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风靡美国的发展式教育,揭秘孩子大脑的发育规律,破解种种育儿难题。

内容简介

父母的养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父母还在为孩子报英语班、奥数班的时候,发展式教育的理念《全脑教养法》已经风靡美国,改变了万千父母的教养方式。美国著名儿童积极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的作品《全脑教养法》全面阐述了这一教养趋势,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鼎力推荐。

孩子在该睡觉的时候却站在客厅里乱发脾气,在本该乖乖听话的公共场合突然乱发脾气,无法跟兄弟姐妹或同龄伙伴正常相处,总是有各种莫名其妙的担忧和恐惧——听起来并不陌生吧?养育孩子的路上总是充满挑战。是孩子存心与父母作对吗?不,是他们还未成熟的大脑在操纵着一切。读完《全脑教养法》,你会恍然大悟。

例如,在幼儿阶段,孩子的右脑及其所控制的情绪支配着逻辑化的左脑,你只知道大脑分左右,其实还分上下层,“上层大脑”进行决策、平衡情绪,但要到二十多岁才能发育成熟。难怪孩子们会时不时地失去控制。通过把这些发现应用到日常育儿实践中,你能把各种情绪爆发、与伙伴争执或不知名的恐惧转化为整合孩子大脑、培育“全脑儿童”的机会。“全脑教养12法”将帮助你培养更加平和、快乐的孩子。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序
  • 引言
  • 1 全方位了解儿童思维的发展方式 帮孩子整合大脑
  • 2 改善孩子的情绪 整合左右脑
  • 3 教会孩子自我控制 整合上下脑
  • 4 给孩子建立完整的心理拼图 整合记忆
  • 5 让孩子更具有专注力 整合自我
  • 6 培养孩子的人际技巧 整合自我与他人
  • 结语
  • 附录A 全脑教养12法
  • 附录B 各年龄段儿童全脑教养指南
  • 致谢
  •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脑教育法》

    能够向中国的读者朋友们介绍人际神经生物学在日常生活及养育孩子方面的应用,我深感荣幸。无论你有怎样的背景和经历,无论你是否已为人父母,只要对人一生的发展以及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感兴趣,这个领域对你来说便是很有价值的。人际神经生物学融合了各个学科的知识,以独特的视角解释什么是心理,以及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根据人际神经生物学的观点,心理既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也存在于我们的人际关系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书笔记

      的确有些培养美感的方法十分耗费金钱和时间,但同时也有一些方法,只需要很少的花费,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习惯就能收到效果。这些习惯就像层层叠放的薄薄的纸张,只要不停重复、日积月累,改变就会显而易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怎样利用脑科学,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


        孩子莫名其妙就发脾气,完全不讲道理;
        上学快迟到了,你紧张得如同打仗,孩子却磨磨蹭蹭;
        两个孩子刚还在愉快玩耍,瞬间就会为了小事发脾气哭闹......
        孩子的情绪为啥如此瞬息万变、难以理解?看完今天介绍的这本书,你会恍然大悟:《全脑教养法》。
        关键词一:左脑和右脑
        1. 关于大脑的基本结构,你一定知道左脑和右脑。简单说,左脑负责逻辑思维,讲究秩序和规则。右脑负责形象思维,用于接收和解读情感信息。
        2. 过马路时,孩子为啥会突然蹲下来看地上的虫子?上课快迟到了,为啥一点不紧张?别抓狂,他不是不懂事,也不是故意捣乱。这是由大脑的发育决定的。3 岁前,负责逻辑思维的左脑发育还不完善,右脑支配孩子的行为,所以孩子会突然被感受 “控制”,很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带跑。
        3. 左脑的发育稍晚,但会伴随一个明显的信号 —— 孩子开始不停问 “为什么”。要抓住这个时机,帮他进行左右脑的整合。
        孩子发脾气时,要先做到耐心聆听,让他感觉被理解,再调动理智解决问题。比如孩子因为不爱吃菜而哭闹,你应该做的不是批评他挑食,也不是告诉他吃菜的好处,而是先对他表示认同,然后问 “宝宝喜欢吃什么,以后提前告诉我好不好”,引导孩子用左脑思考。
        关键词二:上脑和下脑
        4. 除了左脑和右脑,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 大脑还分为上脑和下脑。下脑主要负责呼吸、眨眼、愤怒等生存的基本功能,在孩子出生时就非常发达;上脑负责分析思维功能,比如决策、控制力等,要到 20 多岁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5. 除了受右脑影响,孩子的冲动情绪,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爆炸源 —— 下脑中的杏仁核。它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主动,让表达变得情绪化。孩子经常情绪冲动,在没搞清状况前就发脾气,就是受到杏仁核的影响。
        6. 要有意识引导孩子使用上脑,帮他们建立自我控制的能力。当孩子情绪激动时,首先让他学会深呼吸,控制过激的反应;同时,要主动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问题,将情绪释放出来,比如 “宝宝为什么生气了”“是什么让你不开心”……
        关键词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7. 我们的记忆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显记忆,即有意识地回想过去经历的事情,比如父母回忆第一次给孩子换尿布的情景。
        另一种叫内隐记忆,是在过去经历的基础上,建立的心理模式,不需要刻意回想,就能对当下产生影响。比如多次被体育老师批评,孩子就会产生 “我没有运动天赋,我不喜欢运动” 的心理。
        8. 当孩子遭遇负面事情时,我们常会说 “别提了,别让孩子再回想起来”。但事实上,越痛苦的经历越不会消失,它会变成内隐记忆,对孩子产生影响。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 可怕的经历被编码为内隐记忆进入大脑,只要遇到类似的场景,就会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触发。小时候被困在密闭房间的人,长大后可能在坐电梯时突然崩溃,就是这个原因。
        9. 当孩子遭遇创伤时,家长最正确的做法,恰恰不是 “别提了”,而是引导它显性化,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这种心理模式,从而学会主动处理。
        因为老师的批评而回避运动的孩子,只有认识到是老师的嘲笑给自己造成了心理障碍,而不是天生不行,才能打破 “我没有运动天赋” 的认知模式,去尝试运动。
        关键词四:自我和他人
        10. 人都是社会性动物,不仅大脑内部需要协同工作,孩子也需要学会与他人互动。通过整合自我和他人,培养起边界意识,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11. 很多孩子常把 “我的”“我要” 挂在嘴边,这不是因为孩子自我,而是还不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帮他构建人际关系。
        比如,弟弟弄坏了哥哥的玩具,哥哥大哭,弟弟却毫不在意,甚至觉得和自己没关系。这时候你就可以问弟弟 “为什么哥哥会哭”“如果你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了,你会怎么样”,引导孩子去理解他人的感受。
        12. 让孩子学会理解非语言信息。还是上面的例子,可能哥哥没有哭,而是选择生闷气,把自己关在房间。这说明他非常难过,但弟弟可能根本察觉不到自己的过错。这时候,就要引导弟弟对这些非语言信息进行观察,增强理解他人的能力。
        13. 冲突发生后,除了口头的道歉,引导孩子用实际行动弥补过错。比如,让弟弟帮哥哥修复模型,或者把自己喜欢的玩具送给哥哥,不仅能修复哥哥的情绪,也能让弟弟明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错事要补偿。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7条书评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