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林毅夫作品,纵论中国经济,解读十四五双循环等热点,清晰把握未来趋势。

内容简介

中国已进入第二个一百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应当在哪些方面发力?

作者认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有年均8%的增长潜力。这个判断的背后,是作者对当下中国面对的巨大挑战和机遇、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底气的认知。

中国如何继续后发优势?新工业革命中国又应当如何参与并引领?如何理解双循环和新发展格局?如何通过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十四五”期间各地的高质量发展?

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疫情突发等一系列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林毅夫教授从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落脚,分析了中国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启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金融如何推动增长、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方向、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前景等,都做了深度解读,让企业、政府、个人,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未来趋势。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代序 经济学家别辜负中国这个研究富矿
  • 第一章 中国成就来自何处
  • 李约瑟之谜和中国的复兴
  • 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
  • 为什么中国在1978年之后蓬勃发展
  • 为何中国在1978年之前发展缓慢
  • 为何其他转型中国家出现经济崩溃、停滞、危机不断
  • 中国为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
  • 中国是否还有快速增长的潜力
  •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何来
  • 回望中国民企发展40年
  •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奇迹
  • 双轨制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和面临障碍的重要原因
  • 民营经济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
  • 第二章 中国发展的启示
  • 中国发展带来的几点启示
  • 发展中国家可以向崛起的中国学什么
  • 中国经验有助于世界消除贫困
  • 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奇迹
  • 中国2025年将成为高收入经济体
  • 中国应该在国际舞台上提出自己的理论
  • 政府有为要以市场有效为依归
  • 应协调体制差异释放粤港澳湾区活力
  • 面对贸易摩擦应有理有据,以战止战
  • 人民币国际化不是我们单方面的意愿
  • 第三章 中国要有自己的经济理论
  • 十九大后中国新发展理念解读
  • 新时代的内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五大类型的产业和创新
  • 创新和金融
  • 从70年发展看经济学理论创新
  • 中国过去70年的经济发展和国际主流思路
  • 我国的转型经验和反思
  • 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何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改造上苍白无力
  • 未来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和方向
  • 新理论需立足于认清内生现象
  • 中国经济学家要有更大的格局
  • 中国经济学家要做政策研究,也要进行理论创新
  • 中国经济学家不仅要关心中国的事,也要关心世界的事
  • 第四章 如何做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
  • 为何要研究新结构经济学
  • 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
  • 新结构经济学的定义
  • 为何要研究结构和结构变迁
  • 把结构内生化的重要性
  • 为何新结构经济学将要素禀赋作为内生化结构分析的核心自变量
  • 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研究
  • 经济发展
  • 经济转型
  • 经济运行
  • 怎么做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
  • 从现象出发,而非从理论模型或流行的研究方法出发
  • 秉持“常无”心态
  • 回归对现象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的探索
  • 从特殊到一般
  • 把二维经济学变为三维经济学
  • 第五章 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看增长
  • 如何理解新结构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结构革命
  • 为什么要反思发展经济学
  • 回归亚当·斯密的研究方法
  • 遵循比较优势
  • 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
  • 新结构经济学的“新”及其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经济学需要一场结构革命
  • 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发展
  • 创新需与比较优势相结合才能推动可持续的发展
  • 经济发展程度和知识产权保护
  • 中国已经到了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阶段
  • “因势利导”与“反弹琵琶”并用,发挥成渝优势
  • 第六章 金融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 新结构经济学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 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金融结构不同
  • 早期金融结构应以地区性中小银行为主
  • 金融创新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个层次的七大金融结构性矛盾
  •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的结构矛盾
  • 间接融资内部的结构矛盾
  • 小微企业与银行业组成之间的结构矛盾
  • 高质量发展与金融产品之间的结构矛盾(利率市场化矛盾)
  • 直接融资内部的结构矛盾
  • 高质量发展与债权融资之间的结构矛盾
  • 高质量发展与股权融资之间的结构矛盾
  • 我国现阶段各地区的金融结构矛盾
  • 因地制宜地落实国家制定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
  • 第七章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历史必然
  • 新发展格局是必然和共赢的战略选择
  • 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的必然之选
  • 国民经济循环存在的堵点和淤点
  • 深化改革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 追赶发达国家,我国存在的优势
  • 双循环提出的深意与落实中的关键点
  • 提出双循环的短期原因与深层考虑
  • 国际循环跟过去一样重要
  • 怎样才能真正循环起来
  • 中国要理直气壮地支持和引领新工业革命
  • 中国引领新工业革命的必要性
  • 中国引领新工业革命的可能性
  • 政策建议
  • 第八章 “十四五”当迈向更高处
  • 当前形势下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判断
  • 新冠肺炎疫情与中美摩擦双重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中美摩擦为何愈演愈烈
  • 中国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 经济结构转型与“十四五”期间各地的高质量发展
  • 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各地经济
  • “因势利导”和“反弹琵琶”
  • 在“十四五”期间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 保持发展定力,实现逆势增长
  • 发挥制度优势,实现稳步增长
  • 不确定性环境中的确定性选择
  • “六稳”“六保”的关键是保就业、稳增长
  • 改革红利与人口红利会永远存在
  • 发展以内循环为主体,但不能搞孤立经济
  • 激励企业实现绿色工业化
  • 第九章 全球合作带来共赢
  • 世界经济新动向
  • 新形势下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 疫情下的全球经济及中国应对
  • 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挑战
  • 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
  • 对完善全球治理的思考
  • 中国经济与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中国经济70年:从贫穷到领先世界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为何能奇迹式增长
  • 中美贸易格局为何发生巨变
  • 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为何仍能每年平均增长6%
  • 我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三点看法
  • 观点一:贸易是互利双赢的
  • 观点二: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 观点三:绝不会牺牲中国的发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4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新结构经济学

    从定义来说,新结构经济学是用现代经济学通行的研究方法,也就是新古典经济学中以理性人为基本假设的方法,来研究一个经济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其转型的决定因素及影响的一个学科… 经过 30 多年的探索,我认为在成千上万的社会经济变量中唯一能够把上述各种环环相扣的内生现象如抽丝剥茧般层层深入解析,或像庖丁解牛一样一刀下去迎刃而解的自变量,就是一个经济体在任意一个时点上给定的、随着时间可以变化的要素禀赋和其结构… 从大的方向上来概括,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个层次的七个金融结构矛盾:第一个层次的金融结构矛盾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的结构矛盾;第二个层次的金融结构矛盾是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内部的结构矛盾;第三个层次的金融结构矛盾是小微企业升级与中小银行之间的结构矛盾,产业升级与金融产品之间的结构矛盾,产业升级与债券市场之间的结构矛盾,产业升级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结构矛盾。这三个层次的七个金融结构矛盾是制约我国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诱发金融脱实向虚的根源…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服务结构和质量来一个转变。要更加注意尊重市场规律、坚持精准支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扎根中国土壤的改革道路

      中国崛起是什么样的过程呢?它不是对过去照搬照抄,也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高收入国家的范式。在一开始,这是一条不被看好的路,但是它实事求是地扎根中国土壤生长,让社会经济泵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释放强大的经济动能,造就了改革开放的奇迹。林毅夫主张的理论,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力的方法论。西方主流理论片面强调市场,想把所谓政府的干预扭曲一下子都去掉,不管有利有害。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一口气实现了,看起来很爽,但是遗害无穷,东欧国家从计划向市场转型的过程太激进,为休克疗法承受巨大痛苦,难以痊愈。而如果没有政府给予资本密集型产业部门转型期保护,那么违反比较优势的这类产业就会崩溃,对于国防建设和工业化是沉重的打击,也会波及就业稳定还有全盘经济。政府也有能力开放劳动密集型部门准入,创造就业机会,更有利于资本快速积累,放大。况且,取消所谓的干预扭曲,不要保护补贴,不要产业政策,同样不能杜绝政府部门的权力寻租行为,甚至会更严重。虽然我们走了正确道路,思路也正确,但是容易被国际话语误导,我们的话语权应该和实力相匹配,才不至于那么多人不相信中国特色道路,看衰中国。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一座理论金矿,有待后人不断发掘,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从而让更多人看好我们,也引导自己增强信心。金融固然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但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与现有经济结构相匹配。股票市场、大银行、风险资本、公司债,都需要资本密集和技术进步到一定程度才能发挥作用,在实体经济规模足够大的时候金融服务才是有必要的,否则金融就是在挤占实体经济生存空间。也就是说,有多大的锅就下多少米。就像黄奇帆说的,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才是金融的使命任务。具备不同期限、利率等要素的不同的金融工具,要服务于不同的人群和地区,形成相匹配的金融服务系统。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林毅夫教授的经济学观点逻辑清晰,通熟易懂,非常值得一看。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