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冷兵器战争究竟怎么打?本书通过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演变,为你全面呈现魏晋南北朝战争原貌。

内容简介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南北战争三百年》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全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的历史原貌。

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进程做出了新的诠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前言
  • 从戚继光的难题谈起
  • 本书内容简介
  • 研究方法与目标
  • 文献综述
  • 第一编 骑射、冲击与军阵:步、骑兵战术的演变
  • 第一章 早期骑兵战术特征:骑射与游击
  • 第一节 匈奴骑兵战术与其经济形态、社会结构的关系
  • 第二节 《六韬》中的战国骑兵战术原则
  • 第三节 秦汉之际的骑兵战例
  • 第二章 汉匈战争与骑兵冲击战术的肇端
  • 第一节 汉军与匈奴的战术区别及社会背景
  • 第二节 文帝到武帝:探索中原骑兵进攻战略
  • 第三节 卫青、霍去病的骑兵战术革新:从骑射到冲击
  • 第四节 再论李广与李陵
  • 第三章 骑兵冲击战术的发展期(东汉到西晋)
  • 第一节 刘秀时代的“突骑”作战
  • 刘秀骑兵的来源
  • 刘秀时代骑兵的战术职能
  • 骑兵冲击的技术困难
  • 第二节 汉末三国骑兵冲击战术的强化
  • 骑兵将领的涌现
  • 汉末三国骑兵冲击的战例
  • 马铠(甲骑具装)的出现
  • 第三节 汉末三国政权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 汉末北方军阀对骑兵的建设和运用
  • 孙吴政权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 蜀汉政权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 汉末三国政权骑兵建设之比较
  • 第四节 西晋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 士族风气与晋武帝的好尚
  • 八王之乱中的具装骑兵
  • 鲜卑骑兵崭露头角
  • 第四章 骑兵的马镫战术革命与北方民族政权转型
  • 第一节 关于马镫研究的学术史和考古证据
  • 西方学界的“马镫革命”说
  • 中国的马镫考古
  • 第二节 骑兵冲击战术的成熟:马镫与马槊
  • 从单马镫到双马镫的历程
  • 马槊的普及
  • 冲锋刺杀动作要领:交、合
  • 第三节 冲击骑兵的战术运用特征
  • 骑兵对步阵的冲击战术
  • 特殊情况:骑兵的步战与传统骑射技艺
  • 第四节 游牧族对骑兵冲击战术的适应
  • 游牧族自身的中原化历程和军事转型
  • 拓跋鲜卑的中原化与军事转型个案
  • 马镫: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冲突与融合的缩影
  • 第五章 4—6世纪南北政权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 第一节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骑兵建设
  • 北方政权的骑兵武装
  • 北方军队的步骑兵比例
  • 第二节 北方骑兵对南作战的特征
  • 骑兵作战的地理环境:山地与河流
  • 北方骑兵的袭掠战与季节特征
  • 史书中“铠马”的数量误区
  • 第三节 南方政权的骑兵建设
  • 南方骑兵建制与规模管窥
  • 战马来源与天监十三年西路“马道”的开通
  • 第四节 南方骑兵作战特征
  • 对北军的破袭作战
  • 对北魏骑兵正面作战
  • 不擅长骑兵集群运用
  • 骑兵在南方内战中的作用
  • 第六章 古代步兵军阵的战术特征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古代步兵军阵的队列特征
  • 关于步兵军阵队列密度的讨论
  • 步兵的作战方式:陷阵
  • 队列的移动与军阵的变化
  • 第二节 军阵的“非理性异动”
  • 信息不畅与群体紧张造成的军阵异动
  • “非理性异动”的另一种表现:军营夜惊
  • 第三节 先秦至隋代的步兵军阵变化趋势
  • 《国语》中的夫差吴兵方阵
  • 328年洛阳之战与步阵的“扁平化”趋势
  • 北朝大规模会战中的的步兵军阵
  • 第四节 南方步兵的特殊战术形式
  • 装备特征:短兵器为主
  • 步兵对骑兵冲击的防御
  • 另一种对抗骑兵的战术:斫营
  • 附录 戚继光对军阵战术的探讨和对世俗观念的纠正
  • 关于军阵密度的阐述
  • 戚继光“鸳鸯阵”的独创和局限
  • 戚继光对军阵非实用化趋势的批评
  • 第二编 南征与北伐:经典战例
  • 第七章 东吴的江防作战与晋灭吴之战
  • 第一节 汉末三国时期的隔江对峙与攻防战
  • 曹操、曹丕两代的渡江作战尝试
  • 魏晋与东吴的长江攻防战略
  • 第二节 伐吴的前期部署及司马炎对将帅的戒备
  • 羊祜经营荆州与王濬的升迁之路
  • 西陵之战引发西晋对水军建设的重视
  • 王濬在益州造舰的开始时间与波折
  • 第三节 灭吴之役的部署
  • 朝廷党争与伐吴争论
  • 伐吴之役的指挥序列及武帝的意图
  • 第四节 伐吴之战过程
  • 第一阶段战事
  • 第二阶段的战事和争议
  • 余论:晋灭吴之战的另一种可能
  • 第八章 陈朝的江防作战与隋灭陈之战
  • 第一节 立国之初:与北齐的战事
  • 555年齐军首次渡江之战
  • 556年齐军第二次渡江
  • 第二节 560年代陈内战与北周、北齐的渡江作战
  • 变起上游:王琳与北齐联军
  • 北周渡江:巴陵和湘州的战事
  • 华皎之叛:周军的再度渡江与沌口一战
  • 陈的江防与进攻
  • 第三节 隋军灭陈之战的部署
  • 总体规划
  • 杨素在上游的准备
  • 贺若弼在下游的渡江准备
  • 第四节 灭陈战事实际进程
  • 上游战事:缺乏建树的杨素舰队
  • 长江下游战事
  • 战功评定的争执
  • 第九章 桓温对前燕的北伐
  • 第一节 南方对北作战的地理因素
  • 水运、河流与季节
  • 江—淮、黄—淮水系与南北战争
  • 第二节 晋军北伐中的黄—淮航道
  • 352—354年,戴施利用汴水进入洛阳和河北
  • 荀羡沟通泗水、济水和黄河
  • 第三节 桓温伐前燕
  • 桓温的部署及其以往的教训
  • 新泗黄航道(桓公渎)的开通
  • 战役进程与桓温的失败
  • 第十章 刘裕对南燕和后秦的北伐
  • 第一节 刘裕伐南燕
  • 战争背景与刘裕的进攻部署
  • 南燕君臣的应对策略
  • 战事进程:临朐战役与广固围城
  • 第二节 刘裕北伐后秦
  • 刘裕对第一阶段战事的部署
  • 第一阶段的战况
  • 完全超出计划的伐秦第二阶段战况
  • 附录 刘裕伐后秦“水军出石门”辨正
  • 结语 地理环境并非战争的决定因素
  • 第三编 成功转型与积重难返:南北朝的战争与政权
  • 第十一章 北魏开国初期的战争模式
  • 总论 拓跋北魏战争模式的三次转型
  • 第一节 拓跋伐燕之战的战争形态
  • 魏—后燕的政权结构及战备特征
  • 魏军对城池的攻坚战
  • 中山围城的战事
  • 拓跋珪时代转型总结
  • 第二节 北魏前期的复合战备形式(5世纪前期)
  • 边疆臣服部族的骑兵(高车等)
  • 拓跋鲜卑骑兵(羽林、虎贲、直从)
  • 汉地调发的步兵
  • 第三节 420年代拓跋嗣的对宋战争
  • 拓跋嗣河南战事中的略地作战
  • 拓跋嗣河南战事中的攻城作战
  • 总结
  • 第十二章 北魏政权中期的战争模式
  • 第一节 拓跋焘时期魏军的战争模式
  • 拓跋焘对夏、北燕等北方政权的战争
  • 430年宋魏河南之战
  • 450年宋魏之战
  • 北魏对南作战特点:野战与劫掠补给
  • 拓跋焘时代对南战争的总结
  • 第二节 北魏进占淮北青齐与作战模式转型
  • 尉元的淮北战事
  • 慕容白曜的青齐战事
  • 第三节 北魏中期的步兵来源
  • 从民户中征发的兵役
  • 贱民性质的兵户或营户
  • 两种关于练兵的建议
  • 第十三章 北魏政权后期的战争模式
  • 第一节 孝文帝时期的魏齐战争形态
  • 迁都洛阳时的动员规模
  • 第一次南征
  • 对第一次南征的总结
  • 第二次南征
  • 第二次南征的总结及余波
  • 总结 孝文帝改革与北魏政权转型
  • 第二节 魏宣武帝初年的对南扩张
  • 500年魏军进占寿春与应急动员
  • 503—504年魏梁战事
  • 第三节 505—506年萧宏北伐与魏梁战事
  • 梁军的进攻部署
  • 魏军的防御和反击
  • 元英进攻钟离失败
  • 505—506年的魏梁战事总结
  • 第十四章 南朝的财政与战争
  • 第一节 刘宋时期的战争与财政
  • 铸币与财政、军费问题的简要回顾
  • 元嘉时期的铸币与改制尝试
  • 元嘉二十七年北伐造成的国债负担与税收危机
  • 孝武帝朝(453—464年)的铸币贬值与政策争论
  • 孝武帝朝的税制
  • 孝武帝之后的钱制和税收
  • 第二节 南齐的财政与战争
  • 谨慎的铸币政策
  • 绢布和力役折钱
  • 检籍与财政
  • 南齐朝廷财政的充裕
  • 第三节 梁、陈的财政与战争
  • 梁朝赋税
  • 梁朝钱制和梁武帝发明铁钱
  • 陈朝的货币与财政
  • 总结
  • 第十五章 南朝军人势力与皇权
  • 第一节 陈朝的“军人共同体”特征
  • 第二节 宋、陈军人改立皇帝的选择
  • 第三节 皇权对军事将领的打击与控制
  • 第四节 皇权、将领对士族文化的追求
  • 南朝皇室对文化品味的追求
  • 南朝军事将领对文化品味的追求
  • 余论 文武分途与“南朝化”命题
  • 参考文献
  • 一、传世文献(基本按四部分类排序)
  • 二、研究论著(按音序排序)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1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马蹬,马槊的发展,南北文化融合

    着力点非常棒,历史再不是罗列各种编年,而是根据技术的发展,或财政原因有迹可循的发展。上半部比较好,后面有些潦草,本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之后可能由于工作原因就没有深入展开了 ,作者从军事战争模式(战斗阵型)从秦汉的发展,一直到南北朝,冷兵器战场模式,汉武帝时期草原民族组织松散,骑兵是袭扰掠夺,不敌组织化严格的农耕社会的集团肉搏战,汉军选择春夏季出击,也造成游牧民族生产资料基础的破坏,汉军强势。到东晋马蹬的发明,让骑兵冲击式进攻碾压步兵,拥有马匹优势的北方在军事上就一直占上风了,农耕大族逃亡南方,依托水网密林,精耕细作,南北格局历经千年,直到冷兵器结束,才有 “北伐”,同时大一统的文化体系在军事组织和社会动员方面确实有优势,北方游牧民族不断被中原传统文化所融合。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战争self

      每日一书:《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 4-6 世纪的军事与政权》。本书是少有的聚焦于战争本身的专业著作,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直至魏晋南北朝,详细讨论古代骑兵和步兵的装备、战术以及组织形式,揭示战争对于政权、社会的影响。本书有三个视角。一是兵种(骑兵、步兵)及其装备与相关战术的演进,作者会从先秦两汉的战史追溯其起源;二是通过这一时期南北之间发生的若干经典战例,分析战略问题以及战争中各种复杂因素(地理环境、军事技术、统帅素质等)的影响;三是讨论战争本身与各行为主体(政权)的关系,包括战备问题、财政问题、战争对政权运作的影响问题。中国古人里面,唯一一位探讨过这个问题的,就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他不仅指挥打仗,还写书记录他的练兵、作战经验。他指出,当时明代朝野,包括军队里面的将帅,关于战争的常见误区是:第一,夸大个人 “武艺” 的作用,喜欢招募一些耍刀弄枪很花哨的武师,其实真正作战的队列很密集,根本没有空间给他一个人跳来跳去、把刀枪抡圆了耍;第二,对 “阵法” 的理解很神秘,搞得像大型团体操表演一样华而不实,平时操练好看,上战场没用。骑兵技战术的发展,正是形成这一历史变局的重要原因。但只有在强有力的集权军事体制下,统帅才能强制骑士们采用这种危险程度很高的冲击战术,所以北方民族要采用这种战术,就必须脱离原有的部落联盟的松散政体,建立集权政体。这是北方民族攻灭西晋、入主中原,建立起十六国和北朝政权的军事、政治基础。后世辽、金、元、清等北方民族兴起和占领中原(或者中原的一部分),其军事背景就在这里。代表南方军队北伐战争的战例,是东晋桓温对前燕的北伐,刘裕对南燕、后秦的北伐;代表北方政权南伐及统一中国的战例,则是 3 世纪的西晋灭吴之战和 6 世纪的隋灭陈之战。先秦到汉初,游牧族和中原的骑兵战术特点都是骑射和游击,不能充当主战角色,也无法击败步兵主力;到汉武帝时,中原骑兵为了对抗匈奴的骑射技术优势,开始采取冲击肉搏的战术,由此带来骑兵装备的变化。为了保障骑兵冲击时的稳定性,马鞍逐渐加高,最终在 3、4 世纪之交导致马镫出现,使骑兵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冲击威力。这一轮骑兵战术革新发生在中原,但很快被北方民族学会,使他们获得了压倒中原的军事优势,这造成了西晋的崩溃和北方民族入主中原,以及之后延续近三百年的南北割据战争。吴王刘濞为首发起 “七国之乱”。吴国地处南方,缺少战马和骑兵,当时曾有人劝说吴王:从吴地北征要经过淮河与黄河间的广阔平原,而这种地形正适宜车骑部队作战,所以应该迅速穿过这个地带直取洛阳。但吴王没有接受这个建议,反而采用了步步推进的战略,长期围攻梁城不下。这一漏洞被前来平叛的太尉周亚夫利用,他一方面命汉主力步兵坚壁不出,牵制住吴军主力,同时 “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 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这是运用骑兵战术配合主力获胜的典型战例。卫青指挥的对匈奴战争,就是要推广这种原来比较少见的冲击战术。当然,匈奴人也未必愿意与汉军进行近战肉搏,所以对于汉军指挥者来说,取胜关键正在于用奇袭切断匈奴军后路,缩小可供敌骑驰骋的战场范围,使其骑射优势无法发挥,从而迫使敌进入近距离肉搏战,这要靠汉军将领对战机的把握。从卫青、霍去病指挥的对匈奴战役看,他们成功抓住了运用冲击战术的时机。李广平生对匈奴作战多次,未立大功反而数次覆军败绩,其实原因正在于此:他太重视发挥自己骑射的特长,而没有想到,多数汉军将士并没有他或者匈奴骑士们这种骑射天性,他们更需要一位能够带领他们找到敌人弱点的统帅。当时匈奴骑兵只射箭而不会冲锋肉搏,李陵军队又具有极强的纪律性,才形成鏖战多日的局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骑兵已普遍采用冲击战术,对步兵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就再不可能有这种情况了。并非汉末三国时期的所有军事统帅(或者说割据势力的军阀)都是合格的骑兵军官。他们大体分两种情况:一种出身承平时期的文官系统,如曹操、袁绍、袁术、刘表等人,后来即使成为统帅也较少亲自参加战斗;另一种则出自基层军官,比如孙坚、吕布、公孙瓒、马超等人,经常骑马冲杀在战场第一线。不过这也和个人风格有关,比如公孙瓒地位升高后就较少亲自作战,而孙策、孙权兄弟即使已经成为统帅或皇帝,也依旧保持着亲自冲锋陷阵的习惯。马铠(甲骑具装)是骑兵对步兵战斗的产物,在骑兵之间的战斗不适用。所以马铠最流行的年代是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刘备集团的战术思想严重落后,是蜀汉积弱的重要原因。当然,蜀汉政权能够维系数十年,也和地理形势限制了曹魏骑兵的发挥有关。秦岭和巴山天险难以逾越,山间复杂地形使骑兵难以展开。晋武帝晚年也沉溺于酒色无所作为,西晋上层由此错过了一个吸收游牧族鲜活、勇武的文化改造自身的机会,即陈寅恪所谓 “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士族阶层的腐朽堕落终于酿成西晋王朝瓦解,游牧族入主中原。南朝宋、齐之间,一名骑兵军官陈天福就以善用马槊著称,他趁作战时掳掠百姓,被齐武帝萧赜处死,但其总结的马槊技艺在南朝骑兵中传承,直到萧子显在梁朝作《南齐书》时还在盛行不衰。陈霸先、陈蒨之所以大量使用降将,是因为当时大小割据军阀很多,局势变化很快,各种力量的分化重组非常迅速。如果不努力收揽人心,特别是争取那些握有武装的割据军阀,就会招致他们的反对甚至投靠北齐等更强大的对手。所以陈政权几乎对一切有武装和战争经验的军事强人开放,向他们提供官爵待遇以及作战的机会(也可以看作义务)。在陈这个 “军人共同体” 政权中,皇权不能高高凌驾于军事将领,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像合作、共治,与东晋皇权与士族共治的局面有一定相似之处。皇帝对将领失去控制会导致军人政变,如果控制太严密则会削弱军队战斗力,无法取得对北方战争的胜利。这是南朝的政治结构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陈朝则是因为外部军事压力较大,武人将领一直得势,且无暇过度重视文饰。但作为整体的社会氛围,重文轻武的风气在南朝一直盛行。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军事将领的技能、职业难以家传。每一轮帝位更迭都产生新兴的军人集团,但将领们地位上升之后,其子孙都不愿继续从事战争生涯,下一轮帝位更迭伴随着新的军人集团出现。这个过程循环不止,而南朝从未形成一个稳定、持续的 “军事贵族集团”。北方的西魏、北周、隋政权,则正是因为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武人群体 “关陇集团”,才得以攻占北齐,再由隋王朝灭陈统一中国,由此开始新一轮的文武阶层大循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实的冷兵器战争什么样?

        这是一本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军政状况的好书,罗胖曾用好几期罗辑思维介绍过。 冷兵器战争究竟怎么打?像《三国演义》描述的那样吗?如果你身边有人听了几年评书、看过些稗官野史就自认为跻身历史专家行列,见人就想滔滔不绝的转述几个饱含厚黑学的糟心故事,为了挽救他扭曲的历史观、捍卫历史学的尊严,可以送他一本《南北战争三百年》。 真实的冷兵器战争不像脍炙人口的评书演义那样精彩,但足够培养我们的历史思维,左右历史进程的并不是叱咤风云的王侯将相,而是他们背后一双双无形的手,气候、地形、文化冲突、军事技术、农业基础等等因素才是历史的推手。比如为什么南方政权北伐总在春夏出兵?而北方政权南下反而选在秋冬?这可不是苻坚、孙权拍脑袋决定的。 带着问题读本书,是件畅快的事。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30条书评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