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北大脑科学专家倾心之作,一套经科学验证系统训练学习型大脑的实用方法,教你如何逆袭成学霸。

内容简介

信息时代的海量信息、多渠道的并行任务以及高负荷的快速学习,都给我们在进化上落后的大脑带来了巨大的认知挑战,也让我们处于不断分心、无法进入深度学习的“认知贫穷”状态。因此了解大脑的认知规律,掌握科学的大脑使用方法,才能让我们不断提升学习力,摆脱死记硬背、痛苦枯燥的无效学习,实现真正的高质高效学习。

本书作者基于大量前沿脑科学研究成果,介绍了大脑学习机制的基本原理,独创性地提炼出认知力+情绪力+环境力的三元学习力模型,助你从三个维度养成学习型大脑。

阅读本书,你将了解:

如何运用大脑注意力机制最大程度获取信息,高效利用时间;
如何运用大脑记忆力机制构建个人的知识网络;
如何运用元认知能力实现自主管理学习;
如何排除不良情绪对大脑认知的干扰;
如何实现内在动机驱动的快乐学习;
构建适合大脑发挥潜力的最佳学习空间的6项原则。

此外,本书还针对常见的学习场景,结合作者亲身的学习和教学经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实践建议,以及适合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开展的小练习,让学习者不再畏惧学习,从此轻松、高效、快乐地学习。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赞誉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第1章 重新认识学习
  •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悖论:知道得越多,学得越差
  • 快餐式学习带来的认知贫穷
  • 什么才是高质量学习:从知识到问题解决
  • 学习即改变:大脑学习3C理论
  • 培养学习型大脑的三元模型
  • 第2章 认知力之注意力:有效学习的先决条件
  • 大脑中的“手电筒”:注意力的原理
  • 迅速锁定精准信息:选择性注意力
  • 在有限时空范围内最大限度获取信息:分配性注意力
  • 在对的时间,做正确的事:集中性注意力
  • 延长专注时间,避免错过关键信息:持续性注意力
  • 灵活切换注意力模式:专注vs.发散
  • 第3章 认知力之记忆力:构建个人知识图谱
  • 记忆力的原理:大脑中宏伟的信息大厦
  • 学习的本质:神经元连接
  • 从巧克力到诗歌:巧用联觉记忆
  • 合并同类项:不易拆散的记忆组块
  • 形成属于你自己的知识图谱
  • 及时清理内存,减轻记忆负担
  • 第4章 认知力之元认知能力:自主管理学习
  • 大脑中的自我监视器:元认知的含义
  • 自我监控学习过程
  • 知识迁移与思维升级
  • 自主规划和管理学习
  • 第5章 情绪力: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
  • 情绪与认知
  • 学业情绪
  • 内在动机驱动的学习
  • 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
  • 排除环境中的不良情绪干扰
  • 考试焦虑怎么办
  • 第6章 环境力:打造高效学习空间
  • 提高学习效率,从改变学习空间开始
  • 学习空间布置的六项原则
  • 重新定义学习空间
  • 利用五感元素优化学习空间
  • 促进具身认知的学习空间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20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力脑科学》

    【格式引文】陈立翰著。学习力脑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8.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EeH9AOly52R95o9Q【推荐序】总结起来,本书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称道:一是对 “打造高效学习空间”,即对学习环境力进行阐释的部分;二是平和谨慎和娓娓道来的表述方式。学习环境力部分的内容在脑和学习等相关主题的科普中很少会被涉及,也是很多研究者和家长以及学生常常忽视的方面。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心理成长的作用同样关键,也非常重要。环境特性及其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个体的唤醒状态和情绪感受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认知加工和学习行为效率。这一部分的纳入使得这本小书更加有特色。总之,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平易近人,像是在回答朋友们的问题,容易让人接受。大概是因为立翰教授也是一位父亲,这使得他能够站在家长的角度理解孩子们的学习过程。相信在生活中,他也是个实践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厉害老爸。非常希望读者朋友们在阅读中接受、在学习中体会并在生活中实践,帮助孩子们,也帮助我们自己科学地提升学习力,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学习。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典型的大词堆砌编辑集成

      正好刚看完日本脑科学专家池谷裕二的《考试脑科学》1.2 两册,对比真是高下立判,日本人写的书通俗易懂,没有大词,专业脑科学研究者,立论有出处,讲道理有逻辑。而这本书作者是心理学老师,德国哲学博士,读书时是个考试高手,全书应该是世上文章摘抄编辑,立论没索引出处,微信公众号的水平,忽悠望子成龙的家长,有些观念过时了,认为 “小孩聪明就是记忆力好”。全书摘抄些大词,讲些应试的经验,说的都是道理,可没什么实操手段。读屏时代,还在推崇自己习惯的笔记本,说到思考工具,同样日本人写的《聪明人都在用的思考工具》更系统更专业。在 ChatGPT 开始普遍使用的现在,和电脑拼记忆有点练神拳的感觉,记忆力并不神秘,每个人大脑容量有限,是否记忆看兴趣。全书理论部分是简单问题复杂化故弄高深,几个实例是他家孩子的书桌整理和自己微信语音的使用又太儿戏。

        2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万物皆可学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而我们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千百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种客观上的 “失配” 迫使我们需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快速学习,终身学习。所以想要拥有一种高效可行的学习方式,是我们现代人孜孜不倦、努力追求的目标。事实上,我们只要深入了解就会发现,一切皆可学,一切皆有趣味,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皆是如此,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任何一门学科的设置总有它的理由,而且出现在教科书中的知识往往是经过很多专家共同编辑、历年迭代更新的,这些知识中蕴含了深刻的内容,不乏精妙的思维方法,需要学习者细细挖掘。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对学生有以下三点批判:只对成功有兴趣,对学习没兴趣;太渴望被人赞扬了,以至于不敢犯错、不敢冒失败的风险;太想证明自己了,因此感到孤独、没有安全感、抑郁。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发现。孩子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宽阔的胸襟去容纳。一个学习者只有脱离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才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美的事物。万物皆奇迹,比如海洋世界和动物的感官世界中蕴藏着许多未解之谜;万物皆科学,比如一把好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子的设计、玫瑰的进化史,都是科学研究的范畴;万物皆可学,比如钓鱼的学问、制作小视频的技巧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究。

          转发
          2
        • 查看全部56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