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7.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3千字
字数
2019-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万维钢作序推荐,带你看透反常识的3大红利。
内容简介
你是否认为:请社会名人做广告效果胜于普通人;专家对未来事件的预测比外行人可靠;加薪能提高员工的绩效;从历史中学到的经验可以预测未来;《蒙娜丽莎》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具有成为《蒙娜丽莎》的所有特性,而非其他……如果你认为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常识问题,那么,你可能掉进了常识思维的陷阱。
《反常识》是小世界网络之父、微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邓肯·瓦茨的颠覆式新作,他根据最新的网络科学研究,以及商业、政治和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内容翔实的决策案例,揭晓常识带来的4大误区和反常识带来的3大红利,并教授我们学会用反常识思维认识并应对这个复杂的世界,跳出常识陷阱,优化你的工作与生活。
邓肯·瓦茨以互联网为“望远镜”,探索社会运行的规律,明确界定了哪些事情适合用常识来判断和解决,哪些事情适合用反常识来处理。并揭示了反常识思维的3大定律——人生赢家都是概率赢家、“搜索者”胜过“规划者”、流行=大量的普通影响者+偶然的超级影响者,助你先人一步享受未来红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人生并非显而易见
-
序二 别用“常识”理解复杂世界
-
序三 以思维之“反”应对商业进化
-
序四 走出常识陷阱
-
前言 常识思维vs反常识思维,一切并非显而易见
-
引言 常识思维常常让我们犯错
-
常识的两个核心特质
-
常识并不“平常”
-
为什么常识经常相互矛盾
-
常识的滥用与依赖
-
直觉越多,错误越多
-
四大误区,常识这样让我们犯错
-
第一部分 常识思维带来的四大误区
-
1 用常识解释个体行为产生的误区
-
是什么因素导致器官捐献率如此不同
-
被忽略的“默认选项”
-
理性选择其实是偏好选择
-
到处都是“看不见的大猩猩”
-
注重相关性,而非因果性
-
填充想象,人类思考的本质
-
2 用常识解释集体行为产生的误区
-
逃不出的循环论证的怪圈
-
微观-宏观问题,缺失的底层解释
-
格兰诺维特的暴动模型
-
累积优势,足以引发蝴蝶效应
-
实验社会学:代表性个体的影响力悖论
-
3 用常识解释意见领袖影响力产生的误区
-
六度分隔,我们都活在小世界中
-
米尔格拉姆的悖论
-
影响者,只代表社会与层级关系
-
社会感染=偶然的影响者+大量易受影响者
-
社会名人的影响力真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吗
-
“普通影响者”完胜“金·卡戴珊”
-
再遇循环论证
-
4 用常识解释历史事件产生的误区
-
历史只有一次,但可以“重演”
-
取样偏差,让我们得到想要的结果
-
后见之明,人人都是事后诸葛亮
-
正在发生的历史无法讲述
-
不到最后永不结束
-
能讲出好故事的就是赢家
-
第二部分 反常识思维带来的三大红利
-
5 从常识思维到反常识思维
-
拉普拉斯妖,无法预测复杂系统
-
不确定的未来:只能预测概率,而非准确性
-
做重要事件的预测和预测准确同样重要
-
“黑天鹅”事件根本不能预测
-
常识思维无法帮助我们应对复杂世界
-
6 常识让你先预测,但你应该快速反应
-
我们能预测的,往往是模式固定的事件
-
市场、民调和模型,效果无差的预测方式
-
学会对自己的预测进行跟踪记录
-
与其靠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不如专注当下
-
伟大的预测源于不可预知的远见
-
建立灵活性,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
-
从预测到迅速反应
-
7 常识让你先规划,但你应该不断试错
-
Zara的常识战略
-
水桶测试、鲱鱼策略和众包策略,不断量化与反应
-
做规划,不如多量化
-
不只是量化,还要多实验
-
现场实验,一个内嵌的持续性试错过程
-
应用“局部知识”,棘手问题的解决思路
-
自助法,从实际事件中提炼的有效解决法
-
从“规划者”到“搜索者”
-
8 常识让你追求结果,但你应该系统思考
-
我们常常忽略偶然性对结果的决定性作用
-
否定组织中的光环效应
-
摈弃个人成功中的运气成分
-
打破马太效应:能力是能力,成功是成功
-
是拯救公司的神话,还是被过誉的领导者
-
公正社会,将偶然性降到最低
-
对抗系统性风险,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
-
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社会系统之外
-
结语 反常识思维,复杂世界的终极应对工具
-
常识导致的社会科学的误区
-
反常识实验,测量不可量化之事
-
物不以类聚,人不以群分
-
一切并非显而易见
-
致谢
展开全部
不要被所谓的“常识”迷惑
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我们应该运用实验、观测、数据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修正我们的常识,依靠客观的、多维的、可量化的事实来培养我们的反常识思维,而不是靠感觉和一厢情愿的想法。少关注对未来的预测,多重视对当前情况的反应。轻预测,重反馈,不断试错,不断根据反馈进行更新迭代用演化的思维适应真实的世界,这也是生命演化论和现代信息论中的重要观点。很多时候我们的常识是经验的产物,而所有的经验、知识都是有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的,而我们使用的时候容易忽略这些前提条件,将一个领域的东西自然推广到其他领域,其实并不合理,也未必适用。所以说常识并没有失灵,只是我们忽略了常识成立的条件,不是常识错了,而且我们用错了。本书的 "反常识" 并不是指常识的反面,也不是对常识抬杠、全盘否定常识,而是指以数据和实验支撑的事实形成的新的知识。《事实》里面也强调我们应该以数据和事实来重塑我们的知识和世界观,克服一厢情愿的观念和想法,主动努力做到实事求是。就拿成功和失败来说,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事情的成败归结为人的素质,归结为领袖人物,甚至归结为阴谋论,好像什么事情都是注定的一样,而事实却是,很多事情只不过是偶然而已,是运气好运气差的问题。而我们的常识只是特别善于在事后 "解释" 事件,这种解释根本谈不上真正的理解。常识的矛盾在于,它既能帮我们理解世界,也会削弱我们的理解能力,因为我们会偏好那些对已知结果的解释,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我们认识思维定势的 "反面",注意认知思维的 "升级"。作者提供了四种方法帮助我们建立反常识思维:首先,要认识到真实世界是个复杂系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只能预测概率,而不是准确性。其次,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要轻预测,重反应,建立灵活性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再次,通过不断试错,不断学习的方式,用实验和量化的方法排除干扰因素,从真实世界中获得真实的反馈,不断更新迭代自己的知识和世界观最后,运气也是影响成功与否的因素,我们应该避免陷入高估单一因素影响力的误区,理解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明白成功失败并不能反映出能力的高低。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培养自我审查的习惯,三省吾身,经常反思和审视我们的想法、观点、行为等,审查它们的依据、条件及合理性。以审慎的态度对 "习惯性的" 行为想法做出合理的质疑。1. 常识的矛盾就在于它既能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也会削弱我们的理解力,因为我们会偏向于那些对已知结果的解释,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常识源于我们的基本知识,但是有它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很多时候不是常识失灵了,而是我们用错了地方。2. 常识很难具体定义,一般而言我们把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经验、智慧、观点、习惯、信仰等基本知识看做常识,它以实践为基础,更关心问题的答案,而不是解决过程。常识依赖于集体性的隐性知识,这种知识贯穿于社会规范和实践中,只有当两个人拥有足够相似的社会文化经历时,常识才称得上 "平常"。而过度依赖常识去解释现象,会让我们陷入验证性偏差的困境中,因为我们认为的 "合理解释",实际上被我们用一个个看似合理的故事掩盖了。3."理性人理论" 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能充分分析、比较各种选择的利弊,并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但现实情况是,人是复杂的集合体,人的行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表现,人的很多行为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这也是现代行为经济学研究的要点。4."代表性个体" 理论忽视了千千万万个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人不是机器上的零件,真实世界也不是一台固定的,按照设计运行的机器。个体的行为影响力可以用 "蝴蝶效应" 理论来预测一下,当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发生微小改变时,整个系统可能会发生长期而巨大的链式反应。也就是说当人们倾向于喜欢其他人都喜欢的事物时,事物就会变得更受欢迎,流行、爆款就诞生了。所以当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时,相似的群体行为可能会变得截然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时候常识会失灵的原因。5. 我们常认为世界上总有些关键人物能影响事情的走向,但事实上,我们对于谁影响了我们的认知一事,反映的是社会层级的问题,而不是影响本身。当影响者传播影响力时,产生的结果更多地取决于网络的整体结构和易受影响人群的多少,而不是影响者本人。换句话说,社会名人的影响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6. 我们总是在知道结果之后再去反推事情发生的原因,所以难以确定有多强的解释力,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做法也许只是一些简单的描述罢了。很多事情发生是具有偶然性的,而大规模重复实验是排除偶然性因素干扰的重要方法,可惜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根本没办法进行实验研究,更不要说大规模重复了。常识似乎会告诉我们关于历史的合理解释,但实际上我们只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描述罢了。当我们目睹了一系列事情后会想当然地推断出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是有局限的,是困难的。7. 现实从来都不是线性发展的,也不是孤立的,现实和未来是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事件组合而成的庞大的复杂系统,在复杂系统中,每件事都有一个发生概率,都有不确定性,某一个部分微小的变化、影响都会被放大,从而产生累积效应和蝴蝶效应。所以预测未来是非常困难的,或者说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总是愿意对未来做出预测,却不愿意为自己做出的预测负责。8. 常识让我们认为自己应该能够做出很多预测,但实际上在现实这个复杂系统中,很多事情只能预测到它发生的概率,无法确定它是否会发生。而我们能预测的也只有符合某种稳定历史模式的事件,其他的难以把握。战略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战略不好,而且 "正确的战略" 碰巧出错了。成功与否不仅仅是战略和执行的问题,还是个运气问题。9. 当我们遇见问题时,首先要做的不是制订计划,而是查查看有没有人解决过类似的问题,运用搜索的方法借助他人的力量帮助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更高效,更有意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0. 在商业世界中存在赢家通吃的可能性,即便一开始只领先 5% 的优势,在复杂系统的积累放大之下,最后可能会变成 500% 的优势,甚至更多。所以成功与否很多时候与运气有关,而一个人的能力并不能由成功失败来量化。
Apprentice-胡钦元
2023-05-01
反常识的运气与概率
本书的核心就是概率系统的论述,以及试图找出自身可以努力的地方。根据我自己记录在案的人生轨迹、以及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的的、全方位攻伐自我的习惯,得出一个关于运气和过往成绩的结论:运气在我如今生态位的作用是九成九,自身能力起到的作用占比不大。只不过 “先为己之不可胜”,自身系统是承载大运的根基。而不断成长的本质是:通过构建系统来增强撞大运、以及减小犯错的概率。赢得多点,输的少点,加上时间的复利,如此而已。运气这东西在人生走向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这点理解越深刻,就越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进而变得更加谦卑,会更孜孜不倦的做好 “先为己之不可胜” 的部分。
跳脱常识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 (第 50 本)🎓 🎓《反常识》邓肯・J・瓦次🎓 📢 常识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人类智慧,就是常识。简单来说,它大致由事实、观察、经历、见解,以及每天解决问题和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的智慧组成。常识深深植根于法律体系、政治哲学和专业训练之中。📢集体隐性知识群体长期以来所共同经历的生产过程、事件、心理和认知体验构成的难以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明确表述的知识,这种知识以一种不言自明的形式存在。📢 理性工具・第一,人们对某些结果存在偏好。・第二,考虑到这些偏好,人们会尽可能从中选择最好的方法来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当我们进行自己的理解过程时,会不自觉地采用一种理性行为框架。🔔今日认知:经济学都是关于选择的,而社会学是关于人们为什么没有选择的。
- 查看全部16条书评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