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吴晓波年度新作,超越对城市历史传记的一般想象。

内容简介

本书书写的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或者说,更像作者吴晓波对这座城市的私人记忆。

从5000年前良渚文明的诞生,到“肮脏、繁乱又生生不息”的运河带来财富,从“天真正直”的白居易力排众议、兴建白堤,到“自诩为前世杭州人”的苏东坡为杭州和西湖写下450多首诗词,从胡雪岩的败局之夜,到90年代以宗庆后、冯根生为代表的善贾者的复活。在书写的过程中,作者一直试图捕捉杭州的“城市性格”,它底层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又是如何在历史的层叠历练下形成为今日的面貌。

跟随作者的讲述,我们发现这座城市从来没有出过深刻的哲学家、苦难的诗人甚至悲剧性的小说家,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用“浮诞”来形容它。它不够废墟化,没有悲壮的屠城史。“偏安”是它的宿命,也戏剧性地构成为城市的个性。这是一座没有拒绝型人格的城市,它被美景包围,并一直沦陷于此。对于这座城市,以及曾经或正在生活于此的人们,如果有一个哲学意义上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好好地活着?

书中收录了220多张作者亲自甄选的历代照片与画作,是吴晓波所有作品中用图最多的一部,它们构成了文字之外的另一条叙述线。

这部作品也是吴晓波迄今为止个人化、投入最多私人情感的作品。每一个历史片段的呈现,对每一个出场人物的描写,处处透露着作者的观点、态度、喜好与情感。用吴晓波自己的话来说:“我在这里居住了四十年,它塑造了我,也给予了我一次叙述的机会……写这一本书,如同我当年开那家书店,仍是一件可爱而不会有什么着落的事情。我把它当成一个念想,你把它当成一个人对城市的私人记忆就好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开篇 城市、人间与灵魂
  • 01 良渚:东方的“城市之母”
  • 02 “杭”:大禹渡江处
  • 03 飞来峰下的禅风
  • 04 大运河的终点处
  • 05 白居易来了
  • 06 第一次当都城
  • 07 一位“前世”的杭州人
  • 08 一时“临安”,一世偏安
  • 09 西湖不照临水人
  • 10 世界地图上的Quinsay
  • 11 被点着的雷峰塔
  • 12 杭州人的两份清单
  • 13 断桥边的爱情
  • 14 杨廷筠的转变
  • 15 张岱式的忧伤
  • 16 消失的满城
  • 17 皇帝的江南
  • 18 胡雪岩的败局之夜
  • 19 革命者的孤山
  • 20 西湖边的博览会
  • 21 雨巷与“后花园”
  • 22 最是寂寞师爷墓
  • 23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
  • 24 “善贾者”的复活
  • 25 骚动的“不眠之城”
  • 结语 一座只与“活着”有关的城市
  • 附录 图片与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27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间杭州

    财经作家写的人文作品,从稀缺视角解读人间杭州妙不可言。全书以历史、风景和人物为节点,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杭州画卷,取景、插图、巧思、情绪耐人寻味。每每激发我对西湖的无限憧憬,有机会要在杭州活一把,尝尽人间苏杭的江南风韵。还是要相信吴晓波老师,还是要期待《大败局 3》,还是要去杭州看看ต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时间感的城市

      每日一书:《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阅读一座城市的历史,会让人获得另一种时间感,你可以从任何一个段落回忆过往或眺望未来。它似断似续,既复杂又单纯,既不可逆又充满了想象力。1937 年 5 月,施昕更独立完成了一篇五万余字的考古论文 ——《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初步报告》。在报告中,施昕更认定良渚是 “一处具有 5000 年历史的文化遗址”。到 1350 年,画家黄公望在六张宣纸上画了一幅约七米长的山水长卷《富春山居图》,这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山水画了。此画数百年间被人巧取豪夺,到 1949 年,一分为二,半截藏在台北,半截留于大陆,竟成了两岸分离的一个沉默的见证者。从东晋到之后的南朝四代 —— 宋、齐、梁、陈,270 余年,钱塘江北岸的人口渐渐增加。549 年,梁武帝升钱唐县为临江郡 —— 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这是钱唐升级郡治之始。587 年,取代梁朝的陈朝又将这里改为钱唐郡,郡治就在钱唐县。船民在当年是一个很特殊的社群,杭州有谚语,“天下第一苦 —— 摇船、打铁、磨豆腐”。船民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叫 “排会”,领头的叫 “总排头”。还有自己极其封闭而隐秘的宗教信仰,叫 “罗教”(明代由一个叫罗梦鸿的人所创立),最盛时,杭州运河两岸有七十多个罗教庵堂。杭州罗教在明清时势力很大,总庵堂就在拱宸桥附近,上海开埠后,很多罗教船民赴沪谋生,就有了那里的青帮。钱家有两个同代人绝没有的功绩。其一,他们以偏安的姿态力保江南的半世平安,在中原频频发生 “人相食” 惨剧的时候,这里却是歌舞升平,民生安逸。其二,吴越的王位先传弟,再传子,五轮传承没有发生过一次手足相残的流血事件。钱家后来成为江南的千年望族,名士人才辈出,直到近世还出了钱穆、钱学森和钱伟长等。西湖不照临水人,临水不写西湖词。李清照的不着一字,让后世的杭州人十分难堪。久居杭城的 “当代词宗” 夏承焘先生曾试图解读女词人的心情,他说:过眼西湖无一句,易安心事岳王知。有一位叫黄时鉴的史学家,收藏了好几幅这样的地图,他在论文中说:“在马可・波罗的影响下,杭州显然是西方制图家非常看重的中国城市,因而在较小的地图上或在地图出现较小的中国一部分时,如果只能标出极少的地名,那么往往就有 Quinsay,这些地图甚至只标出一个地名,也就是 Quinsay。”20 世纪 90 年代,几乎每一座中国的大城市都有一个卡萨布兰卡酒吧。杭州的 “卡萨布兰卡” 在六公园,是结识外国人最理想的地方,马云创办阿里巴巴前,就在它的附近搞了一个 “英语角”。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分别是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中,有两个发生在杭州的西湖之畔,均定本于明代中后期。在杨廷筠等人的狂热推动下,天主教信徒数量陡然增加,到 1617 年,信徒人数居然达到了 1.3 万人。这一景象引起朝野上下极大的警惕,在朝官和佛教徒的建议下,朝廷下令驱逐传教士,史称 “南京教案”。约翰・司徒和他的太太在杭州生了四个孩子,其中长子叫司徒雷登。他在中国整整生活了 50 年,当过传教士,是燕京大学的创始人,并出任过美国驻华大使。毛泽东写于 1949 年 8 月的《别了,司徒雷登》,是中美外交史上的一个转折性事件。司徒雷登于 1962 年去世,当时正是中美关系最为恶化的时候。2008 年,他的儿子 —— 也是一位神父,把父亲的骨灰从华盛顿迁到了杭州的半山公墓。司徒雷登能讲一口流利的杭州话、上海话和宁波话,尤其是杭州话,讲起来特别的地道。旗人驻扎杭州,最初有 3000 多兵卒,加上行军家属,应超万人。按满汉分治的制度,建筑了一个 “城中之城”,杭人称之为旗下营或满城。首任杭州将军董阿赖选中了钱塘门至涌金门一带为营址,这是杭州城内最繁华的地区 —— 唐时李泌挖掘的六井都在满城的范围之内,原居杭人一律迁移他处,而房屋主人仍然要按原来的规定继续缴纳 20 年的粮税,这相当于缴了房子还要养兵。两个长寿皇帝都爱南巡,分别各有六次,除了康熙的第一次止于江宁,其余十一次的终点都是杭州。如果说 “西师” 是为了保疆拓土,那么 “南巡” 就是为了钱袋和人才。天下的赋税有六成在江南,而科举精英更是聚集于此。1924 年,传奇的 “革命和尚” 苏曼殊归葬孤山,这在当时几乎上了所有市井报刊的新闻版面。与秋、徐等浙江籍人氏不同,苏曼殊是广东香山人,生于日本横滨,母亲是日本人。曼殊才华横溢,精通日、英、法和梵文,曾翻译拜伦、雪莱等人的诗作,还编著了一部《梵文典》。他一生放浪形骸,诗文婉约多情,一首《本事诗》传唱至今: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张静江在浙江任职三年,办下的最有影响力的事情是,举办现代中国的第一次全国型大型博览会 —— 西湖博览会。她是一位地道的上海人。1928 年,8 岁的张爱玲随妈妈和姑姑第一次来杭州游玩,在九溪十八涧跟弟弟拍了一张照片。那时的张爱玲已经开始写小说,她写了一个少女失恋自杀的故事,少女从上海坐火车到杭州溺水而死。妈妈对这个结局不能理解,可是张爱玲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终于固执地保存了这一点”。跟很多民国文人一样,丰子恺 “成材于杭州,成名于上海”。他 17 岁时到杭州第一师范求学,受教于李叔同、夏丏尊等名师,后来游学日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他常年往返于杭沪两地,寓居在北山路的招贤寺,完成作品之后,投寄上海各家报刊。丰子恺很喜欢杭州,曾说 “我走遍中国,觉得杭州住家最好”。他一生画了近百幅杭州主题的漫画,以烂漫童真的趣味,巧显湖山禅意和市井生态。1971 年 7 月 9 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关系破冰。第二年的 2 月 21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他落地北京后,随即转赴杭州,与在那里等候的中方代表乔冠华磋商起草《中美联合公报》。基辛格在自己的回忆录里专门有一章详述过程,章节的标题是 “在杭州爆发的一场冲突”。毛泽东有熬夜的习惯,或许是西湖妍丽淡雅的风景能够让他稍稍地放松。他喜欢喝龙井茶,据说一个月要喝掉三四斤,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爱喝隔夜茶,还把茶叶都吃了下去。工暇之余,他游历杭州周郊的很多地方,也留下了一些诗词。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爬北高峰时写的《五律・看山》: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晚鹰。出生于 1945 年宗庆后是一个土生土长的 “杭州佬儿”,中学毕业后,他就去舟山群岛插队,每天在农场里挖沟、挑水、种棉花和挖盐晒盐。1979 年,在一家街道工厂工作的母亲提前退休,让他 “顶替” 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宗庆后终于回到了杭州。他的工作是拉着三轮车去学校门口卖练习簿和棒冰。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江南的人间烟火

        杭州是要了解中国文化一定要去的城市,来中国观察现代化应该去上海浦东,看黄浦江沿岸的夜景,深刻感受中国的现代化,如果看古代,去北京中轴线,天坛 + 故宫 + 北海 + 雍和宫 + 长城,体会中国大一统皇家的宏大广阔。但如果要了解中国民间,特别是体会中国的祥和和进步,要来杭州,逛逛西湖和岳王庙,就能体察典型的中国市井,最近 20 年眼看整个市容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亚运会后,整个杭州如同重新整修了一遍,尤其是春天,西湖 + 灵隐寺,喝新茶,“印象西湖” 体会烟雨江南,身临其境的体会大宋朝的繁华。魔都受海派(西洋)的影响谈洋务,帝都受政治的影响谈复兴,而杭州江南传统的就是偏安一隅,埋头做生意闷声发大财,作者和杰克马都应该反思,当年的旗人已经变成本地的杭州人,吴晓泼应该明白,胡雪岩的失败表面上是生丝大战,其实关键还是左宗棠的去世,比较一下盛宣怀,典型的政治影响,而常凯申依靠江浙商帮上台,可政治中心已经北迁,商人的运气从来是和国家兴衰相连的,1861 年太平军攻陷杭州,旗人杀的只剩 46 人,到 1864 年左宗棠收复杭州,全城人口已经不足 10 万,马可 - 波罗说当时的临安有 600 万人,现代学者也认为最少 200 万人,当年全欧洲超过 5 万的城市不超过 5 个,现在杭州 1253 万人。

          2
          6
        • 查看全部75条书评

        出版方

        蓝狮子

        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成立于2002年10月,是目前国内最专业、出版规模最大的民营财经图书策划出版机构。蓝狮子专注于公司案例图书和企业家传记的出版业务,整理并传播中国本土公司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