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对未来教育趋势做出了预判: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

内容简介

我们今天觉得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在润物无声的改变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传统的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说到学习,大家马上想到的不是“学校”,而是“学习中心”。 针对当下诸多教育痛点,朱永新对未来教育趋势做出了预判: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同时,他系统整理了关于未来学习中心的八个问题。

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
学习中心,谁来学?
学习中心,谁来教?
学习中心,学什么?
学习中心,怎么学?
学习中心,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
学习中心,父母应该做什么?
学习中心,需要政府干什么?

朱永新认为,教育变革,虽然不像社会革命那样,有强烈的人为干预的色彩,但是我们可以主动迎接、主动介入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就可能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我们已经来到了教育大变革的前夜,已经站在了未来学习中心的门前。推开这扇门,就是一个新的教育世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今天的学校,会变成明天的“学习中心”
  • 今天的学校生活,不是天经地义的
  • 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 对现代教育制度的非议
  • 效率为先的工业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很大
  •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
  • 第二章 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
  • 学习中心,跟我们今天的学校一样吗?
  • 学习中心,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
  • 第三章 学习中心,谁来学?
  • 为什么有教无类一直说到今天,却没能实现?
  • 混龄学习,为什么是可能的,又为什么是好的?
  • 第四章 学习中心,谁来教?
  • 智能机器人教师是不是一个梦想?
  • 未来教师会不会失业?
  • 能者为师的时代,即将到来
  • 第五章 学习中心,学什么?
  • 学习内容,跟我们今天的课程体系一样吗?
  • 学习内容,跟我们今天的学校有何不同?
  • 第六章 学习中心,怎么学?
  • 学习到底以什么为中心?
  • 以学定教的个性化学习
  • 未来的学习方式有什么不同?
  • 第七章 学习中心,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
  • 教育评价制度有哪些问题?
  • 为什么提倡“学分银行”制度?
  • 第八章 学习中心,父母应该做什么?
  • 家庭会成为未来学习中心吗?
  • 学习中心,父母如何参与?
  • 第九章 学习中心,需要政府干什么?
  • 制定国家教育标准,划定底线,降低学习难度
  • 当裁判员,当采购员
  • 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
  • 尾声
  • 主要参考与引用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精英教育的乌托邦

    本书作者是位高权重的人,6 年前的著作,书中的观点从教育的角度说起来都没错,个性教育,创新教育都说的没错, 特别是今天已经进入 AI 时代,个性教育和自我学习成为可能,知识体系的进步,也让终身学习成为必须,但本书作者希望的用私人的学习中心,由国家购买服务的思路是乌托邦和大坑,作者还是受美国精英教育体系的影响,美国教育体系已经被证明是印度化体制。印度的免费教育,医疗体系一直被印吹追捧,但现在世界的资讯是流通的,印度教育和医疗的现状到底如何很容易获得真相,美国的公立教育也早让精英明白快乐教育的危害,你只要问问在美的华裔精英有几个家庭送自己孩子去公立学校就明白真相了。教育和医疗和城市基础设施(水电气暖公交)和治安国防,都关乎政权和社会公平,在中国这样幅员广大和人口众多的国家,更是需要国家统一调配,才能消除地区间的不平等和保证公平性,日本和欧洲大部分国家和美国是不同的,本书作者强调个性化并不适合中国大面积的公立教育,如同高考,中国的教育体系不但是个普惠的体系还是个选拔机制。本书家长可读,读后不是为了希望国家教育体系改变,而是让个人对孩子的期望发生改变,主动给孩子减负。很多家长的最大误区是,希望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不要太‘内卷’,以为出国留学或接受个性教育就能避免残酷的竞争。可是,没有经历风浪是不可能成材的。经历国内残酷的内卷,不是为了取得成功,而是为了让孩子经历挫折和失败,能从 “闯荡十八铜人阵” 增强自信,更要让他们认清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既然是终身学习,就不必对当下的教育体系感到焦虑,实验性可以由私营体系发挥,公办体系要避免出现 “4+4” 这种借创新带来的漏洞。2025 年 #223

      2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格式引文】朱永新著。中信出版集团.2019:7.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F5owo49Ypfvo73ex 本书最初是按照学术著作的套路写的,而且写了很久,写得很长。但是,我的好朋友、著名媒体人章敬平先生一再提醒,本书需要影响的最重要的群体是普罗大众,而不是专家学者。于是,我重新构思,删繁就简,压缩成现在的模样。同时,我也正在准备写一本关于未来学校的学术著作。我不能保证我所说的都是对的,但我保证,我说话的态度是严谨的。1600 多年前,佛学大师鸠摩罗什在临终之前,跟大家发誓:如果我所说的,不是胡扯八道,火化之后,一定 “舌不焦烂”。我等凡夫俗子,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方向,不迷茫

        《未来学校》描绘的未来教育蓝图,让我对教育的发展充满了无限期待。它仿佛一盏明灯,即便在如今诸多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仍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就如那微弱却坚定的灯光,虽看似力量渺小,却能为行人照亮前行的道路。教育也是如此,无论面临怎样的挑战,都在不懈地探索与进步,为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心灵指引着未来。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8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