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8.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6千字
字数
2023-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微观的企业创新过程与宏观的政策变迁两个层面描绘了中国自主创新企业崛起的历程。
内容简介
书中着眼于中国企业及制度层面的战略转型,深入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和通信设备行业中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路径。在历史上,正是这两个行业中自主创新企业的崛起,帮助中国开启了产业政策转型的社会大讨论,并最终促成中国产业政策范式向“自主创新”转型。
本书通过对吉利、奇瑞、比亚迪、华为、中兴和大唐电信等企业开展案例研究,尝试阐明它们与那些“市场换技术”企业的行动差异,并着重分析它们是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本书将帮助那些对中国创新型企业崛起感兴趣的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工业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并帮助他们探索中国现阶段创新转型需要完成哪些重要任务。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技术扩散之谜与自主创新的中国答案
-
推荐序二 历史浪潮中的创新型企业
-
引言 自主创新的历史透视
-
1. 自主创新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2. 对自主创新的历史透视
-
3. 写作动机:中国工业和中国工业人的历程
-
第一章 从“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
-
1. 政策转型:打造“自主创新”概念
-
2. 关键因素:自主创新企业的崛起
-
3. 解释支点:创新型企业的组织系统
-
4. 世界体系变化:中国工业发展的脉络
-
5. 产业选择:为何还要讨论汽车和通信设备产业?
-
第二章 中国自主创新企业的崛起
-
1. “市场换技术”企业和自主创新企业
-
2. 生产能力:追赶及赶超
-
3. 产品开发能力: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
4. 基于专利的比较
-
5. 熊彼特式的竞争
-
第三章 “市场换技术”政策中创新的缺席
-
1. 迷雾中的探索:寻找引进外国技术的新方案
-
2. “北京吉普风波”:合作伙伴?
-
3. 预料之外:生产本地化成为中心任务
-
4. 外方的战略:不培养潜在的竞争对手
-
5. 本土企业的转型:努力和挣扎
-
6. 被放弃的自主开发
-
第四章 本土工程师主导
-
1. 探寻自主创新企业崛起的原因
-
2. 破局者:为自主创新开路
-
3. 后继开拓者:狭路求创新
-
4. 主导国际合作项目
-
5. 创建学习型组织
-
6. 能力构建的关键
-
7. 工程师主导型企业的崛起
-
第五章 工业转型的社会条件
-
1. 运动与整顿:早期的探索
-
2. 改革与转型:突破困局
-
3. 改革与“市场换技术”的相互影响
-
4. 重新认识自主创新企业的崛起
-
第六章 从创新企业到创新系统
-
1. 自主创新企业组织模式的扩散
-
2. 系统性问题浮现
-
3. 系统性问题的根源
-
4. “逆潮流”的一体化尝试
-
5. 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再组织化”
-
6. 历史视野中的自主创新
-
后记
展开全部
每日一书:《潮起》。“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 技术扩散既包含相对容易传播的显性知识的传输,如图纸、代码、设备的转移,也包含对经验、技能、诀窍等隐性知识的掌握 —— 这个过程需要技术输出方主动地传授,更需要接收方对大量经验知识的主动学习和积累,因此隐性知识扩散起来更加困难。19 世纪,美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后发国家,一方面被英国指责窃取技术并遭到技术出口封锁,另一方面美国本土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则早已开始对动力织布机进行改进,以适应美国更加昂贵的劳动力成本。美国与日本的例子都清楚地展现了,在看起来是技术扩散和后发国家对先进技术模仿的背后,实际上是自主创新者不断地学习、摸索和尝试。如果今天的发达国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只能是因为他们想要踢开后发国家发展的阶梯。在 90 年代,中国自主创新企业则是抓住了西方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后,巨型企业衰落、走向 “去一体化”,大量专业技术型企业开始到未经充分开发的发展中国家寻找市场的机会,通过动员国内和国外多种资源发展了起来。竞争不再主要基于成本和价格,也与产品性能、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应用有关。创新者所挑战的不仅是 “市场换技术” 企业的市场份额,也是后者作为一种经营模式的生存根基。通过市场竞争,创新型企业迫使其他本土企业重新思考其战略方向,部分国有企业开始改造组织并重视技术开发活动 —— 当然,政策范式的转变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对创新型企业的挑战,跨国公司甚至也不得不在中国推出更多新产品,以避免在中国市场被边缘化。在大规模工程师队伍的支持下,自主创新企业普遍实施了 “工程师密集型研发战略”,即将数量较多的工程师安排到相关的研发项目中。在资金和技术能力相对于国际竞争对手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自主创新企业这样做能够充分发挥中国人才的数量优势。华为最有名的是 “压强原理”,即坚持在每个热点领域建立起比主要竞争对手更显著的研发人员优势。同样,为了开发 LTE 技术,中兴通讯在 2006 年投入了超过 2000 名工程师。而比亚迪仅在 2007 年 E6 电动汽车所用的电池系统的开发工作中,就投入了 500 名工程师。自主创新的精神深刻地蕴含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共同意识之中。事实上,不论是通过 “市场换技术” 来谋求工业发展突破困境,还是自主创新,都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整体形成的追求自立自强、主动解决危机和问题的精神。自主创新是在中国以 “市场换技术” 模式融入全球化导致本土工程技术开发力量遭受严重挤压之后的 “反向运动”。正如奇瑞公司在芜湖市的门牌号码 “长春路 8 号” 所暗示的那样,自主创新实质上是这个民族在遭遇阻碍甚至挫折之后,不屈不挠、不言放弃、换个地方、换种模式重新再来的故事。甚至我们可以说,正是 “市场换技术” 所遭遇的困境激活了自主创新的精神。至于为何新中国的发展历程能够塑造出这样的社会精神,使得中国社会在每一次遭遇重大危机时都有奋斗者和改革者挺身而出,甘愿做在迷雾中撞得头破血流的探路者,就是一个更大也更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了。也许是 10 年或者 25 年,我们有理由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对中国工业和中国工业创新的前景保持乐观。因此,如果我们有能力与更年轻的学生和读者对话,与他们辩论甚至被他们辩倒,都是有价值的。这正如今年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 的第一周课程下课后,一位同学问我,中国经济能否走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剧变下的困境。我回应说,这很可能是你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这位同学略带惊讶和迷茫地说:“我们可以吗?” 为什么不可以呢?正如在漫长的困境中,始终都有一个声音穿越百年,给我们无数人以勇气 ——“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
完全不赞同本书的观点
我不同意这本书的观点。这本书认为:中外合资企业是一个失败,因为它没有达到初衷。它的初衷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然后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最后能成为出口创汇的力量。但是实际上因为外资更多的把中资当作制造厂商,卡住了研发,并通过零部件的高额费用,造成部件和整体成本倒挂,抹杀了创汇功能。而与此同时,民企反而因为不参与中外合资,所以能够和国外客户做研发对接,而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和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了偶然的机会中的成功。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原因很简单:民企的技术人才、先进组织管理理念、技术平台、知识资产、以及初期客户群体,从何而来?都是因为中外合资模式而生发出来的。随着中外合资企业的人才和理念外流到民营企业,才造就了民企的繁荣昌盛。所以,中外合资企业的政策,根本就不是这本书里说到的是一个 “失败的政策”。正相反,它在统筹意义上,就是达成了初衷。我对这本书作者的能力和调研水平表达巨大的质疑。
再现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工业追赶和自主创新的历程中披荆斩棘、在曲折中前进、在逆境中奋起的历史,解开中国创新型企业崛起之谜,秦朔、周路明、李寅、眭纪刚真挚推荐!
- 查看全部14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