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建构科学用药思维,提升安全用药认知。改变不合理用药行为,做自己和家人的守护者。

内容简介

本书定位科普新知,作者从多年从业经验入手,以通俗语言和独特视角阐释药物与药学发展脉络,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药学、医学、人、社会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与影响,旨在给读者提供药学基础知识、提升大众药学基本认知。

作者在阐释正确理念和认知同时,结合普通大众实际需求,并适当联系学科发展前沿,使读者领略药物和药学发展前景的同时,对于安全用药形成基本认知。

本书涉及用药安全文化、健康与生命质量衡量、人类生死观、药物治疗价值判断等社会学和公众就医文化方面的问题,以期引起读者思考,养成正确的就医、用药行为方式,在遇到医疗和药物治疗具体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用科学的思维和正确的方式应对。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推荐序三
  • 推荐序四
  • 作者序 站得高,才能感受“风”吹来的方向
  • 第一章 打开药学之门
  • 第一节 医药同源,药能载医
  • 水就是药?——药物的本质
  • 黄土面止血——药物与药学的起源
  • 现代药学这样来——现代药学学科的建立
  • “孪生兄妹”——药学与医学的关系
  • 第二节 认识药物的第一属性:有效性
  • 药物的本质就像硬币的两面
  • 药物有效性的“质”
  • 药物有效性的“量”
  • 在不断试错中进化
  • 第三节 了解药物的第二属性:安全性
  • 有不良反应的药就不安全吗?
  • 广告宣称的“无任何副作用”可信吗?
  • 黑框警告
  • 第四节 从药物到药品: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结合
  • 药品和药物是一码事吗?
  • 2.5亿河盲症患者的福音
  • “用得起”和“用得上”
  • 第二章 药物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第一节 药物怎样治疗疾病?
  • “修理”人——药物的治疗效应
  • 药物治疗疾病的三套“组合拳”
  •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受体学说
  • 药效发挥的立体攻势
  • 第二节 “上药”防未病
  • 疾病预防:防患于未然
  • 个体性预防:避孕、优生与老年疾病
  • 群体性预防:疫苗
  • 药物预防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 第三节 药物与疾病的诊断
  • 诊断性药物——给医生一双慧眼
  • 影像增强剂让病灶原形毕露
  • 诊断性治疗——黑箱原理
  • 雾里看花——药物也可能干扰疾病诊断
  • 第四节 药品不良反应:识别与防控
  • 宝塔糖的消失——药物警戒系统
  • 识别药品不良反应“异常波动”信号?
  • 哪些药品会被撤市?
  • 涅槃重生——撤市药品再开发
  • 第五节 剂型:药物的运载系统
  • 方法不对,吃药治病变致命?
  • 药片、胶囊、贴片、栓剂有什么区别?
  • 炸开山体和血管的硝酸甘油
  • “聪明药”的疗效与成瘾
  • 第三章 药物使用与评价
  • 第一节 “最大”与“最小”:药物选择的逻辑
  • 妊娠期癌症:患者获益和用药风险的博弈
  • 合理用药和合理停药的“艺术”
  • 第二节 是地板而不是天花板:聊聊超说明书用药
  • 什么是“超说明书用药”?
  • 为什么有那么多超说明书用药?
  • “眼药门”事件——困境中的挣扎
  • 超说明书用药——正确认知、理性对待、规范程序
  • 第三节 人类与细菌耐药性的竞赛:胜算几何?
  • 抗感染治疗的曙光
  • 人类的无知与细菌的反扑
  • 我们是否会被卷入后抗菌药时代
  • “驯化”细菌,与微生物“共生”
  • 第四节 抗疫的智慧:与病毒“共舞”
  • 面对病毒,药在何方?
  • 一粒“尘埃”的破坏力:顽强的病毒
  • 病毒与人类的恩怨情仇
  • 抗病毒药——千呼万唤难出来
  • 与病毒共生的智慧
  • 第五节 孰能无错:用药错误与患者安全
  • 用药错误可以防范
  • 用药错误为什么会发生?
  • 将“人误”控制在最小程度
  • 培育患者安全文化
  • 第六节 药物评价:追求有价值的药物治疗
  • 让生命从容落幕
  • 药物(使用)价值的多维视角
  • 临床角度的药物价值
  • 社会角度的药物价值
  • 患者角度的药物价值
  • 第四章 常见生活现象的药学思考
  • 第一节 药品不可或缺,保健品不可依赖
  • 保健品可以替代药品吗?
  • 人们为什么热衷保健品?
  • 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是什么?
  • 辨识药品和保健品的三个关键
  • 保健品的两个误区和一个风险
  • 如何选择保健品?
  • 第二节 自我药疗:让我欢喜让我忧
  • 什么是自我药疗?
  • 为什么会有自我药疗?
  • 非处方药与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 有效自我药疗的“三板斧”
  • 不当自我药疗潜藏巨大风险
  • 非处方药的创新时代
  • 第三节 药物的滥用
  • 从“天使”到“魔鬼”——毒品及其危害
  • 竞技体育的不公——运动兴奋剂
  • 危险梦境——致幻剂
  • 机体反应的钝化——药物耐受
  • 药物“致病”——药源性疾病
  • 第五章 药师与药学服务
  • 第一节 回归与转型:药师的社会价值
  • “药师佛”与现代社会中的药师
  • 药师职业的尴尬处境:药品匮乏,医药不分
  • 药师的职业转型
  • 药师职业的回归与价值
  • 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 第二节 幕后故事:药师为你做了些什么?
  • 审核处方和发药
  • 用药安全的“吹哨人”
  • 临床药学——技术分工下合理用药的保障
  • 第三节 “互联网+药学服务”:新技术、新场景、新服务
  • 苜蓿草抗凝俱乐部——“互联网+药学服务”的“幼苗”
  • 在线购药——从纸质处方到互联网处方
  • “互联网+专业药学服务”的发展
  • “互联网+药学服务”有待提速
  • “互联网+药学服务”的未来
  • 第六章 药品监管与社会药学
  • 第一节 《我不是药神》:药品专利的“是”与“非”
  • “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 药品专利与药物创新
  • 药品专利的“副作用”
  • 药品专利制度的杠杆作用
  • 第二节 药品价格:从“灵魂砍价”说起
  • 药品价格形成中“看不见的手”
  • 药品价格形成中“看得见的手”
  • 第三节 药品监管:“把魔鬼关进笼子,让天使飞进万家”
  • 商业自律能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吗?
  • 新药上市的市场博弈
  • 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监管
  • “孤儿药”上市的社会保障
  • 第四节 医药分开:现代医疗保障制度演进的方向
  • 何为“医药分开”?
  • 医药为什么必须分开?
  • 医药分开的演进与方向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