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9.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42千字
字数
No.81
历史
201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抽丝剥笋,解析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
内容简介
安史之乱后的唐帝国为什么还能存在一百多年?
诸侯割据怎样促成了大唐帝国的重建并走向了自身的终结?
作者于盘根错节之中抽丝剥笋,给人以读推理小说的奇妙感。
“安史之乱”无疑是中国中古史上的大事关键,但相对于其重要性,既往的研究却还远远不够。本书从政治地理学切入,对唐代后半期最为重要的政治群体之一——藩镇进行了实证性的考察;书中对唐帝国得以成功度过“安史之乱”这一中古史上之剧变,并在由此创发的新兴的藩镇体制下,重建其政治权威与统治力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历史解释。本书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古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绪论
- 第一章 河南:对峙开始的地方
- 第一节 河南节度使与张巡
- 第二节 元帅的时代
- 第三节 永平军的成长与蜕变
- 第四节 平卢系藩镇的解体
- 小结
- 第二章 关中:有关空间的命题
- 第一节 异族威胁与空间的重构
- 第二节 派系危机与空间的崩溃
- 第三节 东大门的空间塑造
- 第四节 神策军镇的空间演变
- 小结
- 第三章 河北:“化外之地”的异同
- 第一节 安禄山叛乱与河北
- 第二节 后安禄山时代的叛军
- 第三节 河朔三镇性格的差异
- 第四节 帝国的东北地区
- 小结
- 第四章 江淮:新旧交替的舞台
- 第一节 永王东行的图景
- 第二节 刘展之乱的真相
- 第三节 韩滉与镇海军时代的来临
- 第四节 李锜叛乱与动乱期的终结
- 小结
- 代结语 藩镇时代的意义
- 附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