的估值体系重构[3]
  • 1. 观察与评估
  • 2. 趋势判断及应对
  • 第2章 迭代估值法
  • 2.1 传统估值方法及其优势
  • 1. 收益法
  • 2. 市场法
  • 3. 成本法
  • 2.2 传统估值方法的局限
  • 1. 财务报表只能提供历史数据,而估值却更加关注未来
  • 2. 过多的假定
  • 3. 财务信息存在失真和损耗
  • 4. 难以用于初创期企业的估值
  • 2.3 猜价格的游戏
  • ► 案例2-1 猜价格的游戏
  • 2.4 迭代估值法体系
  • 1. 迭代估值法思维方式
  • 2. 构建价值逻辑
  • ► 案例2-2 居家上课令在线教育和平板电脑需求提升
  • ► 案例2-3 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银行IT服务的需求会增长
  • ► 案例2-4 “大炮一响,买黄金和军工股票”
  • ► 案例2-5 “经济下行,投资医药和必选消费”
  • 3. 衡量价值逻辑的强度
  • 4. 迭代估值法的产生背景
  • ► 案例2-6 实习报告
  • ► 案例2-7 PE理念集合
  • ► 案例2-8 PE投资的100个问题
  • ► 案例2-9 关于市场的感知
  • 2.5 估值能力:新手和老手的差距
  • 2.6 风险投资需要具备的能力体系[7]
  • 1. 世界观
  • 2. 认知力
  • 3. 感知力
  • 4. 架构力
  • 5. 交易能力
  • 第3章 估值和周期
  • 3.1 识周期,知进退
  • ► 案例3-1 云端的周期
  • 3.2 周期:估值最初的坐标系
  • 3.3 宏观经济周期
  • 1. 农产品周期
  • ► 案例3-2 生猪和小龙虾的产业周期
  • 2. 基钦周期
  • ► 案例3-3 3C产品的库存周期
  • 3. 朱格拉周期
  • ► 案例3-4 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朱格拉周期
  • 4. 库兹涅茨周期
  • 5.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 3.4 行业赛道的周期
  • 1. 房地产
  • 2. 新能源汽车(以乘用车为例,暂不考虑商用车)
  • 3. 5G行业
  • 4. 苹果产业链
  • 5. 游戏
  • 6. 教育
  • 7. 航空和酒店
  • 8. 农林牧渔
  • 9. 国防军工
  • 10. 信创产业、数字人民币和银行IT
  • 3.5 风险投资视角下的周期
  • 1. 项目周期
  • 2. 基金周期
  • 3.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周期
  • 4. 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周期
  • 5. IPO审核周期
  • 3.6 周期的估值逻辑
  • 第4章 行业估值的逻辑
  • 4.1 钓鱼的故事
  • ► 案例4-1 钓鱼中的投资感悟
  • 4.2 投资中的行业赛道能力圈
  • ► 案例4-2 行业投资能力圈的确定
  • 4.3 行业赛道的初始估值
  • 1. “战略要地”
  • 2. “底层行业”
  • 3. 新鲜感溢价
  • 4. 辨识度的溢价
  • 4.4 评估市场容量
  • ► 案例4-3 O药适应症的拓展
  • ► 案例4-4 平板电脑市场容量的误判
  • ► 案例4-5 骨科高值耗材的带量采购
  • 4.5 判断赛道爆发的拐点
  • ► 案例4-6 分子诊断行业的爆发拐点
  • 4.6 产业链的位置
  • ► 案例4-7 空调压缩机零部件供应商
  • ► 案例4-8 基因测序产业链
  • 4.7 行业需求的验证
  • ► 案例4-9 风电行业的“抢装潮”
  • ► 案例4-10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需求评估
  • 4.8 行业政策的评估
  • ► 案例4-11 电子烟行业的政策监管
  • ► 案例4-12 教育产业的监管政策
  • 第5章 商业模式的估值框架[8]
  • 5.1 初识商业模式
  • 5.2 商业模式的本质
  • 5.3 商业模式分析框架
  • 1. 用户的识别
  • ► 案例5-1 冠脉支架的用户是谁
  • ► 案例5-2 教育培训的用户
  • ► 案例5-3 市政建设工程
  • 2. 需求的捕获
  • 3. 资源的获取和整合
  • 4. 盈利模式(变现)
  • ► 案例5-4 社交软件的变现
  • 5. 商业模式的环境
  • ► 案例5-5 大型医疗设备租赁
  • ► 案例5-6 暴风集团
  • ► 案例5-7 平台型企业的商业模式
  • 5.4 商业模式分型:价值承载点的位置
  • ► 案例5-8 创新药产业链:CRO、CMO和CDMO模式
  • ► 案例5-9 集成电路产业链:Fabless、Foundry和IDM模式
  • ► 案例5-10 游戏产业链:游戏的开发和运营
  • 5.5 商业模式分型:商业模式的价值动因
  • 1. 技术创新驱动
  • 2. 生产能力驱动
  • 3. 掌握核心材料
  • 4. 资金和杠杆驱动
  • 5. 销售和渠道驱动
  • 6. 运营和服务驱动
  • 7. 信息、数据和算法驱动
  • 8. 监管资源驱动
  • 9. 牌照驱动
  • 5.6 商业模式分型:用户的类型
  • 1. To C(to customer)模式
  • 2. To B(to business)模式
  • 3. To G(to government)模式
  • 5.7 商业模式估值的一般方法和原则
  • 1. 商业模式估值的约束条件
  • 2. 商业模式最核心的价值
  • 3. 商业模式的“攻守两极”
  • ► 案例5-11 二手房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
  • 4. 价值承载点的位置并不直接决定商业模式估值
  • 5. 商业模式价值动因对估值的影响
  • 6. 商业模式估值的其他原则
  • 5.8 一些高估值的商业模式
  • 1. 简单
  • ► 案例5-12 医疗软件企业的商业计划书
  • 2. 熵减
  • 3. 卖铲子/卖水人模式
  • ► 案例5-13 淘金热中的卖铲子/卖水人
  • 4. 现金流好
  • ► 案例5-14 复利和流动性
  • 5. 可延展
  • ► 案例5-15 宁德时代的某供应商
  • 第6章 财务与估值
  • 6.1 投资中的财务尽职调查
  • 6.2 财务报表分析:价值评估的思路
  • 1. 货币资金
  • 2. 应收和预付款项
  • 3. 存货
  • ► 案例6-1 某锂电设备企业
  • ► 案例6-2 某信创服务提供商
  • 4. 固定资产
  • 5. 无形资产
  • 6. 商誉
  • 7. 短期借款
  • 8. 应付款项
  • 9.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 10. 研发费用
  • 11. 销售费用
  • 12.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 13.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
  • 14. 毛利率
  • 6.3 财务舞弊动机
  • 1. 获得融资
  • 2. 完成业绩承诺
  • 3. 上市
  • 4. 借壳或出售
  • 5. “摘帽保壳”
  • 6.4 财务舞弊手法
  • 1. 无中生有
  • 2. 真戏假做
  • 3. 假戏真做
  • 4. 寅吃卯粮
  • 5. 节衣缩食
  • 6. 指鹿为马
  • 7. 暗度陈仓
  • 8. 鸠占鹊巢
  • 9. 视而不见
  • 10. 瞒天过海
  • 6.5 财务舞弊迹象
  • 1. 违反常识的现象
  • 2. 高危事件
  • 3. 可疑迹象
  • 6.6 财务舞弊识别的一些体会
  • 1. 客户小、散很难查
  • ► 案例6-3 客户众多且真中掺假很难查
  • 2. 短期之内很难查
  • 3. 大额拆分很难查
  • 4. “一条龙造假”最难查
  • 6.7 一家中药饮片企业的财务舞弊识别案例
  • 1. 案例背景
  • 2. 行业分析
  • 3. 财务分析
  • 4. 外围调查
  • 5. 疑点重重
  • 第7章 交易与估值
  • 7.1 交易:估值的兑现
  • 7.2 交易中的估值要素
  • 1. 价格
  • 2. 流动性
  • 3. 动能与势能
  • 4. 估值的稳定性
  • 7.3 了解交易的环境
  • 1. 把握板块轮动的状态
  • 2. 了解交易对手方的身份
  • 3. 了解对手方的交易定式
  • 7.4 管理对手方的价值共识
  • 1. 预判共识
  • 2. 干预共识
  • ► 案例7-1 集合竞价中的共识干预
  • ► 案例7-2 委托买卖中的共识干预
  • 7.5 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跨市场看交易和估值
  • 1. 投资标的的形态
  • 2. 交易颗粒度和交易是否可逆
  • 3. 投资的题型
  • 4. 博弈类型和投资收益来源
  • 5. 关于择时
  • 6. 如何看待热点和风口
  • 第8章 估值中的碳视角
  • 8.1 元素周期表
  • 8.2 碳,价值几何
  • 8.3 节能与减排:降低系统的碳熵
  • 8.4 碳熵评估:产业链的全息视角
  • 1. 评估用能结构
  • 2. 按能耗和碳排放对行业进行分类
  • 3. 对于双高行业,需评估企业是否拥有降低碳熵的第二曲线
  • 4. 产业链其他重要环节的碳熵评估
  • 8.5 碳熵评估:资源整合的视角
  • 1. 第一类:依托能量形式的转换,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
  • 2. 第二类:整合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环节,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修复
  • 3. 第三类:区域间的资源整合,提升绿色电力的消纳能力
  • 4. 第四类:跨学科硬科技赋能碳中和
  • 8.6 碳熵评估:一些注意事项
  • 1. 碳熵本质上是企业估值的一种约束条件
  • 2. 关注降碳行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 3. 碳熵评估需要置于一定的评估周期
  • 4. 碳熵需要验证:绿色金融、碳造假和碳审计
  • 5. 对达成碳中和之后的猜想
  • 第9章 估值中的非理性因素
  • 9.1 非理性行为与元认知
  • 1. 保持诚实
  • 2. 学会内视反观
  • 3. 不顽固,愿意改变
  • 4. 主动元认知
  • 9.2 估值中的直觉
  • ► 案例9-1 观看足球比赛的直觉
  • ► 案例9-2 证券投资者的“看盘”直觉
  • 9.3 运用直觉帮助做决策
  • 1. 保持放松的状态,保护好自己的心流
  • 2. 放空自己,关注“忽然的安静”
  • 3. 不要过度思考,并学会区分直觉和情绪
  • 4. 运用直觉进行投资与估值决策
  • 9.4 投资中的预测方法[16]
  • 1. 预测的魅力
  • ► 案例9-3 一个关于预测未来的投票
  • 2. 预测的难点
  • ► 案例9-4 生物资产的监盘
  • ► 案例9-5 证券交易中的蝴蝶效应
  • 3. 预测≠预知
  • 4. 预测的步骤
  • 5. 预测的依据
  • 6. 关于伦理的思考
  • 第10章 通证的估值:区块链的视角
  • 10.1 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
  • 1. 比特币和区块链1.0
  • 2. 比特币与区块链技术的关系
  • 3. 比特币使用的区块链技术(2008年)≠当前“最新的”区块链技术(2022年)
  • 4. 区块链技术为什么不易理解
  • 10.2 区块链技术的存在意义
  • 1. 从人的本源需求谈起
  • 2. 区块链技术如何满足上述人类本源的需求
  • 10.3 区块链社区
  • 1. 区块链社区的本质
  • 2. 区块链社区的生态
  • 3. 区块链社区的意义
  • 10.4 区块链社区与通证
  • 1. 区块链中的通证
  • 2. 通证在区块链社区中的应用
  • 10.5 通证的估值
  • 1. 通证的分类
  • 2. 通证估值的难点
  • 3. 目前常用的通证估值方法
  • 4. 迭代估值法下的通证估值思路
  • 第11章 迭代科创时代的共识
  • 11.1 投资就像一款网络游戏
  • 11.2 迭代的本质是进化
  • 11.3 迭代估值法:总结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