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中国轿车消费第一线,剖析中国私家车产业的发展与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成长。

内容简介

作为现代化的物质载体,汽车曾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重塑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在当今中国,私家车与住房更是成为“地位性商品”的代表。购买、驾驶私家车,不仅深深改变了私家车车主的日常生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与之社会属性息息相关的空间建构、道德观念和身份意识。可以说,伴随私家车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缩影。

本书根据作者在珠三角地区为期十年的田野调查写成。通过展示受访者的成长背景、职业发展与家庭生活,考察私家车“开进”日常生活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呈现了被汽车相关的事物所影响的中产阶级与当前的汽车文化互动共生的现代性场景。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推荐序
  • 引言
  • 从轿车到中产阶级: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机动车体制的兴起和轿车所有权的普及
  • 社会结构的改变,中产阶级主观性的兴起
  • 机动车体制、中产阶级和社会转型
  • 序言 从公务用品到消费品
  • 汽车工业:从卡车到汽车
  • 地方的发展:广州市机动车体制社会的新兴景观
  • 结论
  • 第一章 各开各车结伴而行
  • 社会性、社会凝聚和社会地位
  • 日常生活中的便利:可靠度与社会性
  • 与朋友和熟人驾车出行
  • 车队巡游
  • 第二章 家庭用车,孝顺的“消费者—市民”
  • 成为得体的中产阶级
  • 轿车、人生阶段和家庭经济
  • 代际纽带:关怀与情感
  • 为家人开车,与孝道有关的妥协
  • 将重建家庭价值观作为一种治理策略
  • 结论
  • 第三章 新兴中产阶级与轿车市场
  • 流动与轨迹
  • 从贸易公司到经销商
  • 从干部到推销员
  • 从捡麦穗到经营百万美元营业额的业务
  • 结论
  • 第四章 汽车碰撞出的空间秩序
  • 关于社会流动性的焦虑
  • “上层”和“下层”:空间的划分、工作的惯例和工作的层级
  • 素质:歧义与矛盾
  • 对社会流动性的忧虑,阶层差异的再生产
  • 结论
  • 第五章 车牌之争
  • 成为自由且理性的消费者的重要性
  • 汽车牌照:作为例外的自由选择
  • 迷人的车牌,吉祥的数字
  • “吉祥车牌”拍卖会:市场的表演舞台
  • 消费的自由,理性的消费者
  • 结论
  • 第六章 泊车
  • 小区的竞争空间
  • 封闭式小区的停车问题:积聚的紧张关系
  • 为和谐社区而协商
  • 疏远的邻居,分裂的社区
  • 停车:长期挑战
  • 结论
  • 尾声
  • 转型社会
  • 参考文献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9
5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从中国汽车发展进行的社调

    这是一本写给美国人看的中国社会调查,切入的角度是家庭轿车在中国的发展 2003-2017 年这个区间(重点是作者 2006 年 7 月到 2007 年 7 月期间在广州 “汽车之友” 的实习),典型的西方社调,真实,有细节,易读,可惜还没有涉及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和网约车部分,当资料回顾。我借此回顾一下,我眼里中国 50 年来的汽车发展:我小时候上世纪 72 年之前,住在北京西四北 6 条,小伙伴最喜欢的是在胡同口,等待看对面毛家湾可能开出的轿车,如果能遇到吉姆或红旗轿车就很兴奋。72 年后回到三里屯的家,夏天院子里的孩子喜欢坐在马路牙子上,看使馆区开出的各种轿车,当时只有这边才能看到新奇的轿车,其他地方除了公交就是卡车,轿车只有伏特加和上海牌。85 年全民倒爷的时候,谁能搞到轿车指标就发财了,一次大学同学说搞到一辆,很兴奋的带一伙人去看车,没想到是个右舵车空欢喜一场。90 年出国,到美国的内弟购买了二手车,写信讲到美国的先进,“中国 100 年也赶不上”。 96 年我随新加坡公司到福建泉州设厂,免税指标的三菱吉普也要 36 万多,当时泉州最好的房子每平米 1500 元。2004 年回国,轿车开始进入家庭,在北京购车款都够半套房子了。2014 年来青岛,网约车解决了我出行的问题。现在我骑电动车,家里领导也不再歧视我不会开车,说幸亏我不会开车,有钱都买房了。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搁哪里都是问题

      比较有趣的视角和切入,看似在讲私家车的变迁,更多是作为一个切面,来从中审视中产阶级发展、阶级流动的现象,以及由停车、车牌衍生的权利义务与社会参与等话题。书中的结论和介绍稍微有点直白,可能对于想要了解相关情况的、非本土背景的读者更为受用。另外可能因为作者在做田野调查以及书籍大部分文字完成的时间,距离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变化(像是新能源汽车崛起、限号…… 等等),也遗憾未能收入到讨论中。放在七、八年前,这还能是不错的研究,但搁现在来看就有点弱了。那个时候,中产阶级研究很热,逻辑是中产阶级的活跃能推动社会改革,现在看,不能,或至少不存在这样的简单相关。所以很大一批类似的研究就变得很尴尬。其实以现在的道路真实情况来观察,如何尽量把空间资源利用起来的问题应该是比较迫切的,因为潮汐管理确实是比较难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还没有买车,不是不想买,其实有条件买车,也不是不会开,其实几年前都考了驾照,还是满分过关,作为 40 多岁的人来说,确实不容易,也对开车有点兴趣,但还是没买车。因为没买车的原因,是确实在生活中用不上,一个工作不用外出,只是局限在两个区来回上下班即可,二是不到 10 公里出行范围,一类城市电动自行车远远比车来的方便和快速,停车难和拥堵都难不倒小电鸡,三是旅游上千公里之外,我宁愿到地方租车,也好过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沿路开过去,最后一点就是其实我们真正想用车来扩大我们的行动圈的作用现在完全被网络给取代了,特别是针对现在 00 后一代,我问过他们,他们甚至愿意天天待在家里面,因为网络能把全世界带给他们,车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小。说回作者的这本书,它有比较有趣的视角和切入,看似是在讲私家车的变迁,更多是作为一个切面,来从中审视中产阶级发展、阶级流动以及由停车、车牌衍生的权利义务与社会参与等话题,作者的结论和表述方式都比较直白,对于没有背景信息的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同时可能因为详细细致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搜寻占用了大量时间,虽然书在 23 年出版,但是很多情况已经与现实有了差异,而且这其中最大的差异,应该不是 70、80 代的人带给我们的,更多是 00 后、10 后已经在网络的持续影响中,车不会再是切入他们生活的一个准确点,也许是文化、也是是网络、也许是艺术,因为在一个高一的班级,根据我孩子阐述,40 多个人里面,不会乐器的只有个位数,也许车不是下一代的文化载体和入口,那么下一代的文化入口在哪个方向?希望能有更多此类的调查。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1条书评

        出版方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创建于1951年。是一家老牌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五个板块的图书,即:以党史和政治理论为主的政治读物,教材和教辅读物,原创的学术著作,文化普及读物和实用的财经、医学图书。建社57年来,出版图书1万余种,印数7亿多册,有500余种图书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1997年至2002年,连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一大批重点书和双效书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多次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良好出版社”。